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成,大都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拟从哲学角度,论述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五个关系:机遇与挑战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作为和地位的关系、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制度和落实的关系。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67-04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批专科学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通常称之为“新建本科院校”。截至2006年,新建本科院校有200余所,约占全国740多所本科院校总数三分之一,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力量,也成为高等教育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经历了一段时间以规模扩张为主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进入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内涵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处在“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在处理种种发展矛盾和解决各种发展问题时,面临着一些重大关系需要妥善处理。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认真处理好机遇与挑战、内因与外因、作为和地位、眼前和长远、制度和落实等五大关系,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推进内涵发展。
一、在机遇与挑战的关系处理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机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事件和条件,而挑战也往往是这个特定“历史环境”所催生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艰苦创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这是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转变,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就此展开。具体体现为:其一,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学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时,空间范畴或行业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二,经费更有保障。随着管理体制的改变,办学经费将更有保障;同时,本科办学带来学生在校时间的延长,即使招生规模不变,在校学生数也会增加,客观上增加了办学收益。其三,学校的人才成长道路更加宽广。成长为本科院校,各级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层次提升了,从而为学校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研究领域、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等铺平了道路;同时,可以推动与其他本科院校干部之间的有序交流,为激发干部活力,促进管理资源的融合消除了障碍。所有这些,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本科办学视野等,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但是,机遇与挑战往往相伴而行,“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就是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越是成绩显著,我们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看到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新建本科院校既不能因为成长为本科院校而盲目乐观,也不能因为本科办学资历尚浅而妄自菲薄,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要在认清学校建设发展的现状上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知学校的发展状况,在原有办学积累的基础上,在本科教学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上、以优质师资力量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上、以竞争激励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上、以教学设施为核心的办学条件上、以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为核心的科研水平上下功夫。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处在起步爬坡阶段,不认清学校的发展现状、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很难抓住发展机遇,走好以后的发展道路的。
要在把握学校建设发展的奋斗目标上保持清醒头脑。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积累少,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足、进一步发展,必须明确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可以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逐步培育出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要在应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是本科院校的新成员,但面对的是国家对本科办学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也都会面临国家对本科教学的统一评估,没有对困难的足够清醒认识,是做不到跨越赶超、和谐发展的。
二、在处理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能不能够加快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个系统的自身结构,即内因。
成长为本科院校获得的机遇只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外因,要使这些外因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则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因就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毛泽东更是非常明确地指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做好“人”的工作,其中的关键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第一,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树立勇于担当的姿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提出新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尽心尽责,勇于担当责任。面对机遇和挑战,能不能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是对教职员工是否真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考验,更是对能力素质高低的实际检验。要使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想担当、敢担当、能担当、担当好的姿态,始终保持战胜困难的决心和迎接挑战的信心,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中定位责任,在创建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过程中体现责任,在履行好职责中尽到责任,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将之转化为学校的发展优势,努力做到改革有新的突破,发展有新的思路,建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成效。 第二,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建”,决定了学校在发展中登上新台阶后必然要面对各项挑战。办学资源、办学的基础条件、教学科研水平等等方面与教育部要求相比、与很多老牌本科院校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等都亟待提高。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真正把钱用在建设发展的刀刃上;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把自身的持续发展与学校事业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工作,继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第三,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环境。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历史各异,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原先的数个院校合并建设而成,这种情况下造就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尤其重要,要力求让每一个同志都能心情舒畅的努力工作。特别是要防止和客服搞小圈子、建小山头的现象发生。
