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萧芸被招工到株洲市湘江机器厂南华幼儿园当老师。那时,回城的大部分知青虽然有工作,但在工资级别、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得从头开始。难道知青农村劳动的经历就一笔勾销?
湘潭县的部分知青聚在萧芸家议论纷纷,知青们对她说:“你有见识,文笔也好,你代表我们写一封信,要求把我们下乡的农龄改为工龄。我们都在信上签名,如果闯了祸,你坐了牢,你的孩子由我们大伙照看。”
1982年国庆节傍晚,萧芸写好这封后来被称为“知青福音书”的信。萧芸在信中说:
我们都是1964年至1968年下乡、1978年至1979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在农村,我们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十多年。
在党的政策召唤下,我们流着热泪回到“娘家”。在国家机构几乎瘫痪、生产停顿的动乱时期,我们几千万知青在农村,在边疆,自食其力,身居茅棚,荷锄掮担。这对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的平衡、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当说是有积极作用的。令人費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的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算工龄,而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这点我们无法理解……我们希望,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
写好信后,萧芸做了三件事:一是回老家帮父母打了2000斤煤饼;二是给六岁的女儿织了几件毛衣;三是跟丈夫交代,如果出事了,让他马上提出离婚,以免受到株连。
随后,萧芸将信寄给了湖南人民出版社美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潘运告,他是萧芸当时认识的最大的官。
潘运告认为信中所提问题非常重要,遂转交湖南人民出版社有关领导。当时湖南省有一批急件要送到北京请胡耀邦总书记批示,于是这封信呈到胡耀邦的案头。
1983年元旦刚过,厂信访办主任告诉萧芸:“省委办公厅来电话了,说胡耀邦总书记对知青待遇作了批示,有关部门正着手解决知青的工龄问题。”
自此,知青们在晋级、评职称、分房等方面,都享受到农龄变工龄带来的便利。
湘潭县的部分知青聚在萧芸家议论纷纷,知青们对她说:“你有见识,文笔也好,你代表我们写一封信,要求把我们下乡的农龄改为工龄。我们都在信上签名,如果闯了祸,你坐了牢,你的孩子由我们大伙照看。”
1982年国庆节傍晚,萧芸写好这封后来被称为“知青福音书”的信。萧芸在信中说:
我们都是1964年至1968年下乡、1978年至1979年回城的知识青年。在农村,我们泥水里滚,汗水里泡,一干就是十多年。
在党的政策召唤下,我们流着热泪回到“娘家”。在国家机构几乎瘫痪、生产停顿的动乱时期,我们几千万知青在农村,在边疆,自食其力,身居茅棚,荷锄掮担。这对当时国家经济状况的平衡、社会秩序的稳定应当说是有积极作用的。令人費解的是,在城里,复员军人的军龄算工龄,家属、闲散劳力转正前的合同期、临时期算工龄,而下乡知识青年的“农龄”却被一笔勾销,这点我们无法理解……我们希望,能在国家财政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我们的经济地位。
写好信后,萧芸做了三件事:一是回老家帮父母打了2000斤煤饼;二是给六岁的女儿织了几件毛衣;三是跟丈夫交代,如果出事了,让他马上提出离婚,以免受到株连。
随后,萧芸将信寄给了湖南人民出版社美育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潘运告,他是萧芸当时认识的最大的官。
潘运告认为信中所提问题非常重要,遂转交湖南人民出版社有关领导。当时湖南省有一批急件要送到北京请胡耀邦总书记批示,于是这封信呈到胡耀邦的案头。
1983年元旦刚过,厂信访办主任告诉萧芸:“省委办公厅来电话了,说胡耀邦总书记对知青待遇作了批示,有关部门正着手解决知青的工龄问题。”
自此,知青们在晋级、评职称、分房等方面,都享受到农龄变工龄带来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