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传统历史讲授教学在新课改形势下的地位
1、从新课程标准看,并未完全否定传统的讲授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步推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其中“逐步”可以理解为协调好课改与现实条件的关系,没有条件的地区仍可以适当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也并不是否定和排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新的教学方式应理解为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与发展,而不是彻底的否定。
2、从现实教学条件来看,传统的讲授法仍有必要。
高中学习科目多,任务繁重,高一、高二历史每周最多不会超过三节课,而且在很多学校仍被当成“副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历史学习,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收集和使用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是普通高中,学生学生常常困惑于五大本历史教材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许多知识刚刚记住不久又忘了;有些知识即使记住但在考试中又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中对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程的描述难免高度浓缩,更注重对历史原因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对历史内容基本线索和阶段性特征的把握。学生在使用教材时不可避免的常常感到枯燥、乏味,触目皆是一大堆需要记忆的知识。熟记并理解这些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高考并非纯粹考死记硬背,主要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阐释、运用等方面。以这些知识作为基础,考查的是学生必备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如果将这些知识建立在一味死记硬背上,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考命题要求的。另外学校电脑有限,校内外的图书资源也缺乏,加上能力欠缺,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的确困难。
3、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看,传统的讲授法作用不小
一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知识的传授,新的教学法主张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一般性知識占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效果更好,学习效率更高,考试成绩也更理想。对于复杂的概念、性质、评价、历史客观规律等,则通过新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但也需要老师作必要的讲授与分析。
传统历史教学在新课程形势下还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包办、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而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它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所以,面对课程转型,教师如何应对?历史课堂如何从传统教学的樊篱中走出?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本人对课改的一些粗浅看法和认识。
二、新课改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成为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1、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以教师为本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是“一讲到底”、“目中无人”,讲授和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课堂上学生“疲于奔命”,很少有自我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身心疲惫不堪,逐渐成为学习的“奴隶”,“哀莫大于心死”,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遏制”,“害人不浅”。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出现了变化,新课程下教师再也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和统治者,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要“眼中有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有自知之明,关键是把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准,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即教师的“教”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思、导学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教学反思的实践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过渡。
2、恰当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教学方式决定了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是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前提,学习方式的改进又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体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完全否定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教师生动的叙事,严密的逻辑分析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方式转变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定“教”,强调学习方式和学生活动的设计。
总之,在新课改中,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并不矛盾。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不顾现实条件,搞教育改革的“大跃进”,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就中学新课程改革而言,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各有特色,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融合于常规性的课堂教学当中,才是当前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历史教学:2003,10.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施良方、崔允淳: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从新课程标准看,并未完全否定传统的讲授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步推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其中“逐步”可以理解为协调好课改与现实条件的关系,没有条件的地区仍可以适当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也并不是否定和排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新的教学方式应理解为对传统讲授法的“扬弃”与发展,而不是彻底的否定。
2、从现实教学条件来看,传统的讲授法仍有必要。
高中学习科目多,任务繁重,高一、高二历史每周最多不会超过三节课,而且在很多学校仍被当成“副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可能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历史学习,要求学生用大量的时间收集和使用历史材料,解决历史问题是不现实的。我们是普通高中,学生学生常常困惑于五大本历史教材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许多知识刚刚记住不久又忘了;有些知识即使记住但在考试中又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中对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程的描述难免高度浓缩,更注重对历史原因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对历史内容基本线索和阶段性特征的把握。学生在使用教材时不可避免的常常感到枯燥、乏味,触目皆是一大堆需要记忆的知识。熟记并理解这些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高考并非纯粹考死记硬背,主要是考查对知识的理解、阐释、运用等方面。以这些知识作为基础,考查的是学生必备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学生如果将这些知识建立在一味死记硬背上,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考命题要求的。另外学校电脑有限,校内外的图书资源也缺乏,加上能力欠缺,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的确困难。
3、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看,传统的讲授法作用不小
一般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偏向知识的传授,新的教学法主张能力的培养。实际上,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的统一体,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现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一般性知識占绝大多数,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效果更好,学习效率更高,考试成绩也更理想。对于复杂的概念、性质、评价、历史客观规律等,则通过新的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但也需要老师作必要的讲授与分析。
传统历史教学在新课程形势下还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习惯于包办、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而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它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所以,面对课程转型,教师如何应对?历史课堂如何从传统教学的樊篱中走出?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本人对课改的一些粗浅看法和认识。
二、新课改形势下的应对措施
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成为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1、努力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以教师为本位,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案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是“一讲到底”、“目中无人”,讲授和讲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不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课堂上学生“疲于奔命”,很少有自我独立思考的空间,长此以往身心疲惫不堪,逐渐成为学习的“奴隶”,“哀莫大于心死”,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遏制”,“害人不浅”。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出现了变化,新课程下教师再也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和统治者,教师的“教”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要“眼中有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有自知之明,关键是把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定准,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即教师的“教”以学生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为依据,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思、导学上,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成为教学反思的实践者。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过渡。
2、恰当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教学方式决定了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所转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是学生改进学习方式的前提,学习方式的改进又会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处理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关系。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教”体现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学改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完全否定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教师生动的叙事,严密的逻辑分析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达成教学目标。在学习方式转变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以“学”定“教”,强调学习方式和学生活动的设计。
总之,在新课改中,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讲授法并不矛盾。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不顾现实条件,搞教育改革的“大跃进”,抛弃传统教学方式。就中学新课程改革而言,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各有特色,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融合于常规性的课堂教学当中,才是当前我们中学历史教学的方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汉国: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历史教学:2003,10.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施良方、崔允淳: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