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017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安徽经济报社报送的《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获得一等奖。回顾这组扶贫报道的采写过程,笔者体会到:只有真正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采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有故事的好新闻。
【关键词】扶贫报道;财经媒体;吸引力
每一个时代都有丰碑式的人物,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人物。脱贫攻坚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必然会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安徽省各级党员干部一马当先,以身作则,包村到户,多方联动。这些扶贫干部心系群众,勇于担当,他们或深入村组摸底调查,或帮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或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涌现出了一大批突出事迹和典型人物,尽管他们平凡而普通,但是却在自己工作、事业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勤劳奉献,为我省“脱贫”与“致富”这项宏大工程的推进做出巨大贡献。而驻村“第一书记”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这些驻村“第一书记”,既有年过半百的老党员,也有中青年党员,亦有“90后”党员;既有靠一辆自行车走遍贫困村每一寸土地的,也有在驻村“第一书记”任上三连任的,亦有带着家小去老区扶贫的;既有通过治水修路扶贫的,也有通过产业扶贫的,亦有通过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扶贫的。
为了做好这组报道,报社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早在2016年2月1日,安徽经济报社就率先在省直媒体中召开“安徽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座谈会”,邀请15名驻村帮扶代表、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新闻媒体记者参与此次座谈会,向驻村第一书记们发出《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征集函,没想到大家积极性非常高,踊跃参加。根据这次会议代表的建议,报社提前制定了采访方案。决定从安徽省扶贫脱贫任务繁重的沿淮地区、皖北地区和大别山区等地入手,每个县(市)区行业选取一至二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进行采访报道。
2017年9月,报社成立《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专题采访组;10月,国庆节假期一结束,由总编辑带队深入农村一线,走访了22个贫困乡村,行程上万公里,挖掘报道各类典型20多个。整个采访活动一直持续到12月底。
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们的精神状态、实干精神、创新水平和干事能力,决定着一个地方扶贫工作的成效。因此,这种报道除了要具备一般的人物报道的特征外,主要应着重反映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精神状态和实干精神。在形式上,确立了以通讯为体裁,突破常规写法,深入挖掘来自一线的故事。同时,配以“记者手记”的形式,提供一些思考和看法,使报道具有思想性。另外,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一次采集、多种方式呈现人物报道,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2017年12月,《安徽經济报》正式推出《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在1个月的时间内,这组系列报道在一版显要位置浓墨重彩地推出后,受到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等的高度关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22位书记中有9位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17年度“优秀选派帮扶标兵”。
与以往财经类报道不同的是,这组稿件以生动的现场感和故事为主,描写细腻,见人见事,可读性强。
《一辆山地车蹚出来的致富路》,报道了安徽省公安厅第六批选派干部刘虎到利辛县永顺镇永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置办了一辆山地车,跑遍了全村16个村庄,熟悉了村情,了解了民风,被乡亲们称为“家里人”。两年来在“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管理模式下,永顺村的土地流转规模从小到大、群众的观念从“要我转”到“我要转”,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300余亩,特色农业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贫困户就业规模不断扩容。
