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我国高职高专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在“问题教学”思想、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思想、探究学习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分析基于问题的探究型教学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出信息技术课程基于问题的探究型教学模式,同时也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关键词]高职高专 信息技术课程 问题教学 探究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910137-01
一、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探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教学模式定义(或内涵)的全新观点是: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它是将学习环境设计理论转化为具体教学活动结构和操作程序的中介,是将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同具体教学情境相结合的结果。
(一)“问题教学”思想。所谓“问题教学”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它是把教学、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real-world)或真实的(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学习模式。“问题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习目标十分明确。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思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最普及的形式就是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学习的教学思想。探究式教学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运动”中提出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搜集信息、综合研究、得出结论。它的教学特点是:教师先举实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发现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学生探究问题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学生学习新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将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问题的解决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获得新知识并培养能力。高职高专的探究型问题教学,主要通过学生上机来加以解决,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得出结论,使他们亲自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建构对问题的新认识。
(三)重视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该模式中,需要分组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水平。通过合作学习,不但能解决问题,而且还能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情意,提高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互评与师生评价。该模式评价,是指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评价。该模式重视真实的、基于问题的评价,重过程甚于结果,这种评价没有等级评定,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
三、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文构建出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探究型教学模式。它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让学生积极探索,领悟实质,把握规律。明确获取所需信息途径、确定研究问题计划和安排。围绕问题,学生搜集相关的问题信息,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形成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总结反馈,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识和明确的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提出引导性问题,然后进一步提出更多的细化问题。
第二阶段: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
1.分析问题情境。对所提出的问题情境认真思考、分析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问题和情境的理解。2.分析问题。在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本质。3.陈述问题。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勾画出小组学习目标,对研究的特定问题进行目标设定,每个目标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对整个过程进行描述。4.小组分工。根据学习的兴趣,进行分组,在明确任务目标后,小组成员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传达给全班。5.提出论证假设。提出可能的行动、建议或解决方案,以列表或段落形式写下对问题原因的意见或假设以及如何对问题解决的想法。6.列出已经知道的信息。小组成员对问题进行分析,要求是什么?在问题陈述中提供了那些信息,在电子版上,列出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
第三阶段:探究、解决问题
1.查找、搜集信息。根据前面所列出的问题资源,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找到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书籍,浏览相关网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搜索工具,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2.整理、分析信息。小组成员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回答问题:(1)搜集的信息是否有助于回答问题?(2)是否需要搜集更多的问题;(3)搜集的信息能否作出决定或解决问题?3.相互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阶段,小组成员要思考以下问题:(1)怎样才能利用自己的观点和所搜集的资料创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2)最终结果怎么样?需要说明的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以自己所搜集的信息为基础,要以自己小组研究的数据为依据。
第四阶段:展示成果
以适当的形式,来展示小组对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办法。展示的内容包括:个人材料说明,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活动计划任务安排,如何解决问题,怎样开展协作活动的。
第五阶段:评价、反馈
个人与小组之间对问题解决进行评价,评价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表现,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基于问题的学习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
五、结束语
总之,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强调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提高。这种模式的运用,比较适合高职高专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质疑和探究,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问题认知结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积极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对于提高高职高专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符合我国高职高专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曹军利,问题教学模式的提出的实践[J].语文学习2001年,第3期.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电化教育研究[J].2005年,第1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 信息技术课程 问题教学 探究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910137-01
一、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探究型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教学模式定义(或内涵)的全新观点是: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它是将学习环境设计理论转化为具体教学活动结构和操作程序的中介,是将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同具体教学情境相结合的结果。
(一)“问题教学”思想。所谓“问题教学”是指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它是把教学、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real-world)或真实的(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学习模式。“问题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习目标十分明确。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思想。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最普及的形式就是整合。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即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探究学习的教学思想。探究式教学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运动”中提出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提出问题、搜集信息、综合研究、得出结论。它的教学特点是:教师先举实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中发现问题。发现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
二、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学生探究问题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展开的。学生学习新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将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问题之中,学生通过所提供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明确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通过问题的解决去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获得新知识并培养能力。高职高专的探究型问题教学,主要通过学生上机来加以解决,让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得出结论,使他们亲自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建构对问题的新认识。
(三)重视小组的合作学习。在该模式中,需要分组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水平。通过合作学习,不但能解决问题,而且还能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情意,提高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互评与师生评价。该模式评价,是指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评价。该模式重视真实的、基于问题的评价,重过程甚于结果,这种评价没有等级评定,进行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结合。
三、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本文构建出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探究型教学模式。它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并作为学习的驱动力,让学生积极探索,领悟实质,把握规律。明确获取所需信息途径、确定研究问题计划和安排。围绕问题,学生搜集相关的问题信息,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形成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总结反馈,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识和明确的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提出引导性问题,然后进一步提出更多的细化问题。
第二阶段:界定问题,分析问题,组织分工
1.分析问题情境。对所提出的问题情境认真思考、分析和讨论,检查学生对问题和情境的理解。2.分析问题。在设置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本质。3.陈述问题。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勾画出小组学习目标,对研究的特定问题进行目标设定,每个目标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成员,对整个过程进行描述。4.小组分工。根据学习的兴趣,进行分组,在明确任务目标后,小组成员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传达给全班。5.提出论证假设。提出可能的行动、建议或解决方案,以列表或段落形式写下对问题原因的意见或假设以及如何对问题解决的想法。6.列出已经知道的信息。小组成员对问题进行分析,要求是什么?在问题陈述中提供了那些信息,在电子版上,列出我们已经知道的信息。
第三阶段:探究、解决问题
1.查找、搜集信息。根据前面所列出的问题资源,以及解决问题所需要找到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书籍,浏览相关网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搜索工具,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2.整理、分析信息。小组成员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然后回答问题:(1)搜集的信息是否有助于回答问题?(2)是否需要搜集更多的问题;(3)搜集的信息能否作出决定或解决问题?3.相互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阶段,小组成员要思考以下问题:(1)怎样才能利用自己的观点和所搜集的资料创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2)最终结果怎么样?需要说明的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以自己所搜集的信息为基础,要以自己小组研究的数据为依据。
第四阶段:展示成果
以适当的形式,来展示小组对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办法。展示的内容包括:个人材料说明,小组成果展示,小组活动计划任务安排,如何解决问题,怎样开展协作活动的。
第五阶段:评价、反馈
个人与小组之间对问题解决进行评价,评价对解决问题过程的表现,教师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基于问题的学习评价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
五、结束语
总之,高职高专基于问题的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型教学模式,强调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素质的提高。这种模式的运用,比较适合高职高专信息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质疑和探究,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问题认知结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积极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对于提高高职高专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种意义符合我国高职高专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时代特点。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曹军利,问题教学模式的提出的实践[J].语文学习2001年,第3期.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电化教育研究[J].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