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如同《使命召唤1》中的枪械属性一样,二战中“性格迥异”的枪械都存在明显缺点,诸如毛瑟98之类的非自动步枪威力、精度足够,但射速慢、火力贫弱;以M1伽兰德为代表的半自动步枪弹威力、射程足够,但依然无法全自动射击,并且容弹量只有8发,严重偏小;MP40之类的冲锋枪火力凶猛,但精度、射程令人诟病;至于机枪,即使是当时的轻机枪,也太过于笨重了。此外,军队装备这么多种枪械,后勤上也十分繁琐。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德国人设计了一种新式子弹。这种新子弹威力、射程比以前的步枪弹略小,后坐力也小得多,但威力仍比冲锋枪使用的手枪弹大得多。使用这种子弹的新枪械,其射程和威力接近于非/半自动步枪、火力和冲锋枪一样凶猛,同时重量和步枪接近,远低于机枪。
德国陆军兵器局对于这款新枪弹十分重视,基于这款枪弹研发了MKb42(W)和MKb42(H)两款步枪。最终,MKb42(H)性能更好,胜出比赛。满怀欣喜的德国陆军兵器局将MKb42(H)递交给希特勒展示,然而,希特勒对MKb42(H)并不认账,认为新枪弹会进一步复杂化、恶化后勤,于是亲自将MKb42(H)方案“枪毙”。
Stg44的技术参数
作为一款“有故事”的传奇枪械,Stg44的技术参数也是相当亮眼的。
由于希特勒的干预,Stg44的产量只有46万支左右,这个产量对于二战这种全面战争而言几乎是杯水车薪。因此,Stg44虽是突击步枪,却未能像后世的突击步枪一样,实现枪械装备的大一统,而是长期和传统的步枪、冲锋枪“混编”。
Stg44的自动方式为长活塞导气式,闭锁方式为枪机偏移闭锁,供弹具为30发弹匣,这在二战时可是响当当的超级配置,要知道,当时的轻机枪,容弹量也无非是30发(布伦轻机枪)。Stg44设有快慢机,可以以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状态射击,其快慢机设计于握把上,射手握持枪械时可以方便调节,其保险机构和快慢机分离,同样位于枪械的握把上。
Stg44大量采用了冲压技术,其上下机匣均由冲压薄钢板制成。但由于整枪较为肥大,Stg44在940毫米的长度、420毫米的枪管长度下,重量达到了4.6KG,是一款颇为沉重的突击步枪。但考虑到它作为第一款大批量装备的突击步枪的事实,这些缺点也就瑕不掩瑜了。
遗憾的是,Stg44的弹匣、照门、表尺已经找不到了,其中一个销子也遗失了,整枪已经呈现出暗红色,其內部零部件,比如自动机,金属表面已经出现了黑斑,保存状态令人痛心。不过能接触到Stg44就应该知足了,这也算是笔者修来的福分。
回归到Stg44本身,4.6千克的“体重”还是比较沉的,但笔者当时却没有任何感觉,觉得Stg44一点都不沉,可能是太激动了吧。很快,笔者对Stg44有一个基本判断:一个熟悉现代枪械的人,都不会对Stg44感到陌生。
首先,Stg44“长得”根本不像一款二战枪械。同时期的步枪,即使是比较先进的半自动步枪,比如M1伽兰德、SVT40都是直握把、下弯枪托,弹匣容量都不超过10发,外观和非自动动步枪差不多,而Stg44则是手枪形握把,还是个直枪托,其容弹量达到了30发,和二战步枪格格不入——二战中,非自动步枪还在大规模服役呢,同代服役,外形却有巨大的差异,实在是让人称奇。
Stg44外形上为“π”形,这种风格和当时的冲锋枪倒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让人觉得很亲切,操作习惯也和现代步枪基本相同。笔者拿到Stg44后,不用任何教导(也没人教)就可以完成不完全分解,这和其它的二战枪械差异巨大——其它的二战枪械,无论是机枪、步枪、手枪还是冲锋枪,没有一段时间的熟悉,大部分是根本“玩不转”的。可见,尽管诞生在二战,Stg44却现代感十足,根本不会让人感到违和。
但由于Stg44的状态不太好,笔者不敢对其进行过多的操作,因此无法对其上膛手感、扳机感和自动机运动流畅程度进行评价。但这款老一辈突击步枪,还是给了笔者很多启发。
回到Stg44本身,考虑到机匣左侧存在一个巨大的“口子”,也没有什么遮蔽,即使Stg44内部间隙较大、零件配合松散,其可靠性也是要打折扣的。
产生误解的枪械可靠性
但如今,一些军迷对枪械的可靠性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他们放大了枪械的可靠性,认为枪械可以“百毒不侵”、根本不需要维护,枪械出了故障就一定是设计有问题;而另一些军迷,则受国外自媒体泥浆测试的影响,把AK的可靠性贬低得一无是处。这种言论甚至已经隐隐约约成为了主流舆论。
