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初中生写的能力培养。但是,走进中学课堂会发现,不少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成文多半假、大、空,作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如何攻克这一难点,教师所承担的教育任务主要是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应试作文为个性作文。
一、激发情感,激起创作欲望
认知心理学有关学习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有获得价值的结果的期望。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拨起学生的创作期望,则有助于学生进入积极活跃的状态。
如作文题为阅读《一枚青橄榄》,根据文意,联系实际,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一位妈妈带着小儿子散步,她把兜里的唯一的青橄榄递给小儿子,小儿子放在嘴里咬,满嘴苦涩,马上把那青果儿吐掉了。一会儿那苦涩竟渐渐化作一缕幽香,可惜小儿子再寻不回那青果儿了。”
这是一个根据材料引发联想的作文题,可利用短文感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融入短文的意境,迁移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说说类似“一枚青橄榄”的遭遇。学生在积极活跃的状态经过酝酿,情绪开始高涨:“邻居大伯以前常骂大婶,现在大婶不在人世,大伯整天躲在房里睹物思人。”“我以前好几次写好的作文,我的指导老师三言两语就否定了,经过一次次的修改,我的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奖了。”“前年回乡,看见老屋被拆了,心里有点纳闷”……大家畅所欲言,由短文迁移到身边经历,逐渐形成对从事创作活动的价值性认知。教师顺水推舟,结合短文材料和学生的典例引导学生分析,提炼论点。抓住短文主人公——小儿子,找出全文线索:递青橄榄——咬青榄橄(苦涩)——吐掉——寻不回(幽香),再结合学生的典例,巧设问题:1.香从何来?为什么要寻香?2.为什么寻不着青果儿?3.指导老师的否定好比青果儿,小作者怎样对待,结果怎样?通过问题让学生体验拒绝苦果与接受苦果的不同结果,使论点逐步浮出水面。在语言、情景的激发下,同学们的情感得到释放,诱发了潜在的创作欲望。
二、展开思维,拓宽创作空间
打开学生的思维是提高写作实效的关键。定势思维是作文“克隆”(雷同)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主动思维的空间。
1.走进自然,以小见大。
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创作素材:春天的五彩缤纷、夏天的热情奔放、深秋的累累硕果、冬日的深沉冷酷;高耸巍峨的大山、绿草如茵的原野、波涛汹涌的大海、蔚蓝如镜的湖面……带领学生走进如此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怀抱,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捕捉创作的素材,让学生从“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别人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封闭式”课堂释放出来。如春天一场细雨之后,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培养观察的敏捷性;置身于葵林、葵湖、亭台楼阁之中,让学生领略其中的错落搭配,培养观察的整体性;漫步沙滩,讓学生从澎湃起伏的巨浪引发联想,培养观察的深刻性;让学生观察四季气候的变化,培养观察的独特性。开放的大自然课堂诱发学生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文思泉涌。
2.关注社会,开阔视野。
学生写作立意肤浅,缺乏新意,多源于其生活圈子狭小,阅历尚浅,思维狭隘。因此,我们应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让他们从“两耳不闻窗外事”走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培养学生耳听四方、眼看八方、畅所欲言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动态,了解身边的时事政治,眼要多看:看新闻,看报纸,看中外名著,看街头大小事;耳要勤听:听电视广播,听点评,听身边人的一语一言;口要常开:敢说敢言,抒见解,谈体验,论得失;手要常动:摘录字、词、句,写心得,写体会,写札记。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大脑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视野也随之开阔,笔下之源就会源源不绝,立意独具匠心。
3.开启想象,畅所欲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每个学生都具有想象的因子,教师要时时处处加以引导和诱发。创作的课堂无处不在,一次郊外野炊,一位同学正在生火,教师打趣说:“哦,他吹响生命的号角,看,生命的火苗掷地有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位打水回来的同学说:“我挑回了整个世界,蓝天、白云全在这”“那我把生活冲洗得一尘不染了”“遍野的风铃(花)凑起了和谐的乐章”“水沸了,大家来捞生活吧!”……蜻蜓点水,学生的想象开启了,就会无拘无束地感受生活,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
三、灵活点评,碰撞出思想火化
传统的教学点评学生作文大多数是由教师作出“理性的点评”。(下转第9版)
(上接第8版)所谓“理性的点评”是指从结构布局、文章立意、语言表达、选材等方面作出评价,诸如结构严谨、立意深刻、行文流畅等批语,机械乏味,总觉教师有目空一切、高高在上的感觉。取缔理性点评,以情感式的评语取而代之,让师生来一场心灵的互动。
1.纸上谈心
教师采用对话形式对字、句、段、文作一一点评,评出教师的真切感受。如有位学生在文中写道:“婆婆静静地站在伯父坟前,矮小佝偻的背影使我的心颤抖了一下。”教师用红线划出这一句,并在旁边注:我如同看见你的婆婆,心里无语言噎。通过充满情感的点评,对学生作出肯定,如同面对面交流感情,分外亲切,更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2.交换角色
一般作文教学是学生“下水”,教师“上岸”。有时候,我们可以互换角色,教师“下水”,学生“上岸”,即一改只有教师评审作文而让学生反过来评审教师作文。由于学生每提一条修改意见,就是一次体验与发现。因此,通过对教师作文的批改,学生不仅能模仿教师作文,仿其构思、立意,更能把切身的感受不断向内部转化而上升为深刻的领悟。
3.合作交流
点评作文还可采取在学生之间进行点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相互评改,如小组评、两人互评等。英国大文学家肖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从别人的思想启发中,擦亮自己的灵感火花。
