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前,我十三岁,站在厦门的海声里,我想,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地方。
三年后,我十六岁,仍然是站在厦门的海声里,突然觉得四周皆是悲凉,或者说无助,疼痛与失措。海声未变,但我竟然会在这样的声音里彷徨得如此无所适从。
我很少去同一个地方恰好两次,是因为所有的美好一般只会是一次,甚至一瞬。人们大部分的行走,如同每一个游客所热衷的那样,只不过是匆忙而潦草地翻阅一本名叫风景的书,来不及留下任何注记,甚至都没有资格成为一座城市生命中的过客,很可悲,也很现实。也许我可以选择密集又随机地不断奔向那个地方,为了追寻它曾经给我带来的慰藉与美意,企图用热爱来掩盖我恋旧的本性。然而,这次我来到陌生的厦门,只是为了看看她变了没有。仿佛敲开篱门,去看望一位乡村的旧识。
坐了五个小时高铁,看着窗外的景象由高楼变成田野,变成低矮的工厂,变成成片的树林、河流、草地、高压电线杆、山坡……又变回高楼。接着是四十分钟的出租车,看着路上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密集。最后加上八分钟的轮渡,听了八分钟浪花打在船身上的哗哗声。我终于到了鼓浪屿。
在鼓浪屿上,有许多细长的街道,像小岛的血管,四处蔓延。它们中的许多都拥有一个同样的名字:龙头路。我便想象这座小岛是一条拥有很多脑袋的龙,张牙舞爪,显得很威猛,也很有华夏的风范。街道狭窄曲折,弄堂被高墙所勾勒,如果抬眼,可以看到街道把天空切割成零碎的模样,极易被风吹散。土狗和野猫依然肆无忌惮地游荡,占领山丘和大片草地,那昂着头走路的样子很像是背着手巡视领土的君主。它们或是踱着方步,或是在阳光下舒服地趴着,眯眼看愚蠢的人类在它们的土地上用手机自拍,无法理解也不屑于去理解人类摆的各种奇怪的而又无意义的姿势。在日落时,它们或许会选择伸一个懒腰,起身告辞,悄无声息地留下一个高傲又孤独的背影。时隔许久,却未时过境迁。时间的流逝似乎没有给鼓浪屿留下太多印记。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小岛的历史太长,三年对它来说也只是一瞬,无足轻重。也可能是因为时间给了鼓浪屿太多疤痕,以至于无人注意新添的伤口。十余个领事馆旧址破败、灰暗,墙皮纷纷剥落,曾经精美的雕刻也已风化走形,长得有些抽象。它们显然早已没有曾经的意气风发,哪怕占据最好的山头也终究没有躲过被围墙围起写上危房的命运。小小的一隅里,专门有划出的一块洋人墓地,我猜墓中人们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生命的终点会是在一个叫中国的地方,在一個叫鼓浪屿的小岛上。在这个地方,人们穿越时间,回到纷纷扰扰的历史中去,辩驳着真假对错错对假真,思索着自己也没有琢磨清楚的一段往事。然而还是没有一个游人知道亡灵们的曾经,没有人知道黄土之下深埋的潮湿而又悠远的故事。我甚至会恶作剧地遐想,这座小小的岛,或者说是人间的局部,会不会由人类和亡灵们共同管辖。相安无事,美事成花。
在这样的小岛上,游客们像是复制的物种,他们均匀分布,我不晓得他们来自南北西东哪个方向,总以为他们是景物的一种。景物需要点缀,于是我可以这样猜测,自己是不是也像景物一样,点缀着别人的视野。鼓浪屿终归像一个八分的熟人,有两分的生分,却有更多的熟悉。那些细碎密集的摊位,能够制造各不相同的叫卖声音,杂乱却又民间,并且生机勃勃,每天演奏着各不重复的曲子。这些曲子是桌椅板凳,也是锅碗瓢盆,甚至是摊主的一个喷嚏。游客这种生物有一个奇怪的特性,便是会跟着各种不同版本的旅游攻略,选择有些名气的店铺,像完成一种神圣的使命一样,脸上洋溢各种不同的表情,程式化地排起长队,木讷而又满足。仿佛吃了这些小吃,就能品尝到鼓浪屿的味道。而我更好奇的,是他们的故乡。我一直都在想,他们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到岛上,他们会是从哪儿来的。然而与蒲公英不同的是,他们又要被风吹回他们属于的地方。多么奇怪的念头,这让我想起县城,东北,小镇,山村,或者上海这样的字眼。我穿梭在这样的游客里面,觉得,人生本来就是奇怪的,一直被吹来吹去,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会落在哪里。人生,像是人到了这个世界上做了一回客人,却分不清每一家的主人是谁;人生,也像是梦境里的一个长镜头,我们却把它当作清醒里的真实。
