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副主编,诗人,翻译家。著有《米兰·昆德拉传》《东欧文学大花园》《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等。
一、童年,田野,露天电影
米兰·昆德拉说过:“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前十年中。”我想稍稍修改一下他的说法:“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童年和少年中。”童年和少年确定内心的基调,影响一生的基本走向。
不得不承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俄罗斯情结和东欧情结。这与我们的成长有关,与我们的童年、少年和青春岁月有关。电影,尤其是露天电影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那时的电影大多来自东欧国家,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还有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它们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看露天电影的日子是我们童年时的节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们还是我们的艺术启蒙和人生启蒙,构成我们童年里最温馨、最美好和最结实的部分。
电影中的台词和暗号也已成为我们青春的经典。最难忘的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那几句:“‘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这是我们接触到的最初的诗歌,那么悲壮有力,那么具有震撼力。诗歌,就这样与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瞧,看电影其实也是一种阅读,一种视觉阅读。
说来惭愧,在童年和少年,除了看露天电影,几乎没读什么书,连小人书也没怎么读过。这样的空白,自然同社会环境有关。那时,只知道玩(家乡话叫白相),整天疯玩。童年和少年就是一个大游乐场:游水,打水仗,抓螃蟹,拍烟盒,抽“贱骨头”,滚铁圈,抽丝瓜藤烟,跟随大人到太湖去钓鱼,打野鸭……虽然没读什么书,却能时常感受田野、林子和湖泊。因此,我曾在多种场合郑重声明:我从不说我的童年很贫乏。我的童年有着另一种丰富,一种书本无法提供的丰富。
二、青春,阅读,忧郁中的幻想
真正的阅读,是从大学开始的。主要利用寒暑假,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少年时代接近尾声,青春年华刚刚开始。步入青春,也就懂得了忧郁,莫名的忧郁。因此,也可以说,对我而言,真正的阅读,从忧郁开始。
80年代初,有几本书在社会上流传,半公开,半地下,带着几许神秘色彩。其中就有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和戴厚英的《人啊,人》。《第二次握手》正式出版后,印数达到430万册,简直是个奇迹。那是一种启蒙阅读。爱情,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我面前,美丽而又忧伤,其中饱含想象之美,词语之美,思辩之美。至今,我还记得《第二次握手》中的丁洁琼和苏冠兰。女主人公比男主人公年龄大些,他们互相称呼琼姐、兰弟,让人羡慕。有段时间,我总梦想着自己就是兰弟,就是一段曲折爱情的男主人公,念念不忘心中的琼姐。我的琼姐在哪里?忧郁中,我一次次发出这样的呼唤。《人啊,人》带给我的是诗与思。里面有不同的人在讲述,有大学老师,有小说家,有诗人,总会不时地运用诗句,闪出思想的光辉。我几乎一边读,一边记,把那些打动我的诗句和警句都记在本子上。在江南的细雨声中,读这些文字,记这些文字,忧郁、诗意和幻想都在增强,蔓延,最后同雨融合在了一起。
我始终没有寻到心中的琼姐,也好,一门心思读书吧。在紧张学业的空隙,阅读,成为调剂和滋润。徐志摩、戴望舒、冯至、卞之琳、李金发、郭小川、艾青、朱光潜、歌德、普希金、斯汤达、雪莱、勃朗宁夫人、泰戈尔、波德莱尔、莎士比亚等,都是我在校园里读到的。其中,普希金、密茨凯维奇、泰戈尔、爱明内斯库更能吸引我。总体上,诗歌作品读得多些。常常,一首诗,甚至几行诗,就能确定我对一位诗人的喜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普希金的《致凯恩》,密茨凯维奇的《犹豫》,泰戈尔所有的散文诗,尤其是他的《游思集》,都让我爱不释手。他们的节奏,很长一段时间,左右着我的写作。
到新华书店,我也总是盯着诗集。漓江出版社的《西方爱情诗选》就是在那时买到的。那可是本珍贵的书,几乎伴我度过了大学时光。翻开那本诗选,我意外地读到了马克思的两首诗《给燕妮》和《思念》,惊诧不已,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燕妮的名字,哪怕刻在沙粒般的骰子里,
我也能够把它念出!
温柔的风送来了燕妮的名字,
好象给我捎来了幸福的讯息,
我将永远讴歌它—让人们知悉,
爱情的化身啊,便是这名字燕妮!
