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迷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开始学语文,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全家逃难到乡下。不知为什么日本鬼子和汪伪的军队老在后面追。我才五六岁,常常是一天跑好几个地方。有一次,我们跑到了傍晚,还是被追上了:那是一个打谷场,我筋疲力尽,倚着个草垛软瘫着,望着平原上低垂的星空喘气。“和平军”(汪精卫的汉奸队伍,他们的口号是“和平反共建国”所以叫“和平军”)拿枪对着我们,厉声喊叫:“城里人,跪下来,把口袋翻过来”。人们跪成一排。妈妈、舅妈顾不得心疼,把金银首饰放在地上。正在这个时候,一串尖利的枪声,好像是从耳朵边上擦过去似的(后来才听说是从邻近打谷场的草垛上打过来的,是新四军的指导员打的)。妈妈、舅妈非常机灵地把首饰揣进口袋,又把一个东西塞进我的怀里,让我抱着,拉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在黄豆地里奔。豆荚划破了我的脸颊,露水打湿了我的头发。直到早晨,太阳升起来了,我平静下来,才发现自己紧紧抱着的竟是一只自鸣钟,钟摆已经不见了。在我最初的记忆里,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跑是家常便饭,常常是刚刚安定下来,端起了饭碗,突然有人说“来了,来了”。我们丢下饭碗,又跑。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还谈得上上学!但是,爸爸妈妈让孩子念书的信念是坚定不移的。每到一个村镇,第一件事就是找学校,没有学校就找私塾先生。没有私塾先生,爸爸就自己教。那时的“战时小学国语课本”很薄,一课也没有几个字,印刷质量又差,字体往往是大大小小,不太统一,有的字都印成横的。一本书用不上几天就念完了。爸爸就随便找一本民国初年的老版本的书。第一课,我还背得上:“学生入校,先生曰:‘来此何事?’,学生曰:‘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一本书不用几天就背完了。他又找他小时念的什么《论说法程》,都是文言文的。现在想来,应该是比较浅近的,因为我都懂了。我记得第一课是《人为万物之灵》。我很快把这本书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有时,连这样的《论说法程》都没有了,就随便弄一本《四书白族句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白话解释)教法很简单,就是第一天把生字讲一讲,把那没有标点的句子用红笔点断。一天也就是点一页左右。份量并不重,剩下时间,就是自己翻来覆去地念。课本是很枯燥的,但是,把古文朗诵念出一种调皮的腔调(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洋花唱曲”)却很好玩。第二天,爸爸还没有起身,就让我们弟兄三个轮流在他床前背诵。我的记忆力比较好,很快就把短短的十多句话背得滚瓜烂熟。闲下来的工夫,听哥哥姐姐们朗读。他们背不出的时候,我还能为他们提示。
  那时没有考试,没有什么刁难的选择题。就是背古文,用老法子大声念,抑扬顿挫,像唱歌似的,很好玩。直到今天,绝大部分我还能背得出。
  回到城市,插入正规学校,我的语文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现在看来,这是因为早期的背诵培养了我良好的语感。
  我的语文水平,抗战胜利以后,又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飞跃。其原因,今天想起来,和课本的关系几乎等于零。那时国民政府规定的所谓“国定教科书”,是很枯燥的。现在只记得蒋介石给蒋经国的信,开头是“经儿知之。”但是那却不好背。如今只记得蒋介石教育他的儿子,不要做“书独头”(书呆子),还有,就是写字发现写错了,不要把半个字涂掉,而是要把整个字写完,再涂掉。这一点我之所以记得,就是因为当时不理解,现在倒是对这个政治家的作风有点体悟了。课本很枯燥,但是老师却是非常好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瓣心香》,对我小学五六年级时期的语文教师潘诅谨表示无限的怀念。她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圣洁形象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她不大理睬“国定教科书”,常常把冰心的《寄小读者》成批地印发给我们。有的还当作“说话”课的教材。在课堂上,她鼓励我们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她推荐古典文学经典,除了《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外,还有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还有一本很有趣的书,叫做《苦儿努力记》,是一个法国作家写的,章衣萍、林雪清翻译的。这本书在建国以后,不怎么有名。但是,50年代中期,我在念大学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连老托尔斯泰都很重视这本书,把它从法文翻译成俄文。
