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共成长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是一个人从降生,到历经童年、青少年,再到成人,不断摆脱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集体和社会。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民工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数量也迅速攀升,他们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叫“随迁子女”。但因户籍的制约,使得他们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困难重重,健康成长之路崎岖坎坷,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2003年教师节前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小学,在二年级二班的黑板上写下“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随迁子女健康成长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从2001年的“两个为主”政策,到2012年的“异地升学”政策,国家用了11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12年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随迁子女从就读公办学校交高额赞助费,到免费入学,到同城待遇;从只能升入中等职业学校,到可以考进高职、普通高校,再到自主选择,都体现了国家保障随迁子女健康成长的决心和力度。
  目前,随着入学机会公平问题解决之后,随迁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道德、心理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有些研究指出,随迁子女与城市孩子在某些方面如卫生、性格、心理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或许是客观事实,但过分强调这种差异,就会导致看似是关注随迁子女的研究,实际上是在给他们贴标签。对待他们,我们不仅要理解他们身份上的特殊性,也应该明白随迁子女不单单是随迁子女,更是青少年。有时人为夸大或过分关注随迁子女的某些特征,反而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因此,笔者呼吁,对于随迁子女在教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既不能无视,又不能夸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像呵护花朵一样,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成长为快乐并有益社会的人。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是有数学学习困难的五年级学生,其家长对孩子10周暑假培训经历的看法。在夏季辅导计划中,家长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孩子在一对一辅导课中如何参与数学学习。在夏季辅导服务结束后,家长反映自己的意见。结果表明,家长对辅导机构课堂的观察影响了他们的看法,改变了他们对孩子在辅导期间和之后的支持。成为数学辅导课的支持者后,家长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他们对数学有了信心,对孩子也给予了更多理解,并在方法和实践上有了
青岛,一座现代化城市,拥有轻扬的海风,湛蓝的天空,晶莹透明的海水。“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城市精神已经汇成一种美,体现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中,更渗透在青岛中小学生纯净的心灵里。  青岛市教育局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环境育人、全活动育人的“四个全”指导思想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德育品牌创建、学校队伍建设、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管理等工作相结合,努力探索培养未来人才的新途径。  2
:李局长,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从实践看,学科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突破口。对此,您是如何理解的?有什么好的推进策略?  李熙良:我们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人们精神面貌、道德情操的关键环节,要把德育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要求各学校基于时势、学校实际、学生身心特点,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
:现在很多人对德育工作不满意。您做过老师,当过校长,现在又是负责株洲全市德育工作的副局长,了解学生,了解老师,您认为当前德育工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李建国:当前德育工作的问题,首先是认识问题。德育工作在一些人那里,“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一些老师仅是把德育工作当成管理学生的事儿,而没有从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其次是实践问题。德育方式简单,德育内容空洞,德育评价单一,是主要问题。这些归
学校作为育人场所,应是文明的高地和文明风尚的先行者。我校以文明引领学生成长,努力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社会公民。  在“原样交接”中传递文明。所谓“原样交接”,就是指校内所有公共场所,包括教室、餐厅、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运动场馆等,使用后要确保物归原处,还原成使用前的样子。例如,大型活动举行完毕要保持场地的整洁和物品的完好,下课后自觉把教室整理干净,就餐完毕整理好自己的餐桌
2012年11月3日,我起程前往福州参加福建省出席十八大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履职培训班。这一天上午,教育局和学校领导还有师生代表都前来送行,学校里洋溢着喜气,我佩戴大红花,手捧少先队员献上的鲜花,在师生的祝福声中出发了。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了为期一天半的履职培训。上午,省委组织部姜信治部长为我们做了开班动员,他给我们讲的几个数字,让我们一下子对党代表这份荣誉有了非常感性而具体的认识。他说:“全省1
他睿智机敏,在会议上的每一次讲话,都能让听众为之振奋、频频赞叹;他幽默善思,在课堂上的诸多点评,如流行语一般在郑州教育界口口相传。他对教育有深刻的思考,对德育有独特的理解。这就是本期访谈嘉宾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  教育是什么?田保华说,教育即道德,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规律的途径来达到目标。目标是什么?他说,就是使人为善,使人向上。基于这个理念,他开始研究“道德课堂”,试图找到契合现实的路径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题记  在当今多元的价值观中确立主导的价值观,是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根本手段和必然选择,也是国际教育的普遍经验。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来,各地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探索出了
:田局长,您好。自您2011年上任至今,短短三年多时间,长安教育各项考核便位居全市前列,成为石家庄市的教育强区,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的秘诀何在?  田增礼:长安教育这几年和以前相比的确有了很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长安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省、市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教育系统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为振兴长安教育,结合我区教育现状,紧跟当前国际国内教育形势,抢抓机遇,集中智慧,集聚
从公民教育角度看公民文化培育  ●尹学朋(西华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  公民文化,是为了稳定民主制度的一种心理分析理论。在本质上要求公民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而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完善的、离不开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方式——公民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要以塑造适应民主政治要求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指向。在教育内容上,要注意系统的公民教育。就道德意义而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