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俗内涵与人文内里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师学师”是畲族人内部的文化传承和传承责任交接仪式,既是老一辈的“传师”,也是畲族新一代的“学师”,仪式内容众多,环节复杂,形式严谨,主要演绎或阐述畲族祖先闾山学法的过程,属于畲族内部文化传承仪式。该仪式原先需要三个月,现为三天三夜,分引朝、度水、三朝等三大篇章,共159个环节。本文从畲族“传师学师”仪式出发,通过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俗内涵和人文内里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挖掘畲族“传师学师”仪式民俗内涵与人文内里,以及在新时代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畲族;传师学师;民俗内涵;人文内里;景宁
  【本文著录格式】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8-054-03
  【本文著录格式】徐丽丽.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俗内涵与人文内里研究——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8):54-56.
  一、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畲族,作为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之一,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就对畲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做出了理解和阐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不仅是畲族人民自己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份宝贵财富。畲族文化为畲族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定要让畲族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传师学师”与“功德”是畲族文化中重大的传统仪式,是畲族人“生为继、死为归”人生思想的浓缩与体现,也是畲族人对历史传统和文化的积淀,是畲族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畲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所以作为畲族“生为继”的思想载体与落点的畲族“传师学师”仪式,其寓含的民俗内涵与人文内里就异常丰厚,是畲族人历经千年的生活与精神沉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将以景宁畲族为例,从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历史、步骤、形式、内容等进行分析,挖掘其内在的民俗内涵与人文内里,为畲族文化在新时代的弘扬与发展赋根铸魂。
  二、畲族“传师学师”的历史与现状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历史可追溯到帝喾时期,在数千年的迁移与繁衍中,畲族人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与内涵。如广东的招兵节、福建的祭祖神、景宁的“传师学师”等,都是传习许久且同一文化脉络的畲族传统文化。笔者查阅了广东、福建、江西等地蓝、雷、钟姓畲族族谱,发现在畲族谱系上,出现了许多以法名注明的谱系记载。由此可见,当时畲族人“传师学师”虽然严谨,但普遍性强,在广东、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畲族均有传承和发展。尤其浙江景宁,笔者查阅了敕木山蓝姓和南田雷姓族谱,发现在明清时期,学师人更是不少。
  1949年前,浙江的畲族人每一宗支都备有一套专门供“做功德”和“传师学师”仪式用的祖物,其中包括香炉、祖图、龙头祖杖、龙角、灵刀、叮钟、笏板和龙鞭等,装在两只竹箱里,称作“祖担”或“游祖”。同时每一个畲族村均能组成自己的师公队,完成本家与近房叔伯间的“学师传师”仪式。清同治版景宁县志载:“畲民时而祭祖,则号为醮名,其属相贺。能举者得戴巾以为荣。一举,衫则蓝,三举,衣且红,贵贱于是乎别矣。”意思是说,畲民祭祖仪式,又称醮名。有能力举行这种仪式的人一般以戴巾为荣,第一次举行穿蓝衫,举行两次后穿红衫,等级贫富贵贱通过服饰的颜色就能区别出来。史料记载,明一代,各地畲民起义时有发生,如洪武十八年(1385)和成化十四年(1478)钟子仁、钟三领导的闽西上杭畲民起义,嘉靖四十二年(1563)蓝松三领导的粤东大埔、程乡畲民起义等。其中以正德年间爆发于赣南横水、左溪、桶岗等地(今崇义县)以谢志珊、蓝天凤为首的畲汉人民起义规模最大。谢志珊、蓝天凤“自称盘皇子孙,收有传统宝印画像”。这里说的宝印画像可能就是如今说的祖图,还有学者认为,该仪式源于畲族先民在原始社会时期,由此可见,畲族的“传师学师”仪式由来已久。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与村庄环境的变迁、老一辈师公的渐渐老去,畲族新一代的入城就学、打工等原因,该仪式在畲族地区的传承已经越来越少,除了景宁郑坑、上寮等一带较为偏僻的畲村,还一直坚持传承该项传统仪式,其他地方已经很少听说。
  三、畲族“传师学师”的步骤、形式、内容
  畲族“传师学师”共分为引朝、度水、三朝三大篇章。引朝又分为移庚采祖、报地主、小安、造寨、大安、团兵、安祖筵、把酒出门、叫消师爷等51个仪式与步骤。引朝又称启谨道场,象征着学师者加入闾山教。整个仪式过程从布置仪式空间到仪式尾声持续了一天一夜,十分热闹,人数少则数人,多则上十人。整个仪式穿插在念与舞间,师公手拿龙角、灵刀,脚踏罡步,按步骤,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仪式。透过仪式的表面,我们可以得知,畲族学师者要被传师,首先得获得祖师和本师的认可,还得将起的法名,告诉祖先,在获得许可后,方才定为法名。整个仪式,带着畲族人和畲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按步进行,严谨、热闹,仪式气氛虔诚肃穆。在这一气氛下,表达出师公对本族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承仪式的崇敬之情。
