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6年12月,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的开展应该融入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此次讲话为高校开展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协同建设、协同育人指明了根本方向。众所周知,会计专业一直是多数高校中比较持续热门的专业,如何把高校思政课与会计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并重,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本文以深圳电大为例,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和会计专业教育工作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出发,重点探讨了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及实施的途径,希望能为会计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提供一点思考。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质的飞跃,但精神层面,诸如道德水平、责任意识未能及时得到提升,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需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进行变革,其核心是德智体美劳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身心灵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良好的道德品格是展现才能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大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立德树人当成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让不同类别的课程中,都带有思想政治理论的影子,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会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会计的职能可以理解为会计在社会生产以及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随着经济发展,会计职能由传统的算账、记账、报账核算功能发展为控制、监督、预测等内容。会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保障了社会发展中的公平和效率。会计的进步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让信息具有时效性。与此同时,会计能够保证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但提升了社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让其具有公平性。从会计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诚信危机”一直是当代会计行业发展的障碍。现阶段,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呈现主动性、系统性、金额巨大等特征,很多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会计从业者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经不起金钱或者其他方面的诱惑,动了贪念。一旦财务出现了造价行为,会计从业者会以企业的名义发布虚假的诈骗信息,让广大投资方和金融机构成为受害者,影响了良好的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会计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职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公平竞争离不开会计的支撑。
(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要
“誠”乃立身之本,“信”乃执业之基,对会计执业者而言,职业素养是其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品质和行为操守。诚信、客观、谨慎等是一个合格会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道德修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才能够形成,现如今,在各大高校的会计课程中,也可以加入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课程,对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上的培训。调查发现,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中,相比会计实务、审计学等专业课程,在职业道德学分设置方面普遍设置较低学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学、轻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不重视,甚至忽视。即使会计从业人员拥有非常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那么也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大问题。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引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课程,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实现会计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组织,为了快速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自2006年至今,国家财政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42项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修订版《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其中明确了会计计量不确定性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新概念框架认为,使用合理的估计是编制财务信息的根本特征之一。面对空前繁荣的资本经济,如何保持会计的“初心”,坚守“可靠性”原则?会计行业固步自封将会灭亡,会计行业要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重塑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三、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一)专业课教师具有课程思政的能力
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剧增,同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就业形势一直不错。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未来极有可能走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重要的财务岗位,会面临更多经济利益的诱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2018年的全国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教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现在许多高校会计专业的授课教师既有专业理论,又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二)大学生具有独立主观判断能力
大学是培养学生理想、道德、价值三观的关键阶段。思政课的有效性离不开对教育对象思想、观念和情感等个性特质的研判。会计职业具有目标性、主观性、受制约性等特点,会计专业的学生受其影响,更具有严谨、细致、谨慎的职业思维特点,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的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等思政意识。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左右,思维趋于成熟,具有较强的独立判断力,对其实施思政教育更具可行性。
(三)政策支持提供了客观条件
习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方针后,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教学的改革和探讨。以开放教育为例,深圳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全国44所省级开放大学之一,率先成立了思政研究室,先后出台了《深圳广播电大电视大学思政课实施纲要》《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实施办法》。2019年秋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全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从2020年开始,打造课程思政精品,每年考评选拔5门“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给予进一步深化建设。力争5年内即2025年之前初步建成一个涵盖学校全部专业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群”。还要建立明确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作为首要因素和重要监测指标,为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客观条件。 四、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
如何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以下实施途径。
(一)提升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以会计专业为例,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多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平时接触最多的主体对象是专业课教师,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此外,更新学习会计专业的相关法律与政策,夯实会计专业理论,练好“协同育人”基本功。课堂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专业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巧妙地融入育人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挖掘和凝炼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
课程思政是将育人元素进行凝练,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历史内涵、文化品质。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突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让学生懂得财务人员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核算每一笔经济业务,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会计操作实务》中,通过出纳、成本会计、主管会计等角色的分配,使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模拟会计业务的流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时,引导学生了解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公民的责任。除了知识的讲授之外,专业教师还可以运用生动的事例和视频资源,将专业技能培养和道德水平的锤炼统一起来,从而教育感化学生,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合格”从业者。
(三)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课程思政平台
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者是一个整体,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在会计专业思政教育中,可以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互联网 ”和大数据时代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学生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元化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文化是民族血脉,也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虽然当代大学生在知识、才艺等方面有较大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群体逐渐出现“二次元”“佛系”等亚文化现象,“享乐主义”有增长之势,面对学生对现实问题出现的思想困惑,注重网上和网下的结合,用好网络,着力通过互联网积极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素材,使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会计专业教学中,实现全面、全方位思政教育。
(四)强化教师队伍思政培训
在推广“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教师队伍整体纳入思政培训体系。通过举办专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训练营专题培训,运用微课、公开课、课程思政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提升全体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
会计作为世界通用商业语言,见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迁,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需要而且应该有所作为。高校作为会计人才输出的主要力量,更应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传递和职业道德的引领和培养,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只有這样,才能有更多合格会计从业者走向工作岗位,净化从业环境,重建会计行业价值,实现会计行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怡锦,姚营营,田甜.浅析会计本质和会计职能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
[2]周航,郑淑英,曹清辉.会计专业教育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15).
[3]王东清,刘静静.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经济师,2019(3).
