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岳霖(1895-1984),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一代宗师。他晚年在老朋友的建议下撰写回忆录,每天想到什么写什么,多则几百字。少则几十字,从1981年到1983年断断续续地写了100个片断,内容涉履与他交往密切的老朋友、个人经历和治学活动,以及生活情趣等等。这些回忆,对于我们了解金岳霖和他同代学者的思想与情趣、了解他们所生活的时代,都十分珍贵,读起来也极为有趣。
同毛主席吃饭
我同毛主席一共吃过四次饭。
第一次是在怀仁堂晚会上,时间是1957年。他大概已经知道我是湖南人,坐下来,就给我几只辣椒(好像特别为他预备的)。这一次最突出的事,是一年轻小伙子跑来抱住了毛主席。毛主席在他背上轻轻地拍个不停,这时主席饭也不能吃。后来有人(可能是青年的朋友)把那一青年请回去了。这件事充分表明人民的领袖和人民是没有任何隔阂的。
1957年还有两次午饭,都是在反右派斗争中开的小会。看来毛主席是在亲自参加一方面反章、罗,一方面团结知识分子的工作。
最后一次是在1959年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一次可以说是湖南同乡的聚餐。在座的主要客人是章士钊和程潜两位老人。程先生话不多;章先生话很多,他还给了主席两三张纸条子,不知道是什么。在谈话中提到苏联,章先生说“西邻责言勿理也”,或“勿顾也”,或“非礼也”。我听了之后愣了一下,没有说什么。他们都是乡先辈,我不想多说话。散后,在归途车子里想到章先生那句话不是可以对“东里子产润色之”吗?当其时若想到了,说出来,主席一定会大笑起来。可惜我想得不够快,失去了当面作对联的机会。
大人物章士钊
有一次我在午门碰见章士钊先生,哪一年我可不记得了。
这一次简单的几句话,蛮有意思。我说你只比我大13岁,可是,我曾经把你看做大人物.背过你的文章。那篇文章开头几句是“为政有本,其本在容。何以为容?曰,不好同恶异……”他说:“这很简单。我比你大13岁,但是,在你1岁的时候,我比你大13倍。你15岁的时候,我已经28了,正是写文章的时候。要是我一直比你大13倍,那还得了,那我已经成为明朝的人了。”
这道理的确很简单。
最亲密的朋友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从1932年到1937年夏,我们住在北总布胡同,他们住前院,大院;我住后院,小院。前后院都单门独户。30年代,一些朋友每个星期六有集会,这些集会都是在我的小院里进行的。因为我是单身汉,我那时吃洋菜。除请了一个拉东洋车的外,还请了一个西式厨师。“星(期)六碰头会”吃的咖啡冰激凌,和喝的咖啡,都是我的厨师按我要求的浓度做出来的。除早饭在我自己家吃外,我的中饭、晚饭大都搬到前院和梁家一起吃。这样的生活维持到“七七事变”为止。抗战以后,一有机会,我就住在他们家。他们在四川时,我去他们家不止一次。有一次我的休息年是在他们李庄的家过的。抗战胜利后,他们住在新林院时,我仍然同住,后来他们搬到胜园院,我才分开。我现在的家庭仍然是梁、金同居。只不过是我虽仍无后,而从诫已失先,这一情况不同而巳。
在30年代,一天早晨,我正在书房研究,忽然听见天空中男低音声音叫“老金”,赶快跑出院子去看,梁思成夫妇都在他们正房的屋顶上。我早知道思成是“梁上君子”。可是,看见他们在不太结实的屋顶上,总觉得不妥当。我说你们给我赶快下来,他们大笑了一阵,不久也就下来了。
爱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感情或感觉。这二者经常是统一的。不统一的时候也不少,有人说可能还非常之多。爱说的是父母、夫妇、姐妹、兄弟之间比较自然的感情,他们彼此之间也许很喜欢。果然如此的话,那他们既是亲戚又是朋友。我和我的二哥与六哥就是这样。喜欢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喜悦,它是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生活差不多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生活。我差不多不到长沙去,到上海去有一两次,住在二哥家里,但主要是在徐家或张家,他们是徐志摩的亲戚。我至少是从1914年起就脱离了亲戚的生活,进入了朋友的生活,直到现在仍然如此。1932年到1939年我同梁家住在北总布胡同,我同粱从诫现在住在一起,也就是北总布胡同的继续。
周培源、王蒂澂要同时写
我的时代已经进入通家时代。所谓朋友,十之八九是男女都是朋友。对于好些朋友,我是分别旧忆的,对周培源、王蒂澂要同时写。王蒂澂女士是吉林人,对马天人的斗争中,锻炼出相当突出的机智与灵活。周先生是很好的物理学家,在清华他很快就当上了行政人员,我想好些人觉得可惜。王女士不只是觉得可惜而已。她知道周先生不笨,学问很好。但是,是不是太“傻”了一点呢?王本人是否真有此思想我不知道,我认为她有。根据这一看法,我就解释说,这不是傻,是急功好义。学校有要紧事,总是周公出来办理,他总是从保护学校出发来办的;这是出于公,不是私。王蒂澂知道有人有此看法,也就不太当心了。
我不大懂胡适
我认识的人不多,当中有些还是应该研究研究。胡适就是其中之一。我不大懂他。
这位先生我确实不懂。我认识他很早的时候,有一天他来找我,具体的事忘了。我们谈到nec-essary时,他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必须的或必然的事要做。”我说:“这才怪,有事实上的必然,有心理上的必然,有理论上的必然……”我确实认为他一定有毛病,他是搞哲学的呀!
