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来的庞然怪物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城市建筑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象过。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随着人口的增长,技术的进步,未来城市的建筑会变得更大、更高,也许还会有更奇怪的形状,它们伫立在城市内,看上去就像庞大的怪物。
  多人口,大建筑
  随着世界各个城市地区人口的持续增长,一些城市的规模已经变得非常庞大。1950年,日本东京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1000万,可以称得上是特大城市了。而今天的东京都市圈,人口已经接近4000万,这个数字竟然比整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数2400万还要大许多!值得注意的是,东京仅仅是一个都市圈,而澳大利亚却是一个国家。
  一个城市是如何做到拥有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的?城市人口的增长通常遵循两种模式:吞没附近城镇或者城市本身人口爆发。吞噬型城市就像海洋里体型庞大的虎鲸,一张口就可以吞没掉许多小型城镇。所以它的人口往往是分散的,一般会有多个人口密集区,这些人口密集区就是被吞没的小城镇的“遗迹”。典型的吞噬者有美国的洛杉矶和芝加哥等。
  另一种模式下的城市則无依无靠,寂静而清冷,附近没有“陪伴”它的城镇。它开始忍受不了孤单的折磨,人口从内部开始爆发。不断膨胀的人口迫使它不断向外扩张,周围的空旷地带不断被纳入怀中,它毫无节制地蔓延,增长如此迅速。像这样的城市只有一个城市中心,并且这个中心通常担负了极其重要的职能,可能是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工厂综合体,或者是银行金融中心。这种增长方式是普遍存在的,如南半球的尼日利亚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这种增长方式的城市在非洲、亚洲也很常见。
  即便吞噬者和爆炸者在人口增长方式、城市中心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它们都会遇到一个相同的问题——如此多的人口应如何安放?
  答案是越来越大的建筑。为了维持城市发展,建筑会变得越来越大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大的楼房可以给市民带来良好的居住空间,大型医院至少不会让看病看起来像挤地铁那样拥挤而凌乱……
  但建筑光是变大就够了吗?当然不够,因为城市区域的扩张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扩张有停止的一天。所以人们将视线往上移,试图把人口送上天空。
  未来电梯助长超级高楼
  我相信你不会愿意爬200层的楼梯,以前的人们也是如此,所以从前很少有搭盖到五层楼以上的建筑。但随着人口的增多,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城市建筑开始盖得越来越高。不仅如此,未来的城市建筑也会比现在高得多,它们可能是未来主义的超级高楼,也许真的能够直冲云霄。
  超级高楼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将人们转移到如此高的高度,并让他们安全回落。1852年,聪明的美国发明家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了“安全的升降机”,也就是最早的电梯。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已经搭载乘客160多年了。
  目前的电梯主要依靠连接着电梯舱的钢缆在滑轮上被收起或放下达到升降的效果,钢缆被收起时电梯上升,放下时电梯下降。但是钢缆是由多根钢丝拧结而成的,它们在电梯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摩擦,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摩擦还会让电梯的运行速度变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家电梯公司发明了一种叫做碳纤维的特殊材料制成的电缆,它比钢缆更结实,又不会像钢缆那样发生很大程度上的摩擦,增加了电梯的使用寿命。
  电梯搭载着我们,让我们可以在高空中上下升降,但你见过像地铁一样可以横向运行的电梯吗?来自德国某电梯公司的开发人员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以纵向和横向运行的电梯。这家伙与以往的电梯不同。首先,它使用了磁悬浮技术,没有钢缆,也没有碳纤维电缆,但有着磁极制成的运行轨道,磁极直接让电梯舱“漂浮”在轨道上,由于没有了摩擦,速度比电缆更快;而纵向轨道和横向轨道的交界处可以发生旋转,当电梯舱到达交界处时,轨道会发生灵活的转向连接,原本在纵向轨道上的电梯舱就可以在横向轨道运行,电梯就可以“拐弯”了。
  更令人兴奋的是,鉴于它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特性,建筑的形状将不再受到传统的只能升降的电梯的限制。未来的摩天大楼将不再以高为主,而是可以横向发展,它在不同平面上的横向发展使得它可以呈现出不一样的新形状。
  伸缩自如的折纸建筑
  纸,看上去是一种非常普通的东西,但一张完全没有被剪接过的纸张却能折叠出一幅幅极其复杂又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最简单的莫过于纸飞机、纸船和千纸鹤了,这就是折纸艺术。百变的折纸艺术让科学家们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把折纸艺术运用在建筑设计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吗?”他们说。
  在长期研究之后,科学家们终于设计出了一种高度连接的折纸结构,其中每一个单独的部分都可以折叠压缩起来,还能灵活地展开。对于城市建筑来说,单个折纸就像砖块,而高度连接的折纸结构就像许多相连的“砖块”被压缩进一个小小的体积内,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将这些“砖块”一次性运输到建筑工地,运输效率得以提高。由于一个折纸结构就包含许多“砖块”,要建成一个高大的建筑只需要几个这样的折纸结构就可以了,建筑效率也会加快。
  高度连接、伸缩自如的折纸结构也许还能改变我们对传统城市建设的看法。传统的建筑一旦建成,它就保持一个固定而静止的形状,除非遭遇地震和其它天灾人祸(我们当然不希望发生这类事件)。而如果用这样的折纸结构来创造建筑,建筑将永远处于运动状态。因为它是可伸缩的,可以非常大,也可以非常小,这样我们可以随意改变建筑的大小了。
  未来的建筑会不会像一张巨大的弹出式贺卡一样,既可以调整大小,又可以很便携地将它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呢?
