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民族牧区城镇化道路不同于其他地区,不能简单地从经济效益来评价其成本收益。从牧区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多角度评价其城镇化投入所取得的效益,其城镇化有益于提高整个牧区的社会发展指数和牧民的国民幸福指数。因此,从民族牧区的长远发展和现实情况来看,民族牧区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以及牧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需要以牧区城镇化建设为依托。
关键词:新疆民族牧区;现代化;可持续;牧区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牧区现代化是实现民族牧区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我们认为西部民族牧区的现代化不仅是基于牧业经济发展的,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问题。从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它一般是指农牧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牧区现代化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牧区的城镇化建设和牧区产业化链条的形成;2、牧区现代化是以牧业经济为基础的,只有畜牧业经济强有力发展,才能有效推动牧区的现代化建设;3、牧区现代化是一个综合工程,以及长期的自然过程。牧区的现代化不仅要考虑经济的发展,还要考虑牧民如何从传统经济文化类型转向到现代经济生活当中,如何在实现牧区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牧区政治的现代化、牧区文化教育的现代化、牧民生活的现代化等。
从民族牧区现代化的途径来看,我们认为以城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牧业经济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民族牧区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从我们过去的研究来看[1]1、城镇化具有转换和变革草原牧业经济结构的动力机制;2、城镇化具有草原牧业经济要素集聚和流动的实现机制;3、城镇化具有自动提高都市牧民素质的推进功能;4、城镇化具有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充分条件。这主要表现在城镇化能促使生产组织专业化,而生产组织的专业化是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城镇化能促使生产技术科学化,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是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城镇化能促使劳动手段机械化,而劳动手段的机械化是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城镇化能促进商品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管理,而商品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是草原畜牧业实现现代化的保证。总之,纵观历史,近代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社会变革和进步,无不与分散的个体生产转变为以城镇化为纽带的、社会分工和协作相联系的大规模社会化生产为前提。牧区之所以要以城镇化为纽带进行社会分工和协作,是因为城镇化创造了以社会化生产为目的的专业化生产,进而推进了现代化生产的实现机制。
以上都是从经济发展考虑城镇化对牧区现代化的作用,同样,牧区城镇化深刻影响着牧民生活的现代化,城镇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交通等的最主要的载体,具有传播各种先进思想和传授现代文明成果的特殊功能。这种特殊功能,为在城镇生产、生活的草原牧民提供了充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能够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很多新生事物,使他们逐渐成为见识广、观念新、讲科学的“都市牧民”。因而,通过城镇化,不仅能改善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而且能促使其从“草原牧民”到“都市牧民”的身份转换,极大地提高“都市牧民”的整体素质,而牧业人口素质的提高是草原畜牧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牧区现代化是实现民族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民族牧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民族牧区从传统和现实来看,长期从事牧业经济活动。因此,作为牧业基本经济要素的草地生态资源以及草地生态环境对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从生态资源使用的地域性来讲,民族牧区在特定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下的区情决定了在实现草地生态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过程中的选择倾向,而这种选择决定着其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下,把草地生态资源、民族牧区产业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起来,探索出民族牧区草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我们认为,牧区城镇化是民族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是提高西部民族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最终缓解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2]。
总体来说,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维系三种可持续[3]:一是草地生态的可持续;二是草地经济产出能力的可持续;三是整个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以畜牧业作为产业基础的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支撑。只有保证它在经济上能自我稳定、持续的发展,才能保证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度的提高。这三者是互为条件、互为支撑的。载畜量的长期超载必然会破坏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接着必然导致草地退化、生态产出能力的下降,最终会导致载畜量的急剧下降,危及草地经济产出能力,经济产出能力的下降又会造成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形成新的贫困压力,产生对载畜量更高的需求,形成恶性循环。总之,少数民族牧区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而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又是要在草地资源保持生态经济功能的前提下,改善牧区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这种僵局似乎类于“贫困- 生态”的恶性循环,但归咎根本原因,其实是长期单纯依靠草地生态资源利用量的增加来维持牧区GDP增长所造成的。所以,如果要保证牧区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需求,就要改变少数民族牧区单纯以草地资源初级利用为基础的产业特点和粗放式草地资源利用模式,在不增加草地资源压力的前提下,增加草地资源经济效益,实现畜草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和县域产业的多元化,逐步优化少数民族牧区县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扩大畜牧业产业化链条,把依靠草地资源初级利用的牧业人口转移至整个产、销、服务为一体的畜牧业产业化链条中,从而缓解过多放牧人口对草地资源的简单依赖。做到这一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牧区城镇化建设。
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了少数民族现代化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不仅加快农牧业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更惠及广大农牧民,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提高了农牧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特别是促进了生活在农村牧区的多数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现代化进步。随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在经济收人增长的同时,他们的现代化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扩大再生产的意识也不断增强。通过深化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 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大农牧民也将向着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会进人企业或第三产业转移就业,从而加快农牧民的社会化大分工,实现各尽所能,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逐步实现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合理配置[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需要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危旧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优先在边境县、民族地区贫困县试点。