还有一次,是在我写了那篇《论手术论》之后。谈到我的文章,他说他不懂抽象的东西。
这也是怪事,他是哲学史教授呀!
哲学中本来是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我回想起来,胡适是有人生观,可是,没有什么世界观的。看来对于宇宙、时空、无极、太极……这样一些问题,他根本不去想;看来,他头脑里也没有本体论和认识论或知识论方面的问题。他的哲学仅仅是人生哲学。对这个哲学的评价不是我的回忆问题。
1944年,赵元任、杨步伟、饶树人同我都在纽约胡适家里,讨论胡适到哈佛大学去讲学的事。赵主张胡租住一所有设备并可找临时厨师的房子,为期三个月。胡适说三个月不到。赵说,那就找一个人顶替房子。我说,这样一个人不好找。赵问为什么?我说,一个人总要替自己打算一番。赵说“替自己打算为什么不行”。我说:“他大概会认为太……”说到这里,我做难说姿态。赵追问“太”什么?我说:“太伊于胡底了呀!”我们四个人都大笑。赵笑得特别厉害,说好得很,完全是临时想出来的。胡适没有笑。
在国外留学,写中国题目论文的始作俑者很可能是胡适。他写的博士论文好像是《在中国的逻辑发展史》。在论文考试中,学校还请了一位懂中国历史的、不属于哲学系的学者参加。这位学者碰巧是懂天文的,他问胡适:
“中国历史记载是在什么时侯开始准确的?”
胡适答不出来。
那位考官先生说:
“《诗经》上的记载‘十月之交,率日辛卯,日有食之’,是正确的记载,从天文学上已经得到了证实。”
这个情节是我听来的,不是胡适告诉我的。虽然如此,我认为很可能是真的。
最老的朋友张奚若
我的最老的朋友是张奚若。我在1914年就碰见他,不过那时只是碰见而已,认识他是在1917年的下半年开始的,那时我转入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自此我们成了同学。
张奚若家没有什么大矛盾,可是有长期的小摩擦。他同杨景任的结合是新式的结合,杨景任在苏格兰大学毕业,他们是在苏格兰结婚的。结婚后,到了巴黎,我才看见他们。
张奚若头脑里想的可能是两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他发现杨景任不是“知识分子”——所谓“知识分子”是用知识去办大事,像他自己那样。杨景任不是他那样的知识分子,而是英、美人所说的Womanly woman(有女人味的女人),这实在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性。
张奚若这个人,王蒂澂女士(周培源夫人)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
张奚若的主要点是民主革命,至少开头是这样。他曾同我说过,“孙中山的演说,你听着听着就跟着他走下去了”。这大概是在上海的时候。那时候,胡适也在上海,懂得一些英文.可能帮助过张奚若学英文,胡适一直说张奚若是他的学生。而张奚若并不承认,他的英文也不是从胡适那里学的,同盟会中帮助他英文的人可能不少。他是作为革命的青年到美国去的,同去的人有王夏将军。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我在纽约见过,没有谈什么。后来到柏林,见过好几次。寅恪先生的学问我不懂,看来确实渊博得很。
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你把它抄下,按照线索去找其余的材料。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我有好几次利用了“东西、春秋”四个字在中文里的特别用法。这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寅恪先生教给我的。
寅恪先生不只是学问渊博而已,而且也是坚持正义、勇于斗争的人。清华那时有一个研究院,院里主要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人。前些时他还在台湾,现在是否也已作古,我不知道。当时校长曹云祥对梁启超有不正确的看法或想法,或不久要执行的办法。陈寅恪知道了,在一次教授会上,他表示了自己站在粱启超一边,还当面要求曹云祥辞职。
解放后,寅恪先生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郭老(郭沫若)曾去拜访过他。郭老回到北京后,我曾问他和寅恪先生谈了些什么学术问题。郭老说:“谈了李白,也谈了巴尔喀什湖。”这在当时一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不知道而已,也不好问。
(摘自《作家文摘》2011.9.23)B②
同毛主席吃饭
我同毛主席一共吃过四次饭。
