如何让文言自读课“活”起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eng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文言自读课的缺失,文言自读课上成教读课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大家似乎是“教学”习惯了,突然放手让学生“自读”,师生显得都有些不知所措。如何改变这一困境,让文言自读课呈现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呢?下面,我将以两堂《马说》自读课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让文言自读课活起来”这一课题说说我的思考与发现。
   一、精编学习单,建立学习支架
   学习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辅助资料。它可以体现教师对课堂的引导作用,又可以有效地把控学生的自读效果,甚至可以关注学生的学情来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所以,要想让文言自读课呈现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我认为精心编写学习单极有必要的,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教师隐身在学习单背后。
   学习单该如何设计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呢?在第一堂《马说》自读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份学习单(展示“活动一”这一部分):
   活动一:字词句攻关
   (1)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梳理文言字词句,完成下面表格(课前预习完成):(PPT呈现表格)
   合作要求:1.全员参与,分工明确。2.其他小组倾听,补充或质疑。
   这一部分学习单的设计,本是想鼓动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从这几个方面可以有效地梳理文言字词句,本来预设的时间是16分钟,结果在课堂上却整整用了26分钟,很多内容还有商榷的地方。设计的表格内容大而宽泛,网撒的出去,却很难收回来。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及时调整了学习单内容,并在第二堂《马说》自读课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一:字词句攻关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梳理文言字词句,完成下面表格(课前预习完成):
   修改后的学习单比之前精简了很多,而且更有针对性,学生操作起来也更为容易。课前自行翻译,在学习单上记录遇到的困惑;在课上,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来解决困惑。同桌解决不了的,四人小组解决;四人小组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困惑。期间,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困惑,老师可以适当隐身,如果实在解决不了,老师也可以做适当的点拨。
   二、设置小老师,促进生生互动
   学生从小学入学以来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他们看来,老师讲的似乎都是真理,自己乖乖听课,便是最好最优秀的学生。当然,这种观念可能是在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给他们的。事实上,这是极为被动的学习模式,学生都在等待知识的成果,而并非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会很“尽责”地把重要的知识“摘取”出来给他们,而他们只要张嘴接着就可以了。这样轻易得来的成果,事实证明,孩子们并不会很珍惜。况且,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这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需要在师生关系完全平等的情况下施行的。学生多多少少对老师有着敬畏之心,我想,设置小老师,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不错的。
   在第一堂《马说》课上,我没有设置小老师,虽然在课上也积极努力地想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但终究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预设性太强,生成性不够,还是摆脱不了教读课的影子。但在第二堂《马说》课上,由于课前已经找好了小老师,并且做了简单的辅导工作,这节课就上得灵动了许多。我把活动一(字词句攻关)交给了小老师,学生也是非常的配合,调皮的学生甚至想刁难一下小老师,课堂甚是有趣。
   小老师《马说》手稿:
   活动一:字词句大攻关(小老师主持)(16分钟) 9:44——10:00
   (1)小组合作,完成任务: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课文,梳理文言字词句,完成下面表格:(PPT及学习单上呈现)
   (2)质疑答疑,互帮互助(黑板呈现)
   合作要求:1.同桌合作,互相批阅学习单,找出困惑之处。2.四人小组合作,先组内解决困惑,若不能,再将困惑写在白纸上。3.全班合作,齐心协力,解决困惑。(实在有困难,也可请老师加入讨论)
   三、兴趣巧设问,引发思维碰撞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文言自读课上,如何让学生能够乐在其中,这需要老师敏锐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精心地设置一些问题用来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在第一堂《马说》课上,我在活动二“主题辨析”中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读完《马说》,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语来表达。2.“言为心声”,作者的感情处处流露在文中,请你找出一处赏析。3.本文仅仅是在讲千里马吗?如果不是,那他想表达什么观点呢?又是通过怎样的手法表达这个观点的呢?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样几个问题,也算是环环相扣,学生思考起来也不算太难。但我总觉得这堂课缺了些什么。自读课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的良好平台,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做一定指导和点拨,而不是牵着学生跟着我们的思路走。再者,韩愈的这篇《马说》短小精悍,极富理趣。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最好能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基于這样的认识,我在第二堂《马说》课上,重新设计这几个问题: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马说》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一个观点?(备选答案: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②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③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探讨质疑:对于作者的这个观点,你认同吗?为什么?(若有困难,同桌可探讨)3.本文是在讲“马”,还是在讲“人”?作者论事说理的技巧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几道问题,学生很有兴趣,讨论得津津有味的。尤其在第二个问题上,是先有“千里马”呢?还是先有“伯乐”呢?学生出现了很激烈的争执。有学生认为“先有伯乐”,也有学生认为“先有千里马”,还有学生认为“同时有”。同学们很有想法,我都不需要出面引导,他们已经自己辩论起来,并且最终回到了标准的轨道,接下来,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言而喻了。
   通过这两堂课的课堂实践,我深深感到自读课的设置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宽阔的平台,从而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想要上好一堂文言自读课,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三个策略外,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017.4重印).
