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乐于参与各种演出活动,并能在歌唱实践中,学会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自信地歌唱。乐于参与指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它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本文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多听—加强听辨能力,促有效教学;多想——启发音乐想象,促有效教学;多看——体验歌唱状态,促进有效教学;多唱——提升艺术表现,促有效教学。”四个歌唱教学策略,并结合相关课例进行分析论述,以期提高小学音乐课歌唱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歌唱是小学音乐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唱歌曲,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嗓子,学会自然、轻松 、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歌唱,用歌声表达歌曲蕴涵的主题与思想,这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音乐教学中,要实现歌唱技能与音乐表现的有效统一,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真正提高,主动积极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基于这一因素,我通过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推陈出新总结出以下四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歌唱教学效果。
一、多听——加强听辨能力,促有效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想唱好歌,听是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一双会听的耳朵特别重要,因为它是歌唱的先决条件。如何把学生的“耳朵”叫醒呢?
(一)带着问题接触新歌曲
在音乐学习,听必须和音乐元素相联系,音乐节拍就是重要的内容,学生要在听完歌曲后能回答出歌曲的拍子。如三拍子、二拍子、四拍子等,并尝试让孩子拍出其强弱规律来提高学生的有意聆听能力及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二)带着问题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可以在弹奏歌曲旋律时,突然中断,然后让学生回答出弹奏中止的具体位置。如第几行、第几小节、什么音符、唱几拍,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聆听这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带着问题了解歌曲
学生在聆听歌曲时,要对相同的部分,如乐段、乐句、某种节奏、叫声等以手势的方式作出反应,并数一数一共出现几次等等。通过各种灵活的的问题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二、多想——启发音乐想象,促有效教学
听辨能力是基础,当学生具备一定基础之后,要通过调节全身各部,协调发声。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教师结合学生的音乐能力,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语言生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它以抒情的方式展现了孩子们快乐的生活画面,能引起歌唱者的共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指导,提升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感受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那份轻松快乐的生活。接着,教师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聆听音乐展开想象:这时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优美抒情的音乐仿佛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湖面上,小船荡漾水波连绵,散发着诱人的大自然的清香与阳光气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歌词进行分析,以理解如何运用自己的感情去处理不同的歌曲段落。
三、多看——体验歌唱状态,促有效教学
有表现的歌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演唱水平如何,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与演唱技巧,从而获得更好的歌唱音色来出色表现音乐情感。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学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发声方法是正确的,音色也不错,但唱出来的歌曲感染力不强,歌曲没有表现力;上台容易出现怯场现象,不少学生平时训练很到位,但一上台就紧张,和平时训练的水准相差很大。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只重修“声”(音量),不重修“养”(情感)。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善于在学习中模仿,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少儿歌手、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引至课堂,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自信大方的表演方式是怎样的状态,并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调节,以实现音乐的良好表现。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观看同龄人的表演时心情会异常激动,思想上容易引起共同的想法,不少学生还会流露出羡慕之情。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引入精彩的少儿演唱作品,使学生有欣赏的空间和平台,进而让学生在在欣赏——评价——练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歌唱。
四、多唱——提升艺术表现,促有效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音乐课应该是学生表现自己的大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的音乐表现提供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能够“多唱”,并在唱中提升音乐能力。
如,课前三分钟,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通过搭建表现机会使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魅力。如在我的音乐课堂上设置了“我来露一手”环节:每节课上课伊始,我都会请三名同学上台前露一手,虽然说是三分钟,但都是根据三位学生表演的时间为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表演,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让表演更有效,我规定了多项表演内容,但首先就是唱歌,因为我们音乐毕竟以唱歌为主,学生可以选择课内的歌曲,也可以选择课外的歌曲。其次是有特长的同学可以表演特长;有些孩子在音乐这方面有特长,可以利用课首三分钟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舞蹈、器乐、曲艺等)。最后是可以介绍跟音乐有关的故事:比如音乐家的故事、乐器的产生等等,这是为那些在表演上有困难的学生准备的。这短短的课首三分钟,二十几年来始终落实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每一年的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也渐渐增强。
总之,歌唱是一种愉悦身心、抒發情感、陶冶情操的活动,这是歌唱活动在学生这一本位所体现的有效性。老师们在课堂中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追求最美的童声,唱响一支支最美的歌!
