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声音的原点做广播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xiand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音是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回到声音的原点、回归声音的优势,才能做出好节目,也才是广播的生存之道。获得2014年亚广联奖公益广告类大奖的《人生搀扶》,深入挖掘声音中的真善美,充分发挥声音的想象力,使短短60秒的作品听起来就像一个微型广播剧。本文从创意、演播、录音、制作的全过程对此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广播声音真实想象力原点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我参与主创的公益广告《人生搀扶/support in life》获得T2014年亚广联奖公益广告大奖。当初并不是为了报送国际奖而作,这个大奖是一个颇为意外的收获。回过头来总结,猛然觉醒:广播还是要回到声音的原点去呈现!
  可能有人要说,声音是广播唯一的传播符号,广播当然靠声音。是的,声音的确是广播唯一的呈现方式,可如果给声音加上各色的外衣,让它承载过多的功能,表达复杂的态度,我们还能欣赏到声音原本的美和纯净吗?尤其在传播媒介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在发声,大家都在指手画脚地评论,广播的优势究竟在哪里呢?当然还是内容,完全由声音呈现的内容,要回到声音的原点做广播,即回归声音的优势做广播。本文拟从创意、演播、录音、制作的全过程,阐述《人生搀扶》的创作思路和实践感悟。
  一、深入挖掘声音中的真善美
  不可否认,创意是公益广告的灵魂,而“执行也会变成内容,就如说什么一样重要”。当我们选定做一个“孝老爱亲”主题的公益广告时,如何表现显得至关重要,因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主题没有太多新意,很多媒体包括电台都做过。
  “公益广告是一种以人文情感为基础的艺术表达形式,不论在其创作个体的艺术构思上,还是在其宣传方法的情感沟通上,它都把人的审美情趣作为内在规律的主线,追求个体与受众思想沟通、情感互动的最佳效果。”①有人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广播公益广告来说,我们需要找寻的是能够激发人的审美情趣的声音。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人的关爱以及独生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问题尤为突出,社会呼唤对老年人的爱,这也是我们媒体应当担负起的责任。那么,如何把对老人的关爱用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呢?
  (一)选择有感染力的声音
  广播是听觉的艺术,从声音的选择上,要求我们选择对听觉有刺激的声音,泛泛的、听完形象模糊的都不能考虑。
  对成人尤其是对初为人母人父的年轻人群来说,孩子的声音是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关于《人生搀扶》场景的设计,我们觉得,如果把视角延展到生命的两端:一边是婴幼儿,一边是垂暮的老人,这样的冲击力会更大。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最终选择的两个场景的分别是:妈妈教宝宝学习走路,女儿鼓励并搀扶中风的妈妈走路。场景选择好了,需要一个连接,我们把它设定为同一对母女,只是前后相差50年,第一个场景中教宝宝走路的妈妈到了第二个场景中已进入晚年,中风后,终日坐在轮椅上,而第一个场景中那个咿咿呀呀学走路的宝宝经过时空转换,在第二个场景中已经到了中年。同一对母女,同样的搀扶,相同的场景,但不同的是搀扶对象互换了,让人听后有所触动。
  (二)真实质朴地表达
  在当下社会,真实的东西尤为可贵,当人们为网络上拼接的图片、剪辑的视频感动落泪而最终发现它是虚假的时候,会更加渴求真实。广播作品只有真实,才有生命力。 有的节目喜欢做变声处理,这样虽然省事,但不真实。尽管现代技术处理可以达到以假如乱真的效果,但假的终究是假的,不真实,所以不可取。因此,在录制《人生搀扶》时,我们首先从声音形象上选择接近这几个年龄段的“演员”。
  第二个场景是已经中年的女儿搀扶中风的妈妈从轮椅上站起来走路,我找到了身边的一位中年女同事,她的年龄相当、音色也不错,而且她母亲在录制节目前一段时间摔了一跤,正在做康复性训练,非常符合角色的要求。可她本人觉得自己没有学过播音、演播,可能胜任不了。作为导演来说,我需要的是自然的声音,不需要从专业角度刻意进行人为修饰。我拿着话筒跟着她录,让她把扶着母亲从轮椅上站起来的感觉表达出来。一共录了三遍,她渐渐进入状态,一遍比一遍自然。
  我们之所以选择非专业“演员”,是因为学过表演的人,往往过分关注语言之外的东西,进而忽略了需要呈现的内容本身,是在“演”而不是“真实再现”。真实的声音,永远是广播需要追寻的。 二、充分发挥声音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通感效应”是指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者挪移的心理现象,如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与触觉。广播没有画面,听众看不见,却可以自由想象,借由通感,从声音“看”到形象,这也是广播的魅力所在,因此,寻找可以激发人想象力的声音元素,非常重要。
  (一)重视环境音的录制
  广播节目应重视环境音的录制。环境音可以明显地标识地域、场景等信息,给人想象的空间。如果让人物在某一特定环境中讲述,对节目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就《人生搀扶》来说,前后两个场景我们都采用了鸟鸣、流水等的环境音。声音一出来,就让听众感觉身处一个小公园,也许就是自己家门口的街心公园。50年过去了,同样的环境音却产生了更强烈的效果:公园还是那个公园,但搀扶对象已经互换了。