   [2]袁顺兵.如何开展语文自读课的教学.基础教育参考,2012(21).
   [3]徐丹.学习单在自读课中的设计与应用探析.语文教学通讯,2018(2).
   [4]蔡成德.自读课,老师要退后几步教.语文教学通讯,2019(29).
   [5]丁树荣.自读课要上出“自读”的特色来.文教资料,2011(30).
   [6]礼出.一堂真正的文言自读课.中学语文教学,2001(11).
   [7]张举.自读课指导三要诀.中学语文教学,2019(6).
  梅思雪,浙江宁海县长街镇初级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在“三模块”教学模式下,将《藤野先生》按照“明确目标、级发动机,学习新课、形成定义,解决问题、展开思辨”三个板块进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目标求知,思辨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堂“三模块”教学设计架构)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被选编在人教版(2017年教育部审定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文章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也深沉含蓄地阐释了自己思想变化的历程。
《易传》中有云“修辞立其诚”,意思是说通过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作文写作也是一样,借助恰当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想认真的表达出来。初中生写作时间较短,缺乏充足的生活经验,使用丰富合适的范例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加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初中作文大致情况是:第一,过于重视写作技术教授。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课堂教学时,会更加注重联想法、排
人教版语文阅读教材中明确提出,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只让学生学习书本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章,在不断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具备阅读语言感悟能力,从而具备对语言美感的鉴赏能力。初中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语感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读”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学生要想在语文学科取得较好的成绩,一定要在“阅读”方面下功夫。因为,汉语是我国教育市场中,大部分学生的母语,
“习作单元”是语文教材的一个特殊单元,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读写结合的有效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习作单元”能够在传统的教材基础上,从实践理念,板块设计和训练系统等方面进行突破。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思考,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从实际的教材学习板块进行读写活动的教学设计,让教材的每一个板块都能发挥出特别的教学效果,从而有效的解决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大师把课外阅读比作学习之舟的风帆,可见其重要性。   在当下,我们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施用统编语文教材的奋进新途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外去读书,乃至为营造书香人生,打好坚实基础的问题。可惜,对
主题教学是指从文化的层面整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它立足于“语文立人”教育价值的高度,致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着眼于师生的发展与成长,体现个性的生命价值。[1]主题教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建构人文主题,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它注重师生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共同发展与成长,而非以功利性目标为导向;最后,它是以生命维度为切入点,并以个体的生命体验为基础
语文教学应根据学生需求进行课堂方式上调整,以“同课异构”为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的丰富,使教学活动能够起到促进课堂效果的积极作用。针对学生个体对教学活动的接受程度,将“同文异构”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方式,把课文的讲解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使语文课堂充分鲜活的互动气息,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与课文相关的语文考点。   一、实行“同课异构”的教学手段   1.提出“同课异构”的讲解需求   不同教师在讲解课
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有短篇先行,长篇后起的突出特点。这种现象出现本身就与小说这一文体特点有关,班固《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塗说者之所造也”,东汉桓谭也说过:“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可见,为后世所熟悉的“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在其发轫之始是微不足道,甚至是为人所不屑谈论的。但是,随着明代文学由复苏走向高潮,小说创作也迎来了繁荣期,《西游记》
语文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有六个:人、事、物、景、情、理。其核心对象是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养育人。围绕着育人的目标,我们近取诸身、远取诸古,选择人、事、物、景、情、理六者,欲使人知人、任事、格物、审美、通情、达理。   一、知人   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知人:   认识自身的内外。既要深味自身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及形成原因,又要思考自身使命、地位、价值和发展。   认识族
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式,因此,要针对小说这一特定文体对小说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初步确定,以《故乡》为例,根据小说的具体特征确定核心教学内容。通过对主问题这一教学策略的探讨,以期改善小说教学针对性不强、课堂教学散乱的现状,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意识。   一、小说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王荣生提出要依据文体体式以及具体学情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学情先暂且不谈,本次阐述仅从文体体式着手。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