《带着家小去老区扶贫》,报道了省社科院选派干部带着一家老小去岳西县响肠镇独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由于苏醒患有强制性脊柱炎,为了让他安心工作,2015年年初,苏醒的妻子带着不到3岁的女儿从省城来到村里,妻子一边照顾他身体,一边在村养鸡场帮忙。后来,苏醒的母亲生病做过手术后,为了方便照顾,苏醒又把老母亲接到村里,有时母亲还去村小学帮忙照看学校里的孩子。一家人俨然成了独山村里一户普通的人家。这个扶贫故事,引人入胜,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289个红手印终于把省里的“扶贫书记”留下来了》,以现场和细节作为稿件的开头:“三年任期将至,李朝阳的去留成了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村民心中最惦记的事情。近日,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王重阳大姐借着到村部办事的机会跟村干部打听:‘ 李书记留下来的事可定了?’‘定了,再干三年!’得到村干部肯定的答复,王重阳这才松了一口气,放心地走了。”这种大段现场式的细节描写,让人如临其境。2014年10月,在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的李朝阳主动请战去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扶贫。而在此之前,他刚刚在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镇村任“第一书记”期满,放弃了回机关上班的机会。
“李书记来了,吃饭了吗?到俺家吃饭去!”远远地看到李宇涵,蹲在村口的村民们纷纷站起来热情地打招呼。
就在16个月前,刚从省直机关到阜南县王家坝镇郎湾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宇涵,还曾因省城女干部的身份让个别村民有看法:她肯定是来“镀金”的……没想到她来到阜南县王家坝镇郎湾村,她便将自己的情感与村民紧紧联系到一起,坚决要做一名履职尽责的扶贫干部。她就是郎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李宇涵。入村工作以来,李宇涵曾因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村民无理吵闹、破坏村里公共设施而委屈地哭过,因骑电瓶车从坎儿上摔下来被大娘帮忙揉腿感动地哭过,也因为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长期吃不上肉而难受地哭过。可无论是哪种情况落泪,在李宇涵看来,都是让她继续坚守在村里、坚守在“第一书记”岗位上的巨大动力。 这么多细节和故事的得来,可以归结为坚持以人为本,“聆听大地心跳。”在采访时,记者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屋,把脚印留在了田间、留在了一线。在亲临现场的基础上,做到“身入”和“心入”,用心地思考,深入地探寻。
以“第一书记”为切口,来营造脱贫攻坚的氛围;以“第一书记”的视角,来反映各贫困村的变化;以“第一书记”的语言,来讲述老百姓的获得感。《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把故事讲得精彩。故事讲精彩了,新闻也就精彩了。
如果说新闻报道防止偏差需上接“天线”,那么扶贫报道追求出彩则要下接“地气”。《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这组系列报道获得成功,说明专业财经媒体的经济报道通过接“地气”,也可以讲好故事、吸引读者。
首先是转变观念,增加“人情味”。在《安徽经济报》过去的经济报道中,要么集中于一、二、三产业,要么就是写一市一县或一厂一店,这样的文章往往见事不见人,重事不重人。在此次报道中,报社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改变,要求参与采访的记者转变观念,增强报道的“人情味”。把驻村“第一书记”的生活、駐村“第一书记”的工作、驻村“第一书记”的思想和驻村“第一书记”的情感与扶贫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扶贫报道的内容和载体。这样才能既贴近生活又有人情味,才能为严肃的扶贫报道增添轻快的色彩,为艰涩难懂的经济报道内容提供形象的解读。
其次是转变作风,迈开双脚。如果记者光看现成的文字总结材料,驻村“第一书记”报道难出彩。不沉下身子到扶贫的一线实地蹲点,哪会知道在山区和库区的贫困户家里,尤其是深度贫困户家中人畜共居、老鼠乱窜的情景,同样,不深入贫困地区采访,媒体记者哪会知道扶贫更要扶志,扶贫更要扶智,扶贫更需要驻村“第一书记”领路的道理。为此,驻村“第一书记”采访组,在两个月内,行程上万公里,走遍全省的9个市、19个县,22个贫困村,采访了22位安徽省直机关选派的“第一书记”。平均每个采访点的时间为2天,获得了大量的一手素材。用自己的双脚深入基层,挖掘来自一线的故事。
最后是转变文风,创新报道角度。先进典型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为了写出精品,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这一组典型人物报道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作用,《安徽经济报》精心探索新角度、新文风。报道方式上,除刊发常规的通讯外,还通过刊登驻村“第一书记”的日记、工作生活剪影、老百姓语言等大量鲜活资料,使一个个驻村“第一书记”可信、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老百姓眼中深深读懂了这些驻村“第一书记”那种朴素与无私,把老百姓的语言与感受自然地拿来用在报道中,使文章内容扎实、文风清新而意境弥新,作者含情而读者动情。
总之,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既注重宣传“量”的提升,更注重传播“质”的转变;既注重宣传行政推动的政治优势,也注重宣传社会参与的优质高效;既注重报道典型的可复制、可推广意义,也注重报道的“时度效”。同时,它不仅仅是宣传扶贫,更重要的是它见证和记录了安徽到2020年实现消除贫困的历史性壮举,并留下了重要的史料性记录。2018年4月,《安徽经济报》所报道的第六批选派干部任期结束,安徽省对全省百名“第一书记”开展表彰,22 位书记中有9位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选派帮扶标兵”,其余的分别被所在市县及单位给予了表彰。为此,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通过这些扶贫脱贫的励志故事的宣传,为打赢安徽脱贫攻坚战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扶贫报道;财经媒体;吸引力
