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无用之启”的误区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课堂上“启而不发”的现象,教师一般埋怨学生“无动于衷”,很少反思自己的“无用之启”。课堂上,怎样的问题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首先,尊重认知起点,切准年段特征。
  平时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习惯用成人的知识储备,居高临下地看待学生,或者把低年级的学生当高年级的学生对待。这种“想当然”的心态,导致教师提问时“启”得辛苦,学生学得困顿。
  师:请同学们朗读《灰雀》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
  生1:描写灰雀的句子是“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师:描写灰雀的时候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茫然。)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修辞手法吗?
  (学生睁大眼睛望着老师。)
  师:那你们知道比喻、拟人吗?
  (很多学生频频点头。)
  生2:“歌唱”这个词把灰雀当人来写。
  师:你答得太好了。这里作者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是小学三年级课堂。学生对超越他们认知起点的所谓“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本无从知晓。按理说,学生对这段中把灰雀当人来写的句子很好理解,但由于教师没有吃透学情,没有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他们所处的认知起点,把一个浅显易懂的问题深奥化,生硬照搬不应在此年段出现的术语,导致了启而不发的现象。
  其次,尊重心理起点,明确问题指向。
  课堂上,教师要懂得通过察言观色来揣度学生内心的真实状态。当学生找到教师提问的方向时,欣喜之色就会浮现在他们天真稚嫩的脸上;当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目光躲闪,对教师的引导面露犹疑时,那这种引导就有可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只会疲于应付,课堂就会显得滞涩。
  师:(指名朗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没有学生举手。)
  师:这一自然段写了天都峰的什么特点?
  (学生举手者寥寥。)
  师:这一自然段写了天都峰的哪两个特点?在这一段里面找两个字来回答。
  生:“高”和“陡”。
  上课教师的开头一问有点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因为指向模糊,没有直指设问的核心,不能显现问题的真正意图,所以出现了学生不知如何作答的情况。所幸,上课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表现的迟钝,及时调整预设的启导方案,最终明确突出了中心问题。
  为了避免启而不发现象的产生,教师备课之时要多走进学生内心,体察他们的心理特点,要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调整问题指向,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调试,在缓冲中“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后,尊重生活起点,引发话语共鸣。
  学生对经历过的事情,参与过的活动,记忆尤为深刻。教学时,教师注重将生活与学习融入,启而不发的情况就会少之又少。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看看写了“我”和哥哥在草地上的什么事情。
  生1:写了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事。
  师:有趣吗?
  生(齐):有趣。
  师:你们玩过吹蒲公英绒毛的游戏没有?谁说说?
  (学生笑而无语。)
  师:那你们可能玩过类似的游戏。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异常活跃,交流不断。)
  学生的生活起点在哪里,经历就在哪里,话匣子才能被打开。玩过吹蒲公英绒毛游戏的学生可能有,但不一定很多,这一“特别之启”无法引起绝大多数学生的体验共鸣。而当教师由玩吹蒲公英绒毛的游戏转向玩过类似游戏的启发抛出之后,学生的灵光瞬间一闪,话语不断。因为他们的生活里不乏这样的活动和场景,他们经历过,体验过,他们就容易领悟,学习就会变得妙趣横生。
  (作者单位:长阳县榔坪镇秀峰桥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其他文献
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都离不开水,生命之源是水,生产之要还是水,水在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兴衰。虽然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
【摘要】进入到信息社会,数字化被引进到油田企业当中,为油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管理上的便捷。与此同时,社会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数字化建设成为了油田建设的重中之重。油田的数字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油田的工作效率,还会使人力和物力都获得高效利用。本文主要探讨油田数字化条件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油田数字化;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油田的数字化建设中,数字化是整个信息化的最前端,从数据采
在区域经济发展导向上,建立生态经济省已经成为首选.山西建立生态经济省存在基础性与内生性障碍,同时具有产业基础及人文社会基础的优势.只要政府在建立生态经济省中负起责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有助于理解文义,培养语感,而且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情商。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一、归并断句,读出文字意义  朗读训练要从基本功抓起。朗读的基本功包括很多方面,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是其中之一。断句何以重要?因为不会断句就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我们来看这个句子,“那一辆辆汽车,咋背着个大气包?”这是描写建国初期我国石油紧缺,汽车只能靠煤气做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忙完一天的工作,我坐在电脑前,打开喜欢的音乐,随着优美的旋律,心中那抹暖暖的温馨氤氲而起,很多年前的一幕幕浮现于眼前。  小学一年级时,学校在一个小山脚下,青山绿水,环境美丽幽静,可供我们玩乐的地方很多。一个年近六十岁的老先生教我们语文课,他的古板容不得我们过分调皮。他像过去私塾里的老学究那样,动不动以尺子击手掌,所以我们尽量压抑着活泼的天性。他循规蹈矩地教着我们,从拼音到
党校函授教育具有党性教育、成人教育、干部教育、学历教育、现代教育等特点,新世纪新阶段要实现党校函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党校函授教育的上述特点,按照《干部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数字化建设进程的问题: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等.未来的建设应从硬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