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新增了3个头衔: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此前,他曾以副总理的身份担任过多个领导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职务。据中国政府网公开的国务院文件显示,国务院近日密集调整多个国字头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并新成立了3个领导小组。这些领导小组的组长均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担任。
“领导小组”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议事协调机构。到底有多少“领导小组”?由哪些人构成?他们是如何运行的?
有长期存在 有短期设立
以“国家”或“国务院”打头的领导小组,大多属于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部门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每次改革,国务院都会对“领导小组”的规模和设置进行调整。
领导小组往往承担着专门的任务。今年6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副总理马凯任组长,同时撤销了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在城镇化的背景下,这一领导小组的成立,被理解为国家进一步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
有的领导小组长期存在,如成立于1986年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的领导小组只是临时存在。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组长。两年后,这个领导小组被撤销,工作由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承担。
国务院近年来在严控领导小组的数量。根据2008年《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凡工作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当年,国家处置劫机事件领导小组等近20个领导小组被撤销。
议事协调机构的种类极多,在命名方式上,有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等。据记者统计,经过2008年的调整,近30个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中,领导小组数量不到10个。
不过,国字头的“领导小组”远不止10个。医改领导小组、教改领导小组等并未纳入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名单,刚刚成立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也不作为议事协调机构。这类领导小组,任务完成后自动撤销。
截至目前,国务院尚未公布本轮议事协调机构调整的总体情况。
组成人员属于兼职
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同一级政府部门之间经常遇到权限交叉、机构重叠、权责脱节等问题。因此,“领导小组”的政治规格更高一级,这直接体现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结构上。中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通常由党政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以及国务院部会首长组成。
近期调整的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担任。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呈现出明显的“高配”特点,组长为总理李克强,两名副组长是副总理张高丽和国务委员杨洁篪,成员包括外交部长、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长等30位部委一把手。
此外,李克强还担任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副总理张高丽任以上两个领导小组的副组长。
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属于兼职。一般来说,小组设一名组长,但副组长和成员的数量不固定。例如,副总理汪洋担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共有9位副组长,成员包括来自近30个部委和团体的副部级官员;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有5名副组长,成员仅有7人。
此外,出于实际工作需要,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不仅仅来自国务院系统。比如,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中,包括中组部副部长陈希和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中包括中央农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等官员。
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等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
办公地点分散在各部委
以“全国”“国务院”打头的各种领导小组虽然政治规格较高,但某种程度上仍然属于“三无”机构,即无挂牌,无人员编制,无核拨经费。“协调小组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几乎是标准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办公地点也并不在中南海,往往分散在各个部委,设在承担具体工作的部委。
如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和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国家发改委承担。
新成立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兼任办公室主任。此外,新成立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国家测绘地信局。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师周望曾对“领导小组”的运行进行分析。他分析,在领导小组的所有组成部门中,牵头部门是主要的事务承担者。领导小组的一般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在于代表自己所在部门为小组的工作提供协助,将领导小组的决议和要求带回到各自的部门。
除了领导小组外,遇到临时或者紧急事件,国务院还会成立其他形式的“小组”,尽管拥有跨部门协调权,但不一定属于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例如,芦山地震后,国务院立即成立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任组长,共有四川省政府、财政部、住建部等27个成员单位。
对于“领导小组”机制的运行效果,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曾经评价:“在重大决策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中,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有利于减少层级、提高效率。”
党务系统也有“领导小组”
除了国务院系统,党的系统也设置了多个“领导小组”。根据公开资料,其中最“年轻”的是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组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组部部长赵乐际、中纪委副书记赵洪祝担任副组长。
1958年6月10日,中央决定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5个小组,隶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文革”后,一些领导小组纷纷恢复,比如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还成立了一些新的领导小组,比如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目前,党的系统领导小组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是曝光率最高的一个,它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此外,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也时常出现在媒体上。
此外,中央的工作协调小组引人注目,比如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等。
“领导小组”是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议事协调机构。到底有多少“领导小组”?由哪些人构成?他们是如何运行的?
