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是认知心理学,传统意义上的能力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认知能力,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技术能力,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两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跟人与人的相处能力有关联,同时受到个体情绪的影响,所以人们开始意识到第三、四种能力,就是合作交流沟通能力和情绪能力,情绪会影响心理过程、价值判断、行为执行和道德认知,犯罪学中有一种情绪失控的“激情犯罪”,就是指情绪失控做出极端行为而造成犯罪的恶果,在道德教育中,控制情绪非常重要,情绪失控,理智就丧失,道德认知产生偏移,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必然产生错误,研究情绪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小学生情绪学习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影响
1.情绪分类和情绪能力的测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与外界环境刺激、个体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及大脑的生物学基础都有直接关系,个体情绪化特征既有家族的遗传性,又有后天的学习性,目前,从人类生存保障的视角出发,把“情绪”分成次要情绪和社会情绪两大类,两类情绪都来源于个体的生活经验,一般生活中感受到的道德相关情绪称“次要情绪”,如失败条件下的羞耻感、窘迫感、嫉妒感,等等,社会情绪指没有外界危险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的情绪倾向,例如对某一事件感到惊讶、愤怒、恐惧、厌恶,对某一人物崇拜、蔑视,对生活态度选择悲观或快乐,等等,这种情绪是比较广义的,也是受到文化背景及认知水平制约的。社会情绪有七种:恐惧、愤怒、悲伤、厌恶、轻蔑、惊讶、快乐,七种之中只有快乐情绪是积极的,所以我们无论是学习层面还是道德润泽层面,都必须注意快乐情绪的最大化,使个体在愉悦的情绪条件下发展自己的心智。
情绪跟行动有关联,情绪的测评就必须仔细观察被测评者的行为、表情、言语和姿态,德育教育工作者缺乏观察和测评学生的情绪能力,一堂品德课教师并不关注学生学习情绪给道德认知带来的影响,只是按教材内容机械推进,偶尔使用一些小环节引起学生的浅层次兴趣,逐步使品德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边缘学习的场域。真正优质的品德课是要学生追求一种道德信仰,并在追求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渴望成功,追求高尚和儒雅,学会不同语境下、不同条件下的情绪自我调控。
2.情绪产生的因素分析。因为情绪产生跟人的大脑有关联,所以情绪有年龄发展阶段性、家族遗传性,也有人种、性别的差异性。情绪产生又跟外界刺激条件有关联,因此情绪又有外界诱因刺激性、文化背景制约性、个体感受能力的识别性。情绪是主观产物,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个体的不同情绪,不同事物也可以产生不同个体相同的情绪,情绪是短暂的,可以转化的,例如教师经常用红五角星奖励学生,低幼年级有获得奖励的喜悦情绪产生,高年级学生就会产生厌恶情绪,时间短,低幼年级有激情,时间长就不感兴趣了。
3.小学生情绪调控对道德认知形成的影响。道德的学习不能在事不关己的讨论中、冷眼旁观中进行。德育主体必须在经过道德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情绪对道德体验、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是有直接影响的,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中有句名言:“亲其师,信其道”,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道德学习的影响力。
二、小学生情绪的识别、理解和管理
1.小学生情绪的理解和管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脑发育的制约,情绪比成人脆弱,自控能力比成人差,婴儿至学龄前儿童产生情绪变化时生存物质条件占主要因素,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并无联系,学龄儿童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精神层面的需求会导致社会情绪的变化,单亲家庭子女性格异常,多数是家庭结构条件引发的情绪变化得不到调控,日积月累转变成性格问题,对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医疗心理学称“心理介入”或“心理辅导”,德育教师应该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心理辅导老师,理解学生情绪的产生过程和变化规律是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基本要求。