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切实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就业和管理工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真正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于偏远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优先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积极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全面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仅靠少数民族地方财政是不容易实现的。必须有国家的帮助、政策扶持以及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和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任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同,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困难大、问题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形成规模,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需要有更大的投人、更多的资金,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任务。所以要把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宏观布局,协调发展,把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好,真正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四、新牧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牧民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建设原则。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筹牧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畜牧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要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旧的传统发展观和传统的小农小牧思想的束缚,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新牧区建设的实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加快牧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将发展优势产业、增加牧民收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根本任务来抓。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草场大,大力发展草产业、畜牧业产业,将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并使其成为新牧区建设的主导产业,成为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加大草原生态建设保护的力度,加快改变牧区人畜生存环境恶化的局面。目前,牧区草原沙化退化,沙漠风化已严重地威胁到了草原牧区生存和畜牧业的发展。当前,摆在新牧区建设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草原生态建设保护的力度,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畜生存环境恶化的局面。
加快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牧区的人居环境。在牧区牧场、村、镇的建设中,要突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牧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出发,重点抓好水、电、路、通讯、住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牧区的人居环境。
加大新牧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牧民的整体素质。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当前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牧民的主体地位,全面实施提高牧民素质的教育培训工程,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观念新、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参考文献:
[1]闵文义,才让加,戴正.城镇化:西部民族地区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阿克塞县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调研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4,(3).
[2]戴正,闵文义,才让加,邓艾.西部民族牧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牧区城镇化建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3]阿德力汗·叶斯汗.新疆新牧区建设的困难与突进[J].时事观察,2006,(2).
[4]敖旭鹏.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J].2010,(7).
关键词:新疆民族牧区;现代化;可持续;牧区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
一、牧区现代化是实现民族牧区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我们认为西部民族牧区的现代化不仅是基于牧业经济发展的,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问题。从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它一般是指农牧民利用近现代工、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发展农村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牧区现代化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牧区的城镇化建设和牧区产业化链条的形成;2、牧区现代化是以牧业经济为基础的,只有畜牧业经济强有力发展,才能有效推动牧区的现代化建设;3、牧区现代化是一个综合工程,以及长期的自然过程。牧区的现代化不仅要考虑经济的发展,还要考虑牧民如何从传统经济文化类型转向到现代经济生活当中,如何在实现牧区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牧区政治的现代化、牧区文化教育的现代化、牧民生活的现代化等。
从民族牧区现代化的途径来看,我们认为以城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牧业经济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民族牧区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从我们过去的研究来看[1]1、城镇化具有转换和变革草原牧业经济结构的动力机制;2、城镇化具有草原牧业经济要素集聚和流动的实现机制;3、城镇化具有自动提高都市牧民素质的推进功能;4、城镇化具有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生产的充分条件。这主要表现在城镇化能促使生产组织专业化,而生产组织的专业化是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城镇化能促使生产技术科学化,而生产技术的科学化是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城镇化能促使劳动手段机械化,而劳动手段的机械化是草原牧业实现现代化的手段;城镇化能促进商品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管理,而商品化生产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是草原畜牧业实现现代化的保证。总之,纵观历史,近代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社会变革和进步,无不与分散的个体生产转变为以城镇化为纽带的、社会分工和协作相联系的大规模社会化生产为前提。牧区之所以要以城镇化为纽带进行社会分工和协作,是因为城镇化创造了以社会化生产为目的的专业化生产,进而推进了现代化生产的实现机制。
以上都是从经济发展考虑城镇化对牧区现代化的作用,同样,牧区城镇化深刻影响着牧民生活的现代化,城镇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交通等的最主要的载体,具有传播各种先进思想和传授现代文明成果的特殊功能。这种特殊功能,为在城镇生产、生活的草原牧民提供了充分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能够使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很多新生事物,使他们逐渐成为见识广、观念新、讲科学的“都市牧民”。因而,通过城镇化,不仅能改善牧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而且能促使其从“草原牧民”到“都市牧民”的身份转换,极大地提高“都市牧民”的整体素质,而牧业人口素质的提高是草原畜牧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牧区现代化是实现民族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民族牧区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民族牧区从传统和现实来看,长期从事牧业经济活动。因此,作为牧业基本经济要素的草地生态资源以及草地生态环境对其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从生态资源使用的地域性来讲,民族牧区在特定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下的区情决定了在实现草地生态资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过程中的选择倾向,而这种选择决定着其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可持续发展议题下,把草地生态资源、民族牧区产业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起来,探索出民族牧区草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我们认为,牧区城镇化是民族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是提高西部民族牧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而最终缓解草地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2]。