第一次是在怀仁堂晚会上,时间是1957年。他大概已经知道我是湖南人,坐下来,就给我几只辣椒(好像特别为他预备的)。这一次最突出的事,是一年轻小伙子跑来抱住了毛主席。毛主席在他背上轻轻地拍个不停,这时主席饭也不能吃。后来有人(可能是青年的朋友)把那一青年请回去了。这件事充分表明人民的领袖和人民是没有任何隔阂的。
1957年还有两次午饭,都是在反右派斗争中开的小会。看来毛主席是在亲自参加一方面反章、罗,一方面团结知识分子的工作。
最后一次是在1959年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这一次可以说是湖南同乡的聚餐。在座的主要客人是章士钊和程潜两位老人。程先生话不多;章先生话很多,他还给了主席两三张纸条子,不知道是什么。在谈话中提到苏联,章先生说“西邻责言勿理也”,或“勿顾也”,或“非礼也”。我听了之后愣了一下,没有说什么。他们都是乡先辈,我不想多说话。散后,在归途车子里想到章先生那句话不是可以对“东里子产润色之”吗?当其时若想到了,说出来,主席一定会大笑起来。可惜我想得不够快,失去了当面作对联的机会。
大人物章士钊
有一次我在午门碰见章士钊先生,哪一年我可不记得了。
这一次简单的几句话,蛮有意思。我说你只比我大13岁,可是,我曾经把你看做大人物.背过你的文章。那篇文章开头几句是“为政有本,其本在容。何以为容?曰,不好同恶异……”他说:“这很简单。我比你大13岁,但是,在你1岁的时候,我比你大13倍。你15岁的时候,我已经28了,正是写文章的时候。要是我一直比你大13倍,那还得了,那我已经成为明朝的人了。”
这道理的确很简单。
最亲密的朋友梁思成、林徽因
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从1932年到1937年夏,我们住在北总布胡同,他们住前院,大院;我住后院,小院。前后院都单门独户。30年代,一些朋友每个星期六有集会,这些集会都是在我的小院里进行的。因为我是单身汉,我那时吃洋菜。除请了一个拉东洋车的外,还请了一个西式厨师。“星(期)六碰头会”吃的咖啡冰激凌,和喝的咖啡,都是我的厨师按我要求的浓度做出来的。除早饭在我自己家吃外,我的中饭、晚饭大都搬到前院和梁家一起吃。这样的生活维持到“七七事变”为止。抗战以后,一有机会,我就住在他们家。他们在四川时,我去他们家不止一次。有一次我的休息年是在他们李庄的家过的。抗战胜利后,他们住在新林院时,我仍然同住,后来他们搬到胜园院,我才分开。我现在的家庭仍然是梁、金同居。只不过是我虽仍无后,而从诫已失先,这一情况不同而巳。
在30年代,一天早晨,我正在书房研究,忽然听见天空中男低音声音叫“老金”,赶快跑出院子去看,梁思成夫妇都在他们正房的屋顶上。我早知道思成是“梁上君子”。可是,看见他们在不太结实的屋顶上,总觉得不妥当。我说你们给我赶快下来,他们大笑了一阵,不久也就下来了。
爱与喜欢是两种不同的感情或感觉。这二者经常是统一的。不统一的时候也不少,有人说可能还非常之多。爱说的是父母、夫妇、姐妹、兄弟之间比较自然的感情,他们彼此之间也许很喜欢。果然如此的话,那他们既是亲戚又是朋友。我和我的二哥与六哥就是这样。喜欢说的是朋友之间的喜悦,它是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生活差不多完全是朋友之间的生活。我差不多不到长沙去,到上海去有一两次,住在二哥家里,但主要是在徐家或张家,他们是徐志摩的亲戚。我至少是从1914年起就脱离了亲戚的生活,进入了朋友的生活,直到现在仍然如此。1932年到1939年我同梁家住在北总布胡同,我同粱从诫现在住在一起,也就是北总布胡同的继续。
周培源、王蒂澂要同时写
我的时代已经进入通家时代。所谓朋友,十之八九是男女都是朋友。对于好些朋友,我是分别旧忆的,对周培源、王蒂澂要同时写。王蒂澂女士是吉林人,对马天人的斗争中,锻炼出相当突出的机智与灵活。周先生是很好的物理学家,在清华他很快就当上了行政人员,我想好些人觉得可惜。王女士不只是觉得可惜而已。她知道周先生不笨,学问很好。但是,是不是太“傻”了一点呢?王本人是否真有此思想我不知道,我认为她有。根据这一看法,我就解释说,这不是傻,是急功好义。学校有要紧事,总是周公出来办理,他总是从保护学校出发来办的;这是出于公,不是私。王蒂澂知道有人有此看法,也就不太当心了。
我不大懂胡适
我认识的人不多,当中有些还是应该研究研究。胡适就是其中之一。我不大懂他。
这位先生我确实不懂。我认识他很早的时候,有一天他来找我,具体的事忘了。我们谈到nec-essary时,他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必须的或必然的事要做。”我说:“这才怪,有事实上的必然,有心理上的必然,有理论上的必然……”我确实认为他一定有毛病,他是搞哲学的呀!