从情绪理解的视角看待小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就会产生一种新观点,称作“合理性错误”,例如学生不会做回家作业,又得不到任何帮助,也查不到可用资源,在惧怕教师权威的情绪下,抄他人作业,这就是“合理性错误”,并非是“道德认知问题”。抄袭作业是不道德的,但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所产生的错误行为是合理的,教师的德育管理和教育方法不能以惩罚矫治错误,而是改变外界刺激条件,转变学生情绪,使他们向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发展。
2.师生关系在学生调控中的作用。师生关系的“和谐”和“亲善”是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在德育工作领域,教师角色是多重的,既是年长者生活经验和知识传授的使者,又是道德规范的楷模,教师的品格、言行直接影响学生情绪的产生,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的,相互尊重,合作交流的。造传统的“师道尊严”下,学生的社会情绪不可能产生“愉悦”,“文化大革命”的“造反有理”使师生对立、情绪冲突,不可能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产生,师生关系是学生情绪产生和调控的阀门,只有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产生道德的理性认识。
三、小学德育工作的情绪教育融入法
1.小学生德育工作情绪教育法的一般步骤。教育工作中的情绪教育法经历四个教育阶段:一是情绪识别阶段,二是情绪因素分析阶段,三是情绪控制和转换阶段,四是道德认知回归理性阶段。德育是一个广义概念,学校德育由学科德育课程和品德德育课程两部分组成。学科德育课程指每一个学科中的情感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品德德育课程专门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班队活动,等等。学科德育课程的情绪教育重点关注情绪对学业的影响,品德课程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情绪转化和自控能力。情绪教育法有许多不同策略选择,具体可分个体情绪疏导和集体情绪调控两大类,个体主要言语交流,集体主要共情同理,用直觉的方法控制和转换消极情绪,使学习者在良好的感觉下调控情绪。
2.小学生德育情绪教育法的几种范式。情绪教育法有以下四种范式:一是倾听和沟通范式,二是非语言共情范式,三是自我调节和控制范式,四是消除情绪障碍范式,也称问题解决法范式。
小学德育中的情绪教育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艺术,既是一种德育工作者的范式,又是一种哲学理念。德育工作者是一个研究道德培养和探究人性的教育实践者和思考者,一定要重视情绪对每个学生总体认知能力的作用。研究小学德育中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为德育工作实效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和方法,也一定会给德育课程改革带来新动力。
一、小学生情绪学习对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影响
1.情绪分类和情绪能力的测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与外界环境刺激、个体的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及大脑的生物学基础都有直接关系,个体情绪化特征既有家族的遗传性,又有后天的学习性,目前,从人类生存保障的视角出发,把“情绪”分成次要情绪和社会情绪两大类,两类情绪都来源于个体的生活经验,一般生活中感受到的道德相关情绪称“次要情绪”,如失败条件下的羞耻感、窘迫感、嫉妒感,等等,社会情绪指没有外界危险的情况下也能产生的情绪倾向,例如对某一事件感到惊讶、愤怒、恐惧、厌恶,对某一人物崇拜、蔑视,对生活态度选择悲观或快乐,等等,这种情绪是比较广义的,也是受到文化背景及认知水平制约的。社会情绪有七种:恐惧、愤怒、悲伤、厌恶、轻蔑、惊讶、快乐,七种之中只有快乐情绪是积极的,所以我们无论是学习层面还是道德润泽层面,都必须注意快乐情绪的最大化,使个体在愉悦的情绪条件下发展自己的心智。
情绪跟行动有关联,情绪的测评就必须仔细观察被测评者的行为、表情、言语和姿态,德育教育工作者缺乏观察和测评学生的情绪能力,一堂品德课教师并不关注学生学习情绪给道德认知带来的影响,只是按教材内容机械推进,偶尔使用一些小环节引起学生的浅层次兴趣,逐步使品德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边缘学习的场域。真正优质的品德课是要学生追求一种道德信仰,并在追求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要鼓励学生渴望成功,追求高尚和儒雅,学会不同语境下、不同条件下的情绪自我调控。
