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笔者认为:
一、“导”在学法提示,提高自学能力
“授人以渔”,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例如,如何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可用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重点. 在拟定阅读思考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 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 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 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 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4(追及问题)时,可以拟定以下一组思考题:① 看问题画示意图,思考向同一方向是什么意思.② 看课本中列出的方程,思考它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列出的.③ 看解题的过程 ,思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是什么.④ 你还能根据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列出别的方程?⑤ 比较一下,这些不同的方程中哪种最简便?这组思考题从审题入手,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自学应用题的方法. 学生通过看,弄清了思路;通过想,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通过做,掌握了列方程解这类应用题的规律及方法. 在此基础上给出思考题,课内练习1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筛选出最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及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培养. 当然用思考题引路,指导学生学法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一般要经历老师拟定思考题、师生共同拟定思考题到最后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独立看课本这三个阶段.
二、“导”在激发潜能,培养探究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番发现、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 > 0,则|a| = ________;若a = 0, 则|a| = ________;若a < 0, 则|a| = ________ .(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导”在题后反思,培养思维品质
解题是数学的精髓,也是学习数学的核心. 目前一部分教师和许多学生往往只注重解题的数量而忽略解题的质量,课内大量讲,课外盲目做,陷入茫茫题海之中,效率低. 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解题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关键要引导学生学会解题后的反思,并逐步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教师在设计例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可以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例题:(1)条件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 这类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追求“多答案”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例如,将24个棱长1厘米立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怎样摆?体积有无变化?通过学生动手,出现了六种不同的摆法. 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① 4,3,2;② 6,2,2;③ 6,4,1;④ 8,3,1……还有学生认为不需要摆,只要把24分成三个整数的积,能分成几种就有几种摆法. (2)条件不一定,结论一定的习题. 设计此类题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结论,可能来自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同时,也可激起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成功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3)条件不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 这类习题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再过渡到综合处理,这是更高一级的数学思维活动. 这类题的设计可将结论部分隐去让学生自己探讨,导出关系. 例如,根据下面的条件,再添一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如:“某镇今年生产粮食50万千克,(补条件),(提问题)?”学生有以下几种编法:① 前年产粮40万千克,问:增长百分之几?② 比前年增产10%,问:前年生产多少万千克?③ 前年比去年少产10%,问:前年的产量是多少?这道题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融会贯通.
四、“导”在规律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点. 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① 对于有关概念的概括,注意引导学生从有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概括;② 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去归纳概括.
例如:“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和“除以一个数(不等于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法则去归纳概括;③ 对于有些计算公式,如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及体积计算,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 . 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点拨者,就不能“代疱”;是传授者,就不能“缄默”. 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导”在学法提示,提高自学能力
“授人以渔”,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并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例如,如何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从七年级开始,教师就可用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和重点. 在拟定阅读思考题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 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 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 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 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 例如,在教学苏科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4(追及问题)时,可以拟定以下一组思考题:① 看问题画示意图,思考向同一方向是什么意思.② 看课本中列出的方程,思考它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列出的.③ 看解题的过程 ,思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是什么.④ 你还能根据什么样的等量关系列出别的方程?⑤ 比较一下,这些不同的方程中哪种最简便?这组思考题从审题入手,较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自学应用题的方法. 学生通过看,弄清了思路;通过想,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通过做,掌握了列方程解这类应用题的规律及方法. 在此基础上给出思考题,课内练习1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思路,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并筛选出最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素质及思维能力均得到了培养. 当然用思考题引路,指导学生学法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一般要经历老师拟定思考题、师生共同拟定思考题到最后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独立看课本这三个阶段.
二、“导”在激发潜能,培养探究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绝不能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番发现、创新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绝对值”一节的教学,我按四人一组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难得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 > 0,则|a| = ________;若a = 0, 则|a| = ________;若a < 0, 则|a| = ________ .(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让他们总结出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导”在题后反思,培养思维品质
解题是数学的精髓,也是学习数学的核心. 目前一部分教师和许多学生往往只注重解题的数量而忽略解题的质量,课内大量讲,课外盲目做,陷入茫茫题海之中,效率低. 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解题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关键要引导学生学会解题后的反思,并逐步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教师在设计例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放开思路,积极探索,打破常规,可以设计以下三类开放性例题:(1)条件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 这类习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追求“多答案”开放性数学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例如,将24个棱长1厘米立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怎样摆?体积有无变化?通过学生动手,出现了六种不同的摆法. 即: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① 4,3,2;② 6,2,2;③ 6,4,1;④ 8,3,1……还有学生认为不需要摆,只要把24分成三个整数的积,能分成几种就有几种摆法. (2)条件不一定,结论一定的习题. 设计此类题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同一结论,可能来自不同的条件,或不同的渠道,有利于学生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同时,也可激起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成功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3)条件不一定,结论不一定的习题. 这类习题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再过渡到综合处理,这是更高一级的数学思维活动. 这类题的设计可将结论部分隐去让学生自己探讨,导出关系. 例如,根据下面的条件,再添一个条件,提出一个问题,使之成为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如:“某镇今年生产粮食50万千克,(补条件),(提问题)?”学生有以下几种编法:① 前年产粮40万千克,问:增长百分之几?② 比前年增产10%,问:前年生产多少万千克?③ 前年比去年少产10%,问:前年的产量是多少?这道题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构成一个整体,融会贯通.
四、“导”在规律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中的公式、法则、定律、概念等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将具体直观的表象概括成规律性知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他们感到最困难的一点. 因此,教师应十分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① 对于有关概念的概括,注意引导学生从有关诸多因素中抽取出体现其本质特征的因素进行概括;② 对有关计算法则引导学生根据计算的过程及步骤去归纳概括.
例如:“有理数除法的法则”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有理数乘法的法则”和“除以一个数(不等于零),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法则去归纳概括;③ 对于有些计算公式,如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及体积计算,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知识理解深、记得牢、用得活 . 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归纳、概括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点拨者,就不能“代疱”;是传授者,就不能“缄默”. 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