  潘先生在课堂上经常离开课本,讲她阅读报刊的心得。现在回想起来,她勇敢地冲破了当时“党化教育”的框框,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精神天地。她的最大功绩是使我对于语文有了兴趣。她非常认真地批改作文。我写过一篇游记,许多地方词不达意。她的修改,常常使我惊叹,我至今还记得,有一篇是我到上海郊区青浦朱家角的马家花园去“远足”(现在“旅游”罢)。我的原文是:“那长长短短的竹林”,被她改成“茂林修竹”。直到我念了大学才知道,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很高的分数。每一次我都有危机感,以后不可能写得这么好了,可是到了学期末了,翻阅作文本的时候,仍然觉得一篇比一篇好。我老是盼着作文课,盼着听她的讲评。
  上潘老师的语文课实在是一种智慧的享受。即使在我当了许多年的教授以后,回想起来,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她的智慧真是有点惊人。我至今还记得,在一堂课上,她说中国古典诗歌的七言诗歌,有一种吟咏的调子。即使把它去掉开头两个音节,它的调子还是一样。例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开头两个字删节掉,变成: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甚至再删去两个音节,也还是一样:
  雨纷纷,欲断魂。
  何处有?杏花村。
  她的这个智慧一直像种子一样埋在我心头,直到30多年后,成了我一篇很有学术质量的论文的动因。
  可惜的是,不久以后,我考进了初级中学,永远地离开了潘老师。那时刚刚解放,对于新的意识形态,教师们一窍不通。上课常常是吵吵嚷嚷。隔壁班上,甚至有同学在课堂上打起架来的。一些调皮的同学,常常借机和老师吵闹。好在不断有新的省份解放,大家兴奋地从课堂里哄出去,忙着开庆祝会,排练街头演出,演好人和坏人。语文课常常被不断的演出所取代。那时,即使上课,也很自由,既没有教学大纲,又没有教学参考书。什么语法知识、主题思想、段落大意,没有人去操心。教师大都是根据自己的体会自由发挥。在这样的混乱中,我们班的课堂秩序却很好。这是我们的幸运:来了一个新教师,名叫周陀星。他和潘先生一样,总是把报纸上、刊物上的好文章和书店里的新书有声有色地加以介绍。在这以前,我虽然也读着一些课外书,但大都是如《武当豪侠传》、《蜀山剑侠传》之类。周先生却让我们阅读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新儿女英雄传》(孔厥、袁静作),还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过当时还没有全本的,只有华中新华书店出版,由解放区的年青作家白刃改写的。印刷质量很差,是麻皮纸的,有时要把书上的一团麻草挖掉才能看清文字。但,就是这样的书,从此在我面前展开了一个辉煌的精神世界。我被一 种红色的话语世界迷住了。一种向往在我心头油然而生:什么时候,我也能把那么精彩的生活和缤纷的感情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那就太幸福了。周老师也很重视批改作文,每一次都有相当详细的评语,不过比之潘老师有比较多的文学理论色彩。由于他的诱导,班上掀起了一股作文的热潮。有一次,我们头一天做了作文,第二天一大早就闯到周老师宿舍里。他还没有起身。大家最关心的自然是作文分数。我也问了。他说:“86分”。我随便说了一句:“啊,才86分!”他说,“86分还嫌少?我打作文分,从来还没有超过85分。”我在班上一下子神气起来。说真的。那种又害羞又得意的感觉至今留存我心头。
  正是这两位老师把文学的种子播在我的心头。
  这种种子可以叫做对于阅读和写作的“爱”,但是,似乎还不够准确,那起初的感觉应该叫做“贪婪”。那是一种永不满足的饥渴,我如痴如醉地阅读,狼吞虎咽,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我母亲回忆说,那时我连吃饭都把书本放在面前。当时流行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的一句话:“科学需要毕生的精力,即使有两倍的生命也是不够的。”我把他的说法发展了一下:如果没有两倍的生命,那就要牺牲除阅读以外的一切爱好。在初中阶段,我是舞蹈演员,还组织过舞蹈队沿着青浦、朱家角一带去参加“城厢物资交流大会”的演出。但是,后来我突然觉得演出一次5分钟,而排练要十次以上,每次半天,这太浪费生命。到了高中,我下决心“隐姓埋名”,把舞蹈爱好和下象棋、打扑克,就通通“戒”掉了。
