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尔盖茨的成功无需多言,他一切成就的得来,并不单单属于他一个人。在盖茨的光芒之下,还站着他创业中不可或缺的团队成员。这些团队成员并非个个完美无缺,他们中不乏柔弱无主见,甚至刚愎暴躁之人。但盖茨就是拥有精准的眼光,将他们从普罗大众中挑选出来,并且懂得如何“用人之长”,成为打造商业帝国的左膀右臂。
以“技术伙伴”打开市场
在盖茨的创业团队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就是保罗·艾伦。艾伦是盖茨在湖滨中学的同学。年轻时,比盖茨年长两岁的艾伦以其丰富的知识折服了盖茨,而盖茨的计算机天分,又使艾伦倾慕不已。
艾伦的特点是说起话来柔声柔气,为人很谦虚。他是一个喜欢技术的人,所以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盖茨则以商业为主,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他一个人全揽了。两位创始人配合默契。艾伦在研发BASIC语言和操作系统方面显示了充分的远见。正是对于技术上的敏感,艾伦才不断地向盖茨提出创办公司的要求,并一再鼓动盖茨退学创业。
因为艾伦的谦让性格使然,微软公司开办之初,盖茨在合作协定中获得了微软公司大部分的权益。在公司股份中,盖茨占60%,艾伦占40%。因为盖茨可以证明他在Basic语言的最初开发中做了更多,而艾伦也认可这一点。不久以后,这种比例又进一步调整为64比36。但是,不管股份的多少如何划分,在这个精干的创业团队中,盖茨和艾伦,缺一不可。
艾伦为盖茨制定了“先赢得客户,再提供技术”的公司发展战略,可以说艾伦是盖茨创业道路上最大的推动力。正是他拿着登有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消息的杂志,去找盖茨,成功地说服了盖茨少打一些牌,而干点正经事。也正是艾伦对技术的痴迷,使得全新的BASIC语言最终得以出现,使微软最终成为软件领域的巨人。也正是艾伦和盖茨研发的操作系统,逼迫IBM后来不得不加入到个人电脑的战团中来。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劳拉·里奇在这一点上也承认艾伦的重要作用:艾伦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因为他优先考虑的不是业务,而是对技术本身的痴迷。也许只有遇到了盖茨这样的眼光独到的人,艾伦的技术特长才能最大程度上得以展现。
所谓优势互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用你的优势,去弥补他人的劣势,以此来换取他人以自己的优势弥补你的劣势。盖茨找寻的合作伙伴,并不是自己的“同类人”。他深谙这个道理:若你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爱好、有优势,就更要有意地结识与你的特长、爱好、优势有差别的人。
以“管理伙伴”巩固市场
微软创业团队中的另外一个传奇人物也不容忽视。这个人在微软的早期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但现在他却是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他同样是盖茨的同学,是盖茨在哈佛大学同一层宿舍楼的好朋友。1974年,18岁的鲍尔默在哈佛念二年级时,认识了同楼里一个瘦瘦的红头发学生盖茨。对数学、科学和拿破仑的激情,使他们成了神交。鲍尔默和盖茨搬进同一个宿舍,起名为“雷电房”。
盖茨劝说鲍尔默从学校退了学,进了微软公司,最终成了仅次于盖茨之外的第二号最有影响的人物。事实上,把鲍尔默引入微软,是盖茨做出的最重要抉择之一。鲍尔默是早期微软公司中唯一的一个非技术出身的员工。他对计算机没有兴趣,也不具备基础技术知识。但他与盖茨一样对数学都有着共同的兴趣。盖茨敏锐地发现,鲍尔默最大的特点,便是他善于社交。鲍尔默穿梭于哈佛的每一个角落,他似乎认识哈佛的每一个人。鲍尔默有句口号,“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只有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飞翔。”
接下来,盖茨欣喜地看到,这位“救火队长”几乎干遍了所有部门——招聘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管理重要的软件开发团队,同英特尔和IBM等重要伙伴打交道,控制公司的营销业务并建立了庞大的全球销售体系。身材魁伟、习惯咬指甲、大嗓门、工作狂的鲍尔默的天赋之一就是激励才能。性格狂躁的他与性格偏内向的盖茨成为完美搭档:那些与鲍尔默进行过谈判或是完全进行对抗的竞争对手,都了解他的强人作风。
盖茨意识到,鲍尔默完全能填补他自己性格和管理上的不足。鲍尔默是天生激情派,他的管理秘诀,就是激情管理。激情管理,给人信任、激励和压力。无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言,还是平时的会谈,或者给员工讲话,他总要时不时把一只攥紧的拳头在另一只手上不停地击打,并总以一种高昂的语调爆破出来,以致于他1991年在一次公司会议上叫得太猛太响亮,喊坏了嗓子,不得不进医院动了一次手术。
