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焚散,良人渐离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_liuyun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洛阳城的秋天来得比去年迟,阶下秋水寒碧,盛着一池温柔闪烁的星光,凉风将桂花香吹入她的鬓发,她低着头,琴声缓缓地停了—《长侧》《短侧》《风入松》,还有那曲《广陵散》,她弹了多少年了?露冷风急,华庭寂寥,当年的歌舞已经散了,而她还要守着无数漫漫长夜,守着破碎的洛阳风月,怀念也追悔着那段甜蜜又愧疚的爱情。
  如果没有遇见他,那该多好。
  那年,她乘舟从城外青山下过,松风阵阵回荡山谷,携来男子清越的啸声。晴空中忽有一声鹤唳,像是与之相和。远处白鹤蹈破水面,她挑起纱幕仰头环顾,黛山上有方亭一角,亭中一人白衣飘飘,似欲乘风而去。她放下轻纱,小舟划破碧水,轻盈地溯水而下。却不曾想到,会在前面的渡口再见那个青年。
  他站在浓翠的柳荫里,白衣黑发,仿佛古旧的泼墨山水,小船行得近了,他上前两步,用竹笛挑开柳帘。她在后来的日子里无数次描摹过这幅画面,苍旧的竹笛,半垂的柳枝,风神俊朗的男子—他是那样惊心动魄的美,全然不同于她熟悉的贵族男子,那些人涂脂傅粉弱不禁风,她只觉得厌烦。
  她的船与他的船并行。她一向大胆,挑开帘幕望向他,唇边带着笑意,他也客气地回礼,笑里带着疏淡。他便是那个出名的隐士,她想着。
  嵇叔夜,她低声念着他的名字。
  一见倾心,她决定嫁给他。与其嫁给洛阳城里的那些纨绔,不如为这段一见钟情添上圆满的结局。那时她太年轻,得到了太多珍贵的东西,便以为这长乐亭主的身份也该理所应当地获得爱情。
  她将自己幼稚的决定说给父亲听,父亲斟着美酒,听到嵇康的名字,眉间带了一点笑意,不久便派人去嵇家议亲。她歪歪扭扭地绣着嫁衣时,婚书送进了曹家。
  她风风光光地出嫁,嫁给那个眉目朗朗的青年。他是个高游的隐士,不情愿地接受了家族安排的婚姻,在看见身披嫁衣的她时,却微微有几分惊愕。
  她决意要做一个好妻子。嵇康凭什么不爱她?她有年轻艳丽的容貌,有尊贵显赫的家世,也不缺爱他的一颗心。他归隐山林,她甘愿锁住箱子里的绫罗衣服,随他去住清简的茅屋,学着侍弄花草,料理出一方花圃。可他对她依旧客气疏离,一如春溪初见的当年。
  他起初还与旧友来往,与山涛、王戎多有酬和,后来便渐渐疏远了,再到后来,居然到了和山涛绝交的地步。她知道他和山涛绝交的原因,天下不再是曹氏一家的天下,司马氏蠢蠢欲动,父亲当年的隐忧终于成了现实。山涛随波逐流,入了官场,嵇康却是不肯的。
  他心中郁愤,负着竹篓上山采药,一夜未归。翌日清晨,她循着山路去找他,在晨光里迷了路。山上落着微雨,她栽在泥水里,拂开沾着泥的头发,眼前是熟悉的一方衣角—她初为新妇时曾坏心地在他衣角绣上自己的名字。那个歪歪扭扭的名字也沾了泥,仿佛现在这个落魄的自己。他探出手来,她狠狠拍开,却又忽然抱住他号啕大哭起来。
  嵇康背着她回去,她的眼泪滴在他的脖子上。她絮絮叨叨说着自己和他的初见,说起自己求父亲的心思,说到最后哽咽难言,她终于明白,长乐亭主的身份在爱情面前是何等卑微,她年少花貌又怎样,一腔孤勇又如何,有些事情注定求不得。“我后悔了。”山间松风阵阵,仿佛当年。而他叹了口气,背着她向山下走去。
  之后,本以为绝望的婚姻忽而照进了一点阳光。嵇康渐渐放下那层温和的面具,与她心照不宣地忘掉那场山雨里的任性,开始新的生活。他采药打铁,饮酒清谈,她用花圃中的花拧胭脂,夏初摘了青梅入酒,秋天的桂花开得馥郁,折一枝放在帐里,连梦都染了香气。她生下一个女儿,玉琢似的小人儿,眉睫长长,咿咿呀呀喊她母亲。
  后来她又生下一个儿子,整日念叨着千万要长得像他,他哭笑不得,却在给儿子取名时犯了难。儿子尚在襁褓,看不出眉眼像谁,她惆怅地看着,他执起她的手,在掌心写下一个“绍”字,他们儿子的名字。
  真是奇怪,她记得那些年的秋风明月,记得他笔尖风骨凌然地游走,记得他容貌一点点的变化,却不知那时的天下经历多少风雨,朝堂几多翻覆。
  变局来得猝不及防。曹家将倾,司马弄权,嵇康被钟会构陷,被判死罪。
  她无处求援。她不过是个被人忘却的亭主,父亲已经不在了,兄长承袭爵位,可如今的曹氏皇族不过是司马家控制的傀儡。司马昭称帝之心路人皆知,钟会的构陷不过是司马昭发难的借口,真正的祸殃是嵇康当年站在曹氏一边的立场—娶了她是效力曹氏再赤裸不过的表现。司马昭要他死,她怎能救得了他?
