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学科迥异而特点不一,对于数学这门抽象性与思维性极强的学科,似乎有着更高的难度。尤其对于刚刚跨越了小学启蒙阶段的初中生而言,由于受到思维水平与心理特点的局限,他们还不能像陈景润那样痴迷地遨游在数学王国里,追求哥德巴赫猜想的王冠,更不能像华罗庚那样沉浸在只属于自己的数学世界里,攻克数学领域的世纪难题。他们面对的显然是枯燥的公式和繁杂的数字,那里没有文学诗情画意的陶醉,也没有理化光泽怪离的诱惑,那么如何在知识严谨的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轻松地步入数学殿堂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与尝试。
一、设置悬疑,诱发学习兴趣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学龄中期,他们的行为常受兴趣支配。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种意境,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和动机。设置悬疑,则能触发他们天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问题悬疑法,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同时激发了他们的热情,提高其学习几何的动力。
二、巧用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客观反映,直观教学经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创设直观教学情境,为学生获取知识,增强体验提供有利的平台,这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如学习“等式的性质”一课时,我便采用了实验法:在天平两边的秤盘里,放有重量相等的物体,这时天平是平衡的。如果我们在天平两边秤盘里都加上或拿去重量相等的物体,可以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如果我们把两边秤盘的物体重量都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或者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可以发现天平仍然平衡。这其实与等式的原理是相通的。学生经历教师的直观演示以及自身的动手实验,很快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及内在联系,知识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同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层。
三、穿插故事,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学生的心理往往只对新颖的东西,如趣人趣事感兴趣,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需要特点。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挖掘教材的趣味生成点与学生的兴趣生发点,巧妙地选取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及有关的史料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倾向教师。如学习“黄金分割”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相机穿插数学家华罗庚优选法则0.618在长春面包厂的应用。为了防止和好的面粘到桶壁,桶壁要刷豆油量乘上0.618的量最合适。当大桶从二层楼高的地方倒下时,面柱徐徐下淌,精彩极了。教师生动地讲述着,学生个个听得聚精会神,仿佛身临其境,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并从中深刻体会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途很大,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由此激发。
四、联系实际,培植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因而教师应当从生活情境入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刻领悟数学学习的意义,进而培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必然会深入思考原因,并意识到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如此反而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便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把长5米的扶梯靠在围墙上,扶梯的顶部和地面的垂直距离是4米,如果扶梯的顶部下滑1米,则扶梯的底部会滑动多少米?”为了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我没有进行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行探究,经历“猜测—作图—思考—运算—结论”这一思维过程。全班交流之后,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学生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研讨的氛围异常浓郁。这时我才参与其中,协助学生抓住关键,化解难点,达成共识。可见,只有当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时,他们才可能不亦乐乎地参与研究;也只有将所学知识适时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说明学生已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开放题型,巩固学习兴趣
条件、结论不全的题称为“开放型”题,反之称为“封闭型”题。有意将结论略去,或者少给部分条件,让学生通过探索补上,不仅能增强课堂的情趣,而且能有效地训练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如在教学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要使式子x2+7X+P可以因式分解(在整数范围内),P可以取哪些整数?这个问题给出的条件并不完全,探讨的空间也十分广泛。讨论之后,我让学生相互比一比谁的答案多,谁能最先找出规律。在一阵激烈的抢答之后,学生们一致发现,这里P的取值有无穷个,这时我再引导学生探讨P的规律【其一般表达式为:P=n(7-n)(n为任意整数)】,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兴趣作为一项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凡的价值,也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教师作为学生智慧的启蒙者,应当在思考中不断总结摸索新举措,新路径,新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生生不息,惊喜不断;我们的学生才能生龙活虎,进取永恒。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
一、设置悬疑,诱发学习兴趣
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而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学龄中期,他们的行为常受兴趣支配。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种意境,使学生感到面临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和动机。设置悬疑,则能触发他们天生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问题悬疑法,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同时激发了他们的热情,提高其学习几何的动力。
二、巧用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客观反映,直观教学经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创设直观教学情境,为学生获取知识,增强体验提供有利的平台,这不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如学习“等式的性质”一课时,我便采用了实验法:在天平两边的秤盘里,放有重量相等的物体,这时天平是平衡的。如果我们在天平两边秤盘里都加上或拿去重量相等的物体,可以发现天平仍然平衡;如果我们把两边秤盘的物体重量都扩大到原来的相同倍数,或者都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可以发现天平仍然平衡。这其实与等式的原理是相通的。学生经历教师的直观演示以及自身的动手实验,很快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及内在联系,知识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同时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层。
三、穿插故事,提高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学生的心理往往只对新颖的东西,如趣人趣事感兴趣,这是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需要特点。因此,我们的数学课堂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挖掘教材的趣味生成点与学生的兴趣生发点,巧妙地选取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及有关的史料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倾向教师。如学习“黄金分割”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相机穿插数学家华罗庚优选法则0.618在长春面包厂的应用。为了防止和好的面粘到桶壁,桶壁要刷豆油量乘上0.618的量最合适。当大桶从二层楼高的地方倒下时,面柱徐徐下淌,精彩极了。教师生动地讲述着,学生个个听得聚精会神,仿佛身临其境,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并从中深刻体会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用途很大,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由此激发。
四、联系实际,培植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因而教师应当从生活情境入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刻领悟数学学习的意义,进而培植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必然会深入思考原因,并意识到自身知识水平的局限,如此反而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时,我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便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把长5米的扶梯靠在围墙上,扶梯的顶部和地面的垂直距离是4米,如果扶梯的顶部下滑1米,则扶梯的底部会滑动多少米?”为了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我没有进行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自行探究,经历“猜测—作图—思考—运算—结论”这一思维过程。全班交流之后,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学生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研讨的氛围异常浓郁。这时我才参与其中,协助学生抓住关键,化解难点,达成共识。可见,只有当学生认为老师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时,他们才可能不亦乐乎地参与研究;也只有将所学知识适时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说明学生已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开放题型,巩固学习兴趣
条件、结论不全的题称为“开放型”题,反之称为“封闭型”题。有意将结论略去,或者少给部分条件,让学生通过探索补上,不仅能增强课堂的情趣,而且能有效地训练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以改进。如在教学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要使式子x2+7X+P可以因式分解(在整数范围内),P可以取哪些整数?这个问题给出的条件并不完全,探讨的空间也十分广泛。讨论之后,我让学生相互比一比谁的答案多,谁能最先找出规律。在一阵激烈的抢答之后,学生们一致发现,这里P的取值有无穷个,这时我再引导学生探讨P的规律【其一般表达式为:P=n(7-n)(n为任意整数)】,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了。
兴趣作为一项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非凡的价值,也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教师作为学生智慧的启蒙者,应当在思考中不断总结摸索新举措,新路径,新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生生不息,惊喜不断;我们的学生才能生龙活虎,进取永恒。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崧厦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