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走古事、赛龙舟、社戏……种种民俗,遇上雨天,迸发出不一样的豪情!
雨中“走古事” 狂欢闹元宵
中国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除了吃元宵、赏花灯,还有舞龙、舞狮等各种传统习俗纷纷上演。被称作“山村狂欢节”的客家“走古事”民俗,也在“客家祖地”闽西连城县的一个客家山村里盛大登场。
元宵节的罗坊乡春雨蒙蒙,寒风刺骨。几名小伙突然从人群中窜出,跳入福建省级文物“云龙桥”前冰冷的清岩河中,小伙们将身子泼湿,并向两岸的围观民众泼水。不少围观者来不及躲闪,衣鞋被河水泼湿,却仍笑逐颜开,且不时向小伙们呐喊助威。
“嗵!嗵!嗵!”随着三声神铳的巨响,100多名壮汉抬起七棚“古事”(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紧跟开道小伙们身后,蜂拥下水。雨越下越大,抬夫们在当地民众和海内外游客的围观中,一个个精神振奋,呼喊着,奔跑着,开始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竞走。
以往,七棚“古事”下河,抬夫们都你争我抢,争先恐后,以争取跑到最前面,图个“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的好兆头。而当天,由于下雨,七棚“古事”则被抬夫们手拉手连在一起,奋力朝前狂奔。
“古事”所到之处,河水四溅,抬夫们不顾天寒水冻、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高昂。每个“古事”棚上的2个男童在奔跑中左右摇晃,惊险万分,却也摇曳多姿,胆大的飘飘欲仙,胆小的花容失色。河两岸、桥上下的数万人撑着各式雨伞,队伍极其壮观,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眼前的一幕幕,犹如是在山谷间、河两旁开起“山村万人大派对”。
七棚“古事”下水约15分钟后,在人潮簇拥中上岸,结束了一年一度的客家“走古事”活动。在下水前,七棚“古事”已在当地多个村庄竞走,紧随“古事”其后的有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备鼓乐队,一路鸣铳,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烟花。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主人的带领下,随队伍而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在清岩河两岸围观。
做了十几年抬夫的罗胡升介绍,“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就是将小孩装扮成古代的官员,然后站在一个木栏上,人们抬着游行的一个客家仪式。连城罗坊的“走古事”除了在岸上走,还在水里游,这是为了纪念祖先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由中原迁徙而来,而抬夫更要奋勇争先,用以展现先祖奋勇拼搏、力争上游的创业精神和教育、激励后人。
每个“古事”的两名男童都在10岁左右,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用两根轿杆来扛,每棚约20名壮汉抬着,竞走游行。
“古事”棚约有400斤重,因为竞走激烈,要三班轮替,所以一棚古事要有66个人来抬,而这些小伙子也是从房族内挑选出来的。“走古事”着重于“走”,一共要走五轮,直到小伙子们筋疲力尽。实际上,“走古事”虽名为走,却俨然就是一种接力赛跑,粗犷剽悍,演绎了中原的古老民风。
洪濑“天香” 热闹非凡
3月12日,一年一度的“天香”民俗踩街活动在南安市洪濑镇举办。尽管下着雨,可依旧挡不住活动现场的一片火热,上万名群众用各种民俗项目一起在雨中祈福,迎接这个盛大的日子。据悉,“天香”是当地乡村举行春祭的一种仪式,用以祈求平安,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了解,天香,即行香,即设天香清醮,用于礼敬神佛。正月里,各铺境各自择日举行庆典,除摆坛祭拜外,还有“添香”、“投符”、“赞诞”、“巡境”等活动。洪濑天香,是南安市洪濑镇各地域在春天时节举行春祭的一种民俗仪式。它独具民间特色,在洪濑镇世代相传,年年举行,已有千年历史。每当天香之时,全境百姓几乎全部参与其中,大大增强了全境民众的凝聚力。据说,许多邻里纠纷也往往因为共同参加天香踩街的合作,从而使矛盾烟消云散。由此可以看出,一年一度的洪濑天香不仅是当地盛大的节日,同时也是百姓们精神连接的纽带。
