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转向”下的文学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语曰:“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空间”作为“现代性”的一张面孔出现在“现代性”研究的语境中,以“有意味的形式”显示了20世纪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的转型,从康德提出的“先验感知形式”到结构小说文本的新型研究论域的“空间形式”,空间在西方文艺美学研究中不断的进行着由隐而显,自内而外的角色嬗变,对应着人类情感形式与现代生存现状的“喧哗与骚动”。本文旨在从“空间”的角度,对20世纪以降的西方人文学科研究的转向加以梳理,因之,在叙事学的研究层面上析离出现代小说的新型“时空观”,以此管窥现代小说的叙事形式的美学意义。
  关键词: 空间 空间转向 感觉空间 时空体 空间形式
  “一切现在都将成为过去,而空间并不过去;空间因此乃一切存在之存在,一切客观之客观。”现代文学评论家林庚在《空间的驰想》一书中曾以诗人的敏感来探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法,而西方当代文化地理学家哈维也曾指出:“空间属于一种美学范畴。”“空间”作为一种现代主义的标识,成为现代语境下表达我们个体生命意志与不可混淆无法归类的生命体验的高频词汇。空间以对时间历史地位的反叛,去除了加诸现代人的“时间魔咒”,以时间的变形存在于“现代性”命题的审美境域之中。对西方20世纪以来的“空间研究”作以梳理,意图揭示“现代性”和“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以此来重新观照叙事中的“空间”质素,深入探究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凝滞时间所带来的审美新变——“空间形式”的审美意义,追本溯源,见微知著,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人文学科的“空间研究”转向
  “空间”作为理论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其真正作为文学理论的范畴、作为美学美感的个体研究元素,还是在二十世纪之后,伴随着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美学的兴起,而最终走进主流研究的关注视野。
  在哲学范畴中,空间和时间都是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是形成知觉现象的基本维度。如果说,传统意义上(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前)的时间给人以流逝中不可逆的线性发展感,决定了传统哲学和文学理论界定时间时所采用的是“历史决定论”的形态,那么传统的“空间”则是在古希腊数论学派与几何学研究的共同影响下,给人以“容器般”固定、恒常、绝对同一、各向匀质的稳定性。可以说,这是在本体论中形成的“时空观”。而伴随着康德“物自体”的认知转向,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以“先验形式”成为我们经验来源的条件和体验万物的尺度。现代以来,无论是自然科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还是人文科学中尼采“永恒轮回”的时间观,柏格森的“绵延说”,皆是在时空变易的维度上对人自身知觉形式、思维过程、认知模式进行探索。“作为哲学问题的空间问题仍然保留着这样一个双重的指向:首先,它意味着从自然科学的空间向着生活世界的原初空间性的回归。其次,它意味着从日常的和科学的空间概念向着政治的和神学的空间经验的指引。”①空间概念经过两次跳跃,正是从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空间概念的“回溯——超出”,走向了生存境遇论视域下的空间体验,走向了连接现世与彼岸的先验形式,这种双重行走双重指引更是体现出了空间概念的哲学意蕴及其批判性质。
  科技的发展导致空间战胜时间的现象的出现。出现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和经济萧条等使人们不再相信历史,历史不再是线性发展的进步史,也不再是文化的载体,个体以及他们各自的历史和社会区域走向前台。社会现实对现代的质疑以及后现代碎片化体验使得空间阐释或者空间研究成为必然。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文化思想界兴起的空间理论转向,将空间问题的反思从文化地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的层面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对当代西方社会生活、文化政治和学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出版的《空间的生产》(1974)与米歇尔·福柯发表的《不同空间的正文和上下文》(1984)为空间问题的深入思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政治文化批判为旨归的众理论家都将批判的基点立于“空间”之上,列斐伏尔以“空间表征”为核心建构了表现空间关系形成和运作机制的“空间三一论”,探讨了空间的生产性和符号性等问题;福柯将空间与知识、权力结合成三位一体,开启了空间意识形态的权力研究;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超越了空间物质和精神维度的简单二元对立,将空间生产的理论进一步推进。