参考文献
[1]蔡之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李婷婷.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J].音乐天地,2010(11).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歌唱是小学音乐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唱歌曲,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地运用嗓子,学会自然、轻松 、圆润的声音有感情地歌唱,用歌声表达歌曲蕴涵的主题与思想,这也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在音乐教学中,要实现歌唱技能与音乐表现的有效统一,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真正提高,主动积极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基于这一因素,我通过多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推陈出新总结出以下四种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歌唱教学效果。
一、多听——加强听辨能力,促有效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想唱好歌,听是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一双会听的耳朵特别重要,因为它是歌唱的先决条件。如何把学生的“耳朵”叫醒呢?
(一)带着问题接触新歌曲
在音乐学习,听必须和音乐元素相联系,音乐节拍就是重要的内容,学生要在听完歌曲后能回答出歌曲的拍子。如三拍子、二拍子、四拍子等,并尝试让孩子拍出其强弱规律来提高学生的有意聆听能力及培养学生的节拍感。
(二)带着问题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可以在弹奏歌曲旋律时,突然中断,然后让学生回答出弹奏中止的具体位置。如第几行、第几小节、什么音符、唱几拍,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聆听这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带着问题了解歌曲
学生在聆听歌曲时,要对相同的部分,如乐段、乐句、某种节奏、叫声等以手势的方式作出反应,并数一数一共出现几次等等。通过各种灵活的的问题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
二、多想——启发音乐想象,促有效教学
听辨能力是基础,当学生具备一定基础之后,要通过调节全身各部,协调发声。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教师结合学生的音乐能力,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并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
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语言生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它以抒情的方式展现了孩子们快乐的生活画面,能引起歌唱者的共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指导,提升学生对歌词的理解,感受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那份轻松快乐的生活。接着,教师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聆听音乐展开想象:这时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优美抒情的音乐仿佛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湖面上,小船荡漾水波连绵,散发着诱人的大自然的清香与阳光气息,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歌词进行分析,以理解如何运用自己的感情去处理不同的歌曲段落。
三、多看——体验歌唱状态,促有效教学
有表现的歌曲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的演唱水平如何,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与演唱技巧,从而获得更好的歌唱音色来出色表现音乐情感。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不少学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发声方法是正确的,音色也不错,但唱出来的歌曲感染力不强,歌曲没有表现力;上台容易出现怯场现象,不少学生平时训练很到位,但一上台就紧张,和平时训练的水准相差很大。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平时的学习只重修“声”(音量),不重修“养”(情感)。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善于在学习中模仿,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少儿歌手、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引至课堂,使学生可以感受到自信大方的表演方式是怎样的状态,并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调节,以实现音乐的良好表现。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观看同龄人的表演时心情会异常激动,思想上容易引起共同的想法,不少学生还会流露出羡慕之情。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引入精彩的少儿演唱作品,使学生有欣赏的空间和平台,进而让学生在在欣赏——评价——练习的过程中积极地参与歌唱。
四、多唱——提升艺术表现,促有效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创设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音乐课应该是学生表现自己的大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的音乐表现提供机会和平台,使学生能够“多唱”,并在唱中提升音乐能力。
如,课前三分钟,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通过搭建表现机会使学生感受音乐学习的魅力。如在我的音乐课堂上设置了“我来露一手”环节:每节课上课伊始,我都会请三名同学上台前露一手,虽然说是三分钟,但都是根据三位学生表演的时间为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表演,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了让表演更有效,我规定了多项表演内容,但首先就是唱歌,因为我们音乐毕竟以唱歌为主,学生可以选择课内的歌曲,也可以选择课外的歌曲。其次是有特长的同学可以表演特长;有些孩子在音乐这方面有特长,可以利用课首三分钟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舞蹈、器乐、曲艺等)。最后是可以介绍跟音乐有关的故事:比如音乐家的故事、乐器的产生等等,这是为那些在表演上有困难的学生准备的。这短短的课首三分钟,二十几年来始终落实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每一年的学生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也渐渐增强。
总之,歌唱是一种愉悦身心、抒發情感、陶冶情操的活动,这是歌唱活动在学生这一本位所体现的有效性。老师们在课堂中应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追求最美的童声,唱响一支支最美的歌!
参考文献
[1]蔡之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1.
[2]李婷婷.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创新教学[J].音乐天地,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