  语文,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阅读成了生命的价值所在。我一天不阅读,就觉得很难过。阅读,不是为了考试,因为那时考试是很容易的,没有什么选择题之类刁钻古怪的名堂,作文决定一切。
  不幸的是,理想的老师总是凤毛麟角。高中时期,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中央大学)外文系毕业的,他教课却令人丧气。我担任语文课代表。有同学要直接向这位教师提出,不要他教了,要换教师。我觉得这任务很可怕,不知为什么,我居然就向那教师当面说了。这个鲁莽的行为,并没有达到任何目的,只留下了在共青团内反复检讨的记录。但是,我对语文的热爱并没有受到打击。我是语文尖子,可基本上不听课。我从第二排搬到了最后一排。老师讲得再差,与我也无关,我只是闷声不响地钻研杂志和文学作品。这位语文老师也有好处,那就是非常重视批改作文。我的作文常常被拿到班上朗读。他还组织课外阅读,让我们写读书报告。他营造的文学氛围弥补了他教学上的不足。作文表达力的提高,使我产生了一点“野心”:向报刊投稿。经过多次失败以后,终于成功了。我在上海的《青年报》上发表过诗和散文。这在当时是一种轰动性的荣誉,荣誉是鼓舞,鼓舞变成了一种自觉的刻苦。刻苦是自觉的,因而变成一种痴迷的欢畅,语文就这样成了我生命中最幸福的种子。
  在这种情况下,我考取北大中文系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现在看来,有些教育改革的专家在争论什么“苦读”还是“乐读”的问题,最近又有什么学生主体性和教师话语霸权的问题,根据我的经验,苦不苦,乐不乐,主体不主体,霸权不霸权,关键在于爱不爱。爱不爱,主要看你迷不迷。如果不迷,光是为了考试而学,那还有什么学生主体呢?那又怎么能不苦呢?如果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出于一种内心的命令,不让你读,不让你写,才叫难受,才叫苦呢。
  进入大学以后,虽然授课的教授大都是全国著名的泰斗,但是,并不是每一教授都能满足我的求知欲,也不是每门功课都令人喜欢。尤其是一些理论课程,特别是语言学,还有汉语史、古代音韵,神秘莫测,令人望而生畏,读起来真是很苦,但是,几乎所有的教授,都以他们的渊博的学识激起了我对于理论的兴趣,尤其是朱德熙先生的雄辩,使我着迷,当初以为最枯燥的现代汉语,后来居然成了我最喜爱的课程。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照此类推,最好的老师应该善于激发学生兴趣。但是,任何至理名言都有其不够完善的地方。爱因斯坦的话也一样。兴趣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从没有兴趣到很有兴趣,这中间还有一个克服惰性的痛苦的过程。最好的老师能够把学生最不感兴趣的课程变成向往的乐园,而且为了进入乐园,不惜穿过但丁式的炼狱。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术泰斗们,诱导我进入一个枯燥无味的理论世界,心甘情愿地忍受煎熬。我下苦功钻研的第一本经典理论著作就是恩格斯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我立志硬啃,不啃动它誓不罢休。起初,总是看到一个地方就看不懂,没有办法读下去了。我硬着头皮,反复看了十五六遍,终于豁然开朗。大学毕业后,正是60年代,极“左”思潮盛行,读书无用。我仍然孜孜不倦,硬啃经典。有好几年我甚至放弃了文学,一心只读哲学,甚至硬啃马克思的《资本论》,从中求得辩证思维的奥秘。我的这种硬啃精神都来自对于北大学术泰斗的崇拜。高名凯先生懂得许多外国语,光是能写能用的,就有四门。与他们相比,自己实在太渺小了。不甘心这种渺小,就有了动力。动力就变成无声的命令。这种命令是顽强的,到了文革,变得更加顽强。那时读书不但无用,而且往往招来批判,惟一合法的读物,就是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我就读英文本的。每逢开会都集体念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我就拿着英文本的念。当时,邮寄毛泽东的著作是免费的。红卫兵全国大串连的时候,我就把英文本的《毛泽东选集》先从邮局寄到目的地,就是在满世界乱窜的时候,我也没有放弃阅读。
  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发昏,那时读英文有什么具体目的呢?没有。没有四六级考试,也没有托福之类。但是,不读书觉得难受,完全是为读书而读书。读书就是生命,没有书读,就有一种空虚的感觉。