如果说,盖茨是微软的“大脑”,那么鲍尔默就是微软公司赖以起搏的“心脏”。盖茨与对手在法庭上对簿公堂之时,鲍尔默主持了微软的大部分工作,撑起了微软的一片天。当盖茨正醉心于计算机软件研发之时,鲍尔默能成为他的市场战略家。在鲍尔默的主持下,微软公司的销售几乎是一步一个台阶,使公司的年利润增长率达到28%。
复制盖茨的“择友”智慧
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合伙人,通过与性格、能力互补的合伙人共同创业,盖茨将他的智慧运用得恰到好处,用到了具有巨大财富的市场。这样的搭档选择,创业中途决不会陡然夭折,而且创业成功的几率也增加了数倍。在互补的发展过程中,盖茨最终如愿以偿地戴上了软件帝国的皇冠。
盖茨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所谓的偶然,就是盖茨偶然地选择了艾伦成为他的第一个创业搭档,并打赌般地选择了鲍尔默成为他的第二个搭档。
所谓的必然,盖茨的创业搭档特征与众不同,但是被历史证明,这种搭档组合的成功率很高。搭档的组合就让微软的成功成了必然。
盖茨的搭档特征是:志同道合、能力互补、风格差异、相互熟悉。盖茨的搭档们有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兴趣及其使命:用数字与计算机改变世界。他们之间能力互补,艾伦擅长技术,并可以决断;盖茨擅长销售,并可以细致管理;而鲍尔默擅长社交与激情管理,并可以进行战略结构管理。
创业需要智慧,“择战友”更需要智慧。每一位创业领导者,都渴望有能够和他们一起联手打天下的黄金搭档。但到底选谁,确实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地作出决定。慎重是对彼此而言的,并非只针对单方的。盖茨以他的智慧告诉我们,“亲密战友”一定要符合下面这些前提条件,才可以成为你的亲密战友:其一,他和你一定需要在一个“战壕”里一起战斗过至少一年;其二,在你没有辜负他的前提下,他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他自己都能负责任;其三,他必须是一个实在而且能踏实干事的人;其四,他考虑得更多的是你们之间共同的利益,而这个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五,关键时刻他没有躲开,更没有出卖你。这五点缺一不可,否则彼此之间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
我们完全可以复制盖茨选择搭档的智慧:从熟悉的人中,选择“志同道合、能力互补、风格差异”的搭档,组成分工明确的团队。慧眼识人、用人之长,是一位伟大领导者应具备的智慧,也是企业平衡发展的前提。
以“技术伙伴”打开市场
在盖茨的创业团队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就是保罗·艾伦。艾伦是盖茨在湖滨中学的同学。年轻时,比盖茨年长两岁的艾伦以其丰富的知识折服了盖茨,而盖茨的计算机天分,又使艾伦倾慕不已。
艾伦的特点是说起话来柔声柔气,为人很谦虚。他是一个喜欢技术的人,所以他专注于微软新技术和新理念。盖茨则以商业为主,销售员、技术负责人、律师、商务谈判员及总裁,他一个人全揽了。两位创始人配合默契。艾伦在研发BASIC语言和操作系统方面显示了充分的远见。正是对于技术上的敏感,艾伦才不断地向盖茨提出创办公司的要求,并一再鼓动盖茨退学创业。
因为艾伦的谦让性格使然,微软公司开办之初,盖茨在合作协定中获得了微软公司大部分的权益。在公司股份中,盖茨占60%,艾伦占40%。因为盖茨可以证明他在Basic语言的最初开发中做了更多,而艾伦也认可这一点。不久以后,这种比例又进一步调整为64比36。但是,不管股份的多少如何划分,在这个精干的创业团队中,盖茨和艾伦,缺一不可。
艾伦为盖茨制定了“先赢得客户,再提供技术”的公司发展战略,可以说艾伦是盖茨创业道路上最大的推动力。正是他拿着登有微型计算机研制成功的消息的杂志,去找盖茨,成功地说服了盖茨少打一些牌,而干点正经事。也正是艾伦对技术的痴迷,使得全新的BASIC语言最终得以出现,使微软最终成为软件领域的巨人。也正是艾伦和盖茨研发的操作系统,逼迫IBM后来不得不加入到个人电脑的战团中来。
美国著名传记作家劳拉·里奇在这一点上也承认艾伦的重要作用:艾伦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因为他优先考虑的不是业务,而是对技术本身的痴迷。也许只有遇到了盖茨这样的眼光独到的人,艾伦的技术特长才能最大程度上得以展现。
所谓优势互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用你的优势,去弥补他人的劣势,以此来换取他人以自己的优势弥补你的劣势。盖茨找寻的合作伙伴,并不是自己的“同类人”。他深谙这个道理:若你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爱好、有优势,就更要有意地结识与你的特长、爱好、优势有差别的人。