我说不出鼓浪屿有多少的情调,夜市的喧闹纷杂,让我无力将这个小岛与有名的法式浪漫相联系。但鼓浪屿这个名字,听上去就代表了一种甜蜜。任谁看到百年老树垂下的须条在风中荡漾,听到波声荡漾,心中也都会不自禁地随之荡漾起来。深夜的鼓浪屿涛声壮阔,是一种沙沙的响声,响亮而均匀,却不惹耳,人心因了这种单调重复却又匀称的声音,而略微显得宁静。我坐在长椅上,望着溶在黑夜中的咸腥味的码头,思考着,既然人有命数,那么这些船只有没有命?也许它们也有,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有些船爱上了海水,就注定要在水中航行一辈子;有些船却爱上了岸,面临着牺牲事业或者爱情的艰难抉择。我终于坚决地认定,船也是有命的。在我的视野里,它以黝黑混沌的形象,站在不远处安静地看我,海风中显得妥贴、温和、敦厚。
心里有个声音回荡,你已经看够了鼓浪屿。于是立刻地,我离开了这座岛,没来得及扔下重逢的喜悦,便风风火火地赶到曾厝庵。
街还是一样的街,用石板铺筑,踩上去却不再有踏实的感觉。石板与地面之间,因缝隙及我的踩踏,而产生哐哐的响声,敲击着我的心脏。我四处搜寻,却再也找不到一方宁静的角落,只有无尽的鳞次栉比的嘈杂。物是人非,我突然间想到这个词,物,是,人,非。小吃街上千篇一律的油炸食品代替了曾经创意百出的小店,满街的各种油腻气味混杂在一起,在空气中穿梭、纠缠,令人反胃。讨价还价声是现成的背景音乐,像是在菜市场。不,比菜市场还要无章。总有人不断伸手来拉我的衣袖,甚至是手臂,希望我能照顾到他们的生意。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里丧尸爆发后的街道,游客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块肥美的肉,而且新鲜地还往下滴着血。
我曾希望过这街依然是空旷的,一眼可以看到另一头,简陋却温馨,却发现我想得太美好。这条街早已变得狭窄而拥挤不堪,不简陋,却丑陋。有可能,街的宽度还是不变的,只是在我的心里变窄了而已。如今的曾厝庵像是一根棍子,把我曾有过的一点对美好的幻想尽数击碎,嘲笑着我的无知、幼稚以及不切实际。而我自己,是不是也是这嘈杂声音,或者人群的构成分子;一边埋怨,一边却又作为景点的一种累赘,污染着别人的视线。
我曾想找一找记忆中叫“鹭仁甲”的店。我还记得在那个店里,我和店主聊了一整晚,我还执拗地想要买下他们的瓶子,想要买他们的绿豆糕,而他们也执拗地告诉我,不行,要等第二天早上才开业。果真我失败了。我在交错的街头一遍遍打转,在人流中穿梭,却发现它已不见。
我想,有可能它还是在的,只是埋没在了喧嚣里,让我无处可寻。像所有的人们远去的初恋,一直在,却寻不见。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一直想回来的地方,我已经丝毫不认识了。在我看到她的一瞬间,我感到心脏突然地收缩了一下,就好像一颗心脏看到了死去的亲人一般。接踵而至的,就是阵阵的钝痛。曾经的宁静小村一般的模糊印象,在我的脑中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乱——我努力把脏乱的影像赶出脑海,却颓然败北。鼓浪屿有没有变?我无法回答,也不敢去细探。只记得一位叫舒婷的诗人,长居岛上,像另一道安静的风景。我能记得起她诗中的木棉,却始终寻不着这种温暖的植物。所有人的人生,大抵如此。
我像每一个晃荡着走过的游人一样,麻痹自己的视觉,就像酒麻痹神经,合理得无可厚非。所有的旅游,有许多时候更像是一种预设的程序,比方讲人生中需要走过此地,我们终究需要去完成。我不晓得的,也无从保证,龙头路上卖的还是不是从前的商品,小巷里还有没有从前的宁静,老树上垂下的枝条有没有在荡荡漾漾,所有的美好始终只是惊鸿一瞥。只有海声依旧。
很多时候,我想在海边,面对着庞大而辽阔的铺天盖地的海声,放开喉咙呐喊。我完全可以选择跪倒在沙地上,面朝大海,尽力嘶吼。但是,我发现除了张嘴 ,除了让嘴以空洞的形象面对大海,云,空气,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来。