深入基层一线,聆听大地心跳
每一个时代都有丰碑式的人物,每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人物。脱贫攻坚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必然会涌现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和全国其它地方一样,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安徽省各级党员干部一马当先,以身作则,包村到户,多方联动。这些扶贫干部心系群众,勇于担当,他们或深入村组摸底调查,或帮助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或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或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涌现出了一大批突出事迹和典型人物,尽管他们平凡而普通,但是却在自己工作、事业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勤劳奉献,为我省“脱贫”与“致富”这项宏大工程的推进做出巨大贡献。而驻村“第一书记”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这些驻村“第一书记”,既有年过半百的老党员,也有中青年党员,亦有“90后”党员;既有靠一辆自行车走遍贫困村每一寸土地的,也有在驻村“第一书记”任上三连任的,亦有带着家小去老区扶贫的;既有通过治水修路扶贫的,也有通过产业扶贫的,亦有通过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扶贫的。
为了做好这组报道,报社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早在2016年2月1日,安徽经济报社就率先在省直媒体中召开“安徽驻村帮扶脱贫攻坚座谈会”,邀请15名驻村帮扶代表、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新闻媒体记者参与此次座谈会,向驻村第一书记们发出《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征集函,没想到大家积极性非常高,踊跃参加。根据这次会议代表的建议,报社提前制定了采访方案。决定从安徽省扶贫脱贫任务繁重的沿淮地区、皖北地区和大别山区等地入手,每个县(市)区行业选取一至二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进行采访报道。
2017年9月,报社成立《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专题采访组;10月,国庆节假期一结束,由总编辑带队深入农村一线,走访了22个贫困乡村,行程上万公里,挖掘报道各类典型20多个。整个采访活动一直持续到12月底。
我们的驻村“第一书记”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他们的精神状态、实干精神、创新水平和干事能力,决定着一个地方扶贫工作的成效。因此,这种报道除了要具备一般的人物报道的特征外,主要应着重反映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精神状态和实干精神。在形式上,确立了以通讯为体裁,突破常规写法,深入挖掘来自一线的故事。同时,配以“记者手记”的形式,提供一些思考和看法,使报道具有思想性。另外,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一次采集、多种方式呈现人物报道,让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以人为本, 讲好“第一书记”故事
2017年12月,《安徽經济报》正式推出《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在1个月的时间内,这组系列报道在一版显要位置浓墨重彩地推出后,受到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等的高度关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22位书记中有9位被省委组织部评为2017年度“优秀选派帮扶标兵”。
与以往财经类报道不同的是,这组稿件以生动的现场感和故事为主,描写细腻,见人见事,可读性强。
《一辆山地车蹚出来的致富路》,报道了安徽省公安厅第六批选派干部刘虎到利辛县永顺镇永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置办了一辆山地车,跑遍了全村16个村庄,熟悉了村情,了解了民风,被乡亲们称为“家里人”。两年来在“支部 合作社 农户”的管理模式下,永顺村的土地流转规模从小到大、群众的观念从“要我转”到“我要转”,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2300余亩,特色农业种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贫困户就业规模不断扩容。
