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期的教师如何做到教书育人?需要教师用智慧和道德来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努力让学生快乐生活、幸福学习、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专家效应,自身努力
学习永无止境。我们要秉持以学促教,以研兴教,以实践来定教的行动信念,以改变我们自己的不适宜思想、观念与方法,突破常态,正视自己,以图修正、完善与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以致用,研以促善,实践务真,真正让自己走出一条有方向、有规则、有效率、可操控的个性化教学路子。
二、师生的定位与作为
1、角色定位。
重新界定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实现学生、教师课堂的角色转换。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策划、参与、追问与合作者,学生成为课堂的探究、研讨、体验、表达与创造者。我们坚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与发展学生的教学原则,鼓励自主发言、争问抢答、激烈辩论,倡导气氛活跃、参与无错、形式多样。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最终,成功的感觉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我们期望学生成为有素质、有个性、有能力,会研究、会发现、会合作的新型学习者。
2、教育的辩证观。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不纯粹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是把精神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的人。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还要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认识、提高与完善自己,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具有个性、活力、生机与理想,有所敬畏与坚守的“人”。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3、挖掘学生潜力,以生为本,落實全面育人观。
曾记得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讲得频率最多的一句话: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这句话的诠释与落实度究竟有多大呢?还需深入反思。听过教育研究专家讲述“冰山模式”,往往我们热衷于神奇美丽的外观现象,使得映在心中挥之不去的便是“自豪”、“辉煌”、“自居”之类的褒奖词;而留在学生心中的多半是“勤奋”、“自信”与“高兴”。或许师生自许道: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是勤学的见证,同时也旁证了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的真理。诚然如此,当我们念念不忘眼前有为的同时,我们是否曾想过,支撑冰山的会是什么?我们是否还忽视了什么?可否更有我们开拓耕耘的什么?更应该重视的什么?譬如要看到冰山,更应该追求不被看得见的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发展、去完善的事啊!
要相信育好人才能教好书。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感情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尊严与人格,若违背学生特质的任何行为,是不会被学生接受的。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解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所思所想,为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去思考做好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谋划。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功后的结果,而不去研究成功背后所付出的与所走过的不平凡之路,所流淌过的汗水与所付出的心血。或许能真正悟出成功与成才之道,往往这比现象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将这一切了然于胸,才能做好教育教学的导师,甚是领袖的风范。为此,首先要立足自己成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师者,然后才能用我们的知识、智慧、风范等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立志将学生培养成为教育上的“精品”,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
4、还权于学生,方能彰显教学新气象。要争取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构建新知识,真正在经历学习过程中获取、建构知识。要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是推动学生有效作为的力量源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应用性强的知识,特别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密切相关具有工具性能的知识。如估计、测量和统计方面的知识等。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建构的学问,达到全面、系统与协调,并能体会到学科的应用价值。
三、持续性的工作与措施的可行性
教学工作是既平凡又伟大的事业。说其平凡,是指教学工作干的就是与学生、书本打交道而枯燥的事,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日复日、年复年的单调而不间断的重复性工作中奉献掉了,可我们守望的只是学生眼前的进步与成长,而渴求的教学成就在短时期内看不到什么。说其伟大,是因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从事的是奠基未来的伟大工程,塑造的是未来祖国的建设栋梁。若这样说,我们的青春年华没有白耗掉,要有自信与自觉感:我们从事的是为子孙后代谋利益、提高人类素质,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职业,我们理当引以为自豪与光荣,我们从事的工作理应是伟大的。
为此,我们要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将坚守视为心中不灭的一盏明灯,作为心中永恒的主题。要为工作去奉献,不计得失,在坚持中寻找成功的秘诀,在坚持中确保工作有始有终,将成功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要向成功找信心,找乐趣,找安慰。为了从事的工作有力有效,要提高单位时间工作效率,确保实中见成效,就要善用一定的措施,规范行为,用硬措施,促工作的成功率。有些教学工作,还得从实际出发,量才量人而行。为了保成功,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也是可取的,必要的重复并不是劳神耗时,也是强化记忆、塑造人的硬素质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因时视情而定,只要是管用的,认准了,就要付诸行动,期待成功在握。
四、定好目标生动力,追求卓越期圆梦
有了目标教学就有了靶子,还有了教学上的动力、行动的指南与教学思路的产生等。为了追求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就能产生为之而奋斗的决心与行动誓言。从事教学就要善于研究教学,“好”字当头。如,如何促进主动学习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如何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如何努力争取将时间、学习权、话语权、探究权、发展权都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支配时间,做到“先学后教,学导相长”。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魅力,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重视以体验性、探索性与实践性教育为主的工作,立足培养学生成为不但要学会知识,更要会学、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不仅如此,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与做好细致工作的心态。我们就要立志做好这两篇大文章:一手抓育人,一手抓教学。要始终“人”字装进心中,方法握在手中,立志面向学生,坚守课堂,将我们今天的付出定格在明天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上。