  度水又分报地主、开牒、本师汤茶、把盏入门、做师、告神斟酒、告神置龙坛、置九重山、回来拜街、造桥等67个仪式与步骤。度水是第二天学师仪式的总称,又称启建道场,主要是畲族“传师学师”中一传一学的“学师”过程。在该仪式中,畲族新一代通过仪式學习祖宗之法,度祖宗之责,学师后通过为本家、叔伯解决祭祀祈福类等琐事,为自己积累功德。透过其仪式的表象,我们可以得知,学师的艰辛与严谨,几乎重复当年畲族始祖闾山学法的艰辛过程,包括过九重山的记忆重现与重历,同时还得传师的师公们,手把手带着学师者共同完成一些仪式,更凸显该仪式传承的严谨性和责任交接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该仪式一直严谨遵循古礼,这种坚持,也是对畲族文化、历史的一种阐述、传承和发展。   三朝又分为报地主、排衙、高神开酒、拔花、收花、拆寨、团兵、送祖、小心香火等41个步骤。三朝是传师学师第三天仪式的总称,又称水碗道场。所谓三朝是受与谢的过程,是畲族“传师学师”中在完结部分,所以该仪式的文化通过承接祖先之法,重历祖先学法的历程,受香火考验,受祖先之兵马,承担起家族责任,其内容还是在传输祖先的崇拜与责任传承,也是通过仪式的举办,畲族新一代角色蜕变的过程。畲族学师者通过该仪式,实现在族群中角色的蜕变,承担起了自己的文化传承责任,同时表达了对祖先的感谢与对责任的坚定之心。
  四、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俗内涵
  文化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畲族的传统文化亦是如此。笔者在研究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传师学师”中发现,该仪式或文化,从表面来看是有非常重的道教色彩,但从文化的内涵和仪式的目的结果上分析,则是畲族在迁徙过程中民族记忆的凝练与坚持,也是对畲族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承接,是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是新时代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凝练。
  (一)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族记忆传承
  整个仪式贯穿着畲族的历史与文化,畲族发源于河南,发祥于广东。从畲族谱系来说,畲族盘、蓝、雷、钟的郡望均在河南。在畲族古歌中,在“都是广东一路人”的前面,常常出现“都是南京一路人”,古歌中所提到的南京并非现在的南京,而是位于河南。同时从河南文化来阐述分析,帝喾墓亦位于河南,河南灵宝民俗志记载一前朝诗歌,其中就是写到,“波涛雷电自完坚,畬播于此详因缘”。回归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笔者发现,其祖师和本师的供奉中,河南就有两位,分别为河南祖师与河南本师,所以笔者认为畲族的“传师学师”仪式虽然附于道教文化,但其核心寓含着民族记忆传承。
  (二)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文化内涵传承
  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在畲族传统文化里一直处于重要地位。首先,从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条件来说,也就是传承资格的获得。这个传承资格并非所有的畲族人家都有,需要祖辈有学过师的,需要严谨、完整的传承谱系,如果传承谱系断代或续接不上,那得从叔伯或近亲中传承而来,同时需要对方应允,这也就是畲族内部所言承谁的口水,是一对一的传承或一对多的传承,学师者还对传师的带有一定的责任。其次,传承条件和传承态度非常严谨,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畲族人认为这是“做阳”,不仅得是大日子,而且还得百无禁忌之日,这样的日子千日挑一。同时对传承谱系完整的家族,认为没有传给后辈,是一件挺丢人的事情,谓为“断头师”,所以千方百计传承。畲族“传师学师”还是件经济负担较重的仪式,因为仪式历时长,需要的人员多,需要经济实力支撑。畲族人则认为为了文化传承和责任交接,是做“好”事,所以畲族“传师学师”认为是本家与本族的大喜事,也是完整传承谱系家族必须做的一件事,畲族人已经将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文化内涵,通过仪式的形式,灌输了一代又一代。
  (三)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民俗内涵分析与总结
  从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民族记忆传承和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文化内涵传承来分析,畲族的“传师学师”仪式是融入到该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该仪式的传承与否,也心系本家与族群。畲族人在“生为继、死为归”的人生思想的影响下,生即“来做一世人”,死就是“人做完回去了”。所以通过学师仪式后的畲族法师,还承载着本家叔伯的“归”的问题。他们归去后的祭祀仪式均由本家这些通过学师而成的师公们义务承担,也是畲族法师为何在畲族族群中备受尊重,尊为先生的原因之一;也是畲族法师死后,可做“大功德”的缘由所在,畲族人死后的祭祀仪式中,又寓含着中国的孝道文化。
  五、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人文内里
  (一)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里的崇“祖”文化
