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第69届阿维尼翁戏剧节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1988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现场亲历了如今世界上最为成功也最具人气的艺术节之一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分享现场实地体验和艺术节的面貌,并由此对比、思考国内艺术节举办的得失,反思我们的问题所在。作者认为,我们现有的戏剧节过多依赖组委会提供的菜单,而观众的互动意识还没培养起来;另外,相比于真正的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更像是一个统筹了这段时间所有演出的篮子,大而全,但没有中心主题,很多演出节目也缺乏彼此之间的关系。此外,真正能让节成为节,让办节的城市活跃起来的还是观众,所以在办节之外,或许也需要想想如何培养观众。
  位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中心地区的古城阿维尼翁是14世纪时罗马教皇的居所。如果到南法旅游,这座随处可见恢宏石头建筑的古城和城外的阿维尼翁桥、罗纳河都是必到的景点。不过,除了是“历史名城”以外,阿维尼翁之所以闻名世界,每年夏季在此举办的戏剧节也功不可没。
  1947年,法国戏剧导演让,维拉尔走出巴黎,带着自己的戏剧在被当时巴黎人讥称为“文化沙漠”的阿维尼翁连演七场,这就是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开端。2015年,阿维尼翁戏剧节已经举办到第69届,这年的戏剧节从7月4日开始,一直延续到7月25日。近一个月时间里,来自全世界超过2000部戏剧在这个古城的各个地方上演。演出场所多种多样,除了自中世纪以来就一直存在的阿维尼翁歌剧厅以外,其他本不具备演出功能的各个场馆也搭建了临时舞台。恢宏的教皇宫内也搭建了一个可容纳6000名观众的露天舞台,每年的开幕戏和闭幕戏都在此地上演。
  每年的阿维尼翁戏剧节都有一个主题,今年是“我即他者”(I am the Other)。组委会给出了这样的解读:“我们需要了解他人,了解每一个可能的命运,尤其是那些被剥夺了话语权的人的命运。”这次组委会邀请的作品中有不少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或是以战争为主题,我们多少能看到这样的主题。
  我是第一次去阿维尼翁戏剧节,启程前对它唯一的了解是今年主办方官网上所看到的介绍。直到走进古城内,看到连小巷子两边墙上都贴得密密麻麻的戏剧宣传海报,听到远处传来的音乐和歌唱声,我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传说中“热烈”的戏剧气氛。在阿维尼翁呆了整整8天,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找戏和看戏。这是一次新鲜的体验,我记录下对这个欧洲最有影响力的戏剧节之一的观察和思考,对理解中国当下的艺术环境也十分有益。
  在阿维尼翁戏剧节,“IN”与“OFF”是两个重要的分类。“IN”是那些官方邀请或者委约的作品,“OFF”是世界各地自发前来表演的剧团,可说是戏剧节的外围部分——当然,还有更外围的部分,那就是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虽然“IN”单元的戏是每年戏剧节的主体,但真正赋予阿维尼翁这座古城活力的,还是那上千个“OFF”单元的剧团和街头表演。
  “IN”与“OFF”由不同的单位管理。它们有不同的问讯处,前者位于一进城门的地方,后者则在城内,歌剧厅旁边的一幢大楼里。在两个问讯处,你都可以拿到一本大册子,里面介绍了该单元的所有剧目、演出剧场和排期。在“OFF”的问讯处,你还可以拿到一份地图,里面详细标明了100个临时剧场的位置,随身携带,按图找剧,非常方便。两个单元的购票方式也不同,“IN”的戏可提前通过网站、电话预定,也可以等戏剧节开始后到总票务处现场购买。如果你想看的戏票已经售罄,还有最后一种办法,那就是提前到演出场所排队,如果到演出时间场馆还没坐满,那么排队的观众就有机会购买折扣票进场。“OFF”单元的剧只有两种购买方式:要么打电话预定,要么提前到演出的剧场直接购买。
  “IN”单元的戏通常是知名导演导演的新戏,在比较大的剧场演出。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阿维尼翁每年邀请的作品数量也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今年戏剧节“IN”单元总共有47部作品,包括戏剧类22部,舞蹈类7部,音乐类5部。