总之,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最大追求。教者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真正导师,树立领袖的风范;学者要立足自身的全面可协调发展,树立高远的思想境界,要使自己不但有学识、有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品德、有创新实践能力。
一、专家效应,自身努力
学习永无止境。我们要秉持以学促教,以研兴教,以实践来定教的行动信念,以改变我们自己的不适宜思想、观念与方法,突破常态,正视自己,以图修正、完善与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以致用,研以促善,实践务真,真正让自己走出一条有方向、有规则、有效率、可操控的个性化教学路子。
二、师生的定位与作为
1、角色定位。
重新界定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实现学生、教师课堂的角色转换。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策划、参与、追问与合作者,学生成为课堂的探究、研讨、体验、表达与创造者。我们坚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与发展学生的教学原则,鼓励自主发言、争问抢答、激烈辩论,倡导气氛活跃、参与无错、形式多样。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活起来,效果才会好起来。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最终,成功的感觉由学生自己去体验。我们期望学生成为有素质、有个性、有能力,会研究、会发现、会合作的新型学习者。
2、教育的辩证观。
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不纯粹是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是把精神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的人。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还要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认识、提高与完善自己,使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具有个性、活力、生机与理想,有所敬畏与坚守的“人”。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我们的学生在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3、挖掘学生潜力,以生为本,落實全面育人观。
曾记得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讲得频率最多的一句话: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然而这句话的诠释与落实度究竟有多大呢?还需深入反思。听过教育研究专家讲述“冰山模式”,往往我们热衷于神奇美丽的外观现象,使得映在心中挥之不去的便是“自豪”、“辉煌”、“自居”之类的褒奖词;而留在学生心中的多半是“勤奋”、“自信”与“高兴”。或许师生自许道:这是我们的劳动成果,是勤学的见证,同时也旁证了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的真理。诚然如此,当我们念念不忘眼前有为的同时,我们是否曾想过,支撑冰山的会是什么?我们是否还忽视了什么?可否更有我们开拓耕耘的什么?更应该重视的什么?譬如要看到冰山,更应该追求不被看得见的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发展、去完善的事啊!
要相信育好人才能教好书。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感情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尊严与人格,若违背学生特质的任何行为,是不会被学生接受的。只有教师真正做到了解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所思所想,为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而去思考做好今天的教育教学工作谋划。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功后的结果,而不去研究成功背后所付出的与所走过的不平凡之路,所流淌过的汗水与所付出的心血。或许能真正悟出成功与成才之道,往往这比现象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将这一切了然于胸,才能做好教育教学的导师,甚是领袖的风范。为此,首先要立足自己成为一位德才兼备的师者,然后才能用我们的知识、智慧、风范等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立志将学生培养成为教育上的“精品”,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
4、还权于学生,方能彰显教学新气象。要争取把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构建新知识,真正在经历学习过程中获取、建构知识。要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是推动学生有效作为的力量源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应用性强的知识,特别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密切相关具有工具性能的知识。如估计、测量和统计方面的知识等。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建构的学问,达到全面、系统与协调,并能体会到学科的应用价值。
三、持续性的工作与措施的可行性
教学工作是既平凡又伟大的事业。说其平凡,是指教学工作干的就是与学生、书本打交道而枯燥的事,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在日复日、年复年的单调而不间断的重复性工作中奉献掉了,可我们守望的只是学生眼前的进步与成长,而渴求的教学成就在短时期内看不到什么。说其伟大,是因我们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从事的是奠基未来的伟大工程,塑造的是未来祖国的建设栋梁。若这样说,我们的青春年华没有白耗掉,要有自信与自觉感:我们从事的是为子孙后代谋利益、提高人类素质,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职业,我们理当引以为自豪与光荣,我们从事的工作理应是伟大的。
为此,我们要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将坚守视为心中不灭的一盏明灯,作为心中永恒的主题。要为工作去奉献,不计得失,在坚持中寻找成功的秘诀,在坚持中确保工作有始有终,将成功作为自己不懈的追求,要向成功找信心,找乐趣,找安慰。为了从事的工作有力有效,要提高单位时间工作效率,确保实中见成效,就要善用一定的措施,规范行为,用硬措施,促工作的成功率。有些教学工作,还得从实际出发,量才量人而行。为了保成功,必要的重复性工作也是可取的,必要的重复并不是劳神耗时,也是强化记忆、塑造人的硬素质的必要手段,我们要因时视情而定,只要是管用的,认准了,就要付诸行动,期待成功在握。
四、定好目标生动力,追求卓越期圆梦
有了目标教学就有了靶子,还有了教学上的动力、行动的指南与教学思路的产生等。为了追求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就能产生为之而奋斗的决心与行动誓言。从事教学就要善于研究教学,“好”字当头。如,如何促进主动学习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如何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如何努力争取将时间、学习权、话语权、探究权、发展权都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支配时间,做到“先学后教,学导相长”。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魅力,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重视以体验性、探索性与实践性教育为主的工作,立足培养学生成为不但要学会知识,更要会学、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不仅如此,我们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与做好细致工作的心态。我们就要立志做好这两篇大文章:一手抓育人,一手抓教学。要始终“人”字装进心中,方法握在手中,立志面向学生,坚守课堂,将我们今天的付出定格在明天拥有高素质的人才上。
总之,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最大追求。教者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真正导师,树立领袖的风范;学者要立足自身的全面可协调发展,树立高远的思想境界,要使自己不但有学识、有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品德、有创新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