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异质性和虚拟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如何积极应对、因势利导,已成为当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德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大潮业已波及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已经成为“第四媒体”,它对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无法抗拒的魅力尤其对思想活跃、敢为人先的大学生们更有吸引力。网络信息作为中介,它给人们带来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纯真的大学生带来了一些其它媒体不具有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大学校园里,“两课”教学早已成为向大学生们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网络文化的出现,在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危机。
首先,网络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互联网上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上资源共享,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全面等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拓宽了教育的途径,为大学生知识的更新和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技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的观念的更新,大学生接收新生事物迅速,落后、封闭、保守、愚昧的观念被他们所抛弃,创新、实效、信息、竞争的观念则被他们普遍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
丰富的信息资源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但信息的丰富性同时也伴随着信息的多元性和信息的泛滥性,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网络信息基本上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没有检查者,有的只是信息的交流,这种情况极容易诱发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特网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全球性。在因特网上,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网络信息给人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危机。超地域无障碍交流使得网络既是信息的集散地,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垃圾信息混杂其中,产生了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同时,网络信息的全球性和文化性特征使得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加剧,使文化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成为可能。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或交融或冲突,而信息来源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把持,它们的社会文化、商业理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成为大学生上网接触最多的内容,这些往往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冲突使大学生产生困惑迷惘,从而诱发大学生的思想混乱,乃至价值观的偏移。
二、互联网时代做好大学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1.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时代的德育人才,是德育创新的关键。现代德育应注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尤其要建设好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懂得现代管理与网络技术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高素质的思想工作者应该具有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讲:“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以及精神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为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此外,他们还必备网络信息的能力。要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入法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谈心式、咨询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热情。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德育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的挑战,现代德育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当前最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德育工作者素质上狠下功夫,要把具有敬业精神和素质较高的尤其懂得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者重点加以培养,并通过各种渠道,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胜任现代化德育工作。三是学院党委和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德育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他们应有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维护他们的威信,提高他们的地位。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2.树立全新的德育观念。
面向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必须从只强调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变到正确认识德育对社会发展的主导和先行作用上来,并充分发挥这一重要作用。从过去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转变到注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上来。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在对人的培养上,强调统一标准,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强调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的一面,忽视“创造性”的一面。因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往往把受教育者当作客体,不注意受教育者的自主发展,强求千篇一律、整齐划一,不重视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网络时代是充分展示个性的时代,是需要有个性人物的时代,工作方式也是有个性的柔性工作方式,人们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也是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有个性的人才能具有创造性。高校德育观念必须顺应这一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构建新型校内德育阵地。
建立校园信息网是高校进入互联网的重要标志。校园网络包括通讯主干网、学校办公网、电子图书馆、各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网络。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德育,构建校园网络文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运用网络技术系统而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其国家及政党的价值导向及首先目标。江泽民同志也提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尚需学校的正确引导。校园网站应考虑大学生的特点,要有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诸如“两课在线”、“新书推荐”、“作品争鸣”、“艺术赏析”、“心理咨询”、“热点追踪”、“信息查询”、“时事述评”、“社会纵横”等等。学校要重视校园信息资源开发,多装一些最新软件以供大学生下载使用或学习,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学生上网。更要重视BBS的舆论引导,注意从网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就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逐步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重要的德育阵地。
4.加强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加强网络立法和执法。