第四,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能力素质是履职尽责、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基础条件。强烈的责任感与卓越的能力素质结合起来,才能劳有成果,干有成绩。成长为本科院校,对教职员工必然会有新的能力素质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各方面交流培训,对以往的工作方法和形成的工作套路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快地拿出解决办法,促使教职员工积极主动缩小差距、提高自身素质。
三、以切实履行职能处理好作为和地位的关系
“作为”就是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地位”主要是指有岗位、有平台。这种地位,可以是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也可以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作为和地位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循环上升的。从劳动价值论来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平台。
处理好有为和有位的关系,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怎样才能通过有为谋求有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有为谋求有位,必须在这“四个必须”上做文章。
首先,在人才培养上有作为要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要主动深入产业第一线,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调研,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要凸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按大类培养、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要与地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状况相适应。要以针对性、适应性赢得人才市场的认可,谋求有位。
其次,在科学研究上有作为要具有实用性、多面性。科研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一所大学实力的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大都起步晚、起点低,要在实用性上多做文章,要在多方面合作上寻找增长点。也就是要积极推动“四合作”,即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四个方面的合作,走出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子,以缩短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需求的距离,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
再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有作为要具有灵活性、前瞻性。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时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最后,在文化传承创新上要因地制宜、有所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作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关键是做到因地制宜。要立足地域文化特点,在发掘、整理基础上开展研究,为繁荣、推广地方文化做出贡献。以笔者所在的安徽省看,省内一些院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部署,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例如安徽大学致力于发掘研究和保护徽州文化,安庆师范学院创立黄梅戏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些做法尤其值得新建本科院校借鉴学习。
四、正确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在量的积累中寻求质的突破
科学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是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是长远的基础,长远是当前的方向和趋势,做任何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只顾当前不计长远是短视的实用主义,妄谈长远不计当前是虚渺的理想主义,都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新建本科院校的“长远”就是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科学论证而形成的长期战略目标;“当前”就是当下面临的具体工作和各种选择,是实现“长远”的基础性的工作和铺垫。新建本科院校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做好铺垫、积攒后劲,通过加速量的积累来寻求质的突破。
首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是指导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建本科院校要在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研究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操作办法。
其次,扎实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和处理好各种矛盾,保证教职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干事业、谋发展。要明晰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工作任务,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确学校当前和长远的任务和目标。以制定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等纲领性的文件为依托,科学布局学校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教学工作会议、科研工作会议等常规型的工作为抓手,合理部署各项具体工作任务。
最后,聚焦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要从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等方面人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学术领军人物、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拔尖人才选拔,为学校的发展积蓄必要的人才资源。 五、正确处理制定完善制度和抓好工作落实的关系
抓落实,制度是根本,完善制度是抓好工作落实的保障。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建设制度体系上下功夫,要根据学校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管理体制要求,重新审视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经过完善可以继续使用的,哪些是需要重新制定的,先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初步搭建起本科院校的制度框架,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对学校建设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此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还要特别注意增强制度的刚性原则和机制的约束效力,要提高执行力、保证制度的落实。
提高执行力,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人向合同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公开招聘制度等,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因此强调执行力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
提高执行力,是推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实践表明,当高校在校学生达到万人以上,传统的一级管理,即集权式管理模式难以维持。目前,本科院校已基本实行了二级管理模式,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系统适当分离,又相互支持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很多已达到了万人以上规模,要适应管理需要,提高执行力是必然之选。
如何提高执行力?建立健全履职尽责工作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有力抓手。可通过建立健全定责机制,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倒逼制度,实现目标倒逼任务,任务倒逼时间,时间倒逼程序,程序倒逼分工,分工倒逼个人。要建立重点工作台账制度,把建设发展的大事要事、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琐事难事、校园安全稳定的急事特事层层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要建立验责机制,建立健全巡视督查、信息反馈、明察暗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履职尽责不偏位。要严格责任追究,细化责任追究主体、追究程序和处理办法,要将不履职或者不正确履职的行为,纳入问责范围。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队伍的新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正确处理和统筹协调的关系很多,但以上五个关系是关键性、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破解。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挑战,立足崭新的起点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吴晓红]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67-04