  在《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中的文学研究》、《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空间理论视域下的阿兰·罗泊格里耶的新小说》等论著中,都显示出了“空间研究”发展动向:以空间的生产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当代西方空间转向为学术资源,或以中国现代小说、或以西方现代主义小说为文本分析对象,在文学与空间的互动阐释中建构文学空间理论,揭示空间生产与文学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简而言之,这一类研究的切入点是以文化研究为背景,对空间在文学文本中的表征进行意义的编码重组。
  空间与时代的焦虑有着本质的关联。弗雷德里克·詹明信说:“仿佛把一切都彻底空间化了,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的产品都空间化了。在日常生活里,我们的心理经验及文化语言都已经让空间范畴、而非时间范畴支配着。”③这种以“空间”为解构一切的利剑和感受存在的本质方式,正是基于“现在的时代首先是空间的时代,我们处在共时时代,我们处在并置的时代,远与近、并肩与分散的时代。”的历史现实。④(福柯语)“空间”研究的社会批判性,对“空间”的认识是与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的探索是亦步亦趋相伴相生的。我们的“空间感”,作为个体和世界的衔接的最基本的方式,一端是个体内在的主体性与意志,另一端是外在的世界。⑤当空间知觉作为意志与表象的合一的存在,也必然会发生革命性变化。童强在《空间哲学》中,明确了空间在精神层面的表征意义——“人的身体、感觉、精神性和社会性都与空间密切相关”⑥,通过语词的隐喻、象征手法的使用,哲学中那充满着建构和批判精神实体“空间”生发为恍兮惚兮、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虚实相生般有着无穷吟咏意味的审美想象“空间”。   审美想象空间的形成,源自于空间体验的强化与裂变,个体“空间感”的加强和个体“空间意识”的勃兴,而最终沉落在理论之网的结构纵深处形成独具一格的文论概念——“空间性”(“现代性”的时间畸变):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美学中研究的“现代性”,与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性”相似,均是一个有着没有确定性所指的泛化概念。而经过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还原”、梅洛·厐蒂的“身体图示”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缘在的存在”与“时间状态”的关系立意不同的多维解读,“空间性”可以界定为一种与“现代性”相伴而生的文化现象,主要指的是人的内心深处对时空感知的变化而带来的时空易位的知觉现象,表现为“时间的凝滞,空间的扩张。”
  作为表达现代人生命体悟与生存之思的现代文学,特别是意识流文学,一直以其对心理时间流逝中人物内心的刻画为文学表现的根底,然而这种对时间陌生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借助于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悖论和错位来呈现的心里瞬间,这种“向内转”的情感体验正呈现了变动不居的现代人的生命情感图示,大地上的漂泊者无所不在的焦虑外化为“空间感”和“空间意识”的增强,这就使得意识流小说潜在的具有了一种空间性的阅读效果。其本身滋生出与宏大的历史叙事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些微不同的审美质素,其对空间感的或充满反讽或充溢柔情的诗意描述则呈现了于凌厉的空间解构与理性的空间批判之外,“发之于心,受之于身”的另一维度、另一情怀。在文学性中嵌入“空间性”,在意识与现实的交叉视域中表现了“现代性”,这必然带来了小说叙事领域对空间质素的深度聚焦。
  二、叙事学中的“空间”形式开辟
  怀特海在《过程与实在》中指出,“哲学建设的真正方法是构成一种“观念图示(scheme of ideas)”,最好的观念图示是那种人们能够毫不畏惧的根据这种图示去探索对经验的解释。”⑦开辟叙事学研究新方向的“空间叙事学”,正是试图通过建构基于哲学、地理学、社会学等概念系统来对经验世界给予新的说明。
  在《劳特里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中“叙事中的空间”的条目下,列出的包括弗兰克在内的五位在叙事学“空间转向”的研究里程碑式的人物。(参见董晓烨《文学空间和文学叙事理论》的引介)如果说,弗兰克是“空间形式”的最终命名者,那么其他四位则是这一名称的孕育者,他们共同为这一术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意识流小说的理论家亨利·詹姆斯提出“感觉空间”,并将其运用于心理小说的创作实践中。他善于采用内聚焦和自由间接引语等叙述手段,从人物的视角来观察事件的变化,着重展现人物的意识,这也使其作品更注重场景的生动描写,而不是概括性的叙述,对话语手段的侧重基于其文学观“展示比讲述更具客观效果。”这使其“大量的借用空间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意象”。⑧此“感觉空间”主要依赖于空间意象的生成,而非对时间序列的侧重。而以空间物体和空间关系来构建小说的手法,也成为之后弗兰克界定“空间形式”内涵的主要特点。
