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产业的发展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左脚舞是牟定彝族的代表性舞蹈,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当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刺激着人们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本文以牟定县左脚舞的产业化开发为例,分析了其开发后的情况,以及产业开发的利与弊,认为理性的文化产业开发应以“文化”作为适度的标准的开发原则。
  关键词: 牟定县彝族左脚舞 产业开发 适度原则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它突破了传统的游山、玩水、参观等旅游模式,以“看文化”为招牌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特别是云南等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地区,文化旅游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民间文化步入现代化行业向前迈进了一步。
  一、将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意义
  民族文化好比一块“磁铁”,它将一个民族群体牢牢凝聚在一起。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才被视为同一民族,像族亲之间的血缘关系一样,使这个民族有了血缘特征,并区别于其他民族。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失去了自己的特性,就不能再称之为民族。此外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优秀的民族文化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民族优秀文化若得不到发扬与宣传,再优秀的民族文化也会因长期无人问津而失去传承的动力。
  文化产业虽是“产业”,其产品自然有外在的物质形态,文化产业的贸易也表现为物质产品的流通,但文化产业的特别之处在于,物质形态仅仅是其不可或缺的载体,文化产品的真正内核是其中凝结的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文化。地方性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文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西方文化伴随资本的强大力量进入我国的情况下,保护地方性文化资源,就是为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源基础。
  先进文化是推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以文化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渐成为城市经营者共同遵循的理念。而将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产业开发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必由之路,首先,可以使地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多元化;其次,可以迅速地扩大其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看客前往旅游、交流从而缩短地方与国家、地方与世界间的文化距离;再次,既可于无形中促进地方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又可衍生出与文化息息相关的创意产业项目;最后,可以特色旅游刺激消费,增加经济收入,拉动该地区经济增长,缩短地方与省会城市的贫富差距。
  二、牟定县彝族左脚舞产业化后的新发展
  (一)“左脚舞”在本地的多元发展
  左脚舞是牟定彝族同胞的代表性舞蹈,已传承千年,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左脚舞一直是牟定县人民群众的主要文化活动。近年来,由于牟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彝族左脚舞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左脚舞不再局限于彝族群众,而是演变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每天公园、左脚舞广场都有群众自发跳左脚舞,而且参与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为打响彝族左脚舞文化品牌,牟定县于2008年7月开始向英国伦敦吉尼斯中心提交了“最大型的原生态舞蹈——万人左脚舞”申请,最终于2008年9月底同意申报。
  据了解,万人同跳左脚舞人员全部来自县内各乡(镇),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中年男女,年轻的姑娘小伙,学校里的学生,还有在街道边与大人们一同欢跳的小孩,“不外请、自己跳”,参加表演人员全部身着本地彝族服饰,弹奏乐器是本县彝族龙头四弦琴、一胡等乐器;演奏和齐跳的《高山顶上茶花开》、《二月会、二月街》、《阿老表你要来呢嘎》、《隔山著、著隔山》、《桃花梨花给开着》、《跳不饱玩不够》、《舍是舍不得》等7首左脚调、左脚舞,全部是民间传承沿袭下来的经典曲目。(引自代琼芬.千里彝山左脚舞,全世界独一无二[N].楚雄日报)唱跳人员根据曲目的变化,与旋律和拍,整齐一致地改变不同的出脚步伐。万人统一服装、统一音乐节拍、统一步调、统一跳同一种舞无疑成为牟定县的唯一,也成为世界的独一无二。
  不仅如此,左脚舞出现了在传统基础上变化的新舞步。文化节邀请了县内各乡的左脚舞表演群体在文化节当天举行游街展演,每个乡镇带来了同一文化下因地域不同而略有不同的左脚舞进行街道游演。传统曲调《阿老表你要来呢嘎》中舞步比较单一有规律,众人挽肘面对圆心而舞。而此次文化节表演的《阿老表你要来呢嘎》在传统的基础上舞蹈队形有了变化,加入“小穿花”、“太阳射线”等图形丰富了节目,使之更具欣赏性与乐趣性。同时“跳脚”舞步也略有创新,传统常面对圆心向前顿足踢脚,现丰富为顺时针方向侧踢脚,同时加入了上身的左右转动,时而变化为四人面对踢脚,时而变化为双人面对踢脚或双人“擦背踢脚”,等等。由此可见,“左脚舞文化节”以左脚舞为开发目标,不但扩大了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也刺激了左脚舞的创新,这样的创新依旧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左脚舞”发展与传承的新开端。