网络社会提供给人们极大自由,已超过了现有社会道德和法律水准所适应的范围,由此我们必须加大互联网的管理力度。高校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统一协调网上信息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为此我们需从技术和法制两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限制对某些有害信息资源网站的访问, 加快制定适用网络发展需要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保障有法可依,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引、强制等规范作用,约束限制、制裁网络文化制作者、经营者和享用者的非法网络行为,净化网络市场,为高校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5.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1)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律意识。
人文素质对大学德育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此强化其道德修养的人文底蕴。人文底蕴是大学生素质的基础性成因,其具有深层次的“辅德”作用。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较专业知识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对大学生有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首先,整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对所在群体或社区的义务和责任感、归属感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第二,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修身养性、道德自律,如“反求诸己”、“慎独”等,旨在提倡个体主动进行道德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网络空间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这种交流更多地需要人们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更需要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所以,应当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人文底蕴,使大学生注重个人修养,以增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2)加强道德责任感教育,塑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
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网络素质培养,增强其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既能鉴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同时对待网络信息要具有理论思维。因为,理论思维是大学生德育素质的首要成因,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保持政治的敏锐性,提高政治鉴赏力和政治纪律性。其次,要加强道德责任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网上自律能力。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实中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在网络社会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上网时做到不偷看、不乱闯禁区,不破坏网络系统等,培养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使其有效地在网上生活中自我调节、自我管理,正确对待人机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逐步提高自律能力,真正做到在互联网上的“慎独”,从而塑造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6.改革课堂道德教育方法,利用网络条件进行“两课”教学。
“两课”教学开辟了德育方法的主渠道,成为目前德育工作最规范、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网络教学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 固有的教学方式、教学法则都已失灵;课本的内容总是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形势,变得陈旧、落后;教师授课一般又不敢或不愿脱离教材,教学形式单一刻板、枯燥乏味,这些都令头脑灵活的大学生心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大学生们自认为这些大而空的理论距离自己遥不可及,不如网络信息更为实际。同时,“两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阶级性,因而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说教,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实际上,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培养,不仅仅单靠说服教育,依靠群体优势开展集体讨论和进行角色扮演、价值辨认等也是重要的方法。所以高校“两课”教师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网络资源,进行多种形式教学。如组织专家开发“两课”教学软件,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置于具体的情景之中进行;在德育网站里组织虚拟课堂教学,让大学生自己成为马列理论的讲解员和道德伦理的实践者;还可以就一定的德育目标,在网上论坛中让大学生开展集体讨论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两课”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德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大潮业已波及社会的各个角落。网络已经成为“第四媒体”,它对政治、经济、文化、医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无法抗拒的魅力尤其对思想活跃、敢为人先的大学生们更有吸引力。网络信息作为中介,它给人们带来了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给纯真的大学生带来了一些其它媒体不具有的消极影响。
一、网络文化给大学生德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大学校园里,“两课”教学早已成为向大学生们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网络文化的出现,在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危机。
首先,网络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互联网上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上资源共享,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全面等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拓宽了教育的途径,为大学生知识的更新和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络技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人们的观念的更新,大学生接收新生事物迅速,落后、封闭、保守、愚昧的观念被他们所抛弃,创新、实效、信息、竞争的观念则被他们普遍认同。从某种程度上说,互联网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自主创新的空间。
丰富的信息资源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但信息的丰富性同时也伴随着信息的多元性和信息的泛滥性,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网络信息基本上是无法控制和过滤的,没有检查者,有的只是信息的交流,这种情况极容易诱发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特网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全球性。在因特网上,不存在中央控制的问题。网络信息给人带来发展的同时,也给学校德育带来了危机。超地域无障碍交流使得网络既是信息的集散地,又是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合法信息与非法信息、有益信息与垃圾信息混杂其中,产生了网络“信息污染”现象。同时,网络信息的全球性和文化性特征使得西方政治文化的渗透加剧,使文化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成为可能。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网络上或交融或冲突,而信息来源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把持,它们的社会文化、商业理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成为大学生上网接触最多的内容,这些往往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冲突使大学生产生困惑迷惘,从而诱发大学生的思想混乱,乃至价值观的偏移。
二、互联网时代做好大学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1.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培养高素质的网络时代的德育人才,是德育创新的关键。现代德育应注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重用人才,尤其要建设好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懂得现代管理与网络技术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高素质的思想工作者应该具有敏捷的思维、准确的判断、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用真情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讲:“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以及精神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为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此外,他们还必备网络信息的能力。要改变传统的单向输入法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讨论式、谈心式、咨询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热情。当前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德育队伍不稳定;另一方面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的挑战,现代德育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亟待提高。因此,当前最为重要的是在培养德育工作者素质上狠下功夫,要把具有敬业精神和素质较高的尤其懂得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者重点加以培养,并通过各种渠道,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胜任现代化德育工作。三是学院党委和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德育人才队伍建设,保证他们应有的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维护他们的威信,提高他们的地位。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2.树立全新的德育观念。
