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策划人语……
课堂设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老师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满脸疑团,那样问,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课堂设问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本刊策划专题,以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提问题如同砍树,要先易后难关节处要放在最后。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求学者,更适用于施教者。教师的设问,也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对难于理解之处,要精心设计问题,能够启智激趣,能够高屋建瓴,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一定要避免把课堂变成“自问自答”,一定不能把课堂变成“随意设问”。
笔者总结了几种设问的方式与读者共享。
【追问,层层推进,有一泻千里的酣畅】
追问之关键,在于循一线而穷追不舍。这“一线”之选,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物,可以是情……但无论是什么,都应起到将问题贯穿起来的作用,都应起到推动学生好奇心的作用,这样才能“追”下去。笔者结合《烛之武退秦师》(课标人教版高一年级一册)之教学,谈谈追问要注意的地方。
1.明目的,让“问”有前程可奔。既是追问,就是将“问”之目的分解,每一小问之答案,犹如层层阶梯,每上一阶就面临一个新的疑问,与目的就更接近一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并不长,似乎没有曲折可言,然而高明的教师却能尺水兴波,从平直中发现曲折,巧设问句而增疑趣。当然巧设之问必须要围绕一个目标来进行,这样才能让“问”有连续性,有目的性。
目的:理解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兵言辞,感受其严密的逻辑力量。
文本分解要点:①“无礼于晋”“二于楚”。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夜缒而出”。③“越国以鄙远”“朝济而夕设版”。
有了目的,有了文本要点,就有了设置问句的基础,这样的设问就不是随意的,而是精心设置的通向理解的桥梁。这也就是我们要找出的推动“问题”前进的角度。
2.重整体,让“问”如江浪相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问题放在整体的环境中考虑,而不是让问题割裂开来。因此要让问题也有一条线索贯穿。那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用什么来贯穿问题呢?
秦晋围郑→穆公盟郑→文公罢兵
这其间就是一条“利”之线索在起作用,然而我们该如何围绕“利”,扣住课文文本,将问题设置得有整体性,有推动性呢?
笼统问法: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整体问法:以言“利”为中心来设置问题。
①晋文公、秦穆公皆为春秋五霸之一,两人都想称霸。而秦穆公帮晋文公的两个理由是“无礼于晋”“二于楚”,哪个是他的真实目的?
生答:“二于楚”是真实目的。因为秦穆公要称霸,同样要打败楚。郑依楚,既不归附晋,同样也不归附秦,自然要教训一下。所以打郑国即是打击楚国势力,自然也有利秦的霸业。
②从“二于楚”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晋有合作基础——削弱楚势力。但是这个合作基础从一开始就有缺陷——秦晋均有“霸”心。所以体现在军事行动上,两支军队也有隔阂,你们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答:两支军队驻扎地相隔较远,应该有不信任的因素,而且一个大活人从城上吊下来,晋军却没有发现,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们两军之间的距离,两军没有互通信息。
③烛之武正是看到了秦穆公之“霸”心,所以以“大利”息其干戈,这样可以保存郑国,这个秦国的“大利”是什么?
生答:不灭郑,那么郑还会在物质上支持你,“共其乏困”,如果秦国缺乏什么,郑国会给予帮助。我们可以想象,秦穆公此时,心理上已经没有了进攻的愿望。
④但是仅仅是秦国不打郑国,对于郑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烛之武要说动秦君保护郑国,就得说出不保护郑国的不利因素,有什么不利呢?
生答:晋文公想称霸,想要土地,不会有满足,在攻下郑之后,还会往哪发展呢?无论往哪发展,都会侵犯秦的势力范围。因为秦也想称霸啊!如此一来,攻下郑,就不仅仅是一地之得失,而是对秦国利益的损害,是对秦穆公霸业的实质的危害!这是秦穆公无法忍受,而且必须做出行动的直接原因!而历史上晋君违背诺言,不给焦、瑕二地的事实,说明晋既不守信,又有领土扩张的野心。这事实,不由得秦穆公不信。
比较两种问法,显然分解四问更切中了要害,而且四问之间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化大问为小问,化笼统为具体,这些问题的设置准确严密,有思考价值,突出重点,避免了大而无当、琐屑不堪的毛病。
【“趣问”,嘻嘻而乐,有调节气氛之功效】
我觉得一笑难求的课堂是沉闷的,笑声应该是思维打开的表现之一,所以“趣”是课堂应该要有的因素。有趣之问,是教师主动打开僵局的有效手段。但是“趣问”与随机的打趣不同,它必须带着教学的目的。
因此与追问相比,“趣问”的方式是迂回的,它需要有丰富的联想作为后盾,需要提问时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否则就成了纯粹的取乐。在课堂中,可不能学电视台的一些娱乐节目,追求什么“娱乐至上”。
1.巧妙联系成趣。这种趣问方法,要求我们能找到一个切入点,既要达到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觉得有趣,也就是在文本和联想的内容之间找到一座桥梁。比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进行了以下一番设问:
教学目的——表现康桥柳的美丽,对康桥的依恋。
文本——“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新娘”
联想目标——《咏柳》《采薇》
要在“文本”和“联想目标”之间架设桥梁,怎么设问呢?