基金项目:深圳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探讨。
作者简介:王 燕(1969—),女,新疆博乐人,本科,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实务研究。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质的飞跃,但精神层面,诸如道德水平、责任意识未能及时得到提升,单一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需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进行变革,其核心是德智体美劳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身心灵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良好的道德品格是展现才能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大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立德树人当成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课堂教学进行融合,让不同类别的课程中,都带有思想政治理论的影子,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
二、会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会计的职能可以理解为会计在社会生产以及再生产的过程当中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随着经济发展,会计职能由传统的算账、记账、报账核算功能发展为控制、监督、预测等内容。会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的发展,保障了社会发展中的公平和效率。会计的进步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让信息具有时效性。与此同时,会计能够保证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但提升了社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让其具有公平性。从会计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诚信危机”一直是当代会计行业发展的障碍。现阶段,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呈现主动性、系统性、金额巨大等特征,很多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会计从业者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经不起金钱或者其他方面的诱惑,动了贪念。一旦财务出现了造价行为,会计从业者会以企业的名义发布虚假的诈骗信息,让广大投资方和金融机构成为受害者,影响了良好的市场秩序,破坏了市场的稳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会计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职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公平竞争离不开会计的支撑。
(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需要
“誠”乃立身之本,“信”乃执业之基,对会计执业者而言,职业素养是其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品质和行为操守。诚信、客观、谨慎等是一个合格会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道德修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才能够形成,现如今,在各大高校的会计课程中,也可以加入关于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相关课程,对从业人员进行思想道德上的培训。调查发现,我国高校会计专业中,相比会计实务、审计学等专业课程,在职业道德学分设置方面普遍设置较低学分,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专业教学、轻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不重视,甚至忽视。即使会计从业人员拥有非常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那么也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大问题。因此,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引入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课程,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实现会计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组织,为了快速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自2006年至今,国家财政部陆续制定和修订了42项企业会计准则。2018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修订版《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其中明确了会计计量不确定性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新概念框架认为,使用合理的估计是编制财务信息的根本特征之一。面对空前繁荣的资本经济,如何保持会计的“初心”,坚守“可靠性”原则?会计行业固步自封将会灭亡,会计行业要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重塑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三、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
(一)专业课教师具有课程思政的能力
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理论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经济的增长,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剧增,同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就业形势一直不错。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未来极有可能走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重要的财务岗位,会面临更多经济利益的诱惑,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2018年的全国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显示,专业课教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言行和成长影响最大。现在许多高校会计专业的授课教师既有专业理论,又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二)大学生具有独立主观判断能力
大学是培养学生理想、道德、价值三观的关键阶段。思政课的有效性离不开对教育对象思想、观念和情感等个性特质的研判。会计职业具有目标性、主观性、受制约性等特点,会计专业的学生受其影响,更具有严谨、细致、谨慎的职业思维特点,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等课程,这些专业课的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等思政意识。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二十岁左右,思维趋于成熟,具有较强的独立判断力,对其实施思政教育更具可行性。
(三)政策支持提供了客观条件
习总书记提出“课程思政”方针后,全国高校积极开展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教学的改革和探讨。以开放教育为例,深圳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全国44所省级开放大学之一,率先成立了思政研究室,先后出台了《深圳广播电大电视大学思政课实施纲要》《深圳广播电视大学课程思政实施办法》。2019年秋启动课程思政示范课;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全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从2020年开始,打造课程思政精品,每年考评选拔5门“课程思政”精品示范课程,给予进一步深化建设。力争5年内即2025年之前初步建成一个涵盖学校全部专业的“课程思政精品课程群”。还要建立明确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将课程思政作为首要因素和重要监测指标,为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客观条件。 四、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
如何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以下实施途径。
(一)提升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以会计专业为例,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多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平时接触最多的主体对象是专业课教师,因此,专业课教师要明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为学生健康保驾护航。此外,更新学习会计专业的相关法律与政策,夯实会计专业理论,练好“协同育人”基本功。课堂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主渠道,专业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提高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巧妙地融入育人元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挖掘和凝炼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元素”
课程思政是将育人元素进行凝练,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历史内涵、文化品质。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突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例如,在《基础会计》课程中,让学生懂得财务人员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核算每一笔经济业务,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会计操作实务》中,通过出纳、成本会计、主管会计等角色的分配,使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模拟会计业务的流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时,引导学生了解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公民的责任。除了知识的讲授之外,专业教师还可以运用生动的事例和视频资源,将专业技能培养和道德水平的锤炼统一起来,从而教育感化学生,为经济发展输送更多“合格”从业者。
(三)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课程思政平台
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三者是一个整体,教学资源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在会计专业思政教育中,可以依托数字化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互联网 ”和大数据时代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学生通过课堂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元化技术手段,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文化是民族血脉,也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虽然当代大学生在知识、才艺等方面有较大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群体逐渐出现“二次元”“佛系”等亚文化现象,“享乐主义”有增长之势,面对学生对现实问题出现的思想困惑,注重网上和网下的结合,用好网络,着力通过互联网积极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素材,使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会计专业教学中,实现全面、全方位思政教育。
(四)强化教师队伍思政培训
在推广“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过程中,将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教师队伍整体纳入思政培训体系。通过举办专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训练营专题培训,运用微课、公开课、课程思政工作坊等多种形式,提升全体教师践行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
会计作为世界通用商业语言,见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迁,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需要而且应该有所作为。高校作为会计人才输出的主要力量,更应重视会计专业知识的传递和职业道德的引领和培养,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对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要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只有這样,才能有更多合格会计从业者走向工作岗位,净化从业环境,重建会计行业价值,实现会计行业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怡锦,姚营营,田甜.浅析会计本质和会计职能关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
[2]周航,郑淑英,曹清辉.会计专业教育中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15).
[3]王东清,刘静静.高校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经济师,2019(3).
基金项目:深圳广播电视大学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探讨。
作者简介:王 燕(1969—),女,新疆博乐人,本科,深圳广播电视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会计实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