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导航
鲁迅先生在《社戏》中说:“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不禁使我自失起来。”是啊!声音是美妙的,旋律是优雅的,它可以让听者自失,让听者陶醉。每当听到那一首首优美的歌曲时,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些特别的日子,忆起那些特别的人,仿佛有昨日重现的感觉,让我们的心澎湃不已……让我们一起沉浸在歌声的优雅旋律中,来共同体会生活之美。
永远的箫声
文/凌鼎年
月色淡淡。星光淡淡,所谓月朦胧鸟朦胧的时候——一个很美的夜晚。更美的是,河对岸又传来了委婉动人的箫声,箫声缓缓地传来,听得出,今晚的吹箫人心境很平和,吹得从容不迫,吹得抒情而轻快,那箫声因了河水的滋润,愈发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染力。
何箫箫放下了手中的书,听得如醉如痴。这吹箫人是何许人呢?
她转弯抹角问过多人,所有的回答都没能使她满意,或者说所有的回答都没能明确告诉她吹箫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也许是个像《红楼梦》中黛玉那样的女子吧;也许是个退休的老人,借箫寄情,打发那长长的寂寞;也许,不,应该是个年轻人,要不,哪能吹得如此美妙,如此震颤心弦?
这吹箫人也真怪,每到天一擦黑,那箫声就从河对岸不请自来,几乎从没间隔。那箫声既不哀怨,也不热烈,好像只是在倾诉什么。何箫箫不敢说自己是知音,不敢说自己从箫声中听懂了什么,但她感受到似乎吹箫者在传达心中的一种秘密。
倘若哪一晚对岸的箫声无缘无故沉默了,何箫箫会觉得怅然若失。失什么,她也说不清。
难道自己喜欢上了吹箫人的模样?在何箫箫的想象中,这位吹箫人一定很痴情很古典,一定有很深的文化底子……
后来,想一睹吹箫人的真容成了何箫箫心里的一个结。有几次,黄昏后,她有意无意地沿着河边走向远处的大桥。当到了对岸,她循着箫声找呵找呵,终于找到那幢楼时,她又没有勇气上去,生怕惊破了一个美丽的梦,于是,又慢慢地回到了河的这边。
再后来,她出国留学了,她离开了河边,离开了家乡。她,再也听不到那低沉而悠扬的箫声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她,耳畔常常回响起那熟悉的箫声。箫声,成了她永远的回忆。何箫箫甚至想,仅仅为了这萦绕于心头的箫声,学成后也要回到祖国,回到家乡。
(选自《长江日报》)
赏析
河对岸,一曲委婉动听的箫声。河这边,一个女孩像箫声一样婉转的心思,就这样在夜色里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我想来,何箫箫根本就不必走近那段箫声,因为此时的箫声更多地来自于古典的心绪,是她的心灵与箫声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合声。这样一种共鸣在夜色里才会如此恬静,如此美好了。
永远的歌声
文/蔷 红
我9岁那年的夏天,一连十多天的滂沱大雨,冲塌了我们住的土屋,我们只好借住在邻家的土屋。
父亲和母亲商量后,就东挪西借凑足了一笔钱,天晴的时候,请了师傅和一些邻居帮忙,用轧砖机轧出了成形的砖坯,码成长长的几垒,上面盖上稻草,准备第二天进窑。
那天晚上老天爷又开了一次无情的玩笑,一场大雨冲垮了我家的砖坯。父亲站在雨中,看着那一笔钱随污水化为浊泥,泣不成声。
不能没有屋住,母亲下了狠心,再一次地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地凑足了钱,再轧砖坯,进窑。砖烧好后,又马不停蹄地请瓦工师傅和小工帮忙,筑成了几间亮堂堂的红砖瓦房。
我们住进了再也不漏雨的房子,而父母亲却陷入了债务的泥潭。
快过春节了,母亲借了一面鼓和一面锣,对我说:“红、r头,在农村里一辈子勤扒苦做也是穷苦命,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你和弟弟读书。”
我和母亲年前就在家里练习敲锣鼓,又背了许多唱词,春节那天,扒了几口年饭就出发了。
母亲年幼时,曾随外婆唱过三棒鼓,所以当站到别人的家门前时,她并不显拘谨。她很大方很自如,嗓子也很甜。每一段唱词的最后一句,我都随声附和。我那时也不害怕,一双大大的眼睛,迎着看客们,我的表情骄傲极了,像是在说:看,我的妈妈是多么的聪明和勇敢啊!
没有想到,母亲这一唱,便是许多年。母亲平时种田、养猪,没有过喘息的片刻,加上春节时的奔波,不几年就还清了盖房子拉下的债。然而她还是不能放下手中的鼓。我们的学费,光靠那几亩薄地的收成是无论如何也担负不起的。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拍渔鼓、打莲花落、唱丧鼓,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都喊她“毛师傅”。
也有个别乡邻常讥笑母亲,说她在外面唱跟讨米没什么两样,是丢人现眼的事。母亲常常在临睡前泪落如雨。后来,我和弟弟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城市并融入了城市生活,母亲也就停止了歌唱。
1999年夏天的一个雨夜,母亲因病去逝,享年53岁。
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深深地怀念和感谢我的母亲。她用做声给了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给了我智慧和直面人生的勇气。在城市里我常常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幅画面:冰天雪地里,一位面颊冻得通红的少妇正执槌敲鼓并歌唱。她的歌声是那么喜庆,她的微笑是那么动人……
赏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给我们记述了她的母亲战胜生活苦难的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夸饰和矫情,朴实无华,感人肺腑。读了之后,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作文如此,做人亦如此。
鲁迅先生在《社戏》中说:“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不禁使我自失起来。”是啊!声音是美妙的,旋律是优雅的,它可以让听者自失,让听者陶醉。每当听到那一首首优美的歌曲时,我们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些特别的日子,忆起那些特别的人,仿佛有昨日重现的感觉,让我们的心澎湃不已……让我们一起沉浸在歌声的优雅旋律中,来共同体会生活之美。
永远的箫声
文/凌鼎年
月色淡淡。星光淡淡,所谓月朦胧鸟朦胧的时候——一个很美的夜晚。更美的是,河对岸又传来了委婉动人的箫声,箫声缓缓地传来,听得出,今晚的吹箫人心境很平和,吹得从容不迫,吹得抒情而轻快,那箫声因了河水的滋润,愈发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染力。
何箫箫放下了手中的书,听得如醉如痴。这吹箫人是何许人呢?