还有一次,是在我写了那篇《论手术论》之后。谈到我的文章,他说他不懂抽象的东西。
这也是怪事,他是哲学史教授呀!
哲学中本来是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我回想起来,胡适是有人生观,可是,没有什么世界观的。看来对于宇宙、时空、无极、太极……这样一些问题,他根本不去想;看来,他头脑里也没有本体论和认识论或知识论方面的问题。他的哲学仅仅是人生哲学。对这个哲学的评价不是我的回忆问题。
1944年,赵元任、杨步伟、饶树人同我都在纽约胡适家里,讨论胡适到哈佛大学去讲学的事。赵主张胡租住一所有设备并可找临时厨师的房子,为期三个月。胡适说三个月不到。赵说,那就找一个人顶替房子。我说,这样一个人不好找。赵问为什么?我说,一个人总要替自己打算一番。赵说“替自己打算为什么不行”。我说:“他大概会认为太……”说到这里,我做难说姿态。赵追问“太”什么?我说:“太伊于胡底了呀!”我们四个人都大笑。赵笑得特别厉害,说好得很,完全是临时想出来的。胡适没有笑。
在国外留学,写中国题目论文的始作俑者很可能是胡适。他写的博士论文好像是《在中国的逻辑发展史》。在论文考试中,学校还请了一位懂中国历史的、不属于哲学系的学者参加。这位学者碰巧是懂天文的,他问胡适:
“中国历史记载是在什么时侯开始准确的?”
胡适答不出来。
那位考官先生说:
“《诗经》上的记载‘十月之交,率日辛卯,日有食之’,是正确的记载,从天文学上已经得到了证实。”
这个情节是我听来的,不是胡适告诉我的。虽然如此,我认为很可能是真的。
最老的朋友张奚若
我的最老的朋友是张奚若。我在1914年就碰见他,不过那时只是碰见而已,认识他是在1917年的下半年开始的,那时我转入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自此我们成了同学。
张奚若家没有什么大矛盾,可是有长期的小摩擦。他同杨景任的结合是新式的结合,杨景任在苏格兰大学毕业,他们是在苏格兰结婚的。结婚后,到了巴黎,我才看见他们。
张奚若头脑里想的可能是两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他发现杨景任不是“知识分子”——所谓“知识分子”是用知识去办大事,像他自己那样。杨景任不是他那样的知识分子,而是英、美人所说的Womanly woman(有女人味的女人),这实在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性。
张奚若这个人,王蒂澂女士(周培源夫人)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
张奚若的主要点是民主革命,至少开头是这样。他曾同我说过,“孙中山的演说,你听着听着就跟着他走下去了”。这大概是在上海的时候。那时候,胡适也在上海,懂得一些英文.可能帮助过张奚若学英文,胡适一直说张奚若是他的学生。而张奚若并不承认,他的英文也不是从胡适那里学的,同盟会中帮助他英文的人可能不少。他是作为革命的青年到美国去的,同去的人有王夏将军。
渊博正直的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我在纽约见过,没有谈什么。后来到柏林,见过好几次。寅恪先生的学问我不懂,看来确实渊博得很。
有一天我到他那里去,有一个学生来找他,问一个材料。他说,你到图书馆去借某一本书,翻到某一页,那一页的页底有一个注,注里把所有你需要的材料都列举出来了,你把它抄下,按照线索去找其余的材料。寅恪先生记忆力之强,确实少见。我有好几次利用了“东西、春秋”四个字在中文里的特别用法。这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寅恪先生教给我的。
寅恪先生不只是学问渊博而已,而且也是坚持正义、勇于斗争的人。清华那时有一个研究院,院里主要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人。前些时他还在台湾,现在是否也已作古,我不知道。当时校长曹云祥对梁启超有不正确的看法或想法,或不久要执行的办法。陈寅恪知道了,在一次教授会上,他表示了自己站在粱启超一边,还当面要求曹云祥辞职。
解放后,寅恪先生在广州中山大学教书。郭老(郭沫若)曾去拜访过他。郭老回到北京后,我曾问他和寅恪先生谈了些什么学术问题。郭老说:“谈了李白,也谈了巴尔喀什湖。”这在当时一定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不知道而已,也不好问。
(摘自《作家文摘》2011.9.23)B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