  (二)借鉴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是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特定含义。广播的镜头就是声音的选取,你选择什么样的声音,就是在讲述什么样的镜头。它没有电影那么复杂,但是可以借鉴蒙太奇操纵时空的能力。
  先说时间。中央电台资深广播剧导演蔡淑文曾给我举过广播剧《沙宝》的例子,表现一个男孩从幼年到少年,类似“十年过去了”这样一句旁白,是怎么用声音来表现的呢?她用的是孩子数林子里的树声音的变化,“一棵、两棵、三棵”用的是幼年主人公的声音,然后幼年的声音和少年的声音叠起来,“一棵、两棵、三棵、三十棵、三百棵、三千棵……”孩子已经长成少年了。多么巧妙的方法!这种借鉴,充分发挥了广播的想象力。   再说空间。《人生搀扶》中的两个场景结尾原来设计的是一句男声旁白——“您扶我走出了我人生的第一步,就让我扶您走完您的人生路”。借鉴蒙太奇手法,完全可以把它变成一句内心独白,使节目自如地交替使用叙述的角度,从客观描述到人物内心的表现,让中年女声以内心旁白的形式演播,以她自己的口吻说这句话:“妈,您扶我走出了我人生的第一步,就让我,扶您走完您的人生路吧”。这样的表达比男声旁白更能激发听众的想象力,也排除了作品中非相关声音的干扰,使作品更加完整。
  (三)“舍繁求简”,用音响代替解说
  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包括语言、音乐和音响,三者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语言不用说了,音乐大多用来渲染情绪,我想着重说说音响,音响恰到好处的运用会为节目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这一点在广播剧和特写的创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公益广告的创作可以借鉴。
  《人生搀扶》第一版稿件是这样的:
  【公园场景,鸟鸣
  青年女:宝宝咱往前走啊,来,迈腿,哎,一、二,好,往前走……
  【宝宝咿呀声、笑声穿插
  青年女:哎哟宝宝真棒!
  男声旁白:50年后,还是这对母女……
  【公园场景,鸟呜
  【轮椅音效
  中年女:妈,别总在轮椅上待着了啊,我扶您起来走走吧。别着急,别着急,您先把胳膊搭我肩上,哎,然后再迈腿,好……
  【老人应答声穿插
  男声旁白:您扶我走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请让我扶您走完您的人生路!
  第一版中有两句旁白,为了与场景人物语言区别开来,特地用了男声。在修改时我们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作品中的男声旁白可否用什么标志性的音响代替呢?是否可以尽量减少解说词,让整个作品更自然、流畅,不被人为割裂开来?
  最后一句前面已经说到,改用中年女内心独白的形式来表达。中间有一句“50年后,还是这对母女”,如果不说这句话,能否表明时间过去了50年呢?很多时候如果多问T“如果不这样,是不是更好?还能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效果就可能会不一样。我们认真思考:听众会在意和感慨这具体的“50年”吗?只要知道时间流逝了,孩子长大,母亲变老了,这样效果就达到了,至于是50年还是40年,并没有那么重要。于是,我们用钟声代替了中间的一句解说,自然过渡,前后两个场景完全相同,都是在街心公园里,都有鸟鸣、流水声,辨识度很高,而钟声代表着时间的流淌,意味深长。
  我们用广播剧的思路完成了这个一分钟的公益广告,向听众呈现了这样的画面:一个妈妈在公园里教宝宝走路,宝宝深一脚浅一脚,一脚踏空了,高兴得手舞足蹈。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渐渐长大,越过了孩童、少年、青年,步入了中年,而当年的那个年轻的母亲如今终日坐在轮椅上,岁月在她的脸上无情地刻画出痕迹。她的女儿(当年的宝宝)推她到公园里晒太阳,想扶她起来走走,她颤颤巍巍地倚着女儿,感觉这是唯一的依靠,就像50年前她是女儿的依靠一样。人生是一个轮回,我们都有走到那一天的时候,或早或晚。对老人多一些关爱,就是对我们自己多一些关爱,“您扶我走出了我人生的第一步,就让我扶您走完您的人生路吧……”
  (四)让音响说话,不画蛇添足
  做专题节目时,我们有时候总想说得再明白些,生怕听众听不懂,总想加上一些可以表达我们意图和主观感受的话语作为“点睛之笔”。其实,这是对自己驾驭题材能力不自信的表现,无形中构成了对听众想象力和审美体验的一种剥夺。如果我们能够捕捉到适合的声音、恰当地运用声音并加以剪辑架构,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图用声音呈现出来。
  很多类似的公益广告,往往会在结尾加上“生命的两端需要同样的关爱…‘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话语,说教意味浓厚,显得画蛇添足。《人生搀扶》舍弃了这些字句,完全从声音的角度出发,展现了两个画面,呈现出人生的轮回,让人听完有所感触。这就够了,我们并没有要宣介什么,可又似乎什么都说了。正如莫言所说“作家的思想没有直接表现而读者能感受到,这是一种最好的境界。” 三、广播人要建立自己的音响库 此外,日常对声音素材的积累也很重要。《人生搀扶》第一个场景中的宝宝我们找了好几个,最后都弃用了,主要原因是不真实不自然。还好,作为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我平时录了很多自己孩子从小到大的声音,哭的、笑的、学说话的、唧唧歪歪的,还有背唐诗的,捕捉了很多不同场景下的各种声响。最终,我从中选取了典型音响,完成了作品。
  以上只是一则公益广告的创作感悟,希望对其他广播节目的制作会有所启发和借鉴。我们应当回到声音的原点,用广播的思维、广播的视角做广播,把原原本本的声音呈现给听众。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构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模型,并以纽约市为例分析了在应对飓风桑迪过程中该市5个应急部门的官方推特账号,研究了美国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效果,验证了机构、时间、内容和互动等传播影响因素,对我国应急传播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 政务微博 危机传播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微博是微型博客(blog)的简称,将传统博客字数限定在1