如此火热的句子,惟有热恋情人才能写得出来。马克思居然也谈恋爱,而且谈得那么情意绵绵。我顿时感觉这位伟人有了血肉,亲切了许多,激动之下,还写了条眉批:“原来马克思也是人啊。”
“朦胧诗”也是我在校园读到的。它令我感受到巨大的冲击,言语难以描述。这种冲击有诗歌的,更有人性的,是审美的一种颠覆,也是心灵的全新体验。
当时,北岛和舒婷的许多诗作我都能倒背如流。“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当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诗歌,冷峻,犀利,悲壮,富有征服的气势和反抗的精神,紧紧抓住了我的心。这样的诗句,朗诵起来实在过瘾。
我大概就是在那时喜欢上朗诵的,诗歌就该发出声音。那时,电台常常播放配乐诗朗诵节目,许多诗歌我是首先听到的,然后再去找来读。电台曾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制作成配乐诗朗诵节目,我反反复复地听,边听边跟着朗诵。每一次,都泪流满面,如痴如醉,就像深深进入了角色,需要好一会儿才能让自己回过神来。那就是诗歌的力量。
春风文艺的《朦胧诗选》和老木编选的《新诗潮诗集》几乎成为我随身携带的书本。去美国访学时,由于行李限制的缘故,只能带几本书,我毫不犹豫地挑选了《朦胧诗选》。在异国他乡,孤独的时刻,思念的时刻,无聊的时刻,大雪封门的时刻,甚至想吃饺子或馄饨的时刻,总要捧起它,读上几首自己喜欢的诗。 三、生活,阅读,杂乱中的丰富
渐渐地,阅读成了习惯,成了爱好,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时,你会发现,阅读其实也是生活,更加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后来岁月的阅读,实际上都是青春时期阅读的延续和舒展。在阅读中爱上了文学,这就直接影响到我的人生走向。
毕业后,我没去外交部,也没去经贸部,而是来到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这是我自觉的选择。我所景仰的冯至先生和卞之琳先生都是《世界文学》的编委,这让我感到自豪。阅读因而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内容。除去稿子,我还要大量阅读其他书籍,阅读面自然也日渐广阔。光从《世界文学》中就读到许多独特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帕斯的《太阳石》,米利亚斯的《劳拉与胡里奥》,莫勒托瓦的《会说话的猪》,格拉斯的《猫与鼠》,曼德施塔姆、叶芝、布罗茨基、兰波、波德莱尔、休斯、奥利弗、勃莱、里尔克、博尔赫斯、阿莱克桑德莱、博纳富瓦的诗歌,川端康成、塞弗尔特、米沃什、普里什文的散文,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印记。
关于阅读,英国作家卡内蒂说过这样的话:“只有他阅读时他才是幸福的;当他写作时他更为幸福;而他最幸福的时刻是当他读到他从不知道的某些事物的时候。”卡内蒂甚至还断言:“没有阅读的混乱,诗人就不会诞生。”优秀的作家几乎都首先是杂乱的阅读者。有些甚至把阅读当做主要的生活。阅读给他们带来宁静,而宁静对于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充满喧嚣和诱惑的当今时代,许多优秀的作家往往都选择低调。低调其实是给自己最大的自由,最大的宁静。而这些功成名就却依然能抵挡媒体的强大攻势和外部世界的种种诱惑的作家,反而更容易引发世人的兴趣,更容易赢得世人的尊重。199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如此,最近刚刚访问过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也是如此。
一个美国作家,一个英国作家,或一个法国作家,在写出一部作品时,就已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世界各地广大的读者,因而,不管自觉与否,他们很容易获得一种语言和心理上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东欧作家则难以体会。有抱负的东欧作家往往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他们要用尽全力将弱势转化为优势。昆德拉就是一个典型,他对小国这一概念特别敏感。在他看来,身处小国,你“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别无选择,有时恰恰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东欧作家大多会自觉地“同其他诗人、其他世界和其他传统相遇”。昆德拉、米沃什、齐奥朗、贡布罗维奇、马内亚、卡达莱、萨拉蒙等东欧作家都最终成为了“世界性的人”。而要成为“世界性的人”,阅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路径。
诗人多多甚至说过:你读到什么份上,就会写到什么份上。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却声称:一生只需反反复复读几本书,足矣。问题是,我们如何找到那几本书呢?还是首先要广泛阅读。最终才能确定那值得反复阅读的几本书。
当然,我们并不见得要为了当诗人、当作家而去阅读,但阅读带来的巨大快乐,阅读带来的贴心宁静,难得而珍贵,我们大概不会轻易拒绝吧。