  没有想到,到了改革开放时代,当时无目的阅读,在不知不觉之间提高了理论修养,突然变得有用了。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写过论文,却在一夜之间,要拿出论文来评职称。而我居然很快就拿出来,不到十年,居然积累到几百万字,还有了相当的影响,名字还被写到当代文学史里去。最令人意外的是,80年代后期,突然来了一个通知,说是凡是副教授以上的,都可以报名参加国家教委组织的“英语熟练考试”(English Proficiency Test)。福建省敢于报名的,只有七个,到了考场门口吓走了两个。五个人考取了三个,文科只有我一个。到四川外国语学院培训口语以后,我获得了出国讲学的宝贵机会。
  积数十年学习中外语文之经验,我坚定地相信:兴趣和热爱要达到痴迷的程度,就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也是精神和语文提升的永不枯竭的动力,那些使学生厌恨课程的考试模式,应该扫荡。为了防止一代人创造力遭受扼杀,几年前我写了轰动性的《炮轰全国统一高考体制》和《高考语文试卷批判》,去年又充当教育部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主编。我的最高目的,就是改变语文课程不讨人喜欢的现状,让语文成为青少年生命的乐园。
  最难忘的事:
  十年浩劫后期,听福建省三明一个中学校长报告,曰:“教学改革的最成功的举措是取消了语文课本。由学生和老师采访劳动模范。自行编写课本。”后又听传达一农村教学革命经验,曰:“坚决与”十七年教育黑线”决裂,最新的方向是:“把语文课办成公社党委的宣传队。”听者赞叹唏嘘不已。惟鄙人表示:“祸国殃民。”乃被不点名批判。遂有义愤填膺者曰:“追查!”余乃当众坦然曰:“发此议论者,乃是鄙人。”后虽然遭大字报围攻,仍面不改色,手持四卷本《毛泽东选集》等待辩论。斍无人敢来。大字报于风雨中逐渐褪色、凋零。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部书:
  托尔斯泰的《复活》。该书写贵族涅赫留朵夫与姑母庄园上之半农奴少女卡秋莎发生恋情,致其怀孕。卡秋莎遂遭驱逐,流落为妓女,又遭杀死嫖客之诬陷。受审。而涅氏恰为陪审员。涅氏乃自谴:审判者乃罪犯也。遂决计赎罪,前往狱中,向该女求婚,不意遭拒绝。后该女被判流放。涅氏乃追随至西伯利亚。直至该女嫁与一民粹党革命家。此乃托尔斯泰“勿以暴力抗恶”,以个人“道德自我完善”拯救社会之纲领性作品。虽具空想色彩,然其道德之崇高使我汗颜。每思及此,怦然心动。
  自五十年代至今,每逢有个人名利之争,或物欲之冲击,每每凭托翁此书之“道德自我完成”之准则,求灵魂之洁净也。
  最想对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说的话:
  如果学生东张西望,不要怪学生,而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什么地方讲得太差劲?教学事业成功的标志是:学生盼望上语文课,盼望作文讲评。教师不但要用知识和智慧去征服学生,而且用人格去感染学生,让他们分不清是爱课程还是爱教师。
  真情告白:
  光荣属于使学生对语文课着迷者,耻辱归于使学生对语文课痛恨者。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发挥出人们期望的教育功能”。当前,许多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墙面文化建设,在学校墙壁上挂上古今中外的名人画像,贴上文明标语、名言警句,开辟文化长廊等等,营造了浓郁的育人环境。最近,笔者深入十所城镇、农村中小学校对近千名三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进行校园墙面文化建设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有79.4%的学生对自己学校墙面布置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只有20.6
期刊
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章钜身处书香门第,平生手不释卷,采用的是“精熟一部”读书法。  “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如领兵10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如交朋友,全无亲疏厚薄,便不得一友之助。领兵必有几百亲丁死士;交友必有一二意气肝胆,便此外皆可得用。何也?我所亲者又有所亲,两类相感,无不通彻。”梁章钜的这一段话,正道出了他“精熟一部”读书法的精髓。由这