  官兵从家里带走了他,他笑着同她道别,她却心如擂鼓,怔怔落下泪来。清楚这便是永诀,可她无能为力。他拢起她的头发,说“我不后悔”,他对上她惊讶悲伤的眼睛,“我从来没有后悔。”
  不后悔什么?她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像在那天山中细雨里一样,狼狈地痛哭起来。只是再不会有一个人探出手来,背着她沉默地走出悲伤。
  她长长地病了一场,错过了那场千人送行的刑场,听说他弹罢一曲《广陵散》后从容就死,光华宛然,玉山倾崩。《广陵散》,那支他在竹林里常弹的曲子,她谙熟它每一个婉转激昂的音符。寻出落了灰的古琴,却心绪空空,听着窗外松涛,恍然便忘了琴谱,忘了山川岁月。
  他早早留了一封信,将儿子托付给故友山涛。与山涛的决绝是本性使然,更是做给司马氏看的手段。他原是那么聪明的人,一辈子明哲保身,却因娶了她,被牵连上了刑台。她傻傻地顾着儿女情长,却忘了自己的身份。她是曹氏的女儿,属于那个风雨飘摇的皇家,曹氏得势时,娶她是无上的尊荣;曹氏落败,这便是隐藏的祸殃。
  他说不后悔,可她却后悔了。
  如果没有遇见,那该多好。没有那年惊艳的初见,她便不会起了要嫁他的心思,父亲也不会想起这个不羁的才子。他仍是啸傲山林的落拓隐士,她仍是玉贵金娇的长乐亭主,她另寻夫君,他另娶佳人。没有她,或许他的人生就会有一点改变,不必大,只要能错开那个入狱身死的结局。
  幼时被赐名长乐,取的是平安喜乐的好兆头,可是生在皇家,凭什么有这么奢侈的心愿?听说王戎路过当年与嵇康同游的故地,长叹一声“山河邈远”,故人已去,山河确然是邈远不堪看了。夜夜都这样漫长,铜漏的水声她都数得清楚。他诀别时说不曾后悔,可他为何不后悔呢?她不温柔贤惠,不过凭着一腔孤勇横冲直撞—应当后悔的。
  他给了她不该奢求的爱情,她无以为报,只有后半生的愧疚可供偿还。
  仿佛应了她当年的祈愿,她的儿子长得愈发像他。那天洛阳城起了飞花,春日潋滟,白衣少年吹一管竹笛,柳丝拂动,现出年少英俊的脸庞。那些被封存的记忆一霎被搅起,她恍惚迷蒙了眼睛,低垂着头,在手心写下一个“绍”字。
其他文献
悠然睁开眼睛时,身边的摆设既陌生又熟悉。一间不大不小的书房,书架上摆满古籍,桌上一方砚台,几张宣纸,简单素朴。  悠然在纸上动不了,因为书生只画了一双眼睛便匆匆离去。都说画龙后点睛,可书生却偏偏先点睛。悠然有些期待书生会如何画自己的发髻与轻衫。  有时也会苦恼,万一自己是男子该如何,又望了眼旁边“悠然”两字,如此温婉娴静的名字,若不是女子,未免太可惜。  过了许久,书生回来了,满身酒气,却面色欢喜
期刊
那日,沈约病重,家中门童慌忙请来他的旧友陶弘景。他已近弥留,甚至连好友在身旁说了几句话也全然不晓。旧时江东的月下公子沈约白衣如雪,当歌对酒;而今他形容枯槁,弓背咳嗽,蜷缩在冰冷的世间。  陶弘景垂泪,握着他的手一字一句念他的旧作,念“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念“长枝荫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泛寒来”。可这未能唤起他些微清明,旧友复掩面而泣:“沈休文,世间千般好,
期刊
忘川河水潺潺流过,彼岸的曼珠沙华妖娆地铺了满地,迎接着从奈何桥上下来的人。每个从我身旁经过的人都要喝下一碗汤,昨日种种昨日死,今日种种今日生。  “从此不论身后事,哪管生前几分痴,喝了这碗汤,好生投胎去吧。”  “我生前所求之事还未得圆满,纵使饮尽这忘川河水亦是执念难消,恳请大人成全。”面前的女子跪伏在地,眉目凄然,泪流满面。  彼岸的曼珠沙华摇曳生香,我在滚滚忘川河里看见她的一生。  大昭开元一
期刊
