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可以促进中国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其中,小学语文教学是校园教育的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小学高年级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这对扩大学生视野有负面影响。为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加强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的路径,希望促进小学生知识学习的延伸和补充,促进高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
  欧阳修曾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阅读作为学生实现知识内化,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能够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小學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去阅读更多的书本,认识教材外的世界,以丰富自身的阅读经历。
  一、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一) 课外阅读存在盲目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对课外阅读感兴趣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具体体现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时,更多是图好玩、看热闹,追求猎奇与消遣,喜欢故事书与卡通书,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较少。可见这种看似课外阅读兴趣很高、但无计划、目的的阅读方式,所获得的阅读知识较少,浪费了许多阅读时间。
  (二) 课外阅读的方法与习惯差别明显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年龄处在个性的养成期,不同学生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上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会在书本上有计划、有顺序地阅读;相反部分学生只是简单地浏览书籍,甚至是厌倦读书,制约了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进一步发展。
  (三) 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足
  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过于重视课堂教学,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不足,加上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为薄弱,错误地认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是课内知识,课外阅读学习对学生没有作用,纯粹是浪费学习时间,不利于课外阅读教学进一步发展。
  二、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阅读的热情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提升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校应该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安排,让学生进入图书馆和阅览室读书。必要时,教师还需组织语趣课,和学生一起阅读《中国少年报》《少年日报》和《小天使报》,每日一主题,以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此外,学生家长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禁止自己的孩子进入电子游戏室、网吧和录像厅,或者是购买、租赁各种不良书刊,排除社会上的“精神污染”,尽量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安静、固定的读书环境,多陪伴孩子阅读。
  (二) 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教授合理的阅读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如浏览、略读和精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反复强调,反复阅读一本书的习惯是学会提取和评论,并养成写作经验,阅读和记笔记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应教授合理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并强调每天要阅读,而不是每次读得多,以培养学生形成天天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外,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便是爱玩、好动,因此必须以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轻轻松松去阅读。
  (三) 把握学生阅读能力,加强指导
  只有准确把握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才能以学生原始阅读的阅读方式为指导。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学生必须密切观察学生的阅读能力,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相应的学习成果。例如在《山中访友》的阅读教学中,完成本次教学后,教师可依据该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感受自然》《索溪峪的“野”》《山雨》和《草虫的村落》等文章,并安排学生自行《每日必读记录本》。当学生完成阅读后,由学习委员将学生完成的《每日必读记录本》收集起来,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下一步教学指导。
  (四) 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作用
  教师需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通过教师指导,家长可以提高他们对学生阅读行为重要性的理解,他们可以积极支持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如果父母不关心学生的阅读行为,他们会忽视学生的相关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自然会失去积极阅读的热情。条件允许的,父母可以一起与学生进行阅读,家长的自主阅读行为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引导和感染作用,有父母的陪伴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理解难点,与家长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共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的语言学习中,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课外阅读的发展上。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可以从“让我读”转变为“我想读”和“我爱读”,让学生可以体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乐趣和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将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工作提升到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语文教育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春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6(6).
  [2]李长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探析[J].新课程,2017(28):46-47.
  [3]杨天华.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J].中外交流,2016(29).
  作者简介:
  邝小东,江西省井冈山市,井冈山市古田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在教育行业也出现了“互联网 教学”的模式,在高职瑜伽课堂中,教师也善于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瑜伽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掌握正确的瑜伽技巧与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瑜伽教学的趣味性。笔者是高职瑜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本文针对信息化教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的诊治要点及误诊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的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为ADEM的儿童烟雾病2例的临床资料进
草原牧业旗县三生空间结构迥异于农业发展地区,通过空间结构绩效评价,探求影响该类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提升牧区人居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内蒙古锡林郭
摘要: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展德育的关键时期。品德与社会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综合学生当前的现状以及教学进度的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实现对自身价值体系的初步架构。将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越发受到人们关注。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在深入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健康教育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心理;健康;策略;内涵;社会;时代;家庭;教育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已经受到了所有阶层的人的广泛关注,而教育从娃娃抓起,儿童时期是心理发展和人格塑造
摘要: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较为领先的地区,对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和利用及少数民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投入情况,关系到加强民族团结、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利用及社会的稳定。本文从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愿景出发,通过对上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现状等以及上海若干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
摘要: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文件,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的体现。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编排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STSE的教育理念。对教材知识内容与STSE理念的融合与深入分析是教师进行STSE教学的基础,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支撑和方法导向。本研究是在STSE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研究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与提炼,提出STSE与教材知识内容各分析
我国的边疆区域居住着不同民族身份的群体,呈现出主体身份、生活习俗、价值理念、利益诉求多重性的社会事实。这些社会事实的阐释需要一种更具复合性的研究理路和范式。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