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原概论”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教育的任务,在教学中应着力于学生理论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而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关键词]概论教学着力点能力素质
社会的发展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并以人的能力的提高为标志。只有人的素质得到真正的充分发挥和提高,马克思早年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有其现实性。由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优化整合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着力于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和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承担这门课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目的即在于此。
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思维能力主要是辩证思维能力,包括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同各种学派的斗争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与其理论的辩证性有着直接关系,因而教学中也必须突出这一点。首先,要按照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思想,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的基础上,选择那些与实际联系紧、为学生普遍关注,并存在某些模糊认识的内容上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例如,在讲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时,我们在充分强调事物发展不管怎样迂回曲折,但总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基础上,联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实际,针对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疑虑,一方面认真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的不平衡性,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指出社会主义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挫折,甚至局部的、暂时的倒退。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主义各方面优势及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认真分析,得出这些挫折和失败只是社会主义前进中的暂时现象,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必将战胜种种困难,沿着曲折的道路不断开拓前进。同时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评析,既肯定由于多种复杂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走到尽头,在一定时期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又辩证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本质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从而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认识。既消除了学生的思想疑虑,澄清了认识,坚定了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辩证地分析问题。其次,注意对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如:结合所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矛盾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既使学生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又锻炼了辩证思维能力。比如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既要认识到这两种社会制度在本质上的对立性,也要看到其非本质方面的同一性。如果只看到其对立性而看不到同一性,就难以正确全面地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只看到其同一性而看不到其对立性,就会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侵袭丧失警惕。显然,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
二、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马克思指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经过抽象都可以归结为逻辑范畴,因而整个现实世界淹没在抽象世界之中,即淹没在逻辑范畴的世界之中,这又有什么奇怪呢?”可见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逻辑是科学的基石和阶梯,缺乏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想步入科学的殿堂是不可能的。那些能登上科学高峰的伟人,无不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并力求展现其逻辑力量。首先,用一定的课时专门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逻辑地位,是按一定的逻辑线索有机结合而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分析体系的逻辑性,既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学会逻辑思维的方法。其次,注重分析基本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范畴、命题及其原理构成的庞大逻辑体系,范畴与范畴之间,命题与命题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范畴、命题与原理相互之间都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我们在注重这种逻辑分析的同时,还对一些重要结论进行逻辑上的分析。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唯一”不容易准确把握,于是我们把这个结论转换成一个假言命题:“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通过对这一命题及其它的等值形式:“如果不实践,则不能检验真理”的前、后件之间关系的分析,从逻辑的角度说明离开实践则无法检验真理,同时不排除其他检验手段,如逻辑证明、合理证明的介入。通过这样的逻辑分析,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理论内在的逻辑层次。再次,结合课程内容,穿插介绍逻辑的基本知识。比如在讲“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时,我们介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讲认识论中的“理性认识”时,结合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分别介绍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某些逻辑特征;在讲“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时,介绍归纳推理的基本特征,等等。实践表明,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一个重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对症下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面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些学生中时有表现,人生价值目标短期化、实惠化。对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中讲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虽然个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但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和集体,离开社会和集体这个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就不可能有真实存在的个人。不能脱离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孤立地谈论个人的需要和满足。其次,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于创造性劳动,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人员、金融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强调只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贡献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不断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为个人需要的满足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再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强化唯物史观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怎样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并运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领域和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最后,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问题。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人们昭示前进的方向,激励人们为实现美好前途而奋斗。帮助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原理”课的内在要求。我们还认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个过程。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当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四、教学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要求每个人只有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能,释放能量。因此,参与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参与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教学双向交流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探讨式教学,即列举现实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另一种是易位式教学,即对学生较易理解、条理较清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充分准备后,选出代表,上台讲课。这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克服了以往“满堂灌”的弊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参与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表达等能力。另外,我们还重视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焦点问题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有利于学生对一系列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些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学习和理解。这样,把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为蚌埠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0804。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关键词]概论教学着力点能力素质