流光如同荒野蔓草,无涯而寂静地生长。人世间的忧愁恍如锦绣织帛,褪去繁丽,在春秋里典藏,再也不见鲜艳。而他此生恰如织锦,在盛世里燃成余烬,没有悲壮,却意蕴深长。  乾隆十四年,黄仲则出生于高淳学署。黄家虽然门楣不显,但也是书香门第。可惜天不假年,他四岁时父亲便辞世。年幼的他并不知满堂素白能够铺陈多少绵延的哀伤,亦不知沉重的灵柩意味着什么。他看着人来人往,空气里都涌动着泪光,小小的仲则心底也觉着难过,
期刊
萧衍又一次驳回了他辞官的文书。  他不知一个年过古稀的人还能为这千古江山做些什么。帝王无情,一心只想将怀才之士困在身边,可他虽身在宦海,心却早已抽离。年少时的热血与豪气,终是随着汹涌的官场暗流渐行渐远。只是偶尔会在清梦中望见那片吞噬了南北朝的狼烟烽火,以及那些金戈铁马的陈年旧闻……  投奔萧衍时,他不过是个上庸太守,伐竹造筏、一路颠簸而来,不长的距离,却像跨越了千山万水。那时,建康城的兰花还没开,
期刊
春雨薄雷,随风疾走的云朵掠过南宋王朝的檐角,巍峨肃穆的皇后寝宫立在飘摇风雨中,雕花窗格后的纱帷随风扬起。室内熏笼袅袅升腾起香雾,艳若桃李的女子正对着铜镜描妆,一笔一画,仔仔细细。宫人殷勤来报,精致的食盒已呈达陛下案前。  最后一根钗环簪入如云发髻,红唇抿起又放松,她的眼梢吊起意味深长的笑,侍女扶她前往御书房,看一场早已布好的局。  御书房中,食盒已被狼狈打翻,身着明黄衣袍的他面色煞白,颤抖地指着食
期刊
作词:左木修  作曲:由一林  演唱:贰婶  最初被遗忘在相框里的人  做了谁的替身  眷顾那段红尘  付诸笔墨的故事用情太深  感动了别人  留自己满身伤痕  那个被织绣在屏风里的人  未曾获得首肯  上演兔死狐存  风轻云淡地讲述嬉笑言嗔  怎挨过宿命  那一声声诘问  看似清茗甘醇匀一缕茉莉香魂  以肆意花香掩去溃烂心门  品尝茶的苦涩  眷恋花的温存  滚烫散不开混沌  墙上死灰脱落却露出
期刊
一直觉得山水当是气势磅礴的孤高峭拔,或是烟环云绕的千山万壑,而弘仁笔下的山水却和众人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他的传世之作里总是萧然一石一树根,树无枝叶,石无纹路,一派简淡清逸,透着一股冷峭静寂之意。  明清的鼎革之变不知改变了多少爱国文人的命运,他们坚守着遗民之志,逃禅避世。所以清初的书画僧特别多,其中尤以“清初四僧”最为出名,弘仁便是其中之一。  透过那些泛黄的宣纸和明净寂寥的山水,脑海中勾勒出的他
期刊
青楼女子曼妙香艳的故事实在太多,杜十娘赎身许嫁李生,王美娘几经辗转遇到了痴情的卖油郎。许是写故事的人下笔不忍,那些流落风尘的娇花,命运多少还握在自己手中。然而读到那部《青楼集》,了解那些真正的青楼红粉的遭遇,才知她们有多少含泪卖笑,多少身不由己。  她的名字取得好,却又取得不好。樊事真,事真—事事如一,决烈真心。这是一个婉转含香的名字,又透着泼烈决性,不该落在青楼风尘。  她生在元代,是个人人可轻
期刊
六月的细雨缠缠绵绵,无端让人生了几缕情思。聂胜琼站在莲花楼上遥望雨幕下的残花,那是它此季最后的盛颜。  “何年创此琼花台,不见琼花此观开。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情之所起,她吟诗感怀。须臾低沉间,却听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蓦然回眸,一张清秀温雅的脸入了她的眼。他望着她,眸中是掩不住的惊喜,她却早已司空见惯,那是许多男子初见她时的模样,他们说她有着世上最美的容颜。  他缓过神来,理着被雨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