  现代小说“复调”理论的提出者巴赫金所建立的诗学概念——“时空体”(CHRONOTOPE)。虽是借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是在小说历史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对类型的分类整理而得出的具有“现代性”的认识:空间和时间共同构成叙事的组成成分,叙事作品在情节结构上呈现出时间性质,和故事的内容的空间关系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时空体是时间在空间中物质化的首要方式,它是表征小说各种主题要素和情节意义的手段,因而是区分叙事类型特征的基础。⑨“时空体”的提出,是对小说情节中叙事时序形成原因的历史性认识,也是第一次在理论上将“空间”作为文学研究,特别是小说情节类型的划分标准纳入叙事学的研究视野。
  从现象学和象征主义出发的科学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则在《空间的诗学》中提出“诗意空间”之说。这是另一种空间的维度——梦想的空间。与列斐伏尔孜孜不倦地探讨空间的政治、社会意义相反,巴什拉将空间的思考从政治的公共性拉回到内在的私密性之中,以一种现象学的视角来分析空间的诗学形象,从而进一步探讨人的幸福意识。通过对家宅,抽屉,柜子,贝壳,鸟巢,角落等形象的分析,他指出在空间中,想象力使“形象”成为了一系列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对想象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界定,他以近乎诗的方式,展现了隐喻对于知识发现的可能。⑩应该说,他强调心灵的主观性体验和文化原型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深入研究对空间意象的现象学感知。{11}这种“不是从实证的角度被体验,而是在想象力的全部特殊性中被体验”(加斯东·巴什拉语)的幸福,正是在意识流小说中长篇累牍一以贯之的文学手法:以意象的主观呈像来呈现意识的跳转与连绵。
  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将整个知觉现象学建立在胡塞尔的内部时间意识现象学基础之上,提出了“身体空间”、“客观空间”、“知觉空间”三重概念。通过身体解读人的知觉行为,以大量的生命科学的实证例子为依据,她认为深度空间的把握是以知觉和身体为中介的,而其所提出的“身体图示”——“作为自我身体体验的概括”,“是格式塔心理学意义上的一种完型”,其所强调的身体的空间性不像外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是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12}这种将空间等同于身体感知的现象学认知,使得其对感觉的界定极具空间特质:一方面,“感觉体验是一种生命过程,也是生殖、呼吸或生长。”,“是与一个整体、具有意义的一种结构联系在一起的知觉”,另一方面,“我们试图把这些在身体的空间中所展开的。各种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协调归诸以身体亲历为核心的空间感当中。”{13}此外,同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莫里斯·布朗肖也在《文学空间》中以波德莱尔和里尔克的文本为依托,在文学作品中具体而微的划分出了“孤独与死亡”等空间。
  综上所述,尽管上述诸位各自对空间的界定和空间特性的区分千差万别,然而却是不约而同地强调“文学空间”的想象性、心理性以及隐喻的精神特质。特别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将空间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将空间概念延展至人类的认知层面,强调了文学框架内的空间和人类认知的关系。这种对心灵主观体验的敏感、对内部精神空间的关注,正应和了弗兰克在其“空间形式”中对读者对空间意象的敏锐知觉的强调。弗兰克对现代小说中“空间形式”的分析也必然带有梅洛·庞蒂、加斯东·巴什拉观点中浓厚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分析精神。最终他将空间性与生存性、体验性相联系,形成了对现代文学作品中“空间和存在”的思考,而提出的“空间形式”,这一具有隐喻性的概念,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延展的深度生发出形而上的意味,提供开放性的无限可能。   注释:
  ①柯小刚.思想的起兴(《空间、时间、时间-空间:一个简要的综述》).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74-83.
  ②赵莉华.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引言”第1页.
  ③张立群.文化互动与空间转向——论1990年以来的都市文学.学术界,2011(10).
  ④赵莉华.空间政治:托尼·莫里森小说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引言”第2页.
  ⑤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0.
  ⑥同上书:15.
  ⑦怀特海,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译者序言《七张面孔的思想家》第1页.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⑧⑨董晓烨.文学空间与文学叙事理论.外国文学,2012(2).