  开幕戏《李尔王》和闭幕戏《重返》都属于“IN”单元的作品。因为上海台风导致我的航班被取消,比预定晚出发两天的结果就是没有赶得上《李尔王》的最后一场,十分可惜。这部开幕戏的导演是本届艺术总监奥利维埃·匹(Olivie Py)的作品。早在30年前,他就想排《李尔王》,但总是觉得时机未到,直到今年,他才觉得可以一试,并亲自将莎士比亚的剧本翻译成了法语。这部戏一直从4号演到13号,据看了《李尔王》的友人表示,此出戏剧开场非常震撼,灯光、舞台空间、演员的走位、声音,共同构成了一个让观众沉迷其中的气场,历史剧应有的宏大呼之欲出,但后面就越来越流于平淡了。
  之前在天津和北京演过一轮,由波兰戏剧大师克里斯蒂安·陆帕导演,改编自德国作家伯恩哈德小说的戏剧《伐木》也是“IN”的受邀剧目。在中国演出时,这部戏长达五个小时的演出时间成为宣传的重点,同时也让不少观众望而生畏。这部戏借作家托马斯,也就是剧中的“我”之口讽刺了向权贵妥协的文艺圈和毫无作为的国家文化机构,在国内演出时引发巨大反响,观众在某些地方鼓掌连连,深有感触。遗憾的是,《伐木》在阿维尼翁只演五场,我到达时已经演完回国,无法再看一次,也没观察到法国观众对它的反应。
  就我的观察,德国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理查三世》可算是本届戏剧节最受欢迎的一部戏了。到阿维尼翁的第二天,我和一位懂法语的朋友打算吃过午饭后去歌剧厅门口排队等待放票。刚走进城内,却接到朋友消息,说歌剧厅门口已经排了不少人,我们匆忙赶过去,一直排了7个小时,总算等到了放票时间。我很喜欢《理查三世》。这出戏一看就是奥斯特玛雅的风格,与他2008年排的《哈姆雷特》风格一致,同样的阴暗、暴力,还运用了视频和摇滚乐,但又比《哈姆雷特》显得更加成熟,整体节奏更加紧凑,对整个舞台和道具的使用也更加合理。让这出戏剧更富有魅力的是导演对理查三世这个英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的解读。理查天生残疾,造成了心理扭曲,他为了当上国王残暴地杀害了身边所有人,最后也被敌人所杀,奥斯特玛雅表现出了他的狡诈、邪恶,富有表演性的一面,但又通过他一次次独白让人看到这个暴君在野心和所剩无几的良知间的挣扎,“可恨”之处的“可怜”一面。   戏剧以外,舞蹈类作品也是阿维尼翁的重头戏,闭幕戏《重返》就属于戏剧和舞蹈的跨界作品。《野蛮人》、《纪念碑》、《致我唯一的欲望》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作品,但风格各不相同。《野蛮人》借用三段不同的舞蹈表达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限其实没有那么清楚。《纪念碑》以夸张的肢体和化妆展现了战争的不同面貌。《致我唯一的欲望》是一部非常女性主义的作品,以中世纪一幅神秘的挂毯为灵感,借裸体舞者和动物头套,展现了女性欲望的不同面相。我在教皇宫看了《重返》。演出一般,剧情和舞蹈间略有脱节,但因为场所自身就带有肃穆而庄重的气质,再加上全场观众无比安静,6000人的场子,最大的声音也不过是几声咳嗽,整个观剧体验非常特别,让我很感动。
  总的来说,我感觉阿维尼翁的演出非常丰富。形式上有戏剧、音乐、舞蹈。从内容上来看,既有莎士比亚戏剧,比如《李尔王》和《理查三世》,也有青年导演的实验之作,比如以影像和视频探索夫妻关系的《我老婆和我大吵一架,删掉了所有度假照片》,以杂技形式表演独裁者的《愚比王》等。戏剧节组委会也很重视展示全世界戏剧(还包括舞蹈、音乐)丰富性,虽然开幕戏和闭幕戏的导演都来自法国本土,但应邀而来的导演们却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波兰、德国、葡萄牙、爱沙尼亚、俄罗斯等。如果你时间安排得当,基本能感受到世界戏剧的丰富性。
  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出都维持在一定水准之上,你可能不会喜欢某个演出的风格,或者不认同主创的想法,但无法简单粗暴以“烂”字来评论。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国内艺术节挑选剧目时应该重视的,国内的艺术节越来越多,几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艺术项目,但很多艺术节看似节目单演出丰富,但仔细一看,里面往往有很多滥竽充数之作。
  参加“OFF”的剧团来自世界各地,在阿维城内临时搭建的小剧场内演出,这些小剧场的数量多达100个。并且,每个剧场演出并不只在晚上进行,而是从早上10点就开始,一直排到晚上。要在这些小剧场演出,剧团需要付场租费,加上剧组成员的机票和住宿,在这里演出的成本并不低,所以剧团们都想尽办法在街头招揽客人。每天走在阿维尼翁,都能看到许多剧组要么边唱边跳,要么身穿戏服在街上一边表演一边发传单。除了传单,口口相传在阿维尼翁也是一种常见的宣传方式。
