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怀妈妈”急不得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5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山地震后的一项对比研究,警示着四川大地震的“空怀妈妈”,实现“再生一个”的愿望急不得。
  
  对于在“5·12”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来说,再生一个孩子,是面对现实最积极的选择,毕竟,生活总要继续。不过,刚刚经历了巨大创伤的“空怀妈妈”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希望与失望
  
  当医生告诉李燕,她肚子里的孩子可能保不住的时候,李燕没有太大的反应,这两个月来,她经历了这辈子最大的创痛,好像对噩耗产生了“抵抗力”。李燕的女儿2个月前在大地震中遇难。
  再次怀孕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但李燕一家还是很欢迎小生命的到来,大家希望新的生命能给家庭带来些许安慰。但是,怀孕50多天,李燕出现了流产迹象,医生建议她做人工流产手术。“医生说最好拿掉,我现在心情不好,身体也不好。”
  李燕是遵道人,遵道镇紧邻四川绵竹市,是“5·12”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农村结婚早,李燕今年28岁,女儿已经8岁,在绵竹市九龙镇中心小学上二年级一班。李燕夫妇一直在浙江义乌打工,5月13日,他们赶回了老家,那时九龙镇中心小学坍塌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全被埋在废墟里,他们的女儿也在里面。
   “如果我们没有在外面打工,如果我们回来早一点,说不定还能救出来,13日时她还在说话。哎,可能,就算回来早点,也救不出来,哪个都说不清楚。”李燕至今还在自责,好像女儿的死亡有她的责任,自责之后又自己安慰自己,周而复始。“她多听话,多乖巧。”2个月了,李燕时时想着离去的女儿,她最怕看见身边跑来跑去的孩子,“心里难过得很”。其实,李燕日夜牵挂的,还是已经去世的女儿,而肚子里的孩子,她根本顾不上去想。
  李燕如今的情况,是孙静莉最担心的,但不幸还是发生了。孙静莉是沈阳野战医院妇产科医生,地震后不久她就发现,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急切地希望再生育,但在刚刚失去孩子的重大打击下,母亲们是不适合立即怀孕的。
  7月25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地震中子女死亡的家庭被允许再生育子女。新政策将为这些不幸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但是,如果缺少科学的生育干预,李燕的故事还会重演。
  
  现实选择
  
  瞿明香跟着医生往板房搭建的沈阳军区绵竹野战医院走,一位正在排队体检的女邻居看见她问:“你也取环?”瞿明香羞涩地轻声回答:“不是。”然后快步走过人群。
  遵道镇距离震中汶川仅30公里,在这个四川西部山区的小镇上,生育还是一件不易启齿的事情,但再生一个的愿望却空前地明朗,因为,这些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都期待着新生命带来安慰。
  从6月初开始,就有年轻妈妈来野战医院咨询“取环”,到7月11日,野战医院已为100多位妇女做了“取环”手术。在农村地区,妇女植入避孕环是最普及的避孕方法,所以再生育首先要实施简单的“取环”手术。
  瞿明香喜欢这样介绍自己——“宋雪妈妈”,两口子刚参加完表彰大会回来,随身带着女儿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证书。这是12岁的女儿留给瞿明香的最后骄傲——在校舍倒塌的瞬间,宋雪本来已经逃出来,但为了把教室里午睡的同学叫出来,她又返身进入危险的楼房,最终,同学得救了,她却被废墟吞没。在瞿明香的心中,宋雪是世界上最乖最听话的孩子。
  没有什么能够真正抚平瞿明香心头的伤痛,2个月过去了,她还是夜夜梦见女儿。瞿明香没有打算立即“取环”,但她还是接受了医院提供的体检和生育咨询服务,她是想再生一个,只是,她还需要时间抚平伤痛。
   “等老了,连个端茶送水的也没有。”王锡清41岁了,已经上高二的女儿在东汽中学遇难。王锡清想挤出一个微笑向记者表示礼貌,但最终没笑出来。王锡清一家3口,丈夫在外面扛包,每月挣四五百块钱,生活本就艰难。女儿是一家人的希望,听说东汽中学教学质量高,王锡清把女儿送到几十公里外的东汽中学,为了更美好前程,哪怕住校和交通增加开支,夫妻俩也在所不惜。
  