  ⑩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389460/空间的诗学(豆瓣).梦想的空间——论巴什拉的空间诗学.
  {11}董晓烨.文学空间与文学叙事理论.外国文学,2012(2).
  {12}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1-183.
  {13}同上书:184-187.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弗兰克,著.秦林芳,译.现代文学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童强.空间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法]莫里斯·布朗肖,著.顾嘉琛,译.文学空间.商务印书馆,2003.
  [4][法]加斯东·巴什拉,著.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苏]M·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三联书店,1988.
  [6]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7][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柯小刚.思想的起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9][法]莫里斯·梅洛—厐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
  [10]谢纳.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空间转向视域中的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是人们生活中精神需求的一种,亦是构建高校人文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但是,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一直得不到巩固。这是由于人们对音乐的功能不甚了解,以及我国教育的功利化造成的。笔者试图通过探索音乐的功能,说明音乐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且是对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一环,进而还原音乐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  关键词: 音乐功能 综合类高校 人文精神  音乐在中国进入学堂,供大家集
摘 要: 在一些时事的背后,往往蕴含重大的学术和教育问题。作为教师,作者和同事们经常举行教研活动,探讨各种时事、学术、教育问题。作者和同事探讨问题时,为一些文章写了推荐导语,涉及高考、语文、大学教改、学生素质、教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关键词: 高考 语文 大学教改 学生素质 教学管理  一、关于高考不考语文和转基因主粮  以下几篇文章(指《上海高校部分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作法与法律抵触》、《
摘 要: 在新建的高职院校中,教学秘书作为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制度的直接执行者。教学秘书是学校教务部门、院系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桥梁,对于学校的上令下传和下情上达起着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高职院校的秘书团队是教学管理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分析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入手,针对学院教学秘书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
摘 要: 本文以笔者参加2013年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契机,简要梳理了参加此次大赛的过程、经历和反思,发现了青年教师自身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2013年11月,笔者有幸代表连云港市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与来自省内其他学校的25位选手同台
摘 要: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不开建构,建构一般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把来自客体的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的体系。华莱士·史蒂文斯认为艺术应扎根于目前的现实生活;艺术反作用于现实, 艺术为零乱和无意义的现实社会带来秩序、意义和目的。史蒂文斯认为自然世界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加工之后,事物在
摘 要: 林黛玉是《红楼梦》悲剧中的核心人物,她的死是贾府破败、诸芳流散的情节故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佚稿中,这定是作者一腔血泪、惨淡经营的大文章。然由于原稿的迷失,黛玉之死便成为了难解之谜。不过,依据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书中精心留下的种种“草蛇灰线”和脂砚斋等人的关键点评,还是可以大致勾勒出黛玉之死的原貌。探寻其死亡的时间、原因及方式,有助于我们排除续书的干扰,重新认识《红楼梦》深刻的悲剧主旨和伟大
摘 要: 在区域推进以“先学后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为基本模式的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导学案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固化,二是促进了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认识的深化,三是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化,四是促进了教学操作策略的细化,五是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优化。  关键词: 高校课堂构建 导学案 促进作用  最近几年,在区域推进以“先学后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为基本模式
摘 要: 台湾本土电影在经历了健康写实电影和新电影的发展阶段之后,伴随着新世纪政局的更迭,尤其是2010年两岸签署ECFA之后,两岸电影产业交流与合作步入正轨。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台湾导演开始致力于拍摄以青春爱情题材为主的商业片,以期获得内地电影市场的青睐,摆脱“台湾电影已死”的论证。本文通过对“在地”与“他者”、两性形象以及地域时空三个方面进一步对台湾本土电影的去政治化进行解析。  关键词: 本
摘 要: 本文以江宁大学城各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文化建设等为研究基础,重点探讨区域图书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科学整合资源、调配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区域图书馆建设,提供相关数据。  关键词: 区域性 图书馆建设 信息共享  1.区域图书馆  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源共享成为信息化社会研究焦点,人们对知识文化的需求成倍增加,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一馆奋战,孤军迎敌”的局面已
摘 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但现阶段还未有权威机构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和研究,参与计划的各高校只能凭借自己的摸索进行培养。需要明确的是,“卓越”一词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各类型、各层次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这同具有丰富经验的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层次化培养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层次化培养 国外高校 课程设计  一、引言  2009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