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教育占据半壁高等教育江山的今天,提高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至关重要。本文从高职生结构性失业和普遍实践能力不足两方面出发分析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立足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师资力量三个方向,探究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结构性失业 产学结合 实践能力 双师型
高职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其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自2000年以来,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产学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支撑,不仅给国家财政增加了经济压力,还使得不少有发展前景的院校因缺少资金而纷纷倒闭。除资金问题外,课程设置、就业、教育理念等不足给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一)结构性失业。
当今社会,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如下:一方面社会上缺乏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生却有业难就。这一问题的出现,引发我们对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与当地、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过于狭隘,形式较为单一,两者的沟通渠道不够通顺,并未形成真正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此外,高职院校目前所培养的人才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不相符,没有地方特色。
第二,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在的高职院校所设课程与本科的课程体系相差不大,是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三段式安排,但所安排的课程明显落后社会实际需求,企业界人士很少参与,致使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当地人才市场的要求。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教学目标。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自身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足。这种现状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专业知识落后于社会实际外,更直接的原因是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产学合作不充分。
产学合作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当今大学生多数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缺乏实践锻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及个人品质、综合素质等能力的培养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工厂,充分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途径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从学校自身办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师资力量三方面探究改革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多元化办学、产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种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一)加强多元化办学,提高办学质量。
为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减轻我国财政压力,进行多元化办学,改变政府一家办教育的局面,可引进社会资金。这样既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又可以高效整合资源。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参与办学,不过只是赞助某个专业或某个项目,对于提高整所院校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应该强化办学多元化,通过企业独资或合作办学,立足企业自身需要,立足当地经济需要,订单式地培养学生。微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提高企业自身软实力、提高技术生产力很有帮助;宏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二)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共识,而产学结合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学习与用人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教学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育出能符合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学生。从根本上打破普通高校以学科体系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体制,从而发挥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其次,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管理;再次,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总结,实现“理论—实践—理论”。
(三)“双师型”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一所院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学实力,高职教师大多是从普教和成教中转化而来的,其原有的知识传授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理论知识结构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术,使其更了解市场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使本校教师有机会到基层接受实地训练,另一方面邀请著名企业家或一些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全面提高专业课的授课质量。
三、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解决高职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针对高职教育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高职教育改革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杜美萍.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办公自动化,2011,(02).
[2]陈群辉.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2).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结构性失业 产学结合 实践能力 双师型
高职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其目标是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自2000年以来,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产学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依靠政府力量支撑,不仅给国家财政增加了经济压力,还使得不少有发展前景的院校因缺少资金而纷纷倒闭。除资金问题外,课程设置、就业、教育理念等不足给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一)结构性失业。
当今社会,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如下:一方面社会上缺乏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生却有业难就。这一问题的出现,引发我们对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考。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模式单一,与当地、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过于狭隘,形式较为单一,两者的沟通渠道不够通顺,并未形成真正的产学合作教育机制。此外,高职院校目前所培养的人才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不相符,没有地方特色。
第二,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现在的高职院校所设课程与本科的课程体系相差不大,是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进行三段式安排,但所安排的课程明显落后社会实际需求,企业界人士很少参与,致使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适应当地人才市场的要求。
第三,师资力量薄弱,不能满足教学目标。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现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自身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不足。这种现状严重制约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学生实践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学生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除了专业知识落后于社会实际外,更直接的原因是缺乏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是产学合作不充分。
产学合作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当今大学生多数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缺乏实践锻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及个人品质、综合素质等能力的培养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须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工厂,充分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途径
针对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从学校自身办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师资力量三方面探究改革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多元化办学、产学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种途径,全方位地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高职教育改革。
(一)加强多元化办学,提高办学质量。
为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减轻我国财政压力,进行多元化办学,改变政府一家办教育的局面,可引进社会资金。这样既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又可以高效整合资源。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参与办学,不过只是赞助某个专业或某个项目,对于提高整所院校的综合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应该强化办学多元化,通过企业独资或合作办学,立足企业自身需要,立足当地经济需要,订单式地培养学生。微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解决当前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提高企业自身软实力、提高技术生产力很有帮助;宏观上看,一方面有助于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二)产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目前,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所有高职院校的共识,而产学结合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走产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学习与用人单位联合设计研制教学方案、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培育出能符合企业需求、社会需求的学生。从根本上打破普通高校以学科体系为特征的本科教学人才培养体制,从而发挥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建立明确的实践教学计划;其次,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管理;再次,注重学生每一阶段的总结,实现“理论—实践—理论”。
(三)“双师型”建设,增强师资力量。
一所院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学实力,高职教师大多是从普教和成教中转化而来的,其原有的知识传授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理论知识结构受到严重限制。因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技术,使其更了解市场需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使本校教师有机会到基层接受实地训练,另一方面邀请著名企业家或一些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讲课,全面提高专业课的授课质量。
三、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解决高职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针对高职教育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高职教育改革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杜美萍.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办公自动化,2011,(02).
[2]陈群辉.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