不管采取哪种点评方法,都应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学生全篇的进步点、段落的成功点、词句的闪光点予以充分的肯定。
一、激发情感,激起创作欲望
认知心理学有关学习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有获得价值的结果的期望。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拨起学生的创作期望,则有助于学生进入积极活跃的状态。
如作文题为阅读《一枚青橄榄》,根据文意,联系实际,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一位妈妈带着小儿子散步,她把兜里的唯一的青橄榄递给小儿子,小儿子放在嘴里咬,满嘴苦涩,马上把那青果儿吐掉了。一会儿那苦涩竟渐渐化作一缕幽香,可惜小儿子再寻不回那青果儿了。”
这是一个根据材料引发联想的作文题,可利用短文感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融入短文的意境,迁移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说说类似“一枚青橄榄”的遭遇。学生在积极活跃的状态经过酝酿,情绪开始高涨:“邻居大伯以前常骂大婶,现在大婶不在人世,大伯整天躲在房里睹物思人。”“我以前好几次写好的作文,我的指导老师三言两语就否定了,经过一次次的修改,我的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奖了。”“前年回乡,看见老屋被拆了,心里有点纳闷”……大家畅所欲言,由短文迁移到身边经历,逐渐形成对从事创作活动的价值性认知。教师顺水推舟,结合短文材料和学生的典例引导学生分析,提炼论点。抓住短文主人公——小儿子,找出全文线索:递青橄榄——咬青榄橄(苦涩)——吐掉——寻不回(幽香),再结合学生的典例,巧设问题:1.香从何来?为什么要寻香?2.为什么寻不着青果儿?3.指导老师的否定好比青果儿,小作者怎样对待,结果怎样?通过问题让学生体验拒绝苦果与接受苦果的不同结果,使论点逐步浮出水面。在语言、情景的激发下,同学们的情感得到释放,诱发了潜在的创作欲望。
二、展开思维,拓宽创作空间
打开学生的思维是提高写作实效的关键。定势思维是作文“克隆”(雷同)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主动思维的空间。
1.走进自然,以小见大。
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创作素材:春天的五彩缤纷、夏天的热情奔放、深秋的累累硕果、冬日的深沉冷酷;高耸巍峨的大山、绿草如茵的原野、波涛汹涌的大海、蔚蓝如镜的湖面……带领学生走进如此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怀抱,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捕捉创作的素材,让学生从“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别人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的“封闭式”课堂释放出来。如春天一场细雨之后,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培养观察的敏捷性;置身于葵林、葵湖、亭台楼阁之中,让学生领略其中的错落搭配,培养观察的整体性;漫步沙滩,讓学生从澎湃起伏的巨浪引发联想,培养观察的深刻性;让学生观察四季气候的变化,培养观察的独特性。开放的大自然课堂诱发学生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文思泉涌。
2.关注社会,开阔视野。
学生写作立意肤浅,缺乏新意,多源于其生活圈子狭小,阅历尚浅,思维狭隘。因此,我们应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让他们从“两耳不闻窗外事”走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培养学生耳听四方、眼看八方、畅所欲言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社会动态,了解身边的时事政治,眼要多看:看新闻,看报纸,看中外名著,看街头大小事;耳要勤听:听电视广播,听点评,听身边人的一语一言;口要常开:敢说敢言,抒见解,谈体验,论得失;手要常动:摘录字、词、句,写心得,写体会,写札记。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大脑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视野也随之开阔,笔下之源就会源源不绝,立意独具匠心。
3.开启想象,畅所欲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每个学生都具有想象的因子,教师要时时处处加以引导和诱发。创作的课堂无处不在,一次郊外野炊,一位同学正在生火,教师打趣说:“哦,他吹响生命的号角,看,生命的火苗掷地有声。”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位打水回来的同学说:“我挑回了整个世界,蓝天、白云全在这”“那我把生活冲洗得一尘不染了”“遍野的风铃(花)凑起了和谐的乐章”“水沸了,大家来捞生活吧!”……蜻蜓点水,学生的想象开启了,就会无拘无束地感受生活,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思。
三、灵活点评,碰撞出思想火化
传统的教学点评学生作文大多数是由教师作出“理性的点评”。(下转第9版)
(上接第8版)所谓“理性的点评”是指从结构布局、文章立意、语言表达、选材等方面作出评价,诸如结构严谨、立意深刻、行文流畅等批语,机械乏味,总觉教师有目空一切、高高在上的感觉。取缔理性点评,以情感式的评语取而代之,让师生来一场心灵的互动。
1.纸上谈心
教师采用对话形式对字、句、段、文作一一点评,评出教师的真切感受。如有位学生在文中写道:“婆婆静静地站在伯父坟前,矮小佝偻的背影使我的心颤抖了一下。”教师用红线划出这一句,并在旁边注:我如同看见你的婆婆,心里无语言噎。通过充满情感的点评,对学生作出肯定,如同面对面交流感情,分外亲切,更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2.交换角色
一般作文教学是学生“下水”,教师“上岸”。有时候,我们可以互换角色,教师“下水”,学生“上岸”,即一改只有教师评审作文而让学生反过来评审教师作文。由于学生每提一条修改意见,就是一次体验与发现。因此,通过对教师作文的批改,学生不仅能模仿教师作文,仿其构思、立意,更能把切身的感受不断向内部转化而上升为深刻的领悟。
3.合作交流
点评作文还可采取在学生之间进行点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相互评改,如小组评、两人互评等。英国大文学家肖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从别人的思想启发中,擦亮自己的灵感火花。
不管采取哪种点评方法,都应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学生全篇的进步点、段落的成功点、词句的闪光点予以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