  (二)左脚舞在都市的传播与发展
  昆明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市中心繁华地段。英语角、花灯社、老年舞蹈队等市民自发组成的活动团体在公园内活动,直至黄昏才渐渐停息。每周末,热爱左脚舞的人们会主动地在这里集合唱歌跳舞。左脚舞活动组织者分两类:一类是楚雄当地热爱左脚舞的人,闻讯赶来参与跳左脚舞;另一类则是楚雄当地来昆明市打工的人们。从与他们的交谈中看出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舞蹈情有独钟,并且可以借以这样的方式来传达对家乡的思念,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把跳左脚舞融入自己的生活。他们有手艺的自己制作跳左脚舞的传统服装,没有手艺的自行购买,每周盛装进行表演。而参与跳左脚舞的人各个年龄段、各文化层次、各行业都有,他们大部分是被组织者们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左脚歌舞所吸引,并且舞步简单易学,很容易就能融入歌舞的气氛中。都市里跳的左脚舞的特点:第一,都市参与“跳脚”的群众没有着跳左脚舞时的传统服装,以生活装为主,随意性较强;第二,参与跳左脚舞是兴趣所致,主要目的为娱乐、健身、情感交流,对无形的传承概念并不知晓。第三,都市里跳的左脚舞保留传统风格但舞步单一;第四,除组织者外没有固定的参与人员,流动性较强。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看到牟定县彝族文化的代表符号“左脚舞”开始了迈出家乡的传播、传承、发展之旅,并在与时俱进中既完善了自己,又丰富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的方式。
  三、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应以“文化”作为适度的标准
  在“左脚舞在文化节”这张名片的促进下,左脚舞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貌,在当地继续传承发展,又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扩大了其知名度。与此同时,当地商店促销活动也用左脚调代替了原本的现代舞曲,而一批集制作、表演、展示、销售为一体,以左脚舞为元素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商店生意兴隆。可以说“左脚舞”引领着牟定县走出了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新道路。
  对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观念,很可能受到文化“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传统文化是特定时间、特定背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定文化,它积淀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精神,是我们了解过去,策划未来的重要参照。一旦传统文化遭到破坏,其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将带给我们无尽的遗憾,并无法补救与复制。因此,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应当以当地的传统文化作为开发适度原则的标准,并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优先考虑开发的对象。正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十二字原则,其核心是“文化”,宗旨是:自觉、自信、自强。全球经济一体化,带给我们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但交融并不意味着无原则地开放或对本土文化自暴自弃甚至蔑视打压。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以传统文化为开发工作的适度原则标准正体现了我们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以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优先开发项目考验的是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掌握程度和开发尺度的把握,说明我们有将本民族文化宣传与发扬的自信;“君子当自强不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古老的牟定县城,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并不能选择迪斯科厅、歌舞厅、KTV等是否入驻,但可以选择深度发掘、开发“左脚舞”这一优秀传统的文化,为自己打造一个“左脚舞之乡”的形象,既让全世界认识“左脚舞”,又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以传承、保护、尊重传统文化为前提举办的“左脚舞”文化节,充分调动了全民传承左脚舞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左脚舞的热爱,让更多的人学会了跳左脚舞的经典曲目,使传承左脚舞由情感的延续上升为人们的理性认识并主动地保护。
  四、结语
  云南省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省内的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优秀的文化。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不开发,意味着永远没有更多的人认识与关注,自身也因看不到自身文化的价值而去追求喧嚣的城市文化,结果使自己的文化迷失在都市的霓虹灯中。开发无章、无序、无凭据,意味着将优秀文化导向因利益而生的“伪文化”、“披着原生态外衣的无知文化”,结果同样是自己的文化慢慢被消磨。类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节庆是名,旅游是实”的口号,若以“文化”、“节庆”为实,旅游为名,既可保护传统文化,又发展旅游业,实现“双赢”。因此,无论是文化产业化还是文化旅游产业化,开发、利用的最终目的是为自身的发展而谋福祉,只有尊重文化、依靠文化,合理、科学地开发,才能真正“将文化产业做大,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李玲,刘壮.地方文化产业制度构建的背景与内容[J].民族艺术研究,2011,(4).