《带着家小去老区扶贫》,报道了省社科院选派干部带着一家老小去岳西县响肠镇独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由于苏醒患有强制性脊柱炎,为了让他安心工作,2015年年初,苏醒的妻子带着不到3岁的女儿从省城来到村里,妻子一边照顾他身体,一边在村养鸡场帮忙。后来,苏醒的母亲生病做过手术后,为了方便照顾,苏醒又把老母亲接到村里,有时母亲还去村小学帮忙照看学校里的孩子。一家人俨然成了独山村里一户普通的人家。这个扶贫故事,引人入胜,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289个红手印终于把省里的“扶贫书记”留下来了》,以现场和细节作为稿件的开头:“三年任期将至,李朝阳的去留成了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村民心中最惦记的事情。近日,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王重阳大姐借着到村部办事的机会跟村干部打听:‘ 李书记留下来的事可定了?’‘定了,再干三年!’得到村干部肯定的答复,王重阳这才松了一口气,放心地走了。”这种大段现场式的细节描写,让人如临其境。2014年10月,在安徽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作的李朝阳主动请战去石台县七都镇河口村扶贫。而在此之前,他刚刚在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杨镇村任“第一书记”期满,放弃了回机关上班的机会。
“李书记来了,吃饭了吗?到俺家吃饭去!”远远地看到李宇涵,蹲在村口的村民们纷纷站起来热情地打招呼。
就在16个月前,刚从省直机关到阜南县王家坝镇郎湾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宇涵,还曾因省城女干部的身份让个别村民有看法:她肯定是来“镀金”的……没想到她来到阜南县王家坝镇郎湾村,她便将自己的情感与村民紧紧联系到一起,坚决要做一名履职尽责的扶贫干部。她就是郎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李宇涵。入村工作以来,李宇涵曾因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村民无理吵闹、破坏村里公共设施而委屈地哭过,因骑电瓶车从坎儿上摔下来被大娘帮忙揉腿感动地哭过,也因为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长期吃不上肉而难受地哭过。可无论是哪种情况落泪,在李宇涵看来,都是让她继续坚守在村里、坚守在“第一书记”岗位上的巨大动力。 这么多细节和故事的得来,可以归结为坚持以人为本,“聆听大地心跳。”在采访时,记者们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屋,把脚印留在了田间、留在了一线。在亲临现场的基础上,做到“身入”和“心入”,用心地思考,深入地探寻。
以“第一书记”为切口,来营造脱贫攻坚的氛围;以“第一书记”的视角,来反映各贫困村的变化;以“第一书记”的语言,来讲述老百姓的获得感。《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把故事讲得精彩。故事讲精彩了,新闻也就精彩了。
接“地气”,使财经类报道更耐看
如果说新闻报道防止偏差需上接“天线”,那么扶贫报道追求出彩则要下接“地气”。《寻找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这组系列报道获得成功,说明专业财经媒体的经济报道通过接“地气”,也可以讲好故事、吸引读者。
首先是转变观念,增加“人情味”。在《安徽经济报》过去的经济报道中,要么集中于一、二、三产业,要么就是写一市一县或一厂一店,这样的文章往往见事不见人,重事不重人。在此次报道中,报社做了很多的尝试和改变,要求参与采访的记者转变观念,增强报道的“人情味”。把驻村“第一书记”的生活、駐村“第一书记”的工作、驻村“第一书记”的思想和驻村“第一书记”的情感与扶贫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扶贫报道的内容和载体。这样才能既贴近生活又有人情味,才能为严肃的扶贫报道增添轻快的色彩,为艰涩难懂的经济报道内容提供形象的解读。
其次是转变作风,迈开双脚。如果记者光看现成的文字总结材料,驻村“第一书记”报道难出彩。不沉下身子到扶贫的一线实地蹲点,哪会知道在山区和库区的贫困户家里,尤其是深度贫困户家中人畜共居、老鼠乱窜的情景,同样,不深入贫困地区采访,媒体记者哪会知道扶贫更要扶志,扶贫更要扶智,扶贫更需要驻村“第一书记”领路的道理。为此,驻村“第一书记”采访组,在两个月内,行程上万公里,走遍全省的9个市、19个县,22个贫困村,采访了22位安徽省直机关选派的“第一书记”。平均每个采访点的时间为2天,获得了大量的一手素材。用自己的双脚深入基层,挖掘来自一线的故事。
最后是转变文风,创新报道角度。先进典型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标杆,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有效法宝。为了写出精品,发挥驻村“第一书记”这一组典型人物报道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作用,《安徽经济报》精心探索新角度、新文风。报道方式上,除刊发常规的通讯外,还通过刊登驻村“第一书记”的日记、工作生活剪影、老百姓语言等大量鲜活资料,使一个个驻村“第一书记”可信、可亲、可敬、可爱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老百姓眼中深深读懂了这些驻村“第一书记”那种朴素与无私,把老百姓的语言与感受自然地拿来用在报道中,使文章内容扎实、文风清新而意境弥新,作者含情而读者动情。
总之,驻村“第一书记”系列报道,既注重宣传“量”的提升,更注重传播“质”的转变;既注重宣传行政推动的政治优势,也注重宣传社会参与的优质高效;既注重报道典型的可复制、可推广意义,也注重报道的“时度效”。同时,它不仅仅是宣传扶贫,更重要的是它见证和记录了安徽到2020年实现消除贫困的历史性壮举,并留下了重要的史料性记录。2018年4月,《安徽经济报》所报道的第六批选派干部任期结束,安徽省对全省百名“第一书记”开展表彰,22 位书记中有9位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优秀选派帮扶标兵”,其余的分别被所在市县及单位给予了表彰。为此,我们感到十分的欣慰。通过这些扶贫脱贫的励志故事的宣传,为打赢安徽脱贫攻坚战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安徽经济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