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几年来,穴位药物注射发展迅猛,它集针刺和药物治疗为一体,使辩证用药与针灸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临床效果显著,但由此而引起穴位周围重要结构损伤的报道也渐增多.本文简
【机 构】
: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中山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穴位药物注射发展迅猛,它集针刺和药物治疗为一体,使辩证用药与针灸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临床效果显著,但由此而引起穴位周围重要结构损伤的报道也渐增多.本文简述了尺泽、合谷、阳陵泉、环跳、委中、足三里、风池、、盲门等常见危险穴位与周围神经,血管的相互关系及针刺要点.这些资料可为上述常见危险穴位的针刺或药物注射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一点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氯灭痛凝胶剂的处方、制备工艺、质控标准.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氯灭痛的含量,于276 nm处有最大吸收.结果该凝胶剂的有效期约为2年,对于创伤性炎症、局限性
目的:分析不同病变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关系,探讨端粒酶活性、H.pylori感染与胃粘膜癌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端粒重复扩增法测定正常胃粘膜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FAP)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红细胞免疫功能及IL-2水平的影响,为其抗肿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只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NS和FAP两组,每组10只,并设正常组
目的 总结损伤性高位胆管狭窄外科治疗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调查41例损伤性高位胆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结果 采用胆肠吻合术38例,无手术死亡.其中肝管
原发性中耳乳头状瘤临床少见 ,我科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例 1,女 ,5 7岁。右耳间断流脓 40余年 ,偶发右耳后肿痛2年 ,于 1991年 6月 14日收住院。检查示全
用中药消癌平针剂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转移性肝癌31例,并与化疗介入22例作对照.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0.97%、40.91%,两组比较P<0.01.肿瘤的PR+NC分别为67.74%、63.63%,两组比
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可直接检测机体或病原体基因的存在或变异,对某些遗传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作出诊断,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但因采
张素清教授是西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学科带头人、陕西省名老中医、临床研究生导师.从医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诊治各种心脏病.笔者作为张教授的学术继承人,
目的:通过对根面龋菌斑微生物的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根面龋的致龋机制.方法:选择15例老年根龋患者,分别对其根面龋、冠龋、无龋根面的菌斑微生物中的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
目的 :探讨p53蛋白表达在食管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鼠抗人p53单克隆抗体 ,以SP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结果 :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56 3% ,其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