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单论述了河北省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研究。
关键词:就业素质高职实践
河北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61所,所设置的专业类别涵盖涉及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土建、制造、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等19个大类。近年来诸多方面原因造成我省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每年约有两成多的高职毕业生不能适时找到工作。[1]
高职学生就业素质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要求,满足职业生涯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2]。就业素质是高职大学生立业谋生和持续发展的核心素质,高职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充分就业、理想就业,与其就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受到各领域企事业单位的广泛青睐,培养社会需求、企业满意、就业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是我省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树立科学的人才素质质量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就业素质教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学生现实就业和未来终身发展对知识素养的需要,保障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的发展应以社会、经济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适应就业需要,以掌握知识、培养素质、构筑能力为主要内容,高职的人才素质培养应对整个社会和学生负责,重在发掘学生的自身潜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在将来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统筹兼顾就是在保障学生实现就业的前提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好成长规划,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面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进修和申报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他们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制定制度让教师真正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考察或者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感受技术、一线管理组织等等,完善教师的职业能力。
2 把就业素质教育融入专业及课程构建,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还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各项要求来确定培养专业,专业设置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及时调整和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按需施教才能打造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融入行业规范,以职业岗位(群)标准为依据,从解析职业岗位能力入手,对于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和归纳,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完善课程内容,专业课程的适当综合化才能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通过在学习中体验、思考,不断感悟并自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要获得事业的成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就业素质。
“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岗位就业素质的要求,才能养成良好的就业素质。”这是课题组访谈某企业负责人在谈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时所说的话。校企合作是推进学生就业素质培养有效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到企业去,展开工学结合、现场调查、参观调研、咨询服务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去亲自体验,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在真实、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思想认识、不断积累,最终提高高职学生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在岗位实习中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内涵,体验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树立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 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加强就业导航教育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即养成良好的责任感、事业心、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等基本素质,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卫生清扫,积极锻炼身体等,这些细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牢记“修身”才能立业,做事先做人,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排除就业困难的主观因素。
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在高职就业素质教育的始终。担任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应依托专业背景,结合社会需求及专业职业领域,从职业选择、求职准备、求职技巧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导航。高职毕业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自觉主动地调整就业期望值,没有选择到理想的职业时,应采取先就业先入为主的原则;树立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要有从小事做起的准备,这样可以克服好高骛远的毛病,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及时对接。
4 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创业素质培养
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度一般占20%~30%[3]。因此,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必须成为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开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核心就业竞争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创业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
高职教育本质上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应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深化创业教育内涵,加强创业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创业教育成为普及化、通识化教育,“以創业带动就业”可以极大地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高职教育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建设,把创业型人才与高技能人才放在同等的位置。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从培养目标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活动等多方面基于专业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应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创业教育进行宏观规划、决策和部署,创业教育办公室负责具体规划、组织和实施,在创业教育中心下可设立创业教育研究所、创业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学生创业基金会、学生创业指导(活动)中心等机构;还应通过设立创业教育专项经费,保障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训。
加强河北省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与培养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素质的内化和人格的提升,提升高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和体现我省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事厅文件,冀人字[2008]54号.关于2007年全省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的通报情况.河北省人事厅办公室.2008.4.
[2]张国宏,卢洁莹.职业素质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管德明,姬玉明.基于专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高职创业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高职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101283)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就业素质高职实践
河北省现有高职高专院校61所,所设置的专业类别涵盖涉及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土建、制造、生化与药品、材料与能源等19个大类。近年来诸多方面原因造成我省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每年约有两成多的高职毕业生不能适时找到工作。[1]
高职学生就业素质是社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要求,满足职业生涯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2]。就业素质是高职大学生立业谋生和持续发展的核心素质,高职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充分就业、理想就业,与其就业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受到各领域企事业单位的广泛青睐,培养社会需求、企业满意、就业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是我省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树立科学的人才素质质量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就业素质教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统筹兼顾学生现实就业和未来终身发展对知识素养的需要,保障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的发展应以社会、经济以及市场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适应就业需要,以掌握知识、培养素质、构筑能力为主要内容,高职的人才素质培养应对整个社会和学生负责,重在发掘学生的自身潜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在将来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求真务实、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统筹兼顾就是在保障学生实现就业的前提下,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好成长规划,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面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进修和申报科研项目;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他们通过考核获取相应等级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制定制度让教师真正进入企业实际岗位,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考察或者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感受技术、一线管理组织等等,完善教师的职业能力。
2 把就业素质教育融入专业及课程构建,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还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的各项要求来确定培养专业,专业设置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及时调整和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按需施教才能打造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以就业能力为导向,融入行业规范,以职业岗位(群)标准为依据,从解析职业岗位能力入手,对于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和归纳,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完善课程内容,专业课程的适当综合化才能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通过在学习中体验、思考,不断感悟并自我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要获得事业的成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就业素质。
“只有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领悟、体会和感受岗位就业素质的要求,才能养成良好的就业素质。”这是课题组访谈某企业负责人在谈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时所说的话。校企合作是推进学生就业素质培养有效的平台,让学生真正到企业去,展开工学结合、现场调查、参观调研、咨询服务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融入社会去亲自体验,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在真实、动态的社会环境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思想认识、不断积累,最终提高高职学生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在岗位实习中了解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内涵,体验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树立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 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加强就业导航教育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即养成良好的责任感、事业心、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等基本素质,如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助人为乐,卫生清扫,积极锻炼身体等,这些细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责任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牢记“修身”才能立业,做事先做人,以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排除就业困难的主观因素。
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在高职就业素质教育的始终。担任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应依托专业背景,结合社会需求及专业职业领域,从职业选择、求职准备、求职技巧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导航。高职毕业生应该正确认识自己,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自觉主动地调整就业期望值,没有选择到理想的职业时,应采取先就业先入为主的原则;树立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理念,在工作中要有从小事做起的准备,这样可以克服好高骛远的毛病,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及时对接。
4 推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机制体制改革,加强创业素质培养
清华大学创业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度一般占20%~30%[3]。因此,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必须成为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内容,开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核心就业竞争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创业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
高职教育本质上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应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深化创业教育内涵,加强创业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创业教育成为普及化、通识化教育,“以創业带动就业”可以极大地缓解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高职教育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注重创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建设,把创业型人才与高技能人才放在同等的位置。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从培养目标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活动等多方面基于专业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应成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创业教育进行宏观规划、决策和部署,创业教育办公室负责具体规划、组织和实施,在创业教育中心下可设立创业教育研究所、创业设计方案评审委员会、学生创业基金会、学生创业指导(活动)中心等机构;还应通过设立创业教育专项经费,保障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训。
加强河北省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与培养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素质的内化和人格的提升,提升高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和体现我省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事厅文件,冀人字[2008]54号.关于2007年全省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率的通报情况.河北省人事厅办公室.2008.4.
[2]张国宏,卢洁莹.职业素质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管德明,姬玉明.基于专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高职创业教育.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河北省社科联民生调研课题《河北省高职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研究》(课题编号:20110128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