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方人主张利用和依循人性,中国人更多地主张改造人性.现代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似乎更支持依循和利用人性的主张.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依循人性、利用人性显然成本更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人主张利用和依循人性,中国人更多地主张改造人性.现代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似乎更支持依循和利用人性的主张.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看,依循人性、利用人性显然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西方人主张顺应和利用人性具有更多的实用色彩,中国人主张改造人性更具有理想色彩.人性有其局限性,我们不能放弃对人性的改造.但塑造和改造人性,也要尊重基本的人性,不能超越人的基本属性.
其他文献
哲学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为自己确立一个位置。对哲学之终结的不断宣告和哲学的日趋文学化、文化化的趋向,使得学院的和非学院的哲学家都在思考哲学的定位问题。一门
“慎”,是中国古代贤人推崇的基本德性之一。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分析,慎德有两个重要的维度,即:慎微与慎独。慎德的这两个重要维度,既存在着共同点,又各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功能
本文重新清理了有关古典儒家与道家之间关系上的一些混淆,以为实际的情况是:在儒家和老庄学说之间尚存在着一种未被揭示的共通性,并较之二者的差异性更为根本与重要.通过借助
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两阶段划分形式.以交往从有限的地域性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
藏传佛教微型雕塑"嚓嚓"原为古印度佛教艺术品,在佛教传入藏区的过程中,以其直观、真实的形象冲破语言、文字障碍,对佛教教义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整个藏区使其类
人们认为跨文化的哲学对话能够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因为哲学对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此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文化差异”这个观念将很快过时。在他看来
“精神”是西方思想与哲学的一个基本语词。海德格尔在其思想历程中对精神进行了多重解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氏一方面避免使用传统的精神概念,另一方面又对它进行改写,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生理与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不稳定的时期,期间有对未来最乐观的憧憬,但是也充满了发生各种不幸的可能。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最主要的两个问题是:“
在“艺术定义”成为当代美学的热点话题时,美国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认为,对艺术的定义问题要改变提问的角度,从“什么是艺术”转变为“何时为艺术”。“何时为艺术”的建立
面对常用的心理治疗措施难以解决民警群体特有心理问题的困境,课题组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观点与心理动力学原理相结合,在基层民警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民警心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