  在阿维尼翁看戏,最大的感受是井然有序。这种有序并不是说它组织得有多好,相反,戏剧节组委会的组织颇为松散,漏洞很多,这种秩序来自于传统,一个举办了69届国际戏剧节的地方,无论是年年参与的当地居民,还是慕名而来的游客,早就自发形成了一些固有的习惯和默契,这种默契体现在整个戏剧节的方方面面。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是排队,另一个是转票。在排队等放票时,排在第一位的人会准备一个小本子,从自己开始,陆续写上每一个排队人的名字和位置,到时候交给售票处的人,一个个买票入场,基本上没人插队——并不是完全没有,也很少骚乱。在阿维尼翁,每天都有人在转自己来不及看的戏票,但并没有黄牛。想出票的人在演出前带着戏票到排队的人群中寻问,想求票的人则会写一个板子,在剧场门口举着。戏票的转让都是原价,并不存在加价和压价的情况,整个买卖关系非常和谐,完全建立在分享戏剧的基础上。
  近年来,国内也渐渐开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节,以我所在的江浙沪地区为例,在今年差不多同一时间点就有乌镇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当代戏剧节等多个艺术节。
  我连续参加了两年乌镇戏剧节,今年的观感比去年好多了,感觉这个戏剧节在一点点成熟。从单元设置上,乌镇也采取了二分法:组委会邀请剧目和嘉年华项目。邀请剧目在几个剧场演出,嘉年华则在乌镇街头表演。这个设置考虑到了室内演出和户外演出,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设计。戏剧节期间走在乌镇,到处可见奇装异服之人,也是一道风景。但或许是国内游客对戏剧节的接受度并不太高,感觉街头气氛并不如阿维尼翁热烈,愿意加入这种戏剧气氛内玩一把的游人很少,大都是冷漠地路过,或是带着新奇态度地围观。国内参加嘉年华的剧团也缺乏街头表演的经验,大都只是将剧场的语言类戏剧带到户外演出,很难吸引到观众。其实,真正适合街头表演的是那些音乐类、肢体类的演出以及一些面向儿童的表演。今年,乌镇邀请了十个国外的剧目和十个国内的剧目。数量上并不多,所以观众基本可以看完全程。优点是十个国外的剧目种类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经典剧本改编的戏剧,有肢体类的温情小品,还有颇具实验性的作品,能展现出一个比较多样化的面貌。缺憾则在于国内几个“先锋”作品质量着实不高,有的甚至缺乏诚意。在乌镇看戏的许多观众都是游客,不少是第一次进剧场,花200元甚至是350元买了戏票,看完后却大呼上当,叫着“退钱”。乌镇并不避讳地承认把戏剧节当作一个文化品牌在经营,邀请这么多戏剧剧体,基本上是在赔本赚吆喝。既然如此,何不做得更彻底一些,将一些实验性强的戏剧作品放到户外,让游客免费观看,说不定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比于真正的戏剧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更像是一个统筹了这段时间所有演出的篮子,大而全,但没有鲜明主题和逻辑,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10月和11月,在上海看很多演出时都会有“上海国际艺术节”几个字样,实际上我并不明白艺术节和这些演出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艺术节,这些剧目就不演了吗?到底其中有多少是艺术节组委会邀请而来,又有多少只是因为正好在上海演出而被冠以艺术节的名号?在我看来,既然称之为“节”,就应该有节的样子,要么更热闹一些,在演出之外举办一些公开的公益活动,要么每年有一个主题,但就目前来看,上海国际艺术节似乎更像是“菜篮子”。
  其他诸如此类的大型艺术节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在我看来,各种各样的戏剧节和艺术节虽然越来越多,但基于成熟观众的默契还未形成,也就是说,我们仍然未建立起戏剧节和艺术节的传统。这些节更多是由商业力量或是行政力量来推动,观众只是默默接受,而非自觉参与。真正能让节成为节,让办节的城市活跃起来的还是观众,所以在办节之外,或许也需要思索如何培养观众。
其他文献
在城市空间形态上,现代会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延伸,为城市社群的交往休闲提供了场所。会所是自由人观念交流与共享的联合体,是以休闲、分享、娱乐、社交为纽带的,在当代语境下可供自由选择的城市集体社交空间的一种。  一、沙龙、会馆与会所  会所,顾名思义,乃因缘会聚之所在,从中衍生出无限后续的可能。“会所”英文为“Club”,音译即为“俱乐部”。300多年前,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在巴黎举办了“蓝色沙龙”
期刊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故国。  从尼泊尔的蓝毗尼园 Iumbibni (古印度之迦毗罗卫城蓝毗尼园), 到印度北部比恰尔邦伽耶城南郊的菩提伽耶Buddha gaya摩诃菩提寺,到印度北部波罗奈城的鹿野苑Sarnath,再到中部奥兰加巴德的阿旃陀Ajanta石窟群、埃洛拉Ellora石窟群,还有博帕尔城附近的世界第一佛塔桑吉 Sanchi古塔……这里既是梵义圣地的佛祖降生地、证成正觉