总体来说,牧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维系三种可持续[3]:一是草地生态的可持续;二是草地经济产出能力的可持续;三是整个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以畜牧业作为产业基础的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支撑。只有保证它在经济上能自我稳定、持续的发展,才能保证牧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度的提高。这三者是互为条件、互为支撑的。载畜量的长期超载必然会破坏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接着必然导致草地退化、生态产出能力的下降,最终会导致载畜量的急剧下降,危及草地经济产出能力,经济产出能力的下降又会造成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形成新的贫困压力,产生对载畜量更高的需求,形成恶性循环。总之,少数民族牧区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而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又是要在草地资源保持生态经济功能的前提下,改善牧区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这种僵局似乎类于“贫困- 生态”的恶性循环,但归咎根本原因,其实是长期单纯依靠草地生态资源利用量的增加来维持牧区GDP增长所造成的。所以,如果要保证牧区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需求,就要改变少数民族牧区单纯以草地资源初级利用为基础的产业特点和粗放式草地资源利用模式,在不增加草地资源压力的前提下,增加草地资源经济效益,实现畜草产品的初加工、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和县域产业的多元化,逐步优化少数民族牧区县整个社会经济结构,扩大畜牧业产业化链条,把依靠草地资源初级利用的牧业人口转移至整个产、销、服务为一体的畜牧业产业化链条中,从而缓解过多放牧人口对草地资源的简单依赖。做到这一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牧区城镇化建设。
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促进了少数民族现代化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不仅加快农牧业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且更惠及广大农牧民,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提高了农牧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特别是促进了生活在农村牧区的多数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现代化进步。随着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在经济收人增长的同时,他们的现代化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扩大再生产的意识也不断增强。通过深化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 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广大农牧民也将向着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大部分剩余劳动力会进人企业或第三产业转移就业,从而加快农牧民的社会化大分工,实现各尽所能,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牧则牧,逐步实现农村牧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合理配置[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需要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先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危旧房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优先在边境县、民族地区贫困县试点。加大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力度。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切实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就业和管理工作,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真正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于偏远落后少数民族地区优先推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积极推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全面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仅靠少数民族地方财政是不容易实现的。必须有国家的帮助、政策扶持以及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援和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任务。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不同,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居住分散、困难大、问题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形成规模,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需要有更大的投人、更多的资金,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任务。所以要把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统筹规划、宏观布局,协调发展,把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好,真正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四、新牧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牧民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建设原则。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筹牧区工业化、城镇化和畜牧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要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冲破旧的传统发展观和传统的小农小牧思想的束缚, 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新牧区建设的实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加快牧区优势产业的发展。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将发展优势产业、增加牧民收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根本任务来抓。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草场大,大力发展草产业、畜牧业产业,将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并使其成为新牧区建设的主导产业,成为牧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加大草原生态建设保护的力度,加快改变牧区人畜生存环境恶化的局面。目前,牧区草原沙化退化,沙漠风化已严重地威胁到了草原牧区生存和畜牧业的发展。当前,摆在新牧区建设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草原生态建设保护的力度,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人畜生存环境恶化的局面。
加快牧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牧区的人居环境。在牧区牧场、村、镇的建设中,要突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牧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出发,重点抓好水、电、路、通讯、住房、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牧区的人居环境。
加大新牧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牧民的整体素质。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提高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大问题。当前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牧民的主体地位,全面实施提高牧民素质的教育培训工程,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观念新、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参考文献:
[1]闵文义,才让加,戴正.城镇化:西部民族地区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阿克塞县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调研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4,(3).
[2]戴正,闵文义,才让加,邓艾.西部民族牧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牧区城镇化建设[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3]阿德力汗·叶斯汗.新疆新牧区建设的困难与突进[J].时事观察,2006,(2).
[4]敖旭鹏.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J].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