有长期存在 有短期设立
以“国家”或“国务院”打头的领导小组,大多属于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承担跨部门重要业务工作的组织协调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进行了7次规模较大的政府机构改革。每次改革,国务院都会对“领导小组”的规模和设置进行调整。
领导小组往往承担着专门的任务。今年6月,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副总理马凯任组长,同时撤销了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在城镇化的背景下,这一领导小组的成立,被理解为国家进一步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
有的领导小组长期存在,如成立于1986年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有的领导小组只是临时存在。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组长。两年后,这个领导小组被撤销,工作由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承担。
国务院近年来在严控领导小组的数量。根据2008年《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凡工作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当年,国家处置劫机事件领导小组等近20个领导小组被撤销。
议事协调机构的种类极多,在命名方式上,有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等。据记者统计,经过2008年的调整,近30个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中,领导小组数量不到10个。
不过,国字头的“领导小组”远不止10个。医改领导小组、教改领导小组等并未纳入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名单,刚刚成立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也不作为议事协调机构。这类领导小组,任务完成后自动撤销。
截至目前,国务院尚未公布本轮议事协调机构调整的总体情况。
组成人员属于兼职
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同一级政府部门之间经常遇到权限交叉、机构重叠、权责脱节等问题。因此,“领导小组”的政治规格更高一级,这直接体现在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结构上。中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通常由党政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以及国务院部会首长组成。
近期调整的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担任。其中,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呈现出明显的“高配”特点,组长为总理李克强,两名副组长是副总理张高丽和国务委员杨洁篪,成员包括外交部长、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长等30位部委一把手。
此外,李克强还担任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副总理张高丽任以上两个领导小组的副组长。
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属于兼职。一般来说,小组设一名组长,但副组长和成员的数量不固定。例如,副总理汪洋担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共有9位副组长,成员包括来自近30个部委和团体的副部级官员;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有5名副组长,成员仅有7人。
此外,出于实际工作需要,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不仅仅来自国务院系统。比如,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中,包括中组部副部长陈希和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中包括中央农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等官员。
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动等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报领导小组组长批准。
办公地点分散在各部委
以“全国”“国务院”打头的各种领导小组虽然政治规格较高,但某种程度上仍然属于“三无”机构,即无挂牌,无人员编制,无核拨经费。“协调小组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几乎是标准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办公地点也并不在中南海,往往分散在各个部委,设在承担具体工作的部委。
如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和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由国家发改委承担。
新成立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人社部副部长杨志明兼任办公室主任。此外,新成立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国家测绘地信局。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师周望曾对“领导小组”的运行进行分析。他分析,在领导小组的所有组成部门中,牵头部门是主要的事务承担者。领导小组的一般成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他们的主要职责还是在于代表自己所在部门为小组的工作提供协助,将领导小组的决议和要求带回到各自的部门。
除了领导小组外,遇到临时或者紧急事件,国务院还会成立其他形式的“小组”,尽管拥有跨部门协调权,但不一定属于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
例如,芦山地震后,国务院立即成立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指导协调小组,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任组长,共有四川省政府、财政部、住建部等27个成员单位。
对于“领导小组”机制的运行效果,原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曾经评价:“在重大决策具体落实和实施过程中,建立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有利于减少层级、提高效率。”
党务系统也有“领导小组”
除了国务院系统,党的系统也设置了多个“领导小组”。根据公开资料,其中最“年轻”的是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该领导小组组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中组部部长赵乐际、中纪委副书记赵洪祝担任副组长。
1958年6月10日,中央决定成立财经、政法、外事、科学、文教5个小组,隶属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文革”后,一些领导小组纷纷恢复,比如中央财政经济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此外,还成立了一些新的领导小组,比如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目前,党的系统领导小组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是曝光率最高的一个,它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此外,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也时常出现在媒体上。
此外,中央的工作协调小组引人注目,比如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等。