在这些测试中,所谓的“泥浆”几乎达到了可以媲美巧克力酱的粘稠程度。测试人员会用铁锹,数次在枪械上覆盖、堆满泥浆,以测试枪械的可靠性。坦白而言,这样的测试是很有视觉震撼力的,抹完泥浆的槍械就像一根泥棍,开枪的镜头再用高速摄像机拍下,泥浆四溅视觉效果冲击力十足。但坦白而言,对于枪械而言,这样的测试没有什么意义。
对于枪械而言,在实际使用中,像测试中那样沾满泥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下完雨后泥水,实际上的泥巴含量也只能称为泥水,而不至于粘稠到能称为泥浆。再退一步,即使士兵去洗了“泥巴浴”,也应该尽量避免将枪械和泥浆接触,而不会像测试中那样,用铁锹把泥浆覆盖在枪械上使劲“糟蹋”。因此,世界各国的枪械可靠性测试中,都有浸河水测试,但几乎都没有泥浆测试。毕竟如此粘稠的泥浆,实在没有意义,只是枪械爱好者的自娱自乐而已。 反观大部分国家都进行的扬尘测试,作为枪械可靠性测试中的“老大难”。它可以模拟尘土飞扬的环境,这对如今装甲车辆、直升机日益增多的战场而言十分有巨大意义。此外,扬尘测试往往要进行数小时,并且扬尘的颗粒十分细小,即使枪械的封闭再好,尘土也能做到无孔不入。此时,堵手段基本不管用了,而AK47作为漏手段的优等生,内部间隙较大、自动机能量大、在小边角内聚集的扬尘,不容易阻碍零部件运动,表现自然更好一筹。但即使如此,对于AK步枪而言,扬尘也是一个难题。
如果说Stg44的活塞头是求稳,那么Stg44的“铁板烧”护木简直就是乱来。笔者一度以为Stg44是没有护木的——护木护木,总得是木头,或者和木头功能差不多、具有隔热功能的塑料吧!很明显,Stg44不存在护木,它的前端只有一个薄薄的金属片在“冒充”护木——金属传热很快,这样的金属片,打不了几十发子弹就会发烫,根本无法握持。因此,在历史老照片中,极少能看到德国士兵手握护木射击的情景。
因此,后来Stg45在继承了Stg44大部分设计思想的同时,把枪机偏移闭锁改成了滚柱闭锁也就不难理解了。一般而言,战争时期,资源紧俏,很忌讳在闭锁机构上来回摆动。对于枪械而言,这种巨大彻底的改动无疑会“伤筋动骨”,何况Stg44本来就是最先进的枪械,没有什么因技术落后而导致的改进压力,但德国人却这么做了。这样的背后肯定不是德国人“勇于创新”那么简单。现在看来,就如同《十枪谈2》中所讲,滚柱闭锁也不是什么“良法美政”,但至少比冲压机匣 偏移闭锁的“辣眼睛”设计强得多。
枪械发展的反思
作为第一款大批量服役的突击步枪,Stg44固然有很多缺点。但有句话说得好,自Stg44诞生时候突击步枪就是那个样子了。然而,这句话也体现了一种无助——自Stg44诞生以来,枪械的发展就步入了突击步枪时代,但也是一个尴尬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枪械再也无法依靠自身的性能优势,給军队或者国家带来任何战略优势。在152年前的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军队装备的射速更快的后装枪帮助普鲁士军队击败了强大、却使用低射速武器的奥地利军队。那时,枪械的地位何等煊赫!
如今,一些崭新的、状态完好、在枪械收藏市场奇货可居的Stg44却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了叙利亚战场上!在一丝滑稽的背后,即使是这些年过半百的二战老枪,即使和对方手中的枪械存在巨大的代差,也没给它们的主人带来什么麻烦。这让广大枪械爱好者大呼暴殄天物的同时,却又不得不感慨枪械的先进与落后再也无法影响战局的走向。
在这个时代,枪械的先进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相比之下,即使将叙利亚的Stg44换为德国HK公司刚刚推出的HK433模块化步枪,又会对战果有什么影响?这个时代,枪械的先进有什么用?战争的胜负早就轮不到枪械说话了。枪械的先进是否都成为了一种华而不实的卖点,一个只是枪械设计师们自娱自乐,枪械爱好者自嗨自爽,对于战争毫无意义的存在呢?
时间是最佳的难题解法,枪械应该何去何从,应该有许多人慢慢解答。下一节,笔者将讲述欢乐而反差明显的两兄弟——M14步枪和M2卡宾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