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如何抚慰战争创伤?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多起来,各种项目在启动,各种钱在花出去。在这种时候,国之荣损,被强调到至大至高的地位,为国赴汤蹈火的行为也会获得最高的褒奖。
  但是,还有一种情景常常不被提起,那就是战争中的“民”,一条条生命,一个个家庭。还有一种牺牲常常被忽略、被忘记,那就是普通民众的牺牲。
  这几个月我看了太多这样的牺牲。那些原本富足的家庭,在一次轰炸当中顷刻破碎。一个安宁的村庄,在一场细菌战的人工瘟疫中陷入死亡的恐怖。或许,在人类的历次战争中,相同的场景被重复了百遍千遍,一个人的死亡,一个家庭的破碎,一个村庄、一个城市的毁灭,都是战争中的常态,都是必须经历和承受的战争苦难,但我想说的是,战争的非常态下,国家无法庇护他的民众免于伤害,那么,战后应该全力去抚慰他们。
  细菌战受害者70年不愈的伤口,是个例性的事件,但它更像是一个寓言,一个象征,一个沉重的诘问,为什么战争的伤口历经70年还没有抚平?
  当我接近这些战争受难者时,我被他们埋在心底里的战争苦痛所震憾。一个烂脚人脚烂到危及生命,但他还是不愿意接受截肢,他说:“截了肢,我下辈子也不会有腿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恐惧?一个鼠疫攻击幸存者向我讲述他的父母兄弟如何在几天之内一个个死去时,全身都在颤抖,那是任何言语不能表达的东西:悲伤、恐惧、愤怒、仇恨……
  我惊讶于事过70年,伤痛依然不能触碰,我也惊讶于70年当中,他们一直没有倾诉的渠道,他们没有机会去说,但并不等于他们不想诉说。我遇到一个从没上过学的80多岁的老人,这几年他一直在干一件事,就是写一本他的家族的历史,在饱受战争创伤的常德,他的奶奶、父亲、两个弟弟死于大轰炸、鼠疫和战争的困苦饥荒,为了这本家族史,他用眼过度,几近于盲。
  我们一向不缺少宏大叙事,国家的、民族的,从战争转向和平,从仇恨转入友好,从来是国家的外交大事。这里面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维度,那就是个人的,个体生命的,毕竟千万的生命也是当事者,千万的家庭也为国家在承担。
  在纪念胜利之日,会有许多高大的纪念碑被竖立起来,但另外一些记忆却悄悄散失着。那是个人的记忆、家庭的记忆、村庄的记忆,那些具体的、个案的记忆。没有个人记忆何来国家记忆、民族记忆?如果这些记忆都散失了,我们拿什么来纪念,我们又能纪念什么?
  或许,70年,我们应该从头做起,去建立一座座个人的纪念碑,它们不必大,但必须充满生命的庄严;去医治那些仍然裸露的战争创伤,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灵上的。
  主编 南香红
其他文献
今年十一长假,在民间组织乐创意与中坤集团共同策划的一场手工艺人交流会上,24位民间手工艺人聚集一堂,在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的“孔城老街风情节”上现场表演来自藏、羌、苗、土家族和汉族的民间手工艺术,成为老街上一道靓丽风景。这场跋山涉水的旅途,为手工艺人打开了一道通向市场的大门。更重要的是,他们学到一个新鲜却充满吸引力的新概念——公平贸易。      1 和国庆  在生日前三天,家住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塔
期刊
当100个二三产业就业人员中有60个外来务工人员时,宁波市政府认识到再也不能把“他们”作为“外人”打入另册。几年来,宁波市形成了辖区外来务工人员与老宁波人共建、共享、共管、共同发展的主体。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就业服务、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义务教育等19项配套政策。其中不少都是全国首创。“他们”和“我们”,成为融合发展的共同体——外来工王芳萍做梦般地看到,女儿和本土的帅小伙相恋了。    新
期刊
在香港,一批70后、80后艺术家,同时也是本土保育和社会运动的活跃分子,他们相信行动的力量,关心民生。这批本土文化的“大声公”和保卫者,驱动政府响应民意,拨出资源推广社区艺术。民间的觉醒意识,与政府的政策支持相辅相成,一起往前走。    梁丽朗 现任职于香港艺穗会,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及海外的文化交流,曾参与项目包括: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粤港联展等。      喜欢逛街的文艺青年,来香
期刊
2011年的公益界,基金会丑闻波波迭起。公信力危机倒逼慈善立法,以立法形式推动和规范公益事业已成必然。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慈善乱象也催生了中国近代第一部慈善法的诞生。    乱世慈悲  1920年代的中国,灾害频繁,慈善事业迅猛发展,募捐活动也日趋活跃。然而,鱼目混珠的募捐也开始出现。  上海的街道,时常会出现一些无业游民,以慈善为名,三五成群,手持捐簿,向路人劝募。还有
期刊
小鸟儿一叫我们就起床/树上的水果是最好的干粮/骑着那大象四处游荡去/寻找那故事中的宝藏。——何勇《非洲梦》
期刊
12月11日晚上,由南方都市报携手中国扶贫基金会、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和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责任中国”2011公益盛典颁奖礼隆重举行,共21家公益机构(项目)和公益达人获得2011年度“公益人物”、“公益行动”、“公益组织”等奖项。    这是一场对民间公益界躬身而行者的嘉奖。    “责任中国”是南方都市报致力于社会关怀和公益慈善事业一个重要的活动品牌。而2010年首创的“公益盛典”评
期刊
他怀揣着一颗狮子心看待世界,像我们的祖先最初那样,回归丛林。2005年,去往肯尼亚的一次公差旅行中,一个叫卓强的中国男人第一次见到狮子。眼前的一切与梦境太过相似:一个小石山,一棵金合欢树,一只雄狮趴在石山上,眼望着草原……和狮子对视的瞬间,梦境在眼前铺开。他意识到自己和非洲的联系,“这是马赛马拉保护区中的现实情景,和梦境非常相像,包括石头的颜色、高度。我像触电一样,好像非洲一直在不停地召唤我。”那
期刊
人与狮子  中国财富:你对狮子这种狂热的爱,究竟从何而来?  星巴:我小时候在贵州山区长大,那时候我就觉得猛兽对人其实是友好的。只要它没从你身上感受到威胁,就不会攻击你。我经常和各种有毒、没毒的蛇一起玩儿,从来都没被咬过。  后来在电视上看见狮子,就总是做梦,一座小石山,石山上有棵金合欢树,一只雄狮趴在山上,两眼望着草原。就这个梦,反复出现。  第一次去非洲,我在马赛马拉保护区看到几乎一样的情景,
期刊
小狐不明白为什么外公不愿去养老院。  外公已经80多岁,有轻微老年痴呆病症。由于子女工作都非常忙,有的还不在同一个城市生活,所以外公之前的生活起居全靠外婆照顾。然而今年外婆离世,外公无人照看。  一开始,一子三女商量着凑钱把老人送到最好的养老院,有专门的保健护理,生活起居有人照顾,也有很多的老人为伴,不至于孤单。然而,这个他们眼里的“最好安排”却遭到了老人的激烈反对。老人坚决不同意住养老院,说:“
期刊
RMB 2,000,000,000元 债务  90多个 老板负债出走    一直神话般传奇的温州经济模式,由于今年年初以来90多个老板负债出走,遭到质疑。  9月初,有媒体爆出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因高利贷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出逃美国,出逃时债务总额达20多亿元。知情人士透露,其中8亿为银行贷款,月利息500多万,其余12亿则为民间高利贷,月利息高达2000多万。温州近九成家庭被指卷入高利贷。人行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