  地震,震碎了一切,王锡清只能默默忍受中年丧女的苦楚。2个月过去了,王锡清开始慢慢接受没有女儿的现实,该考虑以后了。“姐姐也劝我们再生一个。”但是王锡清清楚,以她的身体状况,再生育的可能性很小,只能祈祷奇迹发生。“医生说,就算试管婴儿,我也没有排卵的能力。”王锡清说着刚学会的专业术语,神情更加哀伤。
  陈娟比王锡清幸运,她还有机会。7月11日,陈娟在野战医院做了“取环”手术,“我29岁了,怕以后年纪大了生育不好,希望早一点生。我女儿同学的家长好多比我年纪还小,她们都想早一点生。”
  陈娟的女儿死在遵道镇欢欢幼儿园里,这个私立幼儿园是遵道镇的伤口,地震中有80多名孩子被坍塌的校舍吞没,全镇最大的死亡数字就来自这里。
   “他救出来好几个,把有可能救出来的先救了,我女儿那个地方,没办法救。”陈娟的丈夫冲进幼儿园时,女儿午睡的房间已经完全坍塌,丈夫救出了好几个别人家的孩子,但女儿却永远不能苏醒过来。
  为了让陈娟从悲伤中走出来,陈娟夫妇的朋友带着他们到其他城市的朋友家散心,跟朋友在一起时,陈娟感觉好多了。但是,回到家里的帐篷,面对哀伤的父母,陈娟夫妇发现,缺少了女儿的家庭似乎永远也找不会快乐和欢笑。
  虽然整个地震灾区学生死亡人数还没有最后的统计数据,但仅媒体报道的学校伤亡数字就已足够让人悲痛。受灾家庭的最大创伤,常常来自死亡的孩子,对于“空怀”的妈妈们,失去怀中的天使,几乎破灭了一切希望,对家庭而言,也是如此。
  
  再要一个
  
   “当然要再带一个,以后肯定要带一个的,我老公也这样说的,老人家也说过。”陈娟说。当地人习惯把生孩子叫做“带孩子”。
  沈阳军区绵竹野战医院的医生,在下乡巡诊中,最早发现了“空怀妈妈”的现实难题。野战医院主要由沈阳202医院的医务人员构成,妇产科是202医院的优势科室,医生们巡诊时会对母婴投入更多的关注。
   “我什么病也没有,身体好得很,我现在就缺娃!”医生到死难孩子的家庭去巡查,一些失去孩子的妈妈情绪激动。
  四川省是全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最严格的省份之一,除了两种特殊情况,无论农村户籍还是城市户籍,每个家庭都只能生育一个子女。地震中遇难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根据初步统计,整个绵竹市地震中遇难的独生子女学生一共有900多人,按照国家政策,再生一个是这些家庭的合法权利。
  “我们走村串户巡诊时发现,80%以上失去孩子的家庭都希望再生一个孩子,而且这种愿望非常迫切。”但医生们同时发现,如果没有科学指导,这些遭受重创的妈妈们有可能再次受到伤害。
  孙静莉医生接诊第一位前来咨询“取环”的“空怀妈妈”是在6月初。这位年轻妈妈叫苗秀,她4岁的孩子也在欢欢幼儿园遇难。当时的苗秀还沉浸在悲痛中。“一开口说话就哭,总说孩子多么多么好。”
  医院为苗秀做了“取环”手术,但医生们知道,苗秀这样的精神状态根本不适合马上怀孕,而且避孕环取出后,也要求半年后怀孕最为安全。孙静莉医生跟苗秀交待了很多事项,包括取环后如何避孕、为何要延迟怀孕等等。孙静莉同时告诉苗秀,如果还有妇女打算“取环”一定要到野战医院来。
  苗秀又带来几个年轻妈妈,都要求做“取环”手术。面对心情迫切的妈妈们,孙静莉开始担心,根据专业知识和多年经验,这些妈妈们事实上都不适宜马上怀孕。于是,孙静莉立即让在沈阳的丈夫帮助查找资料,最终,一篇关于唐山地震当年出生人口的研究报告,印证了张静莉的担心。
  