以“管理伙伴”巩固市场
微软创业团队中的另外一个传奇人物也不容忽视。这个人在微软的早期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但现在他却是微软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他同样是盖茨的同学,是盖茨在哈佛大学同一层宿舍楼的好朋友。1974年,18岁的鲍尔默在哈佛念二年级时,认识了同楼里一个瘦瘦的红头发学生盖茨。对数学、科学和拿破仑的激情,使他们成了神交。鲍尔默和盖茨搬进同一个宿舍,起名为“雷电房”。
盖茨劝说鲍尔默从学校退了学,进了微软公司,最终成了仅次于盖茨之外的第二号最有影响的人物。事实上,把鲍尔默引入微软,是盖茨做出的最重要抉择之一。鲍尔默是早期微软公司中唯一的一个非技术出身的员工。他对计算机没有兴趣,也不具备基础技术知识。但他与盖茨一样对数学都有着共同的兴趣。盖茨敏锐地发现,鲍尔默最大的特点,便是他善于社交。鲍尔默穿梭于哈佛的每一个角落,他似乎认识哈佛的每一个人。鲍尔默有句口号,“一个人只是单翼天使,只有两个人抱在一起才能飞翔。”
接下来,盖茨欣喜地看到,这位“救火队长”几乎干遍了所有部门——招聘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管理重要的软件开发团队,同英特尔和IBM等重要伙伴打交道,控制公司的营销业务并建立了庞大的全球销售体系。身材魁伟、习惯咬指甲、大嗓门、工作狂的鲍尔默的天赋之一就是激励才能。性格狂躁的他与性格偏内向的盖茨成为完美搭档:那些与鲍尔默进行过谈判或是完全进行对抗的竞争对手,都了解他的强人作风。
盖茨意识到,鲍尔默完全能填补他自己性格和管理上的不足。鲍尔默是天生激情派,他的管理秘诀,就是激情管理。激情管理,给人信任、激励和压力。无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言,还是平时的会谈,或者给员工讲话,他总要时不时把一只攥紧的拳头在另一只手上不停地击打,并总以一种高昂的语调爆破出来,以致于他1991年在一次公司会议上叫得太猛太响亮,喊坏了嗓子,不得不进医院动了一次手术。
如果说,盖茨是微软的“大脑”,那么鲍尔默就是微软公司赖以起搏的“心脏”。盖茨与对手在法庭上对簿公堂之时,鲍尔默主持了微软的大部分工作,撑起了微软的一片天。当盖茨正醉心于计算机软件研发之时,鲍尔默能成为他的市场战略家。在鲍尔默的主持下,微软公司的销售几乎是一步一个台阶,使公司的年利润增长率达到28%。
复制盖茨的“择友”智慧
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在创业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合伙人,通过与性格、能力互补的合伙人共同创业,盖茨将他的智慧运用得恰到好处,用到了具有巨大财富的市场。这样的搭档选择,创业中途决不会陡然夭折,而且创业成功的几率也增加了数倍。在互补的发展过程中,盖茨最终如愿以偿地戴上了软件帝国的皇冠。
盖茨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所谓的偶然,就是盖茨偶然地选择了艾伦成为他的第一个创业搭档,并打赌般地选择了鲍尔默成为他的第二个搭档。
所谓的必然,盖茨的创业搭档特征与众不同,但是被历史证明,这种搭档组合的成功率很高。搭档的组合就让微软的成功成了必然。
盖茨的搭档特征是:志同道合、能力互补、风格差异、相互熟悉。盖茨的搭档们有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兴趣及其使命:用数字与计算机改变世界。他们之间能力互补,艾伦擅长技术,并可以决断;盖茨擅长销售,并可以细致管理;而鲍尔默擅长社交与激情管理,并可以进行战略结构管理。
创业需要智慧,“择战友”更需要智慧。每一位创业领导者,都渴望有能够和他们一起联手打天下的黄金搭档。但到底选谁,确实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地作出决定。慎重是对彼此而言的,并非只针对单方的。盖茨以他的智慧告诉我们,“亲密战友”一定要符合下面这些前提条件,才可以成为你的亲密战友:其一,他和你一定需要在一个“战壕”里一起战斗过至少一年;其二,在你没有辜负他的前提下,他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他自己都能负责任;其三,他必须是一个实在而且能踏实干事的人;其四,他考虑得更多的是你们之间共同的利益,而这个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五,关键时刻他没有躲开,更没有出卖你。这五点缺一不可,否则彼此之间的合作是不会长久的。
我们完全可以复制盖茨选择搭档的智慧:从熟悉的人中,选择“志同道合、能力互补、风格差异”的搭档,组成分工明确的团队。慧眼识人、用人之长,是一位伟大领导者应具备的智慧,也是企业平衡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