  时间会验证未来是否能实现这样的梦想,但现在你可以像建筑大师一样,试着在桌子上用折纸设计一个奇特形状的建筑。
其他文献
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与人交谈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一种礼貌的体现,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警察在审讯嫌疑犯时也经常将眼神闪躲、不直视对方眼睛的行为认定是心虚的表现,并因此怀疑他们正在说谎……那么,凡是与人交谈时不注视对方眼睛的人,就真的是不礼貌、不尊重人或心虚吗?  研究表明,与人交谈时将目光移开的人,并不是真的很没礼貌,而是他们如果同时兼顾思考问题和维持眼神交流的任务,会导致大脑认知系统超负荷
期刊
“沙漠之手”是坐落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的雕塑,看上去仿佛是一个被沙尘暴掩埋的巨人之手。它建于1992年,高达11米。可悲的是,这座令人难以忘怀的雕塑是涂鸦的目标,必须经常清洗。  不同的人对这座雕塑的含义都有不同的解读。有些人说它体现了孤独,有些人说这是对离开的旅行者的一种告别方式,还有一些人说它代表了这个国家历史上军事獨裁之下的受害者。
期刊
自从人类从洞穴中出来以后,我们的建筑物一直在变得更高更轻。目前世界第一高楼是阿联酋的哈利法塔(又称迪拜大厦),高度达到828米,楼层有162层。但这第一高楼的宝座可能没多久便会被取代,因为有许多冲着“第一高楼”去的建筑正被规划着。就在各国都争着盖超高的摩天大楼,不断创造新纪录时,美国纽约的云端建筑工作室却另辟蹊径,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日行迹塔(Analemma Tower)。  脱离地球表面的日行
期刊
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更不可或缺的是,发朋友圈(社交媒体)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从一个人朋友圈的足迹,心理学家就能看出这个人基本的心理状态。你想试试吗?  照片的诉说  美国心理学家对流行于全球的几大社交媒体进行了统计,对上面发布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包括表情符号、标签、引文、照片等,然后就像医生号脉一样,从中确实能看出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  比如照片的色系,在全球最大的照片分享
期刊
人们希望不远的未来,机器人在各种特殊情况中能够不依赖人类“自发”地行动起来,和人们一起完成艰难的任务,但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并非易事,第一要解决的就是让机器人走起来。  来自韩国的人形机器人DRC-HUBO结合了优秀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能,其轮子做的膝盖保证腿能灵活地卷曲起来,并依靠在比赛中完成了诸多高难度任务甩开了大批竞争对手,夺得了机器人大赛的巨额奖金。  这款将近180厘米高的机器人ESCHER身上
期刊
士兵负重的累赘  随着古代冶炼技术成熟,尤其是铁器冶炼成熟后,铁剑、铁矛、铁盾等武器开始装备军队,士兵们就面临一个严峻挑战——负重。比如古希腊军队,他们要携带的装备太多了,胸甲、头盔、盾牌、长矛等,重达32千克!有些士兵不堪重负,常常弃之于战场。古希腊有句著名谚语:“下战场要么你带着盾牌,要么被抬在上面。”其实它本意不是激励士气去视死如归地战斗,而是为了奉劝士兵不要抛弃装备。  同时期,亚述帝国士
期刊
风,虽无形无色,却蕴含巨大能量。尤其在高空,常年高速气流蕴含的能量几乎足够全人类使用。美国气候学家大致估计,高空风力发电功率约是1800太瓦(1太瓦=10亿千瓦),也就是说,它一小时发电量就高达18000亿度。如果高空风力全部转化为电力,就能满足人类目前的所有电力需求。  便携高效的浮空涡轮机  无疑,高空风力发电是一个大宝藏。如何可靠又经济地挖掘这份宝藏,众多科技公司使出浑身解数为之努力。美国清
期刊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273.15℃),就能辐射红外线,且温度不同所辐射的红外线也有所差异。热敏相机(又称红外相机)正是利用这一特性来检测身体的健康状况。  当一个健康的人把手从冰冷的水里拿出来时,他的血液会加速流动“焐熱”凉手。在热敏相机底下所显示的图像是红色和黄色的。而患有雷诺氏病的人,由于他的血管神经功能絮乱,血液不能正常循环,手指温度难以恢复正常温度。因此,在热敏相机底下显
期刊
说起世界最南端的陆地,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想到南极,然而,南极没有城市,缺少人文历史,严格说起来算不上是人类的居住地。那么,世界最南端的人类居住地在哪里?答案就是火地岛,因为这里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冠上“世界最南”的名称,比如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最南端的灯塔——乌斯怀亚灯塔;最南端的人类陆路交通站——乌斯怀亚3号公路的终点;最南端的邮局——“世界尽头邮局”;等等。  通往南极的跳
期刊
四轮驱动和全地形车  传统的双轮驱动汽车由于缺乏较大的抓地力,汽车容易滑倒,被障碍物卡住,仅适用于普通道路和高速公路。为了摆脱道路限制,自由漫游在任何地形上,四个轮子同时从发动机获得动力的汽车——四轮驱动汽车在19世纪应运而生。  四轮驱动汽车通常有一个稳固的轻型框架,同时配备坚固的深胎面轮胎,再加上高级变速器和长悬架,使得它们适用于许多复杂地形。  在四轮驱动汽车中,全地形车脱颖而出,成为地形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