  唐山样本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的王学义和唐山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的马文友,长期跟踪唐山地震影响人群的心理问题,他们的一项研究是专门针对唐山地震前后诞生的孩子,研究他们成长到18岁时的心理精神状态。
  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唐山地震时正在怀孕或者地震后不久怀孕的妇女,她们的孩子成长到18岁时,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城市18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而且,研究还发现,怀孕时间越靠近地震发生时间,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越差。
  王学义主持的另一个研究表明,在胎儿1至3个月和4至6个月期间母亲遭受重大刺激,胎儿成年后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概率明显增高。他告诉记者,地震过后的恶劣环境,使得怀孕母亲仍有恐惧、紧张、焦虑、害怕等恶劣心境,这可能会增加后代的抑郁情绪。
  唐山的经验证明,在刚刚经历大地震以后,母亲的精神和身体条件有可能影响了胎儿的发育。张静莉想,特别是这些刚刚丧子的母亲,身心的创伤更加严重,如果今后新出生的孩子再出现问题,对她们的打击将会更大。
  
  生育关怀
  
  野战医院的医生把她们发现的问题与绵阳当地的人口部门做了交流,人口局立即决定与野战医院一起,帮助地震“空怀妈妈”安全地孕育新生命,发起了“以人为本,生育关怀”活动。
  6月30日是关怀活动启动的第一天,天下着小雨,但前来参加咨询活动的妈妈人数却远远超出了医院的预计。会场原本准备的60个塑料凳不够坐了,工作人员只好又用砖块搭起了3排简易座位。
  “关怀活动为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进行全面的体检、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于那些有再生育意愿的父母,我们开展一对一的上门服务,为她们建卡,跟踪身体状况、怀孕情况,进行出生缺陷的干预,这个工作将要持续5年。”绵竹市人口局副局长陈汉东介绍说。
  陈娟是其中的受益者,在关怀活动中,陈娟和丈夫可以得到免费的体检、咨询,以及叶酸、钙片等药物和保健品。“如今,很多时候心理安慰不起作用,他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孩子”,陈汉东告诉记者,“地震发生之后,很多人认为,地震救援跟我们人口计生工作没有关系,但这个工作恰恰非常重要。”
  在为期10天的第一阶段关怀活动中,到野战医院参加体检的“空怀妈妈”一共有1046位,年龄最大的46岁,最小的23岁。医生们发现,她们中有不少已怀孕,更多的一心期待尽快怀孕,但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样着急怀孕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在四川的农村,妇女结婚和生育的年龄普遍比较小,这次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很多还有生育能力,让这些“空怀妈妈”们安全地孕育新的生命,成为一个急迫的课题。
  202医院副院长白晓忠告诉记者,202医院已经毫无保留地对当地妇幼医生进行了培训,在野战医院撤离以后,医院也会持续地关注对灾区“空怀妈妈”的生育服务,如果当地在技术上存在困难,比如一些妈妈需要试管婴儿一类的辅助生殖手术,202医院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刘小英也怀孕了,她18岁时生下的女儿在地震中遇难时只有5岁,今年才23岁的她,对于肚子里的孩子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再生个女子,我女子多可爱啊,我希望生一个女子跟我以前女子一个样。”因为孩子,美好的感觉又回到了刘小英的心上,跟其他母亲不同的是,刘小英较快地走出了悲痛,对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寄托了更多的情感:她,一定要平安地出生、成长。
其他文献
据央视报道,今年7月,中央领导们在十几天时间里,密集到沿海省市去实地调研企业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国际、国内双重压力之下的中国经济运行状况“号脉、查体、开药方”。胡锦涛总书记去山东,调研了青岛海尔等企业,温家宝总理也赴广东深入调查;与此同时,贾庆林、习近平、李克强和王岐山也分别赶往天津、广东、浙江、山东,对各地经济状况进行巡诊。号脉的结果如何?他们又开出了什么药方?  从江苏、上海、广东,再到浙江、山
意大利著名古城庞贝全球闻名,每年有多达260万名游客到访参观。但是,在时间与大批游客的双重摧残下,古城正岌岌可危:壁画在日照下褪色,还被人当纪念品挖走;地面的马赛克瓷砖受磨损严重;柱子、墙壁倾颓。  为挽救庞贝,意大利政府最近首度发布紧急令,任命那不勒斯前地方首长普罗菲利主持庞贝古迹创新管理计划,并发布效期一年的紧急令,让他可不受行政规定束缚,大刀阔斧提增管理成效。庞贝原以门票收入、欧盟和当地政府