师问:“这位新娘的衣服是谁做的?”
学生一愕,老师可以想象出他们内心的疑惑,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
师接着问:“他丈夫干什么去了?”
学生更一愕。
此时老师即要他们背诵贺知章的《咏柳》。
学生恍然而笑,齐声答:“新娘的衣服是二月春风做的。”
老师随即讲解,贺知章喜爱柳,喻之为如碧玉的美人;徐志摩喜爱康桥的柳,喻之为新娘,一样是美人啊。描绘一下?
学生答:“春风为之着妆,饰以碧绿丝绦,赋予无限生机,轻摇摇出婀娜,溢美养出娉婷。”
老师再让他们背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学生也明白了,是即将离开的行人,是要出征的人。我随即讲解:徐志摩不是出征,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是与《诗经·采薇》中行人一样的。
如果按常规的问法就是:“金柳”这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种趣问要遵循的原则是:一要围绕主旨,要乐而有得;二要切入巧妙,方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让学生感觉有趣。这种趣可以归结为悬念造成的,这是教师创造性的表现。
2.依据情境设问成趣。这是属于教学机智的范畴。在上课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意外,比如学生热烈的讨论,既可能打开思路,也可能使内容转移到与课文无关的事上去,这时设问就是一个最好的纠正的方法,当然要巧妙牵引,才能继续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如果强迫中止,会使课堂归于沉寂。
讲授《游褒禅山记》时,有学生插话,说“记游者甚众”这句话就是写的“某某到此一游”,于是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在铜鼓“万笏朝天”留了什么人的一首诗,有的说“仙姑潭”旁边的竹子上看到很多人的名字,还有的说某人刻在竹子上的名字,过了几年去看,字都变大了……
我突然大声问:“除了风景点可以记游,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里可以留字?”
同学们马上笑着说:“课桌,他写了某某到此一睡。”
我又问:“记游文字,写得最高的是谁?”
这下同学们全部静下来了,在听我说话呢,我要的就是这个安静,好继续我的讲坛啊。
于是我说:“是孙悟空,他把记游文字写到天上了,与你们在课桌上题字相比,一个写得高远,一个写得浅近,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形。”
生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在课堂综合运用追问与趣问,酣畅与迂回互补,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问体现的是整体设置问题的能力,可以事先规划;而趣问则更多地体现教学机智,更需要以联想灵动作为支撑。(作者单位:江西省铜鼓中学) ■
课堂设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老师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同一问题,这样问,学生满脸疑团,那样问,就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能“一潭死水,波澜不惊”,而那样问,则会“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课堂设问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本刊策划专题,以期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探讨。
《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意思是提问题如同砍树,要先易后难关节处要放在最后。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求学者,更适用于施教者。教师的设问,也有一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对难于理解之处,要精心设计问题,能够启智激趣,能够高屋建瓴,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一定要避免把课堂变成“自问自答”,一定不能把课堂变成“随意设问”。
笔者总结了几种设问的方式与读者共享。
【追问,层层推进,有一泻千里的酣畅】
追问之关键,在于循一线而穷追不舍。这“一线”之选,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物,可以是情……但无论是什么,都应起到将问题贯穿起来的作用,都应起到推动学生好奇心的作用,这样才能“追”下去。笔者结合《烛之武退秦师》(课标人教版高一年级一册)之教学,谈谈追问要注意的地方。
1.明目的,让“问”有前程可奔。既是追问,就是将“问”之目的分解,每一小问之答案,犹如层层阶梯,每上一阶就面临一个新的疑问,与目的就更接近一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并不长,似乎没有曲折可言,然而高明的教师却能尺水兴波,从平直中发现曲折,巧设问句而增疑趣。当然巧设之问必须要围绕一个目标来进行,这样才能让“问”有连续性,有目的性。
目的:理解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兵言辞,感受其严密的逻辑力量。
文本分解要点:①“无礼于晋”“二于楚”。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夜缒而出”。③“越国以鄙远”“朝济而夕设版”。
有了目的,有了文本要点,就有了设置问句的基础,这样的设问就不是随意的,而是精心设置的通向理解的桥梁。这也就是我们要找出的推动“问题”前进的角度。
2.重整体,让“问”如江浪相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问题放在整体的环境中考虑,而不是让问题割裂开来。因此要让问题也有一条线索贯穿。那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用什么来贯穿问题呢?
秦晋围郑→穆公盟郑→文公罢兵
这其间就是一条“利”之线索在起作用,然而我们该如何围绕“利”,扣住课文文本,将问题设置得有整体性,有推动性呢?
笼统问法: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退兵的?
整体问法:以言“利”为中心来设置问题。
①晋文公、秦穆公皆为春秋五霸之一,两人都想称霸。而秦穆公帮晋文公的两个理由是“无礼于晋”“二于楚”,哪个是他的真实目的?
