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制造在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同时,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挑战,急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的新理念、新经验.常州工学院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平台,力图通过产教融合育人机制解决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中普遍面临的痛点、难点.通过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重构、教学方法创新,以及教学资源保障等方面探讨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的改革经验,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智能制造专业人才提供一些经验.
其他文献
相关研究表明,当前中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尚存在某些不足,未达到理想效果.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在国家政策导向与中职教育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新形势下,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强化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素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建设,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的同频共振.
专业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过程.“报酬管理”介绍薪酬及福利相关的理论、系统设计等内容,它与金钱直接关联,是进行财富金钱观教育最好的切入点,是思政育人的重点环节.基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结合“报酬管理”教学知识点,从学术理论、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有关概念内涵的拓展,有效组织我国最低工资水平及国家薪酬政策、有关福利的法律法规等相关教学材料,立足于中国历史、国情,挖掘课程思政内容.通过课堂导入、课下阅读和上课讨论等形式进行思政融入,运用不同形式的考核达到使学生提升意识、爱岗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四基”,增强“四能”,发展“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