期刊
【摘要】2015年两会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唱响“四个全面”主旋律,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和深化改革总基调,紧扣会议议程和主题,圆满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会议期间,中央电台媒体融合工作加速推进,两会报道传播手段更加丰富,网络专题、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交相辉映,多平台联动,全媒体呈现多姿多彩,通过大数据征集的热点话题更加精准,两会报道中的独家策划、高端访谈、新媒体互动等特色更加突出。  【关键词
期刊
郭庆光教授2014年7月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回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任新闻学院执行院长。甫一上任,自然事务繁忙,不过,郭庆光院长近日终于答应了记者的约访。专访中,他并不回避新闻界存在的一些尖锐问题。  大时代,媒体需要大担当  记者:近年来,新闻界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频频曝光,引发了社会与公众的颇多议论。  郭庆光:这几年,新闻界出现了数起严重的虚假新闻和欺诈事件,应当说这是新闻界的不幸,也是某些
期刊
【摘要】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给城市交通广播的品牌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广播的现状,阐述了建立城市交通广播品牌形象的意义。本文从与当地政府以及广大受众息息相关的应急广播功能切入,从运用新媒体实现应急信息发布和应急节目同播层面提出了系统架构方案。并就烟台交通广播的具体实践给出了城市交通广播品牌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城市交通广播应急广播新媒体品牌建设  【中图分类号】G22
期刊
【摘 要】作为我国西部唯一一家戏曲专业电台,陕西戏曲广播开播九年来,始终坚持“根向下伸,花向上开”,挖掘戏曲经典,忠实记录当代戏曲,推动陕西戏曲艺术不断发展。在传媒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之际,陕西戏曲广播与时俱进,正在形成以戏曲新媒体为核心,融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为一体的全媒体戏曲专业传媒。  【关键词】看得见的广播 记录 挖掘 创新 传统文化 全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而4G时代的到来也将使车联网迈入到深度发展阶段,移动化成为广播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以目前各大网络电台推出的移动音频客户端的发展情况来看,广播的移动化也面临诸多问题,如版权隐忧、同质化竞争、商业模式之困等。而要摆脱这种困境,广播的移动化有三条可行的出路,即平台媒介化、内容品牌化、运营个性化。  【关键词】广播移动化移动音频客户端困境出路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20年中,网络平台尤其是门户网站最初依靠转载传统媒体的内容,一边帮助传统媒体提升影响力,一边自身获得用户和流量;然而,随着社会化媒体及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活跃于网络平台的自媒体已渐渐成为主导社会舆论的又一战场。在传统媒体影响力持续走低的今天,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路径,而网络平台和传统媒体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双向互动模式,在信息的挖掘、编辑和传播中,它们优势互补、相互过滤
期刊
【摘—要】“造节”“造会”是最近两年比较吸引人眼球的广电媒体活动方式,会议和论坛的组织和举办活跃了市场,同样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以中国成都汽车音乐节为例,展会带来了品牌的认知和经济效益。新经济条件下,要办好展会、做好活动,就要做娱乐式展会。  【关键词】汽车音乐节 展会经济 品牌盛宴 人气 娱乐式展会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成都汽车音乐节是成都本土以汽车生活为主题、以音乐
期刊
【摘要】我国对农广播一直把强化频率的“农”本色、广播的“声”特长作为打造生命力的基石,“土”成为其标志性特征。在新媒体时代,对农广播的这种“土,’特质不仅需要坚守,而且还需要同时打造与时俱进的“洋”特质。中央电台的中国乡村之声在“土’一‘洋”结合方面,为对农广播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思考。  【关键词】对农广播中国乡村之声 “土’一‘洋”结合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提起对农广播,
期刊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广播节目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打造历史文化题材节目方面还有很大不足。如何创新节目样式和播讲风格,向听众讲述更有吸引力的历史文化?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的《燕赵传奇》节目突破了以往的播讲模式,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开创了节目的新形态。本文从主持人以及主讲嘉宾的“说话、搭话、对话”角度具体分析《燕赵传奇》节目的播讲风格与节目特色。  【关键词】《燕赵传奇》 多样化语言 融入性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