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则吃矣,搞得那么花哨,添加那么政治到底为了什么?
许多人吃饭就图一饱,无论鸡鸭鱼肉,还是青菜豆腐,只要能吃,便一股脑塞进五脏庙。《儒林外史》写薛家集父老打算找老塾师周进给孩子启蒙,为尊师重道,开馆之前,先款待先生一顿。大伙准备了八九个菜,还找地方父老陪席。菜色无非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实在不算丰盛。开席之际,“请”字方落,陪席已经一齐举箸,风卷残云,席面如何摆设恐怕都没闹清楚。这是一般人吃饭的景况,不分东西南北,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但是有钱有闲阶级,却不如此。
吃饭不光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得讲究饮和食德,依着节气,吃点应时应景的东西,汉人在三月时有“祓禊”的活动,流传了好一阵子。晋朝的王羲之时仍有此风,还把这事写到《兰亭集序》里,提到曲水流觞,何等趣味。
喝酒能弄出这些花样,吃饭当然也可以活泼些,或将食物做成各种样式,或将饮料染成各种颜色,都能怡心悦目,增添雅趣。宋人记载:杭州有许多尼姑庵,特别讲究饮食,“辋川小様”算是极尽巧妙的力作。厨子以红曲染色,配上瓜果蔬菜,用食物来描绘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所描述的“积雨空林,蒸藜炊黍,白鹭翩然,黄鹂宛转”。不仅颜色缤纷,景物也栩栩如生,且不论味道如何,辋川图样已然重现桌面,叫人食指大动,宋代富商多喜借用尼姑庵招待客人,也是其来有自。
菜色兼顾口腹与观赏功能,称为“看菜”,起源甚早,荐鬼神的食物算是最典型的看菜。祭祀者准备各种牺牲祭品,尽管获邀的“客人”都不能到场享用,但祭祀者仍得讲究,各种祭品都陈列在俎、豆、簠、簋中。俎是铜制的小案板;豆是带盖的高脚铜盘;簠、簋则是方形与圆形铜制容器,盛装熟饭熟食,造价不菲,用以摆设食物,算是高档看菜。祭祀之后,各种牺牲可不能浪费,这些看菜就进了与祭者的五脏庙;如果过于丰盛,还可以将一些胙肉分给宾客,算是“散福”,孔老夫子就特看重此事。
边看边吃的习惯,各地都有。古代罗马人用特洛伊木马的典故,制作一道名为“特洛伊烤猪”的看菜。将许多食材塞入烤猪的腹腔中,固定后上桌。取用时,只见服务人员一拉,烤猪的肚子里掉下许多食物,宾客尽欢。罗马皇帝尼禄的厨师也曾将兔子做成希腊神话中神马佩嘉索斯(Pegasus)的形状,与中国菜中装饰盘子的意思差不多。泰国宫廷相当讲究饮宴,置有专门工匠,精心安排花卉、雕刻水果,摆成不同图案,与藏人酥油花相当类似,都能博得众人赞叹。
11世纪,欧洲大体风调雨顺,一般人的生活也相当敷余。贵族王公,没事自然要吃喝玩乐,看菜也大行其道,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欧洲看菜称为entremets,这个法文字的本意为“饮食之间”,作为两道菜之间的串场。有的主人为了表示用心,特别精心安排,将小麦粥、水果等食材,做成各种主题,有城堡,有花园,再将染成各种颜色的食材,做成花鸟虫鱼,搭配红酒喷泉,水果假山,极尽娱乐之能事。英格兰宫廷特别重视看菜,制作用心,还称为“细活”(subtleties)。有的看菜往往出人意表,有位厨师将小鸟放入面饼中,再当众切开饼皮,小鸟飞出面饼,让不知情的客人感到新鲜与惊奇。
看菜行之有年以后,主人为了便于大家专心观赏,干脆挪到最后一道菜以后才上,以免辜负厨子的心血。久而久之,看菜竟成了散场的信号,提醒客人,饮食已经结束。
中古后期,看菜变化成不能食用的装饰品或表演行为,甚至还有些政治味。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算是年度大事,欧洲各地的王室议论纷纷,许多宫廷的看菜也以君士坦丁堡之战为主题。勃根地领主菲利普宴请宾客时,看菜主题就是这道,菲利普还当众宣示,誓死夺回君士坦丁堡。不过,表演结束,曲终人散,君士坦丁堡还在土耳其人手中,再也没有人提起这回事。