  畲族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尤为重视,他们认为一种文化传承断代谓为“失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和文化传承中,他们认为哪怕生活为艰,“祖”亦不能失,也时刻教育畲族后辈莫失“祖”。同时从景宁畲族的“传师学师”仪式分析,该仪式的崇“祖”文化始终贯穿着仪式,通过仪式的步骤、形式、内容,将本民族的根源与文化,传承给后辈,将文化的传承责任进行交接。首先,从供奉说起,供奉着畲族的祖师和本师,香炉也是迁徙过程中,放在祖担里随身而迁的。同时整个仪式,是畲族先祖闾山学法的浓缩与畲族精神的精炼,以及传承追求幸福生活的韧性,让畲族后辈经历畲族先祖之历程,将文化和责任浓缩到内心的过程,所以在整个仪式中,畲族祖担之物,得迎來,仪式结束后还得送归祠堂。其次,在仪式的举行过程中,畲族老先生会将一些畲族的古老文化?讲诉或传授给畲族新一代,让他们在受仪式熏陶的同时,将畲族的其他文化一并相承,所以仪式的崇“祖”文化十分明显。
  (二)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里的叔伯内涵
  畲族“传师学师”仪式中充当十二位师公是叔伯,烧饭帮忙的也是叔伯,叔伯文化在该仪式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叔伯文化是畲族文化千年传承中的精髓,在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畲族自己的精神核心和文化素养,也是畲族族群观念的延续与发展。叔伯文化的叔伯,起于叔伯,是一个总括的内容,也许是隔很远的两个村,也许是三个村,但精神核心与文化素养,传承谱系又是非常明确的,是代代传承的。在畲族的族群生活中,叔伯文化是形式多样的,涉及生活、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方方面面。它的核心文化和其他畲族文化亦然相通,是忠、孝、仁、义、理、礼部分,又属于精神信仰与价值体系中内容。从景宁畲族的“传师学师”仪式看,该仪式的完成,不仅需要主家的倾力付出,也需要叔伯的族群共力,这是一种数百年代代传承的互助文化,体现了畲族人对文化最质实的观念和对族群的重视,他们认为这是祖辈传承下来的文化,得传承下去,这也是叔伯大家的义务,所以叔伯们自发义务帮忙,彰显畲族人对文化传承的厚度。
  (三)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人文内里分析与总结
  从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里的崇“祖”文化、景宁畲族“传师学师”仪式里的叔伯内涵来分析,景宁畲族“传师学师”其实不是一户人家的事情,而是由一户牵头,族群共力的文化传承活动,这是一个民族,一个支族群,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态度。也是畲族人文化的认识,对本民族精神的一种凝练与传承。同时也是畲族人,将后辈的名字告知祖先,将祖先的规与责传给后辈的一个过程,这是畲族人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培养,也是畲族人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在文化传承中的形成。
  六、总结
  以畲族“传师学师”为代表的畲族文化传承就是让畲族人感受价值,体验价值,最后塑造价值,实现价值的过程。它是一个载体,如果实,有皮,有肉,有核;也如水,永远都不知道它包含了多少,流淌了多久。所以传承畲族文化对畲族人而言就是在传播价值,也是在实现价值。畲族的“传师学师”文化,源于道教,师承闾山,在漫长严谨的传承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价值和价值体系。道家教义:护国、爱民、礼神、敬祖,所以畲族祭祀文化里在包含了这些文化的同时,还包含了叔伯文化、娘家文化、宗族文化、孝道文化,以及“生为继,死为归”的人生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国梦,梦有根——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文化的根。根,维系于民族精神。无论历史多么遥远、岁月如何蹉跎,无论社会怎么变革、如何转型,都不能除了根、丢了魂,都必须把根留住。畲族作为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55个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是畲族价值精神的传承载体,传承的精神是畲族源远流长的根魂。文化传承需“慎终追远”,“慎终追远”不是“搬出历史来说事”,而是以古鉴今,在畲族传统文化中深挖其中的深刻内涵,提炼源远流长的畲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给养,根植传统,继往开来。
  参考文献:
  [1]刘英钟.畲族传师学师仪式中十二师公角色扮演研究——基于浙江景宁半岭畲族村的田野调查[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徐丽丽(1980-),女,浙江景宁,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杉本博司是一位日本哲学家和艺术家,他的摄影作品兼具了哲学思想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充满了禅思的意蕴,使观者在欣赏时可以获得难得的平静。本文想通过探究其作品中的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来找到他作品,特别而安静的原因。杉本博司涉猎的范围很广泛,有摄影、装置、绘画等,其中颇为著名的是一系列摄影作品有《海景》《剧场》《建筑》等。透过这些作品表达出的哲思,让观者对空间物质世界有了清晰感悟,这些哲思是杉本博司思
【摘要】傩戏的研究和保护,对于丰富傩戏理论研究、完善傩戏文化体系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也能为研究巫傩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等提供相应依据和理论参考,同时对于昭通不同地域及民族的民俗学、民族学、文化遗产学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昭通;傩文化;艺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地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
