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的教育理念不断革新,当下的小学科学中教学理念已经逐渐向着科学探究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并不是特别地重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在小学教育阶段中,教师更多的是借助于书籍中配置的图片资料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习,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过系统的科学探究。就如何开展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应用进行简要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应用
作为科学类的启蒙型学科,小学科学对小学生起到的更多的是引导他们以科学的角度以及四维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但是仅仅是借由课程上教师的讲解还是不够的,课本的知识内容虽然也同样丰富多元,但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为小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科学知识呈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其实是在为未来初高中阶段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学科做铺垫,因此必须重视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学习。
一、目前小学阶段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1.科学探究的成效过低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活动,其实针对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究效果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科学普遍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心理,在学校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小学生没有全身心地参与进去,与同学、老师互动力度也不够,在实践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不少学生关注点反而是在同学之间的事情上,因此也不可能激发学生对科學探究的真正兴趣,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体的科学探究过程效率不高,课程的效果不好,学生也没有学到或者说观察到有意义的自然科学现象,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意义不大。
2.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需要学习的内容,可能无法完全沉浸下来认真学习,如果教师在课程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于单一乏味,那么学生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下降、精神疲劳的现象,学生也不会主动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更不会与教师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课程联系将变得十分脆弱,无法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有效输送给学生。
3.相应的科学设备不足
在小学阶段中,各个学校对科学设备的投入力度、资金其实都是不够的,这就导致可以供学生参考观察、动手操作的科学设备不足,学校主要购置的设备都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有帮助的设备,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但是仍旧忽视了科学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换言之,也就是将课堂中的主动权更多的交给了教师,而学生仍是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很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科学探究类的课程往往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才能够深入理解的一门学科,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能够动手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科学探究的应用
为了让科学探究真正能够在小学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应用作用,那么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问题是引领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而且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表达,也是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的好办法,科学探究的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并也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没有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无疑是可怕的,学生就是在问题中成长起来的,如果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都不再向教师进行提问了,那么很有可能是学生完全丧失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或者说师生之间的关系过于僵化,学生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核心点,引导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向,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所以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需要注意:(1)按照教学的目标进行活动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针对性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2)根据教学内容以及知识上的架构来整理出具有连贯性的问题,充分展示出问题的层次感,增加课堂中的连续性、乐趣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之间的联系,随着从简到难的问题深入,让学生产生兴趣。
比如在带领学生进行“金属传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金属传热过程时,记录下不同的金属在不同温度中的反应,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从同学们记录的问题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随着时间的变化,金属有哪些变化?”等,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出传热速度最快的金属是哪一种,以及最不容易传热的金属是哪一种,而这些不同的金属,我们利用它们对应的金属传热特性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做什么工作。让学生从观察—提问—联想来提升自己对外界的观察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中运用科学探究活动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学科应用的途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多以引导、鼓励、趣味的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帮助学生能够更快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孟令红,石新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0-64.
[2]王长志.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23):81.
[3]吴剑平.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教导刊,2015(7).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应用
作为科学类的启蒙型学科,小学科学对小学生起到的更多的是引导他们以科学的角度以及四维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但是仅仅是借由课程上教师的讲解还是不够的,课本的知识内容虽然也同样丰富多元,但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为小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科学知识呈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内容,其实是在为未来初高中阶段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学科做铺垫,因此必须重视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学习。
一、目前小学阶段科学探究中的问题
1.科学探究的成效过低
在我国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活动,其实针对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究效果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自然科学普遍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缺乏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心理,在学校组织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小学生没有全身心地参与进去,与同学、老师互动力度也不够,在实践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完全集中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不少学生关注点反而是在同学之间的事情上,因此也不可能激发学生对科學探究的真正兴趣,而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体的科学探究过程效率不高,课程的效果不好,学生也没有学到或者说观察到有意义的自然科学现象,对学生而言,学习的意义不大。
2.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刻板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需要学习的内容,可能无法完全沉浸下来认真学习,如果教师在课程上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过于单一乏味,那么学生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下降、精神疲劳的现象,学生也不会主动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更不会与教师形成高效率、高质量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课程联系将变得十分脆弱,无法将科学探究的内容有效输送给学生。
3.相应的科学设备不足
在小学阶段中,各个学校对科学设备的投入力度、资金其实都是不够的,这就导致可以供学生参考观察、动手操作的科学设备不足,学校主要购置的设备都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有帮助的设备,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但是仍旧忽视了科学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换言之,也就是将课堂中的主动权更多的交给了教师,而学生仍是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也不能很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科学探究类的课程往往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之后,才能够深入理解的一门学科,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能够动手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科学探究的应用
为了让科学探究真正能够在小学科学教学发挥最大的应用作用,那么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问题是引领科学探究的重要工具,而且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表达,也是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的好办法,科学探究的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并也能够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
没有问题的科学探究过程无疑是可怕的,学生就是在问题中成长起来的,如果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都不再向教师进行提问了,那么很有可能是学生完全丧失了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或者说师生之间的关系过于僵化,学生不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核心点,引导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向,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所以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需要注意:(1)按照教学的目标进行活动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出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针对性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2)根据教学内容以及知识上的架构来整理出具有连贯性的问题,充分展示出问题的层次感,增加课堂中的连续性、乐趣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之间的联系,随着从简到难的问题深入,让学生产生兴趣。
比如在带领学生进行“金属传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金属传热过程时,记录下不同的金属在不同温度中的反应,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从同学们记录的问题中,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随着时间的变化,金属有哪些变化?”等,通过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出传热速度最快的金属是哪一种,以及最不容易传热的金属是哪一种,而这些不同的金属,我们利用它们对应的金属传热特性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做什么工作。让学生从观察—提问—联想来提升自己对外界的观察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中运用科学探究活动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学科应用的途径,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多以引导、鼓励、趣味的方式与学生开展互动,帮助学生能够更快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孟令红,石新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0-64.
[2]王长志.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23):81.
[3]吴剑平.在小学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教导刊,2015(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