期刊
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坐落于吉祥山麓,最早是文山女中的小学部。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悠久历史。学校占地面积二十多亩,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659人,教师80人。校园中有一棵百年大樟树,郁郁葱葱,荫盖校园,在这一片钟灵毓秀之地,文山人传承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书写着激扬的教育篇章,培育了一代有一代知书明理的书香学子。  台三学子的独特气质,源于学校多年来一直把经典诵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
期刊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龙岩市根据闽西特色打造“红土书香”教育品牌以来,学校“书香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了“爱读书,乐读书”的良好读书氛围,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  面对浩瀚的书籍,要取得较好的读书效果,我们采取了一些做法。    一、讲究策略,提高效率    首先要形成读书活动的机制。中共龙岩市教育工委、龙岩市教育局要
期刊
近日,我们前往王蒙先生的家中拍摄他的书房。我知道写作是需要大量个人时间和空间的,一个一生都能够潜心于写作的人,会很珍惜时间,我也格外地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我感觉王蒙先生家中的书房,透着更多的生活气息,书房并不太大,铺着地毯,中间的桌子上放着两台用于写作的电脑,两面摆放着书架。书架上的书分门别类摆放得很整齐很有秩序。王蒙先生指着中间的书柜告诉我们:“我还是比较重视工具书的,所以《词源》、《辞
期刊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拟从文本解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作初步探讨。    一、文本多元解读之必需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甚至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径,对作品主题思想、写作特色、遣词造句的品析等无不通过文本解读来实现。没有文本的解读就
期刊
叮叮当当,小巷悠长……  不用探头看,就知道准是卖豆花的来了。说也奇了。据母亲讲,过去,漳州一带,卖豆花的人,挑着豆花担,走街串巷,不用吆喝,只需一只手的手指夹着瓷碗、瓷匙,一摇晃,一碰撞,就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招引顾客,每每这时,楼里就飞出几个快乐的小毛孩,攥着钱,拎着碗,领了大人之命,直奔那担而去……  到我记事时,豆花就设点摆摊了,来了客人,摊主就掀起瓷缸的木盖,拿一把铜勺,将浮在豆花表面的水珠
期刊
南方雪,轻柔,妙曼,  无声地,洒遍故乡。  那么执著,  那么深情。  白的山,白的屋,  白的山间小路。  小树,我的小树,  让雪尽情拥抱。  堆雪人,干雪仗,  老游戏,代代玩。  忘了忧虑,忘了奇寒,  仰起头,笑迎雪花点点。  南方雪,轻柔,妙曼,  无声地,洒遍故乡。  任雪花抚摸岁月,  悠长忆念,无限家山。
期刊
荧屏上为数不少的止于养眼、一味娱乐的节目,已经令不少观众不太习惯于剔除喧嚣浮躁、静下心来进行不仅养眼、更在养心的文化阅读了。  这种养心的文化阅读,当然不止于经典的书籍文化的阅读。虽非经典却有一定思想内涵、文化意蕴和美学品位的一般书籍,以及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览、音乐歌舞、戏剧演出、文物博览等等,均应纳入我所呼唤的养心的文化阅读范畴。  在技术化背景下,要真正做到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丰富审美表现手段
期刊
活着  是一种存在  活着  是一种悲哀  活着  是一种无奈  活着  是一种安排  活着  是为把一些记忆埋汰  活着  是为让一些记忆醒来  活着  是为使一个现时无碍  活着  是为令一个现时躲开  活着  一切都不用见怪  活着  一切将会有交待  相信吧——  生命不是一场竞拍  灵魂不是一种体裁  白云总归要出境  花朵总是会绽开    献给您……    那浅浅的一笑  就像月牙淡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