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批专科学校升格成为本科院校,通常称之为“新建本科院校”。截至2006年,新建本科院校有200余所,约占全国740多所本科院校总数三分之一,是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力量,也成为高等教育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经历了一段时间以规模扩张为主快速发展阶段,目前,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进入了提升核心竞争力内涵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处在“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时期,在处理种种发展矛盾和解决各种发展问题时,面临着一些重大关系需要妥善处理。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认真处理好机遇与挑战、内因与外因、作为和地位、眼前和长远、制度和落实等五大关系,真正提升核心竞争力,真正推进内涵发展。
一、在机遇与挑战的关系处理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机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出现,但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事件和条件,而挑战也往往是这个特定“历史环境”所催生的现实问题。实践证明,能不能认清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是能否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新建本科院校大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艰苦创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这是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转变,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就此展开。具体体现为:其一,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学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时,空间范畴或行业范围进一步扩大。其二,经费更有保障。随着管理体制的改变,办学经费将更有保障;同时,本科办学带来学生在校时间的延长,即使招生规模不变,在校学生数也会增加,客观上增加了办学收益。其三,学校的人才成长道路更加宽广。成长为本科院校,各级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层次提升了,从而为学校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研究领域、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等铺平了道路;同时,可以推动与其他本科院校干部之间的有序交流,为激发干部活力,促进管理资源的融合消除了障碍。所有这些,为新建本科院校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本科办学视野等,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但是,机遇与挑战往往相伴而行,“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就是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指出:越是成绩显著,我们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看到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新建本科院校既不能因为成长为本科院校而盲目乐观,也不能因为本科办学资历尚浅而妄自菲薄,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要在认清学校建设发展的现状上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知学校的发展状况,在原有办学积累的基础上,在本科教学为核心的内涵建设上、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文化建设上、以优质师资力量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上、以竞争激励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上、以教学设施为核心的办学条件上、以重大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为核心的科研水平上下功夫。新建本科院校大多处在起步爬坡阶段,不认清学校的发展现状、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很难抓住发展机遇,走好以后的发展道路的。
要在把握学校建设发展的奋斗目标上保持清醒头脑。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积累少,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足、进一步发展,必须明确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可以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求大力发展适应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逐步培育出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要在应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新建本科院校虽然是本科院校的新成员,但面对的是国家对本科办学的统一标准和要求,也都会面临国家对本科教学的统一评估,没有对困难的足够清醒认识,是做不到跨越赶超、和谐发展的。
二、在处理外因和内因的关系中增强主人翁意识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从系统论的角度看,一个区域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能不能够加快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这个系统的自身结构,即内因。
成长为本科院校获得的机遇只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外因,要使这些外因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则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因就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毛泽东更是非常明确地指出,“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内因的决定作用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做好“人”的工作,其中的关键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教职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第一,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树立勇于担当的姿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提出新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尽心尽责,勇于担当责任。面对机遇和挑战,能不能把握机遇、迎难而上,是对教职员工是否真正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考验,更是对能力素质高低的实际检验。要使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想担当、敢担当、能担当、担当好的姿态,始终保持战胜困难的决心和迎接挑战的信心,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中定位责任,在创建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过程中体现责任,在履行好职责中尽到责任,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将之转化为学校的发展优势,努力做到改革有新的突破,发展有新的思路,建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成效。 第二,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建”,决定了学校在发展中登上新台阶后必然要面对各项挑战。办学资源、办学的基础条件、教学科研水平等等方面与教育部要求相比、与很多老牌本科院校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等都亟待提高。为此,一方面要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真正把钱用在建设发展的刀刃上;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把自身的持续发展与学校事业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踏踏实实工作,继续艰苦奋斗、艰苦创业。
第三,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环境。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历史各异,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原先的数个院校合并建设而成,这种情况下造就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尤其重要,要力求让每一个同志都能心情舒畅的努力工作。特别是要防止和客服搞小圈子、建小山头的现象发生。
第四,增强主人翁意识,必须提高推动发展的能力。能力素质是履职尽责、立身做人、成长进步的基础条件。强烈的责任感与卓越的能力素质结合起来,才能劳有成果,干有成绩。成长为本科院校,对教职员工必然会有新的能力素质要求,学校必须加强各方面交流培训,对以往的工作方法和形成的工作套路进行相应的调整,尽快地拿出解决办法,促使教职员工积极主动缩小差距、提高自身素质。
三、以切实履行职能处理好作为和地位的关系