洪濑天香踩街,其中有一节目,为“妆阁”。据当地民俗专家、南安市政协委员黄荣周介绍:其俗源自元朝闽南一带的民间草台“蜈蚣戏”(已失传)。此民俗,为集全村人力物力一起过节,能够增进邻里往来、和睦。“妆阁”的阁,指用一张绑好两根铁棍的板凳组成一个小舞台,由成年壮汉抬着(旁立数人备为轮流替肩者)。上面坐着各家各户七八岁的小孩伶人,装扮成《状元游街》《陈三五娘》《桃花搭渡》《骑骡探亲》《三藏取经》《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等古代戏文中的人物造型。活动开始后,由每家的两个成年人抬起坐在板凳上的童男童女,组成一列长长的队伍走街串巷。坐在阁台上被人们抬着的小孩,一个个粉雕玉琢,服饰缤纷。这些小孩,有的扮成耀武扬威的小骑士,有的扮成千娇百媚的小公主,有的扮成君临天下的帝主,共同演绎着“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传奇故事。现今的“妆阁”已演变为:骑马、坐车等方式。
达埔乡村造火把
正月十五晚上,在永春达埔镇岩峰村,鞭炮、烟花齐放,一大群小伙子赤膊轮流抬着一顶端坐着佛像的轿子,沿街小跑,沿路的居民将鞭炮绑在竹竿上,在佛像身上引爆,好不热闹。
相传明末年间,赵大天君(俗称赵元帅公)从介福乡山仔尾飞炉而来。初时宫宇建于岩峰村后头山上,时称“山尾宫”。合境善信供奉信仰他。后因被火烧毁,热心的村民把他迁建于岩峰院前路的下段,取名“尤圣宫”。尤圣宫有着民间独特的宗教活动。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举行过火进香,场面热闹非凡。又一场更妙的活动,从正月十一晚至十五晚,抬起赵大天君神像,“造火把”放烟炮,保境平安。此情景更是独具一格、罕见的民俗活动,为“达埔三奇”之一。
“我们村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日晚,都要举行‘造火把’民俗活动,其中以正月十五日当晚最为热烈,家家户户都会备足鞭炮等着赵大天君过来,直到放完鞭炮才会抬走。因此,十五当晚赵大天君得一直在村里巡游,直到隔天凌晨四五点才能回宫。”村民叶基隆介绍,“造火把”是当地居民元宵期间消灾祈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据说是从明末开始,延续至今,主要用来消灾祈福,保佑平安。活动由村民中的青少年赤膊抬着村中供奉的“赵大天君”在村中游行,村民则用竹竿挑着鞭炮在“赵大天君”身上引爆,用来炸掉佛像胡须以消灾避邪。整个过程异常热烈,惊险刺激,抬佛像的青少年均从村民中挑选,需要一定勇气,并需忍受鞭炮在赤膊上身爆炸带来的灼痛。 在活动中,除了这些忙着抬轿子的小伙子外,还有一群忙碌的摄影爱好者。“我们很早就听说这个村‘造火把’这个奇特的民俗活动很热闹,所以就约了几个摄影界的朋友一起来采风拍照。”来自泉州的摄影爱好者老张,虽然年龄有点大了,但还是一路小跑,跟着队伍拍照。
雨中芦笙赛不休
农历十一月十九至二十,贵州从江县雍里乡大塘苗寨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芦笙节。连日来,迎着冬日蒙蒙细雨,上百把芦笙齐奏,欢庆丰收,喜迎新年,节目吸引了周边村寨苗、侗、壮等上万各民族同胞前来参加。
芦笙节是大塘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也是大塘苗族青年互诉衷情、沟通心灵的浪漫节。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九举办,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新芦笙节。遇上农历十一月小,推至农历十二月二十,遇上闰年提前到十一月十九举办。
节日的芦笙堂上,身着苗族盛装的芦笙手们激情昂扬,笙歌响彻云霄,观众们热情喝彩;芦笙堂外,男女青年们手牵手互诉衷情,相互拍照留念。
芦笙以竹为管,管下端安有簧片,竹管插入木制的笙斗中,竹管处套上竹筒作为共鸣器,吹出的声音清脆响亮。芦笙曲子丰富多彩,曲调悠扬,有热烈欢腾的“迎宾曲”;有众管齐放如万马奔腾的“踩堂曲”;有款款深情依依不舍的“送客曲”。其音之强如雷公憾地,其音之轻像画眉呼朋唤友。侗乡多在正月、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各种民族节日举行芦笙赛,届时临近的三乡八寨将聚集一堂,芦笙吹起、锣鼓响起、歌声唱起、舞蹈跳起,无比热闹。
冒雨打石佛
平时把你放在神龛里,供在庵堂中,摆上贡品三叩九拜,祈求福佑乡邻、五谷丰登、保一方平安,那时你是神明,是石佛。到正月十四,抬你出游,水里趟、泥里滚、竹竿打,还名曰“打石佛”,佛是能打的吗?其实你就是一块石头。
这种既能供奉又能娱乐的中国式幽默实际上就是长汀县四都镇渔溪村的“打石头闹元宵”活动。村里人借一块石头来闹元宵,既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娱乐乡邻,健康身体。“打石佛”活动形式极具观赏性,冲关的抬着“石佛”向村里冲,防守的拿着竹竿步步为营拦着打,双方在泥坑里翻滚,田埂上摸爬,呼啸呐喊攻防激烈,那种摔爬翻滚还真有点美式橄榄球的味道。
