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一位较好的黎族朋友带着她的一条花筒裙给我看,用精致的布包着,放在一个塑料皮袋里。她很小心地取出来,展现给我,是一条精美的黎锦。我注意到,那精致的布包已经爬满了历史的印记,她说这花筒裙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色彩鲜艳,色泽清新和谐,织着一些意象动物纹,一经一纬中都透着精细。
有人出价六千,她心动过。一套手工黎锦也不过三四千,而这条花筒裙出价显然已经很高了。不过她没卖,不是因为觉得还有升值空间,而是包含着非凡的感情。
朋友是个美人,一米七六的个子,亭亭玉立。她说,这是奶奶亲手给她织的嫁衣,比一般的筒裙要长一些,断断续续,织了四五个年头,奶奶却没等到她出嫁。抚摸着花筒裙上的图案,她的表情里充满了温存。
此时,我的脑子里浮现出以往在黎村常见的情景:一位头发花白的黎族老阿婆,席地坐在野菠萝苇席上,腰和脚缠着腰织机,手上的木刀一根一根地挑着经线,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一个个富有生活气息、生机蓬勃的图案跃然于黎锦之上。除了图案,织进锦里的,还有她对孙女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和一份深厚的爱。
以往的织女不需要赶工。农忙出工回来或是空闲的日子里,拿出腰织机,与村里的姐妹聊天中,一拔一挑,织着那些早已植根于心的图案,是曾经在江边遇过的一朵小花;是每天在槟榔林中叫鸣的小鸟;或是山谷中偶遇的那头小鹿……虽略显稚拙,但自然而然,没有半点造作。巧手织成的、充满爱的锦里,揉进了母亲们的温柔与心血,以及不可替代的期望与祝福。
现在,这样的情景都已没了踪影。黎寨中的年轻男女纷纷走出家门,走到城里,穿着流行大衣,对老妈子们的这门手艺早已不屑一顾。面对大都市里的各类时尚品牌,这些曾经熟悉而漂亮的衣裳显得是那样的土气。渐渐的,人们脱下母亲用心织就的衣裳,套上了大机器织品。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展,原先被人们不屑一顾的“不是东西”的东西,一下子又显得有价值了起来。于是,人们竞相收藏。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甚至开始去复制,达到视觉上以假乱真的地步。人们开始去繁就简,不需要太多的真实。从一端走向另一端,却失去了本真。
大家在哀叹现在的衣服质量不如从前了,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途中,不知何时,迷失了方向,又在不停的制造与“美好生活”背道而驰的导航,忽略了身边美好的风景,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回望那些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往昔,亲吻我们的大地母亲,也许还可以找回几片美丽衣角。
犹如我的朋友,轻抚奶奶留下的花筒裙时,她体会到这裙子中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一经一纬之间注入的爱,而正因为这份情感,让她有了暖人的记忆。
这也许就是黎锦和一些传统手工织物的魅力所在吧。
有人出价六千,她心动过。一套手工黎锦也不过三四千,而这条花筒裙出价显然已经很高了。不过她没卖,不是因为觉得还有升值空间,而是包含着非凡的感情。
朋友是个美人,一米七六的个子,亭亭玉立。她说,这是奶奶亲手给她织的嫁衣,比一般的筒裙要长一些,断断续续,织了四五个年头,奶奶却没等到她出嫁。抚摸着花筒裙上的图案,她的表情里充满了温存。
此时,我的脑子里浮现出以往在黎村常见的情景:一位头发花白的黎族老阿婆,席地坐在野菠萝苇席上,腰和脚缠着腰织机,手上的木刀一根一根地挑着经线,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一个个富有生活气息、生机蓬勃的图案跃然于黎锦之上。除了图案,织进锦里的,还有她对孙女美好幸福生活的期待和一份深厚的爱。
以往的织女不需要赶工。农忙出工回来或是空闲的日子里,拿出腰织机,与村里的姐妹聊天中,一拔一挑,织着那些早已植根于心的图案,是曾经在江边遇过的一朵小花;是每天在槟榔林中叫鸣的小鸟;或是山谷中偶遇的那头小鹿……虽略显稚拙,但自然而然,没有半点造作。巧手织成的、充满爱的锦里,揉进了母亲们的温柔与心血,以及不可替代的期望与祝福。
现在,这样的情景都已没了踪影。黎寨中的年轻男女纷纷走出家门,走到城里,穿着流行大衣,对老妈子们的这门手艺早已不屑一顾。面对大都市里的各类时尚品牌,这些曾经熟悉而漂亮的衣裳显得是那样的土气。渐渐的,人们脱下母亲用心织就的衣裳,套上了大机器织品。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展,原先被人们不屑一顾的“不是东西”的东西,一下子又显得有价值了起来。于是,人们竞相收藏。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甚至开始去复制,达到视觉上以假乱真的地步。人们开始去繁就简,不需要太多的真实。从一端走向另一端,却失去了本真。
大家在哀叹现在的衣服质量不如从前了,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在奔向美好生活的途中,不知何时,迷失了方向,又在不停的制造与“美好生活”背道而驰的导航,忽略了身边美好的风景,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回望那些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往昔,亲吻我们的大地母亲,也许还可以找回几片美丽衣角。
犹如我的朋友,轻抚奶奶留下的花筒裙时,她体会到这裙子中所蕴含着的精神价值,一经一纬之间注入的爱,而正因为这份情感,让她有了暖人的记忆。
这也许就是黎锦和一些传统手工织物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