“作为”就是有所建树,有所作为。“地位”主要是指有岗位、有平台。这种地位,可以是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也可以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作为和地位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循环上升的。从劳动价值论来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平台。
处理好有为和有位的关系,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怎样才能通过有为谋求有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新建本科院校要以有为谋求有位,必须在这“四个必须”上做文章。
首先,在人才培养上有作为要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要主动深入产业第一线,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调研,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要凸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按大类培养、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在人才培养的层次上,要与地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状况相适应。要以针对性、适应性赢得人才市场的认可,谋求有位。
其次,在科学研究上有作为要具有实用性、多面性。科研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一所大学实力的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大都起步晚、起点低,要在实用性上多做文章,要在多方面合作上寻找增长点。也就是要积极推动“四合作”,即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四个方面的合作,走出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子,以缩短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需求的距离,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促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
再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有作为要具有灵活性、前瞻性。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适时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时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
最后,在文化传承创新上要因地制宜、有所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作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地,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要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关键是做到因地制宜。要立足地域文化特点,在发掘、整理基础上开展研究,为繁荣、推广地方文化做出贡献。以笔者所在的安徽省看,省内一些院校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的部署,在文化传承创新上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例如安徽大学致力于发掘研究和保护徽州文化,安庆师范学院创立黄梅戏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这些做法尤其值得新建本科院校借鉴学习。
四、正确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在量的积累中寻求质的突破
科学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辩证关系,是推动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是长远的基础,长远是当前的方向和趋势,做任何工作都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只顾当前不计长远是短视的实用主义,妄谈长远不计当前是虚渺的理想主义,都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新建本科院校的“长远”就是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经过调研和科学论证而形成的长期战略目标;“当前”就是当下面临的具体工作和各种选择,是实现“长远”的基础性的工作和铺垫。新建本科院校要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做好铺垫、积攒后劲,通过加速量的积累来寻求质的突破。
首先,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保证正确的办学方向,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是指导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建本科院校要在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研究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操作办法。
其次,扎实做好凝心聚力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和处理好各种矛盾,保证教职员工能够集中精力干事业、谋发展。要明晰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工作任务,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确学校当前和长远的任务和目标。以制定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等纲领性的文件为依托,科学布局学校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教学工作会议、科研工作会议等常规型的工作为抓手,合理部署各项具体工作任务。
最后,聚焦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要从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等方面人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学术领军人物、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拔尖人才选拔,为学校的发展积蓄必要的人才资源。 五、正确处理制定完善制度和抓好工作落实的关系
抓落实,制度是根本,完善制度是抓好工作落实的保障。新建本科院校要在建设制度体系上下功夫,要根据学校新的发展目标和新的管理体制要求,重新审视原有的制度和政策,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经过完善可以继续使用的,哪些是需要重新制定的,先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初步搭建起本科院校的制度框架,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对学校建设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此基础上,新建本科院校还要特别注意增强制度的刚性原则和机制的约束效力,要提高执行力、保证制度的落实。
提高执行力,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形成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由固定人向合同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全面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公开招聘制度等,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因此强调执行力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
提高执行力,是推行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实践表明,当高校在校学生达到万人以上,传统的一级管理,即集权式管理模式难以维持。目前,本科院校已基本实行了二级管理模式,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系统适当分离,又相互支持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新建本科院校很多已达到了万人以上规模,要适应管理需要,提高执行力是必然之选。
如何提高执行力?建立健全履职尽责工作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有力抓手。可通过建立健全定责机制,积极推行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倒逼制度,实现目标倒逼任务,任务倒逼时间,时间倒逼程序,程序倒逼分工,分工倒逼个人。要建立重点工作台账制度,把建设发展的大事要事、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琐事难事、校园安全稳定的急事特事层层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项工作,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责有限定之期。要建立验责机制,建立健全巡视督查、信息反馈、明察暗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履职尽责不偏位。要严格责任追究,细化责任追究主体、追究程序和处理办法,要将不履职或者不正确履职的行为,纳入问责范围。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本科院校队伍的新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正确处理和统筹协调的关系很多,但以上五个关系是关键性、全局性的重大关系问题,因此需要特别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破解。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挑战,立足崭新的起点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