民俗传承应与时俱进
民俗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犹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而里面的习俗则更是美好丰富,它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思念、感恩、憧憬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专家表示,各种习俗追根溯源,基本都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体现。世易时移,其中的一部分被保留、发扬了下来。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无论它们是手工制作还是机器生产,都是社会变迁使然。也有一部分习俗,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产生了变化甚至被替换掉。如重阳节逐渐变为老人节,各地纷纷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以锻炼身体、交流感情。而古代的中秋迎寒、祭月等仪式,恐怕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知道。在专家看来,几千年来,过中秋的方式也是在不断改变发展的。比如月饼,南宋时只是一个圆形的小饼子,没有馅;后来渐渐发展到在里面放糖,又经过一段时间,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馅料;到今天,甚至有冰淇淋月饼等新式月饼了。
传统节日不是越土越好,也不是越古越好,应该融入更多的现代气息。中秋节也可以加入时尚的元素,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黎传绪认为,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社会变化的缩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有不少渐行渐远。如果将过这些传统节日仅仅看成是几天的假期,那就违背了国家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的初衷。如果不曾知道这些传统习俗,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用心去体验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民俗的精神内涵。
民俗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民俗文化应该和现代社会共同成长。黎传绪说,传统习俗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但是其中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不会改变,今天人们应该传承的是传统民俗的文化精粹。尊重传统,并非一成不变。黎传绪认为,民俗既深深烙刻时代的印记,又蕴藏了传统文化基因的解码。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和游,而是深深的文化精髓。不能把对于文化的传承变成肤浅地发展“节日经济”。在他看来,年轻人是传统民俗的重要传承者,他建议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更具体验性、时代感的文化活动,来帮助年轻一代焕发对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热情。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金晓明教授则认为,民俗历来都有继承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民俗内容当然也会发生变化,哪些能够保留下来,哪些又会逐渐被人遗忘,这都是一个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民俗节日。现代人应该创造、建构出符合现代生活状态和节奏的节日形式、仪式。为传统习俗打上现代烙印,将传统文化深植到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是吃粽子、放鞭炮、吃月饼,更重要的是唤起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记忆,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雨中“走古事” 狂欢闹元宵
