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富创意与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是音乐实践中重要的组织形式。本文对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音乐潜能,互相学习、长短相济,提升职业素质等方面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幼师;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除了需要对音乐的感官欣赏外,还需要集体合作的演绎,才能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具体、形象。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因此,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幼师音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展了陶行知“小先生制”在课堂中的探究,认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从四个方面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作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起探讨并解决音乐中相关的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产生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变成现在“我要学”的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也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法宝,同时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率和效度也明显提高。这样既调动了优生的积极性,又给后进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且教师只需“宏观调控”,无需“事必躬亲”,课堂时间利用更合理、更有效。
这种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学习竞赛的探讨式合作方法,使音乐课不再漫无目的,枯燥无味,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被关注、被肯定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挖掘学生音乐潜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个人的力量小,团体的力量大。它是要把每一个人的力量集合起来,使这力量向着共同的目标发挥出去”。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元,小组成员共同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生纳入更灵活、融洽的小团队中,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能充分发挥团体力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参加者和决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既有独立的责任,又有共同的目标,围绕这个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耐心聆听、积极探讨,以积极的态度和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各种潜能,把团队精神推向极致,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也能更主动融入集体,强化意识,增强凝聚力。例如,在幼师的音乐教学中,教授少儿歌曲这一章节里,笔者要求每一小组要以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考试,因而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讨论,分配组员的学习任务,如学生音准节奏较好的负责纠正音准节奏不好的,舞蹈基础好的学生负责设计队形和编排动作,表情台风好的学生负责纠正组员的表情和台风等,这样以自己的优点来纠正别人的缺点,同时也借鉴别人的优点来纠正自己的缺点,学生学得投入、认真、愉快,大家互相激励,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小团体中每一个人的力量,齐心协力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不仅如此,各个小组之间为了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也会以各种方式进行竞争,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各小组成员即使没有命令和监督,也能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自觉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争取胜利。
实践证明,挖掘各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通过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种种良性竞争,不断把学习推上新的台阶,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达到学生长短相济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还是一个团队合作,互相搭台,互相补台,相互欣赏,博采众长,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每个学生扮演了两种角色:既当学生又当教师,正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小先生制”的做法。
当学生给其他组员作讲解的时候,会想尽办法,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学识水平,使其他同学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分享自己的思路和学习心得;当学生接受其他组员的意见、建议时,也学会互相欣赏,学会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学会学习他人,关爱他人。通过对比,认识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清晰认识自我优缺点。如幼师一(3)班刘萍同学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她唱歌音准好,敢于表现,但由于节奏不稳定,每次唱歌总是越唱越快,一开始她还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所在,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一直没有多大进步。在小组合作一段时间后,她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己的努力及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得到了纠正,同时,其他组员在她的帮助下,音准和表演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更让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找出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弱项,弥补不足,才能跨越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准,推动学习再上新台阶。
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幼师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纯熟的实践技能和全面的综合素质,还要具有积极乐观、善于合作的交际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在这个背景和要求下,被广大音乐教师推崇和认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大家互相沟通、互相探讨、互帮互助的过程。学生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她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良好的协作精神。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消除隔阂、歧视和冷漠,构建一种积极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摆脱消极的自我认知,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综上所述,幼师音乐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全面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方玲.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J ].课改前言,2007,(5).
[2]傅昱晗.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黄河之声,2008,(21).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关键词:幼师;音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学科,除了需要对音乐的感官欣赏外,还需要集体合作的演绎,才能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具体、形象。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及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因此,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在幼师音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展了陶行知“小先生制”在课堂中的探究,认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能从四个方面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一、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作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提出自己的见解,一起探讨并解决音乐中相关的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产生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变成现在“我要学”的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也由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合作、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法宝,同时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率和效度也明显提高。这样既调动了优生的积极性,又给后进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而且教师只需“宏观调控”,无需“事必躬亲”,课堂时间利用更合理、更有效。
这种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学习竞赛的探讨式合作方法,使音乐课不再漫无目的,枯燥无味,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被关注、被肯定的需要,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挖掘学生音乐潜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个人的力量小,团体的力量大。它是要把每一个人的力量集合起来,使这力量向着共同的目标发挥出去”。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元,小组成员共同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学生纳入更灵活、融洽的小团队中,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能充分发挥团体力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参加者和决策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既有独立的责任,又有共同的目标,围绕这个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能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耐心聆听、积极探讨,以积极的态度和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充分发挥个人的各种潜能,把团队精神推向极致,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也能更主动融入集体,强化意识,增强凝聚力。例如,在幼师的音乐教学中,教授少儿歌曲这一章节里,笔者要求每一小组要以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考试,因而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讨论,分配组员的学习任务,如学生音准节奏较好的负责纠正音准节奏不好的,舞蹈基础好的学生负责设计队形和编排动作,表情台风好的学生负责纠正组员的表情和台风等,这样以自己的优点来纠正别人的缺点,同时也借鉴别人的优点来纠正自己的缺点,学生学得投入、认真、愉快,大家互相激励,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小团体中每一个人的力量,齐心协力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不仅如此,各个小组之间为了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也会以各种方式进行竞争,在荣誉感的驱动下,各小组成员即使没有命令和监督,也能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自觉依靠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争取胜利。
实践证明,挖掘各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力量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式,通过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种种良性竞争,不断把学习推上新的台阶,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达到学生长短相济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还是一个团队合作,互相搭台,互相补台,相互欣赏,博采众长,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每个学生扮演了两种角色:既当学生又当教师,正是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小先生制”的做法。
当学生给其他组员作讲解的时候,会想尽办法,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学识水平,使其他同学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分享自己的思路和学习心得;当学生接受其他组员的意见、建议时,也学会互相欣赏,学会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学会学习他人,关爱他人。通过对比,认识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更清晰认识自我优缺点。如幼师一(3)班刘萍同学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她唱歌音准好,敢于表现,但由于节奏不稳定,每次唱歌总是越唱越快,一开始她还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所在,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一直没有多大进步。在小组合作一段时间后,她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己的努力及教师同学的帮助下,得到了纠正,同时,其他组员在她的帮助下,音准和表演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更让她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找出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弱项,弥补不足,才能跨越自己原有的知识水准,推动学习再上新台阶。
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幼师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纯熟的实践技能和全面的综合素质,还要具有积极乐观、善于合作的交际能力。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在这个背景和要求下,被广大音乐教师推崇和认可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大家互相沟通、互相探讨、互帮互助的过程。学生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在这个层面上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她们的人际关系。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在朝夕相处的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培养了良好的协作精神。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消除隔阂、歧视和冷漠,构建一种积极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摆脱消极的自我认知,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综上所述,幼师音乐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全面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高级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方玲.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J ].课改前言,2007,(5).
[2]傅昱晗.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黄河之声,2008,(21).
责任编辑 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