面向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必须从只强调德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变到正确认识德育对社会发展的主导和先行作用上来,并充分发挥这一重要作用。从过去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要求学生转变到注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上来。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在对人的培养上,强调统一标准,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的学生,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强调大学生必须“适应”社会的一面,忽视“创造性”的一面。因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往往把受教育者当作客体,不注意受教育者的自主发展,强求千篇一律、整齐划一,不重视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网络时代是充分展示个性的时代,是需要有个性人物的时代,工作方式也是有个性的柔性工作方式,人们需要的产品与服务也是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有个性的人才能具有创造性。高校德育观念必须顺应这一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络系统,构建新型校内德育阵地。
建立校园信息网是高校进入互联网的重要标志。校园网络包括通讯主干网、学校办公网、电子图书馆、各实验室和学生宿舍网络。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网,双向互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德育,构建校园网络文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运用网络技术系统而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其国家及政党的价值导向及首先目标。江泽民同志也提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尚需学校的正确引导。校园网站应考虑大学生的特点,要有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诸如“两课在线”、“新书推荐”、“作品争鸣”、“艺术赏析”、“心理咨询”、“热点追踪”、“信息查询”、“时事述评”、“社会纵横”等等。学校要重视校园信息资源开发,多装一些最新软件以供大学生下载使用或学习,定期推荐一批好的网址,指导学生上网。更要重视BBS的舆论引导,注意从网上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活动,就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网上讨论,逐步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重要的德育阵地。
4.加强互联网的监控和管理,加强网络立法和执法。
网络社会提供给人们极大自由,已超过了现有社会道德和法律水准所适应的范围,由此我们必须加大互联网的管理力度。高校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统一协调网上信息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为此我们需从技术和法制两方面加强对互联网的监控,开发能够滤除有害信息和垃圾信息的软硬件,限制对某些有害信息资源网站的访问, 加快制定适用网络发展需要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保障有法可依,执法机关必须严格执法,充分发挥法律的指引、强制等规范作用,约束限制、制裁网络文化制作者、经营者和享用者的非法网络行为,净化网络市场,为高校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5.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1)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律意识。
人文素质对大学德育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以此强化其道德修养的人文底蕴。人文底蕴是大学生素质的基础性成因,其具有深层次的“辅德”作用。文化基础和文化修养较专业知识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人才的质量。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对大学生有博大的精神力量、深刻的道德力量和巨大的感召力量。首先,整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对所在群体或社区的义务和责任感、归属感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第二,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是修身养性、道德自律,如“反求诸己”、“慎独”等,旨在提倡个体主动进行道德修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从本质上讲,道德是一种自律行为,是人内心对自我的自觉要求。网络空间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场所,这种交流更多地需要人们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自觉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更需要人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所以,应当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强化人文底蕴,使大学生注重个人修养,以增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自觉性。
(2)加强道德责任感教育,塑造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
首先,要重视大学生网络素质培养,增强其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既能鉴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同时对待网络信息要具有理论思维。因为,理论思维是大学生德育素质的首要成因,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保持政治的敏锐性,提高政治鉴赏力和政治纪律性。其次,要加强道德责任感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网上自律能力。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里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度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现实中道德观念的变化。因此在网络社会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伦理意识和道德责任感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上网时做到不偷看、不乱闯禁区,不破坏网络系统等,培养自觉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把网络作为知识的来源和学习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猎取不良信息的途径,使其有效地在网上生活中自我调节、自我管理,正确对待人机关系,正确对待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区别,逐步提高自律能力,真正做到在互联网上的“慎独”,从而塑造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6.改革课堂道德教育方法,利用网络条件进行“两课”教学。
“两课”教学开辟了德育方法的主渠道,成为目前德育工作最规范、最主要的方法和手段。网络教学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 固有的教学方式、教学法则都已失灵;课本的内容总是跟不上飞速发展的形势,变得陈旧、落后;教师授课一般又不敢或不愿脱离教材,教学形式单一刻板、枯燥乏味,这些都令头脑灵活的大学生心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大学生们自认为这些大而空的理论距离自己遥不可及,不如网络信息更为实际。同时,“两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阶级性,因而靠单纯的理论灌输和说教,很难收到实际的效果。实际上,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培养,不仅仅单靠说服教育,依靠群体优势开展集体讨论和进行角色扮演、价值辨认等也是重要的方法。所以高校“两课”教师可以利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网络资源,进行多种形式教学。如组织专家开发“两课”教学软件,把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置于具体的情景之中进行;在德育网站里组织虚拟课堂教学,让大学生自己成为马列理论的讲解员和道德伦理的实践者;还可以就一定的德育目标,在网上论坛中让大学生开展集体讨论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两课”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