社会的发展以人的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并以人的能力的提高为标志。只有人的素质得到真正的充分发挥和提高,马克思早年所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有其现实性。由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优化整合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着力于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和辨别、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作为承担这门课教学的一线教师,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目的即在于此。
一、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思维能力主要是辩证思维能力,包括从整体上、全局上、本质上对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同各种学派的斗争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与其理论的辩证性有着直接关系,因而教学中也必须突出这一点。首先,要按照邓小平“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思想,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总体认识的基础上,选择那些与实际联系紧、为学生普遍关注,并存在某些模糊认识的内容上进行重点分析,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辩证性。例如,在讲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时,我们在充分强调事物发展不管怎样迂回曲折,但总的方向是前进上升的基础上,联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实际,针对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能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疑虑,一方面认真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的不平衡性,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指出社会主义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挫折,甚至局部的、暂时的倒退。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主义各方面优势及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进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认真分析,得出这些挫折和失败只是社会主义前进中的暂时现象,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必将战胜种种困难,沿着曲折的道路不断开拓前进。同时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状况进行客观的评析,既肯定由于多种复杂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走到尽头,在一定时期生产力还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又辩证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本质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从而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认识。既消除了学生的思想疑虑,澄清了认识,坚定了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辩证地分析问题。其次,注意对学生加强思维训练。如:结合所学内容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矛盾冲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证分析,既使学生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解,又锻炼了辩证思维能力。比如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既要认识到这两种社会制度在本质上的对立性,也要看到其非本质方面的同一性。如果只看到其对立性而看不到同一性,就难以正确全面地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只看到其同一性而看不到其对立性,就会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侵袭丧失警惕。显然,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
二、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逻辑力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马克思指出:“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经过抽象都可以归结为逻辑范畴,因而整个现实世界淹没在抽象世界之中,即淹没在逻辑范畴的世界之中,这又有什么奇怪呢?”可见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逻辑是科学的基石和阶梯,缺乏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想步入科学的殿堂是不可能的。那些能登上科学高峰的伟人,无不具有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比较注重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逻辑性,并力求展现其逻辑力量。首先,用一定的课时专门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结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有机整体,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逻辑地位,是按一定的逻辑线索有机结合而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分析体系的逻辑性,既有助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学会逻辑思维的方法。其次,注重分析基本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一系列范畴、命题及其原理构成的庞大逻辑体系,范畴与范畴之间,命题与命题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范畴、命题与原理相互之间都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我们在注重这种逻辑分析的同时,还对一些重要结论进行逻辑上的分析。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唯一”不容易准确把握,于是我们把这个结论转换成一个假言命题:“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通过对这一命题及其它的等值形式:“如果不实践,则不能检验真理”的前、后件之间关系的分析,从逻辑的角度说明离开实践则无法检验真理,同时不排除其他检验手段,如逻辑证明、合理证明的介入。通过这样的逻辑分析,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引向理论内在的逻辑层次。再次,结合课程内容,穿插介绍逻辑的基本知识。比如在讲“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时,我们介绍形式逻辑基本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讲认识论中的“理性认识”时,结合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分别介绍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某些逻辑特征;在讲“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时,介绍归纳推理的基本特征,等等。实践表明,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一个重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对症下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面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些学生中时有表现,人生价值目标短期化、实惠化。对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论述中讲清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虽然个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但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和集体,离开社会和集体这个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就不可能有真实存在的个人。不能脱离社会需要和社会发展,孤立地谈论个人的需要和满足。其次,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于创造性劳动,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人员、金融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强调只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贡献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不断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为个人需要的满足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再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强化唯物史观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怎样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并运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领域和人生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最后,关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问题。正确的理想信念为人们昭示前进的方向,激励人们为实现美好前途而奋斗。帮助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是“原理”课的内在要求。我们还认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的追求也是一个过程。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应当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四、教学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要求每个人只有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能,释放能量。因此,参与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参与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教学双向交流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探讨式教学,即列举现实中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另一种是易位式教学,即对学生较易理解、条理较清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充分准备后,选出代表,上台讲课。这种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克服了以往“满堂灌”的弊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被动接受转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培养学生参与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演讲表达等能力。另外,我们还重视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焦点问题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给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分析现实问题,有利于学生对一系列社会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些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学习和理解。这样,把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本文为蚌埠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0804。
参考文献
[1]逄锦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