中国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除了吃元宵、赏花灯,还有舞龙、舞狮等各种传统习俗纷纷上演。被称作“山村狂欢节”的客家“走古事”民俗,也在“客家祖地”闽西连城县的一个客家山村里盛大登场。
元宵节的罗坊乡春雨蒙蒙,寒风刺骨。几名小伙突然从人群中窜出,跳入福建省级文物“云龙桥”前冰冷的清岩河中,小伙们将身子泼湿,并向两岸的围观民众泼水。不少围观者来不及躲闪,衣鞋被河水泼湿,却仍笑逐颜开,且不时向小伙们呐喊助威。
“嗵!嗵!嗵!”随着三声神铳的巨响,100多名壮汉抬起七棚“古事”(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紧跟开道小伙们身后,蜂拥下水。雨越下越大,抬夫们在当地民众和海内外游客的围观中,一个个精神振奋,呼喊着,奔跑着,开始在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竞走。
以往,七棚“古事”下河,抬夫们都你争我抢,争先恐后,以争取跑到最前面,图个“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的好兆头。而当天,由于下雨,七棚“古事”则被抬夫们手拉手连在一起,奋力朝前狂奔。
“古事”所到之处,河水四溅,抬夫们不顾天寒水冻、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高昂。每个“古事”棚上的2个男童在奔跑中左右摇晃,惊险万分,却也摇曳多姿,胆大的飘飘欲仙,胆小的花容失色。河两岸、桥上下的数万人撑着各式雨伞,队伍极其壮观,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眼前的一幕幕,犹如是在山谷间、河两旁开起“山村万人大派对”。
七棚“古事”下水约15分钟后,在人潮簇拥中上岸,结束了一年一度的客家“走古事”活动。在下水前,七棚“古事”已在当地多个村庄竞走,紧随“古事”其后的有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十备鼓乐队,一路鸣铳,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烟花。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主人的带领下,随队伍而行,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在清岩河两岸围观。
做了十几年抬夫的罗胡升介绍,“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就是将小孩装扮成古代的官员,然后站在一个木栏上,人们抬着游行的一个客家仪式。连城罗坊的“走古事”除了在岸上走,还在水里游,这是为了纪念祖先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由中原迁徙而来,而抬夫更要奋勇争先,用以展现先祖奋勇拼搏、力争上游的创业精神和教育、激励后人。
每个“古事”的两名男童都在10岁左右,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用两根轿杆来扛,每棚约20名壮汉抬着,竞走游行。
“古事”棚约有400斤重,因为竞走激烈,要三班轮替,所以一棚古事要有66个人来抬,而这些小伙子也是从房族内挑选出来的。“走古事”着重于“走”,一共要走五轮,直到小伙子们筋疲力尽。实际上,“走古事”虽名为走,却俨然就是一种接力赛跑,粗犷剽悍,演绎了中原的古老民风。
洪濑“天香” 热闹非凡
3月12日,一年一度的“天香”民俗踩街活动在南安市洪濑镇举办。尽管下着雨,可依旧挡不住活动现场的一片火热,上万名群众用各种民俗项目一起在雨中祈福,迎接这个盛大的日子。据悉,“天香”是当地乡村举行春祭的一种仪式,用以祈求平安,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了解,天香,即行香,即设天香清醮,用于礼敬神佛。正月里,各铺境各自择日举行庆典,除摆坛祭拜外,还有“添香”、“投符”、“赞诞”、“巡境”等活动。洪濑天香,是南安市洪濑镇各地域在春天时节举行春祭的一种民俗仪式。它独具民间特色,在洪濑镇世代相传,年年举行,已有千年历史。每当天香之时,全境百姓几乎全部参与其中,大大增强了全境民众的凝聚力。据说,许多邻里纠纷也往往因为共同参加天香踩街的合作,从而使矛盾烟消云散。由此可以看出,一年一度的洪濑天香不仅是当地盛大的节日,同时也是百姓们精神连接的纽带。