【摘要】围绕敦煌石窟的公共艺术特色,关切新时代古老敦煌的先锋化发展。文章从视觉艺术视角出发,结合视觉文化与公共艺术的相关理论,在充分分析古老敦煌石窟艺术价值及文化特色后,思索其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们精神需求日益增加的现代社会,展露出的美学价值与发展趋向。  【关键词】敦煌石窟艺术;公共艺术;视觉文化;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敦煌石窟源于公元366年,其主
【摘要】随着国内各类户外音乐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品质,户外音乐节的视觉形象打造也显得日趋重要。基于此,文章以迷笛音乐节为例,研究中国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的打造,融合本土特色,完善户外音乐节视觉形象打造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户外音乐节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户外音乐节;迷笛音乐节;视觉形象;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稻米是人类世界最主要的食物之一。过去,稻米的种子跟随先人的足迹,有时会翻山越岭,有时会飘零四散,最终,它们将携带着亚洲独特的宗教、文化和艺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与当地的社会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文化景观。今天,稻米不仅仅成为了人类的主食,更是参与了不同社会的风俗活动,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信仰和性格。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与阅读书籍的方式,介绍了三个不同的地区如何将稻作文化与自身原有的文化相
【摘要】在中国传统的治安体系破坏的情况下,清政府开始实行变法,警政建设作为新政的重要内容被提上日程。目前,学术界已有许多关于各省警察的研究,但对于州县乡镇巡警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借助于《南部档案》可以有效地展开研究。南部县警政开始于1905年,乡镇巡警则于1910年开始,南部县采取了诸如就地抽捐的方式筹集警费,但经费不足一直是不可逾越的困难。  【关键词】南部县;警政;经费  【中图分类号】G275
【摘 要】由于中考失利,部分高一新生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消极应对高中的学习、生活。为此,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采用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开设了团体心理辅导校本选修课程,经过8期的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逐渐帮助学生走出挫折的困境,重拾高中生活的信心。  【关键词】校本课程;团体心理辅导;挫折;信心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6
【摘要】陕西省安康市是少数民族杂散居市,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位,汉滨区老城街道地处安康市中心城区,總人口8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3万(98%是回族)人,是全市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近年来,汉滨区老城街道办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加快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建设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仍然存在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政策宣传覆
【摘要】在无锡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文化世家。家族文化对于文化世家的延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无锡华氏家族源远流长,形成了“尚德乐善”的家族文化,影响着一代代的华氏族人。华氏家族形成的家族文化在当代的教育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无锡华氏;家族文化;尚德乐善;家风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1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8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专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并进入持续存在的“后疫情时代”。以冷链和保鲜为基础打造面向RCEP的自贸港物流枢纽,是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循环交汇点,应对疫情冲击,把握“后疫情时代”全球生产、生活方式新变化新趋势新特点,打造海南自贸港特色产业,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破题路径。《海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贸易和运输自由便利及“零关税、低税率”等制度设计,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