四、阅读,思想,怀疑的目光
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死板的阅读,一种是清醒的阅读。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读书很多,却成了死脑筋、书呆子,这是把书本当作教条来读的结果。而倘若我们用自己的头脑来阅读,读书越多,就越有思想,越有怀疑、辨别、判断的眼光。如此,同样一本书,在不同时段读,便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领悟。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哈谢克的代表作《好兵帅克》。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的代表作《好兵帅克》全名叫《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也有人将它译为《好兵帅克历险记》。以往在评价这部小说时,人们一般会说它是部反对奥匈帝国残酷统治、反对战争的革命作品。这实际上是政治性评价,并不是艺术性评价。如果对于这部书的评价仅仅停留于政治性评价的话,我觉得有点委屈这部书了。
《好兵帅克》几乎没有什么中心情节,有的只是一堆零碎的琐事,有的只是帅克闹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乱子,有的只是幽默和讽刺。可以说,幽默和讽刺是哈谢克的基本语调。正是在幽默和讽刺中,战争变成了一个喜剧大舞台,帅克变成了一个喜剧大明星,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帅克当然只是个文学形象,幽默,夸张,有时又显得滑稽,充满了表演色彩,属于漫画型的。
看得出,哈谢克在写帅克的时候,并不刻意要表达什么思想意义或达到什么艺术效果,他也没有考虑什么文学的严肃性。很大程度上,他恰恰要打破文学的严肃性和神圣感。他就想让大家哈哈一笑,至于笑过之后的感悟,那已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了。这种轻松的姿态反而让他彻底放开了。这时,小说于他就成了一个无边的天地,想象和游戏的天地,宣泄的天地。借用帅克这一人物,哈谢克把皇帝、奥匈帝国、密探、将军、走狗等都给骂了。他骂得很过瘾,很解气,很痛快。读者,尤其是捷克读者,读得也很过瘾,很解气,很痛快。幽默和讽刺于是又变成了一件有力的武器,而这一武器特别适用于捷克这么一个弱小的民族。哈谢克最大的贡献也在于此:为捷克民族和捷克文学找到了一种声音,确立了一种传统。
我们应该注意,文学和政治的某种微妙平衡成就了不少作家,尤其是从东欧阵营中走出来的作家。我们在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家时,需要格外警惕。过分强调政治性,有可能会忽略他们的艺术性;而过分强调艺术性,又有可能会看不到他们的政治性和复杂性。如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和评价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敏感和平衡。
而用怀疑的目光阅读,我们便能读出无数作家和作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说到底,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实际上,永远都是复杂的,而且会越来越复杂。用昆德拉的话说,世界永远要比它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
五、阅读,行走,诗意的生活
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在我所供职的科研大楼里,常常会遭遇这样一个情景:迎面一个同事急匆匆地走来,老远就发出了问候:高兴,你最近怎么样啊?同事的问候,当然要回应。可正当我以全部热情准备回应他的问候时,发现他早已走到了十米开外。这是个典型的当代都市情景。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忙碌和紧张中,人们已经很难停下自己的脚步。而当你没法停下你的脚步时,你也就没法凝望,也就没法倾听,也就没法对话和交流,当然更不用说谈心了。
幸好还有阅读。阅读弥补了当下时代这一重大缺陷,成为另一种谈心。今年春节,我躲在乡下读了好几本书,其中就有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最佳欧洲小说(2011)》。我喜欢这套书,喜欢它独特的文学景观,喜欢它贴心的文学氛围和布局:平等和独立,以及在平等和独立中展现的丰富和复杂。我一直关注的东欧作家,在这部选集中,竟多达十余位,几乎每个东欧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表。你分明在走进一座小说共和国,瞬间,小说欣赏演变成一种心灵默契,超越时空,让你感动,甚至让你震撼。
不少人会问:阅读究竟有何用处?我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严格说来,纯粹的阅读应该和那些立竿见影的“用处”无关。它应该是一种无形的滋养、充实和丰富。