洪濑天香踩街,其中有一节目,为“妆阁”。据当地民俗专家、南安市政协委员黄荣周介绍:其俗源自元朝闽南一带的民间草台“蜈蚣戏”(已失传)。此民俗,为集全村人力物力一起过节,能够增进邻里往来、和睦。“妆阁”的阁,指用一张绑好两根铁棍的板凳组成一个小舞台,由成年壮汉抬着(旁立数人备为轮流替肩者)。上面坐着各家各户七八岁的小孩伶人,装扮成《状元游街》《陈三五娘》《桃花搭渡》《骑骡探亲》《三藏取经》《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等古代戏文中的人物造型。活动开始后,由每家的两个成年人抬起坐在板凳上的童男童女,组成一列长长的队伍走街串巷。坐在阁台上被人们抬着的小孩,一个个粉雕玉琢,服饰缤纷。这些小孩,有的扮成耀武扬威的小骑士,有的扮成千娇百媚的小公主,有的扮成君临天下的帝主,共同演绎着“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传奇故事。现今的“妆阁”已演变为:骑马、坐车等方式。
达埔乡村造火把
正月十五晚上,在永春达埔镇岩峰村,鞭炮、烟花齐放,一大群小伙子赤膊轮流抬着一顶端坐着佛像的轿子,沿街小跑,沿路的居民将鞭炮绑在竹竿上,在佛像身上引爆,好不热闹。
相传明末年间,赵大天君(俗称赵元帅公)从介福乡山仔尾飞炉而来。初时宫宇建于岩峰村后头山上,时称“山尾宫”。合境善信供奉信仰他。后因被火烧毁,热心的村民把他迁建于岩峰院前路的下段,取名“尤圣宫”。尤圣宫有着民间独特的宗教活动。每年正月初三至初五,举行过火进香,场面热闹非凡。又一场更妙的活动,从正月十一晚至十五晚,抬起赵大天君神像,“造火把”放烟炮,保境平安。此情景更是独具一格、罕见的民俗活动,为“达埔三奇”之一。
“我们村每年正月十一至十五日晚,都要举行‘造火把’民俗活动,其中以正月十五日当晚最为热烈,家家户户都会备足鞭炮等着赵大天君过来,直到放完鞭炮才会抬走。因此,十五当晚赵大天君得一直在村里巡游,直到隔天凌晨四五点才能回宫。”村民叶基隆介绍,“造火把”是当地居民元宵期间消灾祈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据说是从明末开始,延续至今,主要用来消灾祈福,保佑平安。活动由村民中的青少年赤膊抬着村中供奉的“赵大天君”在村中游行,村民则用竹竿挑着鞭炮在“赵大天君”身上引爆,用来炸掉佛像胡须以消灾避邪。整个过程异常热烈,惊险刺激,抬佛像的青少年均从村民中挑选,需要一定勇气,并需忍受鞭炮在赤膊上身爆炸带来的灼痛。 在活动中,除了这些忙着抬轿子的小伙子外,还有一群忙碌的摄影爱好者。“我们很早就听说这个村‘造火把’这个奇特的民俗活动很热闹,所以就约了几个摄影界的朋友一起来采风拍照。”来自泉州的摄影爱好者老张,虽然年龄有点大了,但还是一路小跑,跟着队伍拍照。
雨中芦笙赛不休
农历十一月十九至二十,贵州从江县雍里乡大塘苗寨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芦笙节。连日来,迎着冬日蒙蒙细雨,上百把芦笙齐奏,欢庆丰收,喜迎新年,节目吸引了周边村寨苗、侗、壮等上万各民族同胞前来参加。
芦笙节是大塘苗族同胞一年一度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也是大塘苗族青年互诉衷情、沟通心灵的浪漫节。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九举办,一般每三年举办一次新芦笙节。遇上农历十一月小,推至农历十二月二十,遇上闰年提前到十一月十九举办。
节日的芦笙堂上,身着苗族盛装的芦笙手们激情昂扬,笙歌响彻云霄,观众们热情喝彩;芦笙堂外,男女青年们手牵手互诉衷情,相互拍照留念。
芦笙以竹为管,管下端安有簧片,竹管插入木制的笙斗中,竹管处套上竹筒作为共鸣器,吹出的声音清脆响亮。芦笙曲子丰富多彩,曲调悠扬,有热烈欢腾的“迎宾曲”;有众管齐放如万马奔腾的“踩堂曲”;有款款深情依依不舍的“送客曲”。其音之强如雷公憾地,其音之轻像画眉呼朋唤友。侗乡多在正月、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等各种民族节日举行芦笙赛,届时临近的三乡八寨将聚集一堂,芦笙吹起、锣鼓响起、歌声唱起、舞蹈跳起,无比热闹。
冒雨打石佛
平时把你放在神龛里,供在庵堂中,摆上贡品三叩九拜,祈求福佑乡邻、五谷丰登、保一方平安,那时你是神明,是石佛。到正月十四,抬你出游,水里趟、泥里滚、竹竿打,还名曰“打石佛”,佛是能打的吗?其实你就是一块石头。
这种既能供奉又能娱乐的中国式幽默实际上就是长汀县四都镇渔溪村的“打石头闹元宵”活动。村里人借一块石头来闹元宵,既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娱乐乡邻,健康身体。“打石佛”活动形式极具观赏性,冲关的抬着“石佛”向村里冲,防守的拿着竹竿步步为营拦着打,双方在泥坑里翻滚,田埂上摸爬,呼啸呐喊攻防激烈,那种摔爬翻滚还真有点美式橄榄球的味道。
民俗传承应与时俱进
