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大哥,在新经济的发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而中西部地区已具备生产要素成本低、资源能源丰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等优势,积极承接梯度转移的条件已成熟。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长三角城市群五大任务,提出了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这是为了落实长江经济带的又一个重要举措。而就在前不久的4月27日,涉及近亿人口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2015年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至此,长江经济带上涉及的区域城市规划基本上全部落地。
战略角色定位是什么
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想象成一条龙,这条龙要腾飞,首先龙头必须灵活矫健,然后带动龙身、龙尾整个身躯向前冲。
于是在国务院的批复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角色定位。对于最先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的批复是“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对于随后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的措辞是“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作用”。
而最晚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的表述是“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从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到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从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再到最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很明白地就能感受到各个区域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实力。
李克强总理说:“希望长三角地区争当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为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另外一个措辞是“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而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于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对外批复中,国务院独独给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提出了2030这个具体时间节点。
新经济具有集群效应,可以形成东中西部完整的产业梯度转移,并在产业迁移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
而实现产业梯度转移,是长江经济带设立的初衷,是非常核心的思路。去年11月9日召开的深改组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由于全球化趋势,现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工厂,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分工和定位,而中国长期被锁定在低端环节。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这个关键时刻,我国急需依靠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国际碎片化分工的基础上,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目前分布于长江经济带上的情况是,各城市群产业同构化的现象十分突出,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原因就是没有打破各自之间的壁垒,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市场。
长三角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大哥,在新经济的发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而中西部地区已具备生产要素成本低、资源能源丰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等优势,积极承接梯度转移的条件已成熟。
打造改革“新高地”
争当开放“新尖兵”
2013年3月,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基层调研的地点,正是长三角城市群。他在江苏无锡江阴市考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并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鼓励当地积极探索试点先行,建立一个“开放倒逼改革”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李克强在5月11日的常务会议上说:“上海自贸区没有任何税收优惠,国家也没有给任何资金支持。我们就是要通过简政放权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他随即强调,长三角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打造改革“新高地”。“上海正在搞‘证照分离’改革,有些地方正在探索智慧城市、集中审批,还有科研经费等改革,都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先走一步’、先行先试!”李克强总理说。
“我们下一步发展,不能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还是要更多依赖人力人才资源,‘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啊!”李克强说。
他明确表示,要让“人”真正发挥作用,长三角地区不仅要打造改革“新高地”,还要争当开放的“新尖兵”。要大力吸引外资,集聚国际化人才,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和升级。
营造“双创”良好生态
带头发展“新经济”
有人评论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但从自然资源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资源储藏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无优势。
李克强说:长三角地区的传统经济很难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要转变发展方式,带头发展“新经济”。
“我在上海自贸区看到,很多企业都是新业态、新技术;浙江省的电子商务行业,给全国都带来了巨大影响。”李克强总理说,“长三角城市群要创新监管模式,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李克强同时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在环境生态方面形成新的支撑。“在保护环境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既有利于城市群发展,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智力人才,为发展生产力形成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现在我们很多方面还存在市场壁垒,这个省盖了检疫章,就是进不了邻省。”总理说,“长三角地区过去在经济上依存度就很高,现在,要进一步打破分割壁垒,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李克强明确表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不仅需要中央的“纵向支持”,各省市也要互相“横向支持”,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会议当天还确定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人口密集、很多城市各具特色。长三角的协调发展,对全国都有示范作用。”李克强最后重申,“长三角城市群不是打造税收优惠的新高地,而是打造创新的新高地!”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长三角城市群五大任务,提出了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这是为了落实长江经济带的又一个重要举措。而就在前不久的4月27日,涉及近亿人口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2015年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获批。至此,长江经济带上涉及的区域城市规划基本上全部落地。
战略角色定位是什么
如果把长江经济带想象成一条龙,这条龙要腾飞,首先龙头必须灵活矫健,然后带动龙身、龙尾整个身躯向前冲。
于是在国务院的批复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角色定位。对于最先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的批复是“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对于随后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的措辞是“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作用”。
而最晚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国务院的表述是“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从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到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从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再到最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很明白地就能感受到各个区域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实力。
李克强总理说:“希望长三角地区争当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为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另外一个措辞是“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
而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2016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于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对外批复中,国务院独独给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提出了2030这个具体时间节点。
新经济具有集群效应,可以形成东中西部完整的产业梯度转移,并在产业迁移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
而实现产业梯度转移,是长江经济带设立的初衷,是非常核心的思路。去年11月9日召开的深改组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由于全球化趋势,现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工厂,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分工和定位,而中国长期被锁定在低端环节。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这个关键时刻,我国急需依靠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国际碎片化分工的基础上,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目前分布于长江经济带上的情况是,各城市群产业同构化的现象十分突出,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原因就是没有打破各自之间的壁垒,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市场。
长三角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大哥,在新经济的发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资本,而中西部地区已具备生产要素成本低、资源能源丰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等优势,积极承接梯度转移的条件已成熟。
打造改革“新高地”
争当开放“新尖兵”
2013年3月,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基层调研的地点,正是长三角城市群。他在江苏无锡江阴市考察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并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鼓励当地积极探索试点先行,建立一个“开放倒逼改革”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李克强在5月11日的常务会议上说:“上海自贸区没有任何税收优惠,国家也没有给任何资金支持。我们就是要通过简政放权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他随即强调,长三角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打造改革“新高地”。“上海正在搞‘证照分离’改革,有些地方正在探索智慧城市、集中审批,还有科研经费等改革,都可以在长三角地区‘先走一步’、先行先试!”李克强总理说。
“我们下一步发展,不能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还是要更多依赖人力人才资源,‘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啊!”李克强说。
他明确表示,要让“人”真正发挥作用,长三角地区不仅要打造改革“新高地”,还要争当开放的“新尖兵”。要大力吸引外资,集聚国际化人才,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探索建立自由贸易港区,推进贸易便利化,促进外贸稳定发展和升级。
营造“双创”良好生态
带头发展“新经济”
有人评论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但从自然资源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资源储藏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无优势。
李克强说:长三角地区的传统经济很难再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要转变发展方式,带头发展“新经济”。
“我在上海自贸区看到,很多企业都是新业态、新技术;浙江省的电子商务行业,给全国都带来了巨大影响。”李克强总理说,“长三角城市群要创新监管模式,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生态,健全协同创新机制,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李克强同时强调,长三角地区要在环境生态方面形成新的支撑。“在保护环境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这既有利于城市群发展,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智力人才,为发展生产力形成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现在我们很多方面还存在市场壁垒,这个省盖了检疫章,就是进不了邻省。”总理说,“长三角地区过去在经济上依存度就很高,现在,要进一步打破分割壁垒,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李克强明确表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不仅需要中央的“纵向支持”,各省市也要互相“横向支持”,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推进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会议当天还确定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到203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人口密集、很多城市各具特色。长三角的协调发展,对全国都有示范作用。”李克强最后重申,“长三角城市群不是打造税收优惠的新高地,而是打造创新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