《旧约》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阅读却能让我们看到许多新鲜事。我记得《纽约时报》在评论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时,有这样一句话:“她的诗可能拯救不了世界,但世界将因她的诗而变得不再一样。”那么,我就想套用这句话说:阅读也许拯救不了世界,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肯定会因为阅读,而变得不再一样。
责任编辑/程 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世界文学》副主编,诗人,翻译家。著有《米兰·昆德拉传》《东欧文学大花园》《布拉格,那蓝雨中的石子路》等。
一、童年,田野,露天电影
米兰·昆德拉说过:“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前十年中。”我想稍稍修改一下他的说法:“人的一生注定扎根于童年和少年中。”童年和少年确定内心的基调,影响一生的基本走向。
不得不承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俄罗斯情结和东欧情结。这与我们的成长有关,与我们的童年、少年和青春岁月有关。电影,尤其是露天电影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那时的电影大多来自东欧国家,其中就有阿尔巴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还有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它们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看露天电影的日子是我们童年时的节日。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们还是我们的艺术启蒙和人生启蒙,构成我们童年里最温馨、最美好和最结实的部分。
电影中的台词和暗号也已成为我们青春的经典。最难忘的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那几句:“‘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这是我们接触到的最初的诗歌,那么悲壮有力,那么具有震撼力。诗歌,就这样与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瞧,看电影其实也是一种阅读,一种视觉阅读。
说来惭愧,在童年和少年,除了看露天电影,几乎没读什么书,连小人书也没怎么读过。这样的空白,自然同社会环境有关。那时,只知道玩(家乡话叫白相),整天疯玩。童年和少年就是一个大游乐场:游水,打水仗,抓螃蟹,拍烟盒,抽“贱骨头”,滚铁圈,抽丝瓜藤烟,跟随大人到太湖去钓鱼,打野鸭……虽然没读什么书,却能时常感受田野、林子和湖泊。因此,我曾在多种场合郑重声明:我从不说我的童年很贫乏。我的童年有着另一种丰富,一种书本无法提供的丰富。
二、青春,阅读,忧郁中的幻想
真正的阅读,是从大学开始的。主要利用寒暑假,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少年时代接近尾声,青春年华刚刚开始。步入青春,也就懂得了忧郁,莫名的忧郁。因此,也可以说,对我而言,真正的阅读,从忧郁开始。
80年代初,有几本书在社会上流传,半公开,半地下,带着几许神秘色彩。其中就有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和戴厚英的《人啊,人》。《第二次握手》正式出版后,印数达到430万册,简直是个奇迹。那是一种启蒙阅读。爱情,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我面前,美丽而又忧伤,其中饱含想象之美,词语之美,思辩之美。至今,我还记得《第二次握手》中的丁洁琼和苏冠兰。女主人公比男主人公年龄大些,他们互相称呼琼姐、兰弟,让人羡慕。有段时间,我总梦想着自己就是兰弟,就是一段曲折爱情的男主人公,念念不忘心中的琼姐。我的琼姐在哪里?忧郁中,我一次次发出这样的呼唤。《人啊,人》带给我的是诗与思。里面有不同的人在讲述,有大学老师,有小说家,有诗人,总会不时地运用诗句,闪出思想的光辉。我几乎一边读,一边记,把那些打动我的诗句和警句都记在本子上。在江南的细雨声中,读这些文字,记这些文字,忧郁、诗意和幻想都在增强,蔓延,最后同雨融合在了一起。
我始终没有寻到心中的琼姐,也好,一门心思读书吧。在紧张学业的空隙,阅读,成为调剂和滋润。徐志摩、戴望舒、冯至、卞之琳、李金发、郭小川、艾青、朱光潜、歌德、普希金、斯汤达、雪莱、勃朗宁夫人、泰戈尔、波德莱尔、莎士比亚等,都是我在校园里读到的。其中,普希金、密茨凯维奇、泰戈尔、爱明内斯库更能吸引我。总体上,诗歌作品读得多些。常常,一首诗,甚至几行诗,就能确定我对一位诗人的喜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普希金的《致凯恩》,密茨凯维奇的《犹豫》,泰戈尔所有的散文诗,尤其是他的《游思集》,都让我爱不释手。他们的节奏,很长一段时间,左右着我的写作。
到新华书店,我也总是盯着诗集。漓江出版社的《西方爱情诗选》就是在那时买到的。那可是本珍贵的书,几乎伴我度过了大学时光。翻开那本诗选,我意外地读到了马克思的两首诗《给燕妮》和《思念》,惊诧不已,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燕妮的名字,哪怕刻在沙粒般的骰子里,
我也能够把它念出!
温柔的风送来了燕妮的名字,
好象给我捎来了幸福的讯息,
我将永远讴歌它—让人们知悉,
爱情的化身啊,便是这名字燕妮!