期刊
由上海丹鼎画院主办的《上海丹鼎画院成立首展》于2012年5月6日在上海图书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为祝贺上海丹鼎画院揭牌成立,有北京李荣海,江苏萧平、方骏、尹石,上海韩硕、杨正新、张培础、陈琪、夏明来,浙江中国美院张谷旻、仁量,江西蔡超等40余位优秀艺术家展示他们120余件精品力作。展览作品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等。其中夏明来的瓷画作品尤以青花、墨彩见长,并形成了强烈的与众不同的个人艺术风格。  上
期刊
喜闻画家曹颖平先生荣获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美术“最佳创作奖”。笔者前去他家拜访祝贺,曹先生很理解我未能欣赏他在画展上那些作品的缺憾,于是就搬来了近百幅水粉画作,置于长茶几上,一一翻给我欣赏。其中就有毛泽东、邓小平、周恩来、江泽民、爱因斯坦、白杨、赵丹、张瑞芳、孙道临、秦怡、索菲娅·罗兰、帕瓦洛蒂、马拉多纳、阿里、比尔·盖茨、基辛格、安南、克林顿等的水彩肖像画。  曹颖平先生196
期刊
江南丝竹源于明代苏州、昆山一带,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广泛流传于上海、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地区。从清末起,苏南和上海等地业余组织起来的丝竹乐团体相当活跃。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发展,他们经常聚会,交流演出经验,也常参加一些喜庆活动,通过演出实践,提高了演奏技巧,丰富了演奏曲目。原有江南丝竹曲谱较简单,长年来在众多演奏者的相互切磋中,创造了不少独特技法,使乐器表现能力达到一定高度,逐渐形成了
期刊
“我的这些纸上作品都是开放性的……”在画室,周长江指着一幅未完成的“盒子纸画”如此说,“比如这张纸,这里撕坏了,我觉得撕坏痕迹是个元素:这张纸是元素,笔墨是元素,黑的,白的,甚至瓦楞纸的纹路也是元素,这张画里有6个元素,我都要把它们摆平。就如同交响乐中的乐器,越多越难摆平。这就是绘画形式语言问题,需要推敲。画的时候用笔蛮快的,但是画前画后要想好多时间,才能继续画下去。所以一幅画完成需要很长时间……
期刊
这个汇聚在上海美术馆的展览,让我们从繁琐的中国工笔画三矾九染的古老传统中看到对当代观念的穿越。艺术家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年龄尚有参差,理想也不完全一致。其中一部分人的作品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而其余一部分蓬勃于最近的10年,甚至我们可喜地看到有更为年轻一代的后继者不断加入。这种新工笔力量的汇聚大概起始于2005年前后,由此逐渐蔓延成一种柔和但却可观的力量。  这群艺术家我把他们视为传
期刊
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于哥本哈根召开第11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召开大会,针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探讨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随
期刊
《章草传薪》即将问世,我十分高兴为之作序。  章草的形成与兴起至今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章草前承秦隶,后启今草,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向今文字转变的重要阶段,也是当今草书、行书、楷书的发展源头。章草古朴典雅的特点,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书法家的青睐。不少著名书法家在章草中下过功夫,如古代的王羲之、赵孟俯、祝枝山,直至现代的王蘧常、郑诵先、李天马都在章草中有其独到的建树。王世镗先生曾经说过
期刊
佛教思想曾经盛行于南亚次大陆、东南亚、中亚与东亚,石窟开凿的地点与创建大致也体现了佛教文化东传的历史发展过程。宗教文化需要受众,芸芸众生更易于被想象的力量所打动。中国百姓为生存所苦(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疾病灾难),需要一种关于人生的解释,而儒家等级式的体制礼仪和道家超越性的跳脱都不能完全解决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在迂回辗转中,在与社会各阶层的交互碰撞中找到了它自身特有的传播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