民俗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传统节日从时序安排上,犹如一条由自然节气生成而贯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链”,而里面的习俗则更是美好丰富,它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思念、感恩、憧憬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专家表示,各种习俗追根溯源,基本都是当时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体现。世易时移,其中的一部分被保留、发扬了下来。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无论它们是手工制作还是机器生产,都是社会变迁使然。也有一部分习俗,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产生了变化甚至被替换掉。如重阳节逐渐变为老人节,各地纷纷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以锻炼身体、交流感情。而古代的中秋迎寒、祭月等仪式,恐怕现在已没有多少人知道。在专家看来,几千年来,过中秋的方式也是在不断改变发展的。比如月饼,南宋时只是一个圆形的小饼子,没有馅;后来渐渐发展到在里面放糖,又经过一段时间,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馅料;到今天,甚至有冰淇淋月饼等新式月饼了。
传统节日不是越土越好,也不是越古越好,应该融入更多的现代气息。中秋节也可以加入时尚的元素,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黎传绪认为,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是社会变化的缩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俗自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有不少渐行渐远。如果将过这些传统节日仅仅看成是几天的假期,那就违背了国家将其设立为法定节假日的初衷。如果不曾知道这些传统习俗,不妨去重温一下传统。重温不是一味地模仿古人,而是用心去体验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民俗的精神内涵。
民俗是历史积淀的时尚,时尚是与时俱进的民俗。民俗文化应该和现代社会共同成长。黎传绪说,传统习俗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变化,但是其中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不会改变,今天人们应该传承的是传统民俗的文化精粹。尊重传统,并非一成不变。黎传绪认为,民俗既深深烙刻时代的印记,又蕴藏了传统文化基因的解码。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远不只是吃和游,而是深深的文化精髓。不能把对于文化的传承变成肤浅地发展“节日经济”。在他看来,年轻人是传统民俗的重要传承者,他建议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更具体验性、时代感的文化活动,来帮助年轻一代焕发对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热情。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金晓明教授则认为,民俗历来都有继承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社会环境会发生变化,民俗内容当然也会发生变化,哪些能够保留下来,哪些又会逐渐被人遗忘,这都是一个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也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民俗节日。现代人应该创造、建构出符合现代生活状态和节奏的节日形式、仪式。为传统习俗打上现代烙印,将传统文化深植到生活中。“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是吃粽子、放鞭炮、吃月饼,更重要的是唤起青年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记忆,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