如此火热的句子,惟有热恋情人才能写得出来。马克思居然也谈恋爱,而且谈得那么情意绵绵。我顿时感觉这位伟人有了血肉,亲切了许多,激动之下,还写了条眉批:“原来马克思也是人啊。”
“朦胧诗”也是我在校园读到的。它令我感受到巨大的冲击,言语难以描述。这种冲击有诗歌的,更有人性的,是审美的一种颠覆,也是心灵的全新体验。
当时,北岛和舒婷的许多诗作我都能倒背如流。“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当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诗歌,冷峻,犀利,悲壮,富有征服的气势和反抗的精神,紧紧抓住了我的心。这样的诗句,朗诵起来实在过瘾。
我大概就是在那时喜欢上朗诵的,诗歌就该发出声音。那时,电台常常播放配乐诗朗诵节目,许多诗歌我是首先听到的,然后再去找来读。电台曾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制作成配乐诗朗诵节目,我反反复复地听,边听边跟着朗诵。每一次,都泪流满面,如痴如醉,就像深深进入了角色,需要好一会儿才能让自己回过神来。那就是诗歌的力量。
春风文艺的《朦胧诗选》和老木编选的《新诗潮诗集》几乎成为我随身携带的书本。去美国访学时,由于行李限制的缘故,只能带几本书,我毫不犹豫地挑选了《朦胧诗选》。在异国他乡,孤独的时刻,思念的时刻,无聊的时刻,大雪封门的时刻,甚至想吃饺子或馄饨的时刻,总要捧起它,读上几首自己喜欢的诗。 三、生活,阅读,杂乱中的丰富
渐渐地,阅读成了习惯,成了爱好,成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时,你会发现,阅读其实也是生活,更加广阔而丰富的生活。后来岁月的阅读,实际上都是青春时期阅读的延续和舒展。在阅读中爱上了文学,这就直接影响到我的人生走向。
毕业后,我没去外交部,也没去经贸部,而是来到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这是我自觉的选择。我所景仰的冯至先生和卞之琳先生都是《世界文学》的编委,这让我感到自豪。阅读因而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内容。除去稿子,我还要大量阅读其他书籍,阅读面自然也日渐广阔。光从《世界文学》中就读到许多独特的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马尔克斯的《迷宫中的将军》,帕斯的《太阳石》,米利亚斯的《劳拉与胡里奥》,莫勒托瓦的《会说话的猪》,格拉斯的《猫与鼠》,曼德施塔姆、叶芝、布罗茨基、兰波、波德莱尔、休斯、奥利弗、勃莱、里尔克、博尔赫斯、阿莱克桑德莱、博纳富瓦的诗歌,川端康成、塞弗尔特、米沃什、普里什文的散文,都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印记。
关于阅读,英国作家卡内蒂说过这样的话:“只有他阅读时他才是幸福的;当他写作时他更为幸福;而他最幸福的时刻是当他读到他从不知道的某些事物的时候。”卡内蒂甚至还断言:“没有阅读的混乱,诗人就不会诞生。”优秀的作家几乎都首先是杂乱的阅读者。有些甚至把阅读当做主要的生活。阅读给他们带来宁静,而宁静对于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充满喧嚣和诱惑的当今时代,许多优秀的作家往往都选择低调。低调其实是给自己最大的自由,最大的宁静。而这些功成名就却依然能抵挡媒体的强大攻势和外部世界的种种诱惑的作家,反而更容易引发世人的兴趣,更容易赢得世人的尊重。199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波兰女诗人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如此,最近刚刚访问过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也是如此。
一个美国作家,一个英国作家,或一个法国作家,在写出一部作品时,就已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世界各地广大的读者,因而,不管自觉与否,他们很容易获得一种语言和心理上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东欧作家则难以体会。有抱负的东欧作家往往会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他们要用尽全力将弱势转化为优势。昆德拉就是一个典型,他对小国这一概念特别敏感。在他看来,身处小国,你“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别无选择,有时恰恰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东欧作家大多会自觉地“同其他诗人、其他世界和其他传统相遇”。昆德拉、米沃什、齐奥朗、贡布罗维奇、马内亚、卡达莱、萨拉蒙等东欧作家都最终成为了“世界性的人”。而要成为“世界性的人”,阅读是最重要、最有效的路径。
诗人多多甚至说过:你读到什么份上,就会写到什么份上。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却声称:一生只需反反复复读几本书,足矣。问题是,我们如何找到那几本书呢?还是首先要广泛阅读。最终才能确定那值得反复阅读的几本书。
当然,我们并不见得要为了当诗人、当作家而去阅读,但阅读带来的巨大快乐,阅读带来的贴心宁静,难得而珍贵,我们大概不会轻易拒绝吧。