尽管美国总指责中国假货多,但最爱买假货的,可能会是不折不扣的美国人。    曾到过纽约多次,“帝国之城”果然不同凡响。大致印象有两个:一是“水泥森林”,楼高入云,真脏,也真繁华;二是街边的假货,琳琅满目,真多,也真便宜。  假货之多,说来许多国人可能都不相信。在北京或上海,可能因为白天查得比较紧,卖假货的小贩多是“昼伏夜出”。但在纽约,比如在游人众多的时代广场,或者“时尚一条街”的第五大道,小贩多
自从穆沙拉夫失势、新政府上台后,巴基斯坦开始采取“多元反恐”战略,即政治谈判与军事打击相结合,在军事打击上止步不前。    最近,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突然增加,只因巴阿边境又闹起“基地灾”。  根据美国情报机关的说法,有大批圣战者,或骑着毛驴,或乘公共汽车竞相进入巴阿边境,更有一些“富豪圣战者”飞到巴基斯坦。巴基斯坦部落人士告诉笔者,这些人很快适应战场情况,并能迅速投入战斗。来自中亚和北非的数百名
从国家领袖到国际通缉犯,卡拉季奇的生活拼图引人好奇。    13年的逃亡生涯,让拉万多·卡拉季奇显得更加神秘。这个前波黑塞族共和国领导人再次出现在公众视线中时,已经成了“德拉甘·达比奇”医生,原本那头蓬松翘起的头发变得灰白,连着浓密的络腮胡,遮去了大半张脸。黑边框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很少直视别人,据说“大部分时间都是看着地面”。  从一个“民族领袖”到国际“通缉犯”,卡拉季奇的生活拼图备受关注。可是
“去年11月,提起奥运之后的经济,我心里真是没底”,“但现在情况大不一样”。    2007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是“防止过热”。从去年上半年开始,CPI越走越高,渐渐溢出了食品的范畴,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渐有泛滥之势,央行多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再释放紧缩信号,而且下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险些酿成全球性的金融崩溃,但关于“奥运行情”的豪言壮语一直不绝于耳,“奥运会之前经济不会调整”几乎成了一面倒
“我喜欢看奥运比赛,不仅是要验证预测是否准确,也希望我们错了。因为我喜欢有惊喜。”    38岁的加拿大人丹尼尔·肯特·尼尔·约翰逊(Daniel Kent Neil Johnson)最近成了各大媒体的议论焦点,因为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牵涉到今年最热门的活动,且和世界各国都息息相关。这位美国科罗拉多学院的经济学和商业系副教授,自2000年至今,利用自己建立的一套经济模型对两届冬季奥运会和两届夏季奥运会
整体效果可说是“现代古典主义”——用一切当下国际最先进的高科技手法来展现充满视觉刺激的“东方阵式”。    奥运会开幕式是奥运理念和主办国形象的集中展示。每一届奥运会上,主办国对开幕式都是倾力打造,新意迭出。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成功的开幕式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近在眼前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同样让全世界充满期待和想象。  再现汉唐盛世 日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流程已经确定,据奥组委有关人员介绍,开幕式将分
谁将点燃奥运主火炬?火炬将以何种方式点燃?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是谁?谁将唱响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开幕式上的四大悬念牵动人心。    悬念一:谁将点燃奥运主火炬?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将最后的点火仪式喻为“天人合一”,谁将成为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最后一名火炬手,在“鸟巢”点燃主火炬,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几乎最吸引人的悬念。  从雅典的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帆船金牌得主卡拉马纳基斯,到悉尼奥运会亲历水火奇
如今,当这位天真无邪的东方少女再度唱响《茉莉花》,人们感受到的则是一种朝气蓬勃的“浪漫”。    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人们认识了这朵提着大红灯笼,唱响了中国8分钟尾声的“小茉莉花”。  4年后,她唱响了《北京欢迎你》的第一句,北京奥运的气息伴随着她银铃般的童声流淌世界,这朵盛放的茉莉再次耀眼全球。她的名字叫陈天佳。  如果说雅典奥运的演出于她是一种莫大的幸运,那么北京奥运对她而言,就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