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的深阅读与深体验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m12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文章探讨了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即沉入语言,走向深度阅读;捕捉生成,演绎深度阅读;巧用冲突,引发深度阅读;沉浸角色,实现深度体验。
  关键词:初中语文  深度阅读  深度体验
  阅读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目前不少初中语文课堂仍停留在视觉与听觉刺激阶段,语文课堂陷入浅薄与零碎化状态,也让中学生错失语文素养发展的黄金期。因此深度阅读呼之而出,可以引领学生走向高品质语文课堂,使其与作者深度互动,实现学生学识修养提升、思维拔节,并为学生可持续阅读奠定基础。
  一、沉入语言,走向深度阅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是作者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载体。只有引导学生沉入语言,才能实现深度阅读。为此,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特点,设置多样化的语言体验活动。比如,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或采用练笔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分析、揣摩、感悟,品味内容的精妙,从而获得阅读的乐趣。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这篇散文语言是一个亮点,也是深度阅读的价值点。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语言体验活动,引领学生沉入语言。首先,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盼春”部分,注意体会两个“盼望着”及“着”“了”,揣摩盼望着叠用的效果,以及词尾“着”“了”的表达效果。其次,分角色朗读课文最后三段,揣摩作者对春之情感,感受三个比喻的妙处。最后,借鉴最后三段的造句法,运用比喻的修辞绘出事物特征,并寓情于景。多样化的朗读,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感悟作者表达的急切心情及词尾语气词的运用所带来的亲切感;角色朗读使学生感受语言辞藻之美,以及比喻修辞在细绘事物、表现景物特征、传递情感方面的妙用;读写结合,使阅读更加深入。
  二、捕捉生成,演绎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意味着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對话,促使学生学会分析、批判事物,发展思考力和增强判断能力[1]。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文本意义的生成者和创造者。对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字句之间的差异,并通过设置问题教会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敢于质疑。这样便能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对事件、人物、文章内涵有更深层的理解,由此,演绎出语文深度阅读的过程。如学生在示范朗读老舍《济南的冬天》时,有一位学生读得比较快,将课文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读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引发学生课堂哄笑。笔者顺势说道“这是不是作者的笔误,课题是《济南的冬天》,到文章结尾怎么就成为‘冬天的济南’”,学生转入沉思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结合全文,将“冬天的济南”与“济南的冬天”进行比较,从而体悟到作者独特的“匠心”,自然而然地让语文课堂从浅层向高品质推进。
  三、巧用冲突,引发深度阅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认知的独特性往往会造成思维冲突,从而容易产生困惑,使学生在困顿中焦灼、挣扎[2]。这也为引发深度阅读创造了机会,作为教师要巧用思维冲突,成为学生语文阅读的“挑事者”,从而引发学生思辨意识,在与自我、文本、学生、教师等多元化的互动中,向阅读更深处漫溯。如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牛郎织女是富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然而在这首诗歌中,他们却过着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这就造成学生认知冲突。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诗人这样改造的独特构思,借以表达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折射诗人对社会黑暗与压迫的不满,在认知冲突解决的过程中,诗歌的主题思想也渐渐浮出水面。
  四、沉浸角色,实现深度体验
  体验是深化认识、浸入文本的有效路径。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沉浸角色,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进行角色置换,不单单从读者的角度浸入文本,也将学生置于文本角色的地位进行体验,从而使学生进入文本之境,不断变换思考的角度,从而获得更加丰富、全面的认识,对文本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深入,获得深度体验[3]。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中,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作为“我”陷入了两难选择困境中,为了深化学生对“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理解,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假如文中的“我”是自己,不假思索就依从儿子,母亲的心理是怎样的。通过角色置换,让学生体验到“孝”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生也在角色沉浸中获得新的体验,课堂品质无形中也得到提升。总之,如果将语文阅读比作一次旅行,那么深度阅读就是引领学生不断走向胜景的有效路径,引领学生不断向文本内核深入,不仅进入文本之境,而且能够从美景中获得体验,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互动,从而构建高品质的语文阅读课,学生的阅读品位与审美也在深度阅读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顾春霞.农村初中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培养探索[J].语文天地,2018(11):46.
  [2]沈在连.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三维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8(29):16.
  [3]袁小莉.加强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教学[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2):67.
其他文献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因此,如何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我认为要想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生物教师必须做到:  一、依“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生物课堂教学的目的要
期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德为师之本”。师德是教育素养的核心。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人们都把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素质的第一杆标尺。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  一、教师职业道徳的理想境界(ideal state)界定
期刊
摘要: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快乐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快乐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喜欢学习。在一个互动、生动的教学环境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其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唯此,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低段数学教学 快乐教学 有效
期刊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是新时代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合作互帮的合作精神是当代我们必须具备的。我在物理教学中总结了以下方面的经验。  一、自主合作学习的通常模式  教师:呈现任务——指导自学——指导讨论——指导表达——精讲——指导复述——布置练习  学生:明确任务——自学与互进——讨论与记录——表达与质疑——倾听与反思——复述与精炼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保证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前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本文浅析在新课程改革下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完善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自主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教科书是以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主线构建的,其中贯穿了任务式教学的重要思想,不少一线科学教师对助推小学科学任务式教学的重要载体“任务单”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任务单的设计与呈现作出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小学 任务单 科学 任务式教学  小学科学教科书中贯穿了任务式教学的重要思想,本人将从“任务单”的设计与呈现两个方面结合具体案
期刊
在每个班级里都客观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班上的“另类”,饱受冷嘲热讽和唇齿相讥,感受不到爱的温暖,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他们的自尊、自信在这种冷漠、孤寂无爱的环境中早已荡然无存。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叫做“差生”。“差生”们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更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而我所教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叫怀XX。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很聪明的模样。这样一个孩子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项平凡而伟大,却又琐碎而艰巨的工作。要使班主任工作做得合适、得体、恰到好处,最难把握的就是尺度,最难掌握的就是火候。“捏的太紧怕碎了,放的太松怕溜了。”下面我就自己当班主任的情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严与爱  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但这个爱字,并不是一味迁就和溺爱,置学生的缺点而不顾,也不只是爱于心而不流于形,使学生敬畏不敢亲近。在生活上,我们应给予学生热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彻底改变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而且,现在“农远”工程的实施也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保障,下面谈谈语文教学中信技术的应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  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找、收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是小
期刊
国家级数学名师顾沛教授曾说过:“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是通过数学课程,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这一点是共同的。数学教学,很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长期的,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也完全可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是很重要的。在众多的数学思想方法中,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