四、阅读,思想,怀疑的目光
阅读有两种,一种是死板的阅读,一种是清醒的阅读。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读书很多,却成了死脑筋、书呆子,这是把书本当作教条来读的结果。而倘若我们用自己的头脑来阅读,读书越多,就越有思想,越有怀疑、辨别、判断的眼光。如此,同样一本书,在不同时段读,便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领悟。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哈谢克的代表作《好兵帅克》。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的代表作《好兵帅克》全名叫《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也有人将它译为《好兵帅克历险记》。以往在评价这部小说时,人们一般会说它是部反对奥匈帝国残酷统治、反对战争的革命作品。这实际上是政治性评价,并不是艺术性评价。如果对于这部书的评价仅仅停留于政治性评价的话,我觉得有点委屈这部书了。
《好兵帅克》几乎没有什么中心情节,有的只是一堆零碎的琐事,有的只是帅克闹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乱子,有的只是幽默和讽刺。可以说,幽默和讽刺是哈谢克的基本语调。正是在幽默和讽刺中,战争变成了一个喜剧大舞台,帅克变成了一个喜剧大明星,一个典型的“反英雄”。帅克当然只是个文学形象,幽默,夸张,有时又显得滑稽,充满了表演色彩,属于漫画型的。
看得出,哈谢克在写帅克的时候,并不刻意要表达什么思想意义或达到什么艺术效果,他也没有考虑什么文学的严肃性。很大程度上,他恰恰要打破文学的严肃性和神圣感。他就想让大家哈哈一笑,至于笑过之后的感悟,那已是读者自己的事情了。这种轻松的姿态反而让他彻底放开了。这时,小说于他就成了一个无边的天地,想象和游戏的天地,宣泄的天地。借用帅克这一人物,哈谢克把皇帝、奥匈帝国、密探、将军、走狗等都给骂了。他骂得很过瘾,很解气,很痛快。读者,尤其是捷克读者,读得也很过瘾,很解气,很痛快。幽默和讽刺于是又变成了一件有力的武器,而这一武器特别适用于捷克这么一个弱小的民族。哈谢克最大的贡献也在于此:为捷克民族和捷克文学找到了一种声音,确立了一种传统。
我们应该注意,文学和政治的某种微妙平衡成就了不少作家,尤其是从东欧阵营中走出来的作家。我们在阅读和研究这些作家时,需要格外警惕。过分强调政治性,有可能会忽略他们的艺术性;而过分强调艺术性,又有可能会看不到他们的政治性和复杂性。如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和评价他们,同样需要我们的敏感和平衡。
而用怀疑的目光阅读,我们便能读出无数作家和作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说到底,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实际上,永远都是复杂的,而且会越来越复杂。用昆德拉的话说,世界永远要比它表面上看起来复杂得多。
五、阅读,行走,诗意的生活
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在我所供职的科研大楼里,常常会遭遇这样一个情景:迎面一个同事急匆匆地走来,老远就发出了问候:高兴,你最近怎么样啊?同事的问候,当然要回应。可正当我以全部热情准备回应他的问候时,发现他早已走到了十米开外。这是个典型的当代都市情景。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在忙碌和紧张中,人们已经很难停下自己的脚步。而当你没法停下你的脚步时,你也就没法凝望,也就没法倾听,也就没法对话和交流,当然更不用说谈心了。
幸好还有阅读。阅读弥补了当下时代这一重大缺陷,成为另一种谈心。今年春节,我躲在乡下读了好几本书,其中就有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最佳欧洲小说(2011)》。我喜欢这套书,喜欢它独特的文学景观,喜欢它贴心的文学氛围和布局:平等和独立,以及在平等和独立中展现的丰富和复杂。我一直关注的东欧作家,在这部选集中,竟多达十余位,几乎每个东欧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学代表。你分明在走进一座小说共和国,瞬间,小说欣赏演变成一种心灵默契,超越时空,让你感动,甚至让你震撼。
不少人会问:阅读究竟有何用处?我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严格说来,纯粹的阅读应该和那些立竿见影的“用处”无关。它应该是一种无形的滋养、充实和丰富。
《旧约》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但阅读却能让我们看到许多新鲜事。我记得《纽约时报》在评论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时,有这样一句话:“她的诗可能拯救不了世界,但世界将因她的诗而变得不再一样。”那么,我就想套用这句话说:阅读也许拯救不了世界,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世界,肯定会因为阅读,而变得不再一样。
责任编辑/程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