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中国儿童白血病组织(CCLG)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8方案(CCLG-ALL 2008)对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CCLG-ALL 2008方案治疗的初诊T-ALL患儿84例(男63例、女21例)的临床特点、疗效,采用Kaplan-Meier分析评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天津 300020,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中国儿童白血病组织(CCLG)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08方案(CCLG-ALL 2008)对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儿童血液病诊疗中心2008年4月至2015年4月采用CCLG-ALL 2008方案治疗的初诊T-ALL患儿84例(男63例、女21例)的临床特点、疗效,采用Kaplan-Meier分析评估患儿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采用COX回归模型评估OS、EFS的影响因素。
结果(1)一般特征:84例患儿中发病时年龄<10岁者56例(67%);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50×109/L者70%(59/84);正常核型58%(49/84),含有11号染色体异常10%(8/84),含有9号染色体异常8%(7/84),既含有11号染色体异常又含有9号染色体异常2%(2/84),其他复杂核型8%(7/84);SIL-TAL1阳性者33%(28/84);CCLG-ALL 2008危险度分组,中危组40%(34/84),高危组60%(50/84)。(2)疗效反应:截至2018年5月30日,随访时间42.0(0.3~120.0)个月。泼尼松治疗敏感率56%(47/84);长春新碱+柔红霉素+门冬酰胺酶+地塞米松(VDLD)诱导治疗结束(第33天)完全缓解(CR)率88%(74/84);VDLD诱导治疗及环磷酰胺+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CAM)治疗结束后(第80天)总CR率94%(79/84);复发率24%(20/84),20例复发患儿中超早期复发13例(65%)、早期复发6例(30%)、晚期复发1例(5%)。随访期间死亡28例,总病死率33%,其中因本病复发或未缓解导致死亡22例,因化疗后并发严重感染导致死亡2例,化疗中猝死1例,移植失败导致死亡1例,化疗后重度肝硬化导致死亡1例,死因不详1例。(3)Kaplan-Meier分析84例患儿5年OS、EFS分别为(63±6)%和(60±6)%。(4)不同危险组疗效:中、高危两组患儿泼尼松敏感率分别为100%(34/34)和26%(13/50)(χ2=3.237,P<0.05);VDLD诱导治疗结束(第33天)CR率分别为100%(34/34)和80%(40/50)(χ2=2.767,P<0.05);两组患儿复发率分别为12%(4/34)和32%(16/50)(χ2=4.245,P<0.05);两组患儿病死率分别为21%(7/34)和42%(21/50)(χ2=3.198,P<0.05)。Kaplan-Meier分析中危和高危两组患儿5年OS分别为(77±7)%和(53±8)%,5年EFS分别为(75±8)%和(49±8)%(χ2=4.235、3.875,P均<0.05)。(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危险度分组的划分是T-ALL患儿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OR=3.313,95%CI:1.165~9.422,P=0.025)。
结论按照CCLG-ALL 2008方案进行危险度分组治疗,中危组T-ALL患儿的长期生存明显优于高危组。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诊断和治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白血病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家委员会)。根据近年来国内外APL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已于2018年10月8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颁布。本文将对此诊疗规范进行解读,旨在更新临床医生对儿童APL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早期发病的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即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在新生儿早期血氨基酸及酰基肉碱谱特点及新生儿筛查敏感性,探讨NICCD新生儿筛查潜在生化指标。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2015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在广州市出生的158 651例新生儿进行NICCD筛查,回顾分析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经SLC25A13基因确诊的55例NICCD患儿的新生儿筛查干血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脊髓性肌萎缩(SMA)患儿睡眠呼吸紊乱的有效性和长期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有中重度睡眠呼吸紊乱的17例SMA患儿的夜间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患儿分为治疗组(使用无创通气)9例和对照组(未使用无创通气),8例拟行无创通气治疗的患儿需完成睡眠呼吸压力滴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均随访1年。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完成睡
临床医生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很多困惑。现对国内外指南关于儿童肾病综合征预防接种指征、禁忌证和时机的建议以及国内外关于肾病综合征患儿预防接种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期主要致残性运动障碍性疾病,1/3的患儿存在潜在遗传学病因、神经系统变性病或代谢病,脑瘫的精准管理中越来越强调病因学诊断的重要性。鉴于脑瘫病因学的复杂性,国内尚缺乏可以遵循的一致性可操作的脑瘫病因学诊断流程,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成立专家组,讨论并提出中国脑瘫的病因学诊断策略专家共识,以期规范脑瘫的病因学诊断思路及相关医疗行为,指导脑瘫和类脑瘫疾病的科学规范管理、预
铁缺乏是最常见的单一营养缺乏性疾病,婴幼儿是高危人群,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婴幼儿铁缺乏的风险与孕期、胎盘、产时及产后多种因素所致的铁储备、摄入和消耗(丢失)、需求的失衡有关,对有产前、产时及生后高危因素的婴幼儿需要及时开展铁缺乏的筛查,筛查阳性者及早干预。孕期补铁、延迟脐带结扎、针对缺铁高危婴幼儿进行预防性补铁是预防铁缺乏的重要举措。
目的总结横纹肌肉瘤(RMS)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RMS患儿213例(男140例、女73例)的初诊时年龄、原发瘤灶部位、瘤灶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危险度分组等临床特征。并对规律治疗随访的患儿进行总生存率(OS)、无事件生存率(EFS)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生存资料采用Kaplan-Mei
包含糖皮质激素和依托泊苷的化疗方案对于提高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的长期生存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国际组织细胞协会于2018年提出了新共识以指导临床应用。该共识从HLH-1994方案应用推荐、药物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挽救治疗、疗程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强调对于HLH的治疗需要结合基础病因、及时评估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目的总结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所致儿童局灶性癫痫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2例GATOR1复合物基因变异所致局灶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因变异及治疗转归。结果12例患儿中男7例、女5例,起病年龄为5.5(3.0,12.0)月龄,范围11日龄至16月龄。癫痫发作类型均为局灶性运动性发作,1例合并痉挛发作,发作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