许多人吃饭就图一饱,无论鸡鸭鱼肉,还是青菜豆腐,只要能吃,便一股脑塞进五脏庙。《儒林外史》写薛家集父老打算找老塾师周进给孩子启蒙,为尊师重道,开馆之前,先款待先生一顿。大伙准备了八九个菜,还找地方父老陪席。菜色无非是猪头肉、公鸡、鲤鱼、肚、肺、肝、肠,实在不算丰盛。开席之际,“请”字方落,陪席已经一齐举箸,风卷残云,席面如何摆设恐怕都没闹清楚。这是一般人吃饭的景况,不分东西南北,古往今来,都是这样。但是有钱有闲阶级,却不如此。
吃饭不光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还得讲究饮和食德,依着节气,吃点应时应景的东西,汉人在三月时有“祓禊”的活动,流传了好一阵子。晋朝的王羲之时仍有此风,还把这事写到《兰亭集序》里,提到曲水流觞,何等趣味。
喝酒能弄出这些花样,吃饭当然也可以活泼些,或将食物做成各种样式,或将饮料染成各种颜色,都能怡心悦目,增添雅趣。宋人记载:杭州有许多尼姑庵,特别讲究饮食,“辋川小様”算是极尽巧妙的力作。厨子以红曲染色,配上瓜果蔬菜,用食物来描绘王维在《积雨辋川庄作》所描述的“积雨空林,蒸藜炊黍,白鹭翩然,黄鹂宛转”。不仅颜色缤纷,景物也栩栩如生,且不论味道如何,辋川图样已然重现桌面,叫人食指大动,宋代富商多喜借用尼姑庵招待客人,也是其来有自。
菜色兼顾口腹与观赏功能,称为“看菜”,起源甚早,荐鬼神的食物算是最典型的看菜。祭祀者准备各种牺牲祭品,尽管获邀的“客人”都不能到场享用,但祭祀者仍得讲究,各种祭品都陈列在俎、豆、簠、簋中。俎是铜制的小案板;豆是带盖的高脚铜盘;簠、簋则是方形与圆形铜制容器,盛装熟饭熟食,造价不菲,用以摆设食物,算是高档看菜。祭祀之后,各种牺牲可不能浪费,这些看菜就进了与祭者的五脏庙;如果过于丰盛,还可以将一些胙肉分给宾客,算是“散福”,孔老夫子就特看重此事。
边看边吃的习惯,各地都有。古代罗马人用特洛伊木马的典故,制作一道名为“特洛伊烤猪”的看菜。将许多食材塞入烤猪的腹腔中,固定后上桌。取用时,只见服务人员一拉,烤猪的肚子里掉下许多食物,宾客尽欢。罗马皇帝尼禄的厨师也曾将兔子做成希腊神话中神马佩嘉索斯(Pegasus)的形状,与中国菜中装饰盘子的意思差不多。泰国宫廷相当讲究饮宴,置有专门工匠,精心安排花卉、雕刻水果,摆成不同图案,与藏人酥油花相当类似,都能博得众人赞叹。
11世纪,欧洲大体风调雨顺,一般人的生活也相当敷余。贵族王公,没事自然要吃喝玩乐,看菜也大行其道,发展出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欧洲看菜称为entremets,这个法文字的本意为“饮食之间”,作为两道菜之间的串场。有的主人为了表示用心,特别精心安排,将小麦粥、水果等食材,做成各种主题,有城堡,有花园,再将染成各种颜色的食材,做成花鸟虫鱼,搭配红酒喷泉,水果假山,极尽娱乐之能事。英格兰宫廷特别重视看菜,制作用心,还称为“细活”(subtleties)。有的看菜往往出人意表,有位厨师将小鸟放入面饼中,再当众切开饼皮,小鸟飞出面饼,让不知情的客人感到新鲜与惊奇。
看菜行之有年以后,主人为了便于大家专心观赏,干脆挪到最后一道菜以后才上,以免辜负厨子的心血。久而久之,看菜竟成了散场的信号,提醒客人,饮食已经结束。
中古后期,看菜变化成不能食用的装饰品或表演行为,甚至还有些政治味。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算是年度大事,欧洲各地的王室议论纷纷,许多宫廷的看菜也以君士坦丁堡之战为主题。勃根地领主菲利普宴请宾客时,看菜主题就是这道,菲利普还当众宣示,誓死夺回君士坦丁堡。不过,表演结束,曲终人散,君士坦丁堡还在土耳其人手中,再也没有人提起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