人生有时候不是沉默,而是无力发出声音。
三年前,我十三岁,站在厦门的海声里,我想,我一定会来第二次。
三年后,我十六岁,仍然是站在厦门的海声里,我想,厦门,后会无期。像割断一截人生,一段记忆,我需要割断一种新鲜的疼痛。
三年后,我十六岁,仍然是站在厦门的海声里,突然觉得四周皆是悲凉,或者说无助,疼痛与失措。海声未变,但我竟然会在这样的声音里彷徨得如此无所适从。
我很少去同一个地方恰好两次,是因为所有的美好一般只会是一次,甚至一瞬。人们大部分的行走,如同每一个游客所热衷的那样,只不过是匆忙而潦草地翻阅一本名叫风景的书,来不及留下任何注记,甚至都没有资格成为一座城市生命中的过客,很可悲,也很现实。也许我可以选择密集又随机地不断奔向那个地方,为了追寻它曾经给我带来的慰藉与美意,企图用热爱来掩盖我恋旧的本性。然而,这次我来到陌生的厦门,只是为了看看她变了没有。仿佛敲开篱门,去看望一位乡村的旧识。
坐了五个小时高铁,看着窗外的景象由高楼变成田野,变成低矮的工厂,变成成片的树林、河流、草地、高压电线杆、山坡……又变回高楼。接着是四十分钟的出租车,看着路上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密集。最后加上八分钟的轮渡,听了八分钟浪花打在船身上的哗哗声。我终于到了鼓浪屿。
在鼓浪屿上,有许多细长的街道,像小岛的血管,四处蔓延。它们中的许多都拥有一个同样的名字:龙头路。我便想象这座小岛是一条拥有很多脑袋的龙,张牙舞爪,显得很威猛,也很有华夏的风范。街道狭窄曲折,弄堂被高墙所勾勒,如果抬眼,可以看到街道把天空切割成零碎的模样,极易被风吹散。土狗和野猫依然肆无忌惮地游荡,占领山丘和大片草地,那昂着头走路的样子很像是背着手巡视领土的君主。它们或是踱着方步,或是在阳光下舒服地趴着,眯眼看愚蠢的人类在它们的土地上用手机自拍,无法理解也不屑于去理解人类摆的各种奇怪的而又无意义的姿势。在日落时,它们或许会选择伸一个懒腰,起身告辞,悄无声息地留下一个高傲又孤独的背影。时隔许久,却未时过境迁。时间的流逝似乎没有给鼓浪屿留下太多印记。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小岛的历史太长,三年对它来说也只是一瞬,无足轻重。也可能是因为时间给了鼓浪屿太多疤痕,以至于无人注意新添的伤口。十余个领事馆旧址破败、灰暗,墙皮纷纷剥落,曾经精美的雕刻也已风化走形,长得有些抽象。它们显然早已没有曾经的意气风发,哪怕占据最好的山头也终究没有躲过被围墙围起写上危房的命运。小小的一隅里,专门有划出的一块洋人墓地,我猜墓中人们一定没有想到,自己生命的终点会是在一个叫中国的地方,在一個叫鼓浪屿的小岛上。在这个地方,人们穿越时间,回到纷纷扰扰的历史中去,辩驳着真假对错错对假真,思索着自己也没有琢磨清楚的一段往事。然而还是没有一个游人知道亡灵们的曾经,没有人知道黄土之下深埋的潮湿而又悠远的故事。我甚至会恶作剧地遐想,这座小小的岛,或者说是人间的局部,会不会由人类和亡灵们共同管辖。相安无事,美事成花。
在这样的小岛上,游客们像是复制的物种,他们均匀分布,我不晓得他们来自南北西东哪个方向,总以为他们是景物的一种。景物需要点缀,于是我可以这样猜测,自己是不是也像景物一样,点缀着别人的视野。鼓浪屿终归像一个八分的熟人,有两分的生分,却有更多的熟悉。那些细碎密集的摊位,能够制造各不相同的叫卖声音,杂乱却又民间,并且生机勃勃,每天演奏着各不重复的曲子。这些曲子是桌椅板凳,也是锅碗瓢盆,甚至是摊主的一个喷嚏。游客这种生物有一个奇怪的特性,便是会跟着各种不同版本的旅游攻略,选择有些名气的店铺,像完成一种神圣的使命一样,脸上洋溢各种不同的表情,程式化地排起长队,木讷而又满足。仿佛吃了这些小吃,就能品尝到鼓浪屿的味道。而我更好奇的,是他们的故乡。我一直都在想,他们像蒲公英一样被吹到岛上,他们会是从哪儿来的。然而与蒲公英不同的是,他们又要被风吹回他们属于的地方。多么奇怪的念头,这让我想起县城,东北,小镇,山村,或者上海这样的字眼。我穿梭在这样的游客里面,觉得,人生本来就是奇怪的,一直被吹来吹去,不知道自己的终点会落在哪里。人生,像是人到了这个世界上做了一回客人,却分不清每一家的主人是谁;人生,也像是梦境里的一个长镜头,我们却把它当作清醒里的真实。