  [2]代琼芬.千里彝山左脚舞,全世界独一无二[N].楚雄日报(汉),2011-4-26,第002版.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旅游产业开发与保护性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号:2010Z095。
其他文献
摘 要: 构图是平面类艺术创作的立足之本,构图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外貌特征,摄影构图更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则作品中全部摄影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使内容构成的一定内部结构得到恰当的表现,只有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达到和谐统一,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本文着重探讨摄影构图的运用技巧。  关键词: 摄影 构图 技巧    一、构图的含义  构图一词是英文Composition的译音,
摘 要: 一百个孩子有一百种表现。怎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更好挖掘,本文尝试在环境教育中寻求合适的方法对孩子的多元智能培养进行研究,让孩子的强项得到发展,同时有效地拓展其他智能。  关键词: 环境 多元智能 幼儿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多元智能的特点  学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我们了解了智能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潜能。加德纳更提出了新颖实用的智能概念,提高在实
摘 要: 如何进行特色专业建设并办出特色与质量,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以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介绍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与目标,并阐述了围绕核心与目标展开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最后提出现有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建设方向。  关键词: 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 途径 建设方向    一、 问题的提出  为了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
摘 要: 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内涵丰富,审视其中作家关于人物设置的隐喻,死亡意象的书写,以及对待人物记忆的处理方式,可以发现整部小说具有一定的寓言色彩。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作品的复杂层次,挖掘文本世界的奇妙魅力。  关键词: 小说《海边的卡夫卡》 青春 死亡 记忆 迷幻世界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作家借人物之口宣称“世间万物无一不是隐喻”,对此,译者
摘 要: 案例教学法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兴趣,增进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要把握好案例的搜集、案例的呈现、互动讨论、交流提高、点评总结五个环节,把“概论”课教活教好。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教学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用案例为教
摘 要: 故事对儿童有普遍的吸引力。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方法被不同学科的广大教师赞同和认可。为此,有必要探讨故事教学法在小学品德课堂中的可行性与实践方式。本文以《失败怕什么》一课为例,就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堂 故事教学法 实施方法  故事教学法,如果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无非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具体教学目标,以故事形式为表现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品德课堂中运用“故事教学法”
摘 要: 通过对面向周口市的问卷调查数据和其它材料的量化和定性分析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初中学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厌学现象严重、早婚趋势盛行、思想观念保守落后、新课改效果滞后、农村经济困难,等等。解决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综合素质;大力宣传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改变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落实“三农”政策,强化教育扶贫力度,等等。  关键词:
摘 要: 阿兰·德波顿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读哲学的普适的方法:将哲学放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生活中经常有哲学思想的体现,或者说是需要哲学发挥它的作用,给予一种慰藉,或者是一种指导。哲学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很近,并不是远在天边,并不是那么艰深难懂。任何的哲学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并且都可以为你所用。  关键词: 阿兰·德波顿 《哲学的慰藉》 哲学 慰藉作用    哲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门艰深的、不实用的学科
摘 要: 本文结合铁道交通运营专业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学情分析、教学设计、课程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课程设计 学情分析  当前,应用文写作能力已成为高职学生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重视学生应用
摘 要: 文章借用蒙台梭利所著《童年的秘密》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分析了现实中部分家长对孩子爱的误区的错误之处,提出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这样才是真正的爱。  关键词: 玛丽亚·蒙台梭利 《童年的秘密》 家庭教育    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 Mentessori,1870—1952)是20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的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法》(1909年)、《高级蒙台梭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