她转弯抹角问过多人,所有的回答都没能使她满意,或者说所有的回答都没能明确告诉她吹箫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
也许是个像《红楼梦》中黛玉那样的女子吧;也许是个退休的老人,借箫寄情,打发那长长的寂寞;也许,不,应该是个年轻人,要不,哪能吹得如此美妙,如此震颤心弦?
这吹箫人也真怪,每到天一擦黑,那箫声就从河对岸不请自来,几乎从没间隔。那箫声既不哀怨,也不热烈,好像只是在倾诉什么。何箫箫不敢说自己是知音,不敢说自己从箫声中听懂了什么,但她感受到似乎吹箫者在传达心中的一种秘密。
倘若哪一晚对岸的箫声无缘无故沉默了,何箫箫会觉得怅然若失。失什么,她也说不清。
难道自己喜欢上了吹箫人的模样?在何箫箫的想象中,这位吹箫人一定很痴情很古典,一定有很深的文化底子……
后来,想一睹吹箫人的真容成了何箫箫心里的一个结。有几次,黄昏后,她有意无意地沿着河边走向远处的大桥。当到了对岸,她循着箫声找呵找呵,终于找到那幢楼时,她又没有勇气上去,生怕惊破了一个美丽的梦,于是,又慢慢地回到了河的这边。
再后来,她出国留学了,她离开了河边,离开了家乡。她,再也听不到那低沉而悠扬的箫声了。远在异国他乡的她,耳畔常常回响起那熟悉的箫声。箫声,成了她永远的回忆。何箫箫甚至想,仅仅为了这萦绕于心头的箫声,学成后也要回到祖国,回到家乡。
(选自《长江日报》)
赏析
河对岸,一曲委婉动听的箫声。河这边,一个女孩像箫声一样婉转的心思,就这样在夜色里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我想来,何箫箫根本就不必走近那段箫声,因为此时的箫声更多地来自于古典的心绪,是她的心灵与箫声形成了一种美妙的合声。这样一种共鸣在夜色里才会如此恬静,如此美好了。
永远的歌声
文/蔷 红
我9岁那年的夏天,一连十多天的滂沱大雨,冲塌了我们住的土屋,我们只好借住在邻家的土屋。
父亲和母亲商量后,就东挪西借凑足了一笔钱,天晴的时候,请了师傅和一些邻居帮忙,用轧砖机轧出了成形的砖坯,码成长长的几垒,上面盖上稻草,准备第二天进窑。
那天晚上老天爷又开了一次无情的玩笑,一场大雨冲垮了我家的砖坯。父亲站在雨中,看着那一笔钱随污水化为浊泥,泣不成声。
不能没有屋住,母亲下了狠心,再一次地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地凑足了钱,再轧砖坯,进窑。砖烧好后,又马不停蹄地请瓦工师傅和小工帮忙,筑成了几间亮堂堂的红砖瓦房。
我们住进了再也不漏雨的房子,而父母亲却陷入了债务的泥潭。
快过春节了,母亲借了一面鼓和一面锣,对我说:“红、r头,在农村里一辈子勤扒苦做也是穷苦命,妈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你和弟弟读书。”
我和母亲年前就在家里练习敲锣鼓,又背了许多唱词,春节那天,扒了几口年饭就出发了。
母亲年幼时,曾随外婆唱过三棒鼓,所以当站到别人的家门前时,她并不显拘谨。她很大方很自如,嗓子也很甜。每一段唱词的最后一句,我都随声附和。我那时也不害怕,一双大大的眼睛,迎着看客们,我的表情骄傲极了,像是在说:看,我的妈妈是多么的聪明和勇敢啊!
没有想到,母亲这一唱,便是许多年。母亲平时种田、养猪,没有过喘息的片刻,加上春节时的奔波,不几年就还清了盖房子拉下的债。然而她还是不能放下手中的鼓。我们的学费,光靠那几亩薄地的收成是无论如何也担负不起的。不仅如此,她还学会了拍渔鼓、打莲花落、唱丧鼓,方圆几十里的乡亲们都喊她“毛师傅”。
也有个别乡邻常讥笑母亲,说她在外面唱跟讨米没什么两样,是丢人现眼的事。母亲常常在临睡前泪落如雨。后来,我和弟弟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城市并融入了城市生活,母亲也就停止了歌唱。
1999年夏天的一个雨夜,母亲因病去逝,享年53岁。
子欲养而亲不在。我深深地怀念和感谢我的母亲。她用做声给了我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给了我智慧和直面人生的勇气。在城市里我常常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幅画面:冰天雪地里,一位面颊冻得通红的少妇正执槌敲鼓并歌唱。她的歌声是那么喜庆,她的微笑是那么动人……
赏析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作者给我们记述了她的母亲战胜生活苦难的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夸饰和矫情,朴实无华,感人肺腑。读了之后,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唯有真情才能打动人,感染人。作文如此,做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