我说不出鼓浪屿有多少的情调,夜市的喧闹纷杂,让我无力将这个小岛与有名的法式浪漫相联系。但鼓浪屿这个名字,听上去就代表了一种甜蜜。任谁看到百年老树垂下的须条在风中荡漾,听到波声荡漾,心中也都会不自禁地随之荡漾起来。深夜的鼓浪屿涛声壮阔,是一种沙沙的响声,响亮而均匀,却不惹耳,人心因了这种单调重复却又匀称的声音,而略微显得宁静。我坐在长椅上,望着溶在黑夜中的咸腥味的码头,思考着,既然人有命数,那么这些船只有没有命?也许它们也有,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有些船爱上了海水,就注定要在水中航行一辈子;有些船却爱上了岸,面临着牺牲事业或者爱情的艰难抉择。我终于坚决地认定,船也是有命的。在我的视野里,它以黝黑混沌的形象,站在不远处安静地看我,海风中显得妥贴、温和、敦厚。
心里有个声音回荡,你已经看够了鼓浪屿。于是立刻地,我离开了这座岛,没来得及扔下重逢的喜悦,便风风火火地赶到曾厝庵。
街还是一样的街,用石板铺筑,踩上去却不再有踏实的感觉。石板与地面之间,因缝隙及我的踩踏,而产生哐哐的响声,敲击着我的心脏。我四处搜寻,却再也找不到一方宁静的角落,只有无尽的鳞次栉比的嘈杂。物是人非,我突然间想到这个词,物,是,人,非。小吃街上千篇一律的油炸食品代替了曾经创意百出的小店,满街的各种油腻气味混杂在一起,在空气中穿梭、纠缠,令人反胃。讨价还价声是现成的背景音乐,像是在菜市场。不,比菜市场还要无章。总有人不断伸手来拉我的衣袖,甚至是手臂,希望我能照顾到他们的生意。这让我想起了电影里丧尸爆发后的街道,游客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一块肥美的肉,而且新鲜地还往下滴着血。
我曾希望过这街依然是空旷的,一眼可以看到另一头,简陋却温馨,却发现我想得太美好。这条街早已变得狭窄而拥挤不堪,不简陋,却丑陋。有可能,街的宽度还是不变的,只是在我的心里变窄了而已。如今的曾厝庵像是一根棍子,把我曾有过的一点对美好的幻想尽数击碎,嘲笑着我的无知、幼稚以及不切实际。而我自己,是不是也是这嘈杂声音,或者人群的构成分子;一边埋怨,一边却又作为景点的一种累赘,污染着别人的视线。
我曾想找一找记忆中叫“鹭仁甲”的店。我还记得在那个店里,我和店主聊了一整晚,我还执拗地想要买下他们的瓶子,想要买他们的绿豆糕,而他们也执拗地告诉我,不行,要等第二天早上才开业。果真我失败了。我在交错的街头一遍遍打转,在人流中穿梭,却发现它已不见。
我想,有可能它还是在的,只是埋没在了喧嚣里,让我无处可寻。像所有的人们远去的初恋,一直在,却寻不见。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一直想回来的地方,我已经丝毫不认识了。在我看到她的一瞬间,我感到心脏突然地收缩了一下,就好像一颗心脏看到了死去的亲人一般。接踵而至的,就是阵阵的钝痛。曾经的宁静小村一般的模糊印象,在我的脑中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混乱——我努力把脏乱的影像赶出脑海,却颓然败北。鼓浪屿有没有变?我无法回答,也不敢去细探。只记得一位叫舒婷的诗人,长居岛上,像另一道安静的风景。我能记得起她诗中的木棉,却始终寻不着这种温暖的植物。所有人的人生,大抵如此。
我像每一个晃荡着走过的游人一样,麻痹自己的视觉,就像酒麻痹神经,合理得无可厚非。所有的旅游,有许多时候更像是一种预设的程序,比方讲人生中需要走过此地,我们终究需要去完成。我不晓得的,也无从保证,龙头路上卖的还是不是从前的商品,小巷里还有没有从前的宁静,老树上垂下的枝条有没有在荡荡漾漾,所有的美好始终只是惊鸿一瞥。只有海声依旧。
很多时候,我想在海边,面对着庞大而辽阔的铺天盖地的海声,放开喉咙呐喊。我完全可以选择跪倒在沙地上,面朝大海,尽力嘶吼。但是,我发现除了张嘴 ,除了让嘴以空洞的形象面对大海,云,空气,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来。
人生有时候不是沉默,而是无力发出声音。
三年前,我十三岁,站在厦门的海声里,我想,我一定会来第二次。
三年后,我十六岁,仍然是站在厦门的海声里,我想,厦门,后会无期。像割断一截人生,一段记忆,我需要割断一种新鲜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