生答:“二于楚”是真实目的。因为秦穆公要称霸,同样要打败楚。郑依楚,既不归附晋,同样也不归附秦,自然要教训一下。所以打郑国即是打击楚国势力,自然也有利秦的霸业。
②从“二于楚”中,我们可以看出秦晋有合作基础——削弱楚势力。但是这个合作基础从一开始就有缺陷——秦晋均有“霸”心。所以体现在军事行动上,两支军队也有隔阂,你们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答:两支军队驻扎地相隔较远,应该有不信任的因素,而且一个大活人从城上吊下来,晋军却没有发现,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们两军之间的距离,两军没有互通信息。
③烛之武正是看到了秦穆公之“霸”心,所以以“大利”息其干戈,这样可以保存郑国,这个秦国的“大利”是什么?
生答:不灭郑,那么郑还会在物质上支持你,“共其乏困”,如果秦国缺乏什么,郑国会给予帮助。我们可以想象,秦穆公此时,心理上已经没有了进攻的愿望。
④但是仅仅是秦国不打郑国,对于郑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烛之武要说动秦君保护郑国,就得说出不保护郑国的不利因素,有什么不利呢?
生答:晋文公想称霸,想要土地,不会有满足,在攻下郑之后,还会往哪发展呢?无论往哪发展,都会侵犯秦的势力范围。因为秦也想称霸啊!如此一来,攻下郑,就不仅仅是一地之得失,而是对秦国利益的损害,是对秦穆公霸业的实质的危害!这是秦穆公无法忍受,而且必须做出行动的直接原因!而历史上晋君违背诺言,不给焦、瑕二地的事实,说明晋既不守信,又有领土扩张的野心。这事实,不由得秦穆公不信。
比较两种问法,显然分解四问更切中了要害,而且四问之间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化大问为小问,化笼统为具体,这些问题的设置准确严密,有思考价值,突出重点,避免了大而无当、琐屑不堪的毛病。
【“趣问”,嘻嘻而乐,有调节气氛之功效】
我觉得一笑难求的课堂是沉闷的,笑声应该是思维打开的表现之一,所以“趣”是课堂应该要有的因素。有趣之问,是教师主动打开僵局的有效手段。但是“趣问”与随机的打趣不同,它必须带着教学的目的。
因此与追问相比,“趣问”的方式是迂回的,它需要有丰富的联想作为后盾,需要提问时能放得开,又能收得拢,否则就成了纯粹的取乐。在课堂中,可不能学电视台的一些娱乐节目,追求什么“娱乐至上”。
1.巧妙联系成趣。这种趣问方法,要求我们能找到一个切入点,既要达到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觉得有趣,也就是在文本和联想的内容之间找到一座桥梁。比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进行了以下一番设问:
教学目的——表现康桥柳的美丽,对康桥的依恋。
文本——“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新娘”
联想目标——《咏柳》《采薇》
要在“文本”和“联想目标”之间架设桥梁,怎么设问呢?
师问:“这位新娘的衣服是谁做的?”
学生一愕,老师可以想象出他们内心的疑惑,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
师接着问:“他丈夫干什么去了?”
学生更一愕。
此时老师即要他们背诵贺知章的《咏柳》。
学生恍然而笑,齐声答:“新娘的衣服是二月春风做的。”
老师随即讲解,贺知章喜爱柳,喻之为如碧玉的美人;徐志摩喜爱康桥的柳,喻之为新娘,一样是美人啊。描绘一下?
学生答:“春风为之着妆,饰以碧绿丝绦,赋予无限生机,轻摇摇出婀娜,溢美养出娉婷。”
老师再让他们背诵“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学生也明白了,是即将离开的行人,是要出征的人。我随即讲解:徐志摩不是出征,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是与《诗经·采薇》中行人一样的。
如果按常规的问法就是:“金柳”这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个形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种趣问要遵循的原则是:一要围绕主旨,要乐而有得;二要切入巧妙,方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让学生感觉有趣。这种趣可以归结为悬念造成的,这是教师创造性的表现。
2.依据情境设问成趣。这是属于教学机智的范畴。在上课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意外,比如学生热烈的讨论,既可能打开思路,也可能使内容转移到与课文无关的事上去,这时设问就是一个最好的纠正的方法,当然要巧妙牵引,才能继续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如果强迫中止,会使课堂归于沉寂。
讲授《游褒禅山记》时,有学生插话,说“记游者甚众”这句话就是写的“某某到此一游”,于是同学们议论开了,有的说在铜鼓“万笏朝天”留了什么人的一首诗,有的说“仙姑潭”旁边的竹子上看到很多人的名字,还有的说某人刻在竹子上的名字,过了几年去看,字都变大了……
我突然大声问:“除了风景点可以记游,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里可以留字?”
同学们马上笑着说:“课桌,他写了某某到此一睡。”
我又问:“记游文字,写得最高的是谁?”
这下同学们全部静下来了,在听我说话呢,我要的就是这个安静,好继续我的讲坛啊。
于是我说:“是孙悟空,他把记游文字写到天上了,与你们在课桌上题字相比,一个写得高远,一个写得浅近,请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形。”
生答:“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
在课堂综合运用追问与趣问,酣畅与迂回互补,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追问体现的是整体设置问题的能力,可以事先规划;而趣问则更多地体现教学机智,更需要以联想灵动作为支撑。(作者单位:江西省铜鼓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