2.情绪产生的因素分析。因为情绪产生跟人的大脑有关联,所以情绪有年龄发展阶段性、家族遗传性,也有人种、性别的差异性。情绪产生又跟外界刺激条件有关联,因此情绪又有外界诱因刺激性、文化背景制约性、个体感受能力的识别性。情绪是主观产物,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同个体的不同情绪,不同事物也可以产生不同个体相同的情绪,情绪是短暂的,可以转化的,例如教师经常用红五角星奖励学生,低幼年级有获得奖励的喜悦情绪产生,高年级学生就会产生厌恶情绪,时间短,低幼年级有激情,时间长就不感兴趣了。
3.小学生情绪调控对道德认知形成的影响。道德的学习不能在事不关己的讨论中、冷眼旁观中进行。德育主体必须在经过道德生活的过程中认识社会与道德,体验道德生活,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的能力,情绪对道德体验、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是有直接影响的,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中有句名言:“亲其师,信其道”,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情绪对道德学习的影响力。
二、小学生情绪的识别、理解和管理
1.小学生情绪的理解和管理。小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脑发育的制约,情绪比成人脆弱,自控能力比成人差,婴儿至学龄前儿童产生情绪变化时生存物质条件占主要因素,跟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并无联系,学龄儿童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精神层面的需求会导致社会情绪的变化,单亲家庭子女性格异常,多数是家庭结构条件引发的情绪变化得不到调控,日积月累转变成性格问题,对学生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医疗心理学称“心理介入”或“心理辅导”,德育教师应该是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心理辅导老师,理解学生情绪的产生过程和变化规律是德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基本要求。
从情绪理解的视角看待小学生的不道德行为就会产生一种新观点,称作“合理性错误”,例如学生不会做回家作业,又得不到任何帮助,也查不到可用资源,在惧怕教师权威的情绪下,抄他人作业,这就是“合理性错误”,并非是“道德认知问题”。抄袭作业是不道德的,但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所产生的错误行为是合理的,教师的德育管理和教育方法不能以惩罚矫治错误,而是改变外界刺激条件,转变学生情绪,使他们向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方面发展。
2.师生关系在学生调控中的作用。师生关系的“和谐”和“亲善”是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在德育工作领域,教师角色是多重的,既是年长者生活经验和知识传授的使者,又是道德规范的楷模,教师的品格、言行直接影响学生情绪的产生,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的,相互尊重,合作交流的。造传统的“师道尊严”下,学生的社会情绪不可能产生“愉悦”,“文化大革命”的“造反有理”使师生对立、情绪冲突,不可能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产生,师生关系是学生情绪产生和调控的阀门,只有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产生道德的理性认识。
三、小学德育工作的情绪教育融入法
1.小学生德育工作情绪教育法的一般步骤。教育工作中的情绪教育法经历四个教育阶段:一是情绪识别阶段,二是情绪因素分析阶段,三是情绪控制和转换阶段,四是道德认知回归理性阶段。德育是一个广义概念,学校德育由学科德育课程和品德德育课程两部分组成。学科德育课程指每一个学科中的情感目标和道德教育目标,品德德育课程专门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班队活动,等等。学科德育课程的情绪教育重点关注情绪对学业的影响,品德课程重点培养小学生的情绪转化和自控能力。情绪教育法有许多不同策略选择,具体可分个体情绪疏导和集体情绪调控两大类,个体主要言语交流,集体主要共情同理,用直觉的方法控制和转换消极情绪,使学习者在良好的感觉下调控情绪。
2.小学生德育情绪教育法的几种范式。情绪教育法有以下四种范式:一是倾听和沟通范式,二是非语言共情范式,三是自我调节和控制范式,四是消除情绪障碍范式,也称问题解决法范式。
小学德育中的情绪教育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艺术,既是一种德育工作者的范式,又是一种哲学理念。德育工作者是一个研究道德培养和探究人性的教育实践者和思考者,一定要重视情绪对每个学生总体认知能力的作用。